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6日,德国制药公司拜耳战胜了来自英国的利洁时(Reckitt Benckiser),终于以142亿美元将美国制药公司默克旗下的消费保健部门收入囊中。此前路透社有消息称,对于这次竞购,利洁时一度占据领先位置。
默克早在今年年初便对外宣布,寻求出售其消费部门,并将业务集中于治疗领域的药品研发—这笔交易将给默克带来80亿至90亿美元的税后收入。而默克消费保健部门也可助拜耳将业务触角进一步延伸至美国市场—该部门去年19亿美元的销售收入中,约70%来自美国市场。
不过,无论这笔交易背后的故事有多么跌宕,对于全球医药行业来说,它只不过是2014年一系列大规模并购案中的最新一起。
在此之前,医药行业中金额超过10亿美元的交易就超过10起。仅4月22日一天,就出现了诺华、葛兰素史克与礼来三家公司互相并购业务的情况。而在此之后,更有近10笔正在进行的交易。据市场调研公司Dealogic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医药行业提出的并购案总额(包括进行中的)已经超过1600亿美元,这一数字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0%,是2012年同期水平的3倍。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辉瑞向阿斯利康发出的收购要约,这两家企业在2013年全球医药企业的综合排名中分列第4位和第9位。而前一年,它们则在全球医药企业中占据前两位。
今年以来,辉瑞已三次提价,但仍然遭到阿斯利康的拒绝。而这并没有熄灭辉瑞的热情,5月13日,该公司高管已飞往阿斯利康总部所在地英国,向该国议会阐述新的收购方案。据一些投资人透露,新方案的收购价再次增加,达到1130亿美元—这近乎于北京、上海两市2013年财政收入的总和。
最近几年,跨国医药巨头之间的并购日益频繁,且呈现出金额越来越大,整体业务打包越来越多的趋势。“手里有大量现金,但股票表现不太好,新药研究受阻,又要保持市场地位,药企还能怎么办?只能并购。”曼哈顿资本管理集团总裁王进对《第一财经周刊》说,他曾在多家跨国药企有过从业经历。
跨国药企“并购潮”的一个重要背景是,从2011年开始,全球的专利药陆续到期。仅2012年,到期的专利药就达到600多种,其中包括全球最畅销TOP20中的18种,价值达670亿美元。而专利药到期后的6个月内,药企通过专利获得的利润就会所剩无几,市场将会被提前几年就开始准备的全球仿制药厂商迅速侵吞。
而如今已很难出现完全空白的药品领域,各国药监局审批标准也在提高门槛,这使得新药研发成本与风险越来越高。而除了金额上的投入,新药研发周期长达十几年,且从立项到推向市场,越往后的环节,失败率越高,损失也越大。去年赛诺菲一款名为Iniparib的药品研发失败,损失高达5.25亿美元。有研究表明,药企每花1美元研发经费,只能平均获得70美分回报。
所以,收购拥有成熟药物和优秀研发人员的公司,或是剥离那些不太赚钱、前景不是很明朗的业务,将主要精力放在更有优势的领域,通过业务置换和资产重组降低风险,并安抚住投资人,不失为一个快捷方式。
比如葛兰素史克与诺华最近的互换业务—葛兰素史克收购诺华除流感疫苗以外的全球疫苗业务,诺华则收购了前者的肿瘤事业部,就是近年来医药巨头面对危机的典型策略。
小规模的资产互换,能在某一部分业务上进行价值重组,带来更高的利润。此外,有的并购也意在联合开发新药,共同承担风险和利润。
然而,并购并不是解决危机的最好方式。
阿斯利康CEO帕斯卡尔·索里奥特(Pascal Soriot)4月对辉瑞收购的回应中曾指出:“大并购会造成大破坏。”“很少有人统计过收购后的阵痛,其会带来裁员并造成人心浮动、资产重组、关闭工厂、管理效率等等问题。”王进说,“不仅如此,大并购不是在创造价值,而是消灭价值。”
