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体育事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体育赛事中危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也迅速增加,尤其是各种新型媒体不断的涌现也加剧了体育赛事中危机事件传播的复杂性。如何有效预防和及时处理体育赛事中危机事件的传播则成为我国媒体管理者现在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全媒体;体育赛事;新闻传播
全媒体是一个大概念的词语,最早可追溯到1999年的美国,它绝不是像大众所理解的将报纸、广播、电视及网络等媒体简单相加,而是一种能够彼此融合、互相补充的传播环境。危机则是一种能够带来高度不确定性和高度威胁的、特殊的、不可预测的、非常规的事件或一系列事件。所以在体育赛事传播中,由于赛事的不确定性极高,故此,其危机事件也就更难以处理。
一、传播特点
(一)传播速度快
在全媒体时代,“人”的参与性和存在感大大增强,在之前传统媒体的