通过一系列整合,过去十年,辉瑞投入市场的新药曾取得不错成绩,比如2000年收购的华纳-兰伯特公司,其王牌药“立普妥”十年间就为辉瑞创造了1000多亿美元的销售额。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段时间,辉瑞同时关闭了数量可观的研发中心。2011年,“立普妥”专利到期。
辉瑞医药前高级副总裁约翰·拉马提纳曾警告说,大型医药商正盲目追求扩张,而忽视了新产品的研发—至少是减少了公司自主研发新药的动力,研发效率也会降低。“过去,医药行业以研发投入高于其他行业而引以为荣,对新药的研发投入平均会占到营业收入的20%,但目前这一水平在下降。”
此外,大并购使行业集中度提升,给药品消费市场也带来很大冲击,药品价格会受到扭曲,研发投入的减少则导致新药的供应不足。
而另一方面,数量庞大的大学研究所和中小型医药公司因为敢于尝试,现在则已成为创新药的主力提供者。“可能至少有50%卖得好的创新药最开始是来自于这些地方,然后大公司会买下它们,进行后期的研发和推广,或是进行股权投资,联合销售。”王进说。
根据麦肯锡的调查,从1989年到2010年,年收入超过50亿美元的医药公司行业增长率为-1.9%,而普药公司则有11.6%的增长,生命科技和生命科学服务类小公司的增长率也在4%以上。
“那些大公司暂时不重视也没精力去做的,有时有很大机会。”中小型医疗器械公司库克的CEO Barry Thomas对《第一财经周刊》说,“我们小,但是我们灵活,对市场反应非常迅速。因为不打算上市,所以也不必考虑华尔街的想法。”
相比医药业巨头,小公司更敢于冒险,而其背后往往也有医药巨头的创投部或各大投资基金的身影。
最近几年,有多个中小型医药公司被行业巨头收购。2012年,葛兰素史克甚至以30亿美元—溢价近100%—买下人类基因组科学公司。
医药巨头们只能以此来暂时缓解自身创新不足的问题,至于由此是否会陷入某种“恶性循环”中,恐怕短时间内是无力顾及了。因此,今年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还会听到更多医药巨头们“友好牵手”的故事。
默克早在今年年初便对外宣布,寻求出售其消费部门,并将业务集中于治疗领域的药品研发—这笔交易将给默克带来80亿至90亿美元的税后收入。而默克消费保健部门也可助拜耳将业务触角进一步延伸至美国市场—该部门去年19亿美元的销售收入中,约70%来自美国市场。
不过,无论这笔交易背后的故事有多么跌宕,对于全球医药行业来说,它只不过是2014年一系列大规模并购案中的最新一起。
在此之前,医药行业中金额超过10亿美元的交易就超过10起。仅4月22日一天,就出现了诺华、葛兰素史克与礼来三家公司互相并购业务的情况。而在此之后,更有近10笔正在进行的交易。据市场调研公司Dealogic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医药行业提出的并购案总额(包括进行中的)已经超过1600亿美元,这一数字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0%,是2012年同期水平的3倍。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辉瑞向阿斯利康发出的收购要约,这两家企业在2013年全球医药企业的综合排名中分列第4位和第9位。而前一年,它们则在全球医药企业中占据前两位。
今年以来,辉瑞已三次提价,但仍然遭到阿斯利康的拒绝。而这并没有熄灭辉瑞的热情,5月13日,该公司高管已飞往阿斯利康总部所在地英国,向该国议会阐述新的收购方案。据一些投资人透露,新方案的收购价再次增加,达到1130亿美元—这近乎于北京、上海两市2013年财政收入的总和。
最近几年,跨国医药巨头之间的并购日益频繁,且呈现出金额越来越大,整体业务打包越来越多的趋势。“手里有大量现金,但股票表现不太好,新药研究受阻,又要保持市场地位,药企还能怎么办?只能并购。”曼哈顿资本管理集团总裁王进对《第一财经周刊》说,他曾在多家跨国药企有过从业经历。
跨国药企“并购潮”的一个重要背景是,从2011年开始,全球的专利药陆续到期。仅2012年,到期的专利药就达到600多种,其中包括全球最畅销TOP20中的18种,价值达670亿美元。而专利药到期后的6个月内,药企通过专利获得的利润就会所剩无几,市场将会被提前几年就开始准备的全球仿制药厂商迅速侵吞。
而如今已很难出现完全空白的药品领域,各国药监局审批标准也在提高门槛,这使得新药研发成本与风险越来越高。而除了金额上的投入,新药研发周期长达十几年,且从立项到推向市场,越往后的环节,失败率越高,损失也越大。去年赛诺菲一款名为Iniparib的药品研发失败,损失高达5.25亿美元。有研究表明,药企每花1美元研发经费,只能平均获得70美分回报。
所以,收购拥有成熟药物和优秀研发人员的公司,或是剥离那些不太赚钱、前景不是很明朗的业务,将主要精力放在更有优势的领域,通过业务置换和资产重组降低风险,并安抚住投资人,不失为一个快捷方式。
比如葛兰素史克与诺华最近的互换业务—葛兰素史克收购诺华除流感疫苗以外的全球疫苗业务,诺华则收购了前者的肿瘤事业部,就是近年来医药巨头面对危机的典型策略。
小规模的资产互换,能在某一部分业务上进行价值重组,带来更高的利润。此外,有的并购也意在联合开发新药,共同承担风险和利润。
然而,并购并不是解决危机的最好方式。
阿斯利康CEO帕斯卡尔·索里奥特(Pascal Soriot)4月对辉瑞收购的回应中曾指出:“大并购会造成大破坏。”“很少有人统计过收购后的阵痛,其会带来裁员并造成人心浮动、资产重组、关闭工厂、管理效率等等问题。”王进说,“不仅如此,大并购不是在创造价值,而是消灭价值。”
通过一系列整合,过去十年,辉瑞投入市场的新药曾取得不错成绩,比如2000年收购的华纳-兰伯特公司,其王牌药“立普妥”十年间就为辉瑞创造了1000多亿美元的销售额。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段时间,辉瑞同时关闭了数量可观的研发中心。2011年,“立普妥”专利到期。
辉瑞医药前高级副总裁约翰·拉马提纳曾警告说,大型医药商正盲目追求扩张,而忽视了新产品的研发—至少是减少了公司自主研发新药的动力,研发效率也会降低。“过去,医药行业以研发投入高于其他行业而引以为荣,对新药的研发投入平均会占到营业收入的20%,但目前这一水平在下降。”
此外,大并购使行业集中度提升,给药品消费市场也带来很大冲击,药品价格会受到扭曲,研发投入的减少则导致新药的供应不足。
而另一方面,数量庞大的大学研究所和中小型医药公司因为敢于尝试,现在则已成为创新药的主力提供者。“可能至少有50%卖得好的创新药最开始是来自于这些地方,然后大公司会买下它们,进行后期的研发和推广,或是进行股权投资,联合销售。”王进说。
根据麦肯锡的调查,从1989年到2010年,年收入超过50亿美元的医药公司行业增长率为-1.9%,而普药公司则有11.6%的增长,生命科技和生命科学服务类小公司的增长率也在4%以上。
“那些大公司暂时不重视也没精力去做的,有时有很大机会。”中小型医疗器械公司库克的CEO Barry Thomas对《第一财经周刊》说,“我们小,但是我们灵活,对市场反应非常迅速。因为不打算上市,所以也不必考虑华尔街的想法。”
相比医药业巨头,小公司更敢于冒险,而其背后往往也有医药巨头的创投部或各大投资基金的身影。
最近几年,有多个中小型医药公司被行业巨头收购。2012年,葛兰素史克甚至以30亿美元—溢价近100%—买下人类基因组科学公司。
医药巨头们只能以此来暂时缓解自身创新不足的问题,至于由此是否会陷入某种“恶性循环”中,恐怕短时间内是无力顾及了。因此,今年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还会听到更多医药巨头们“友好牵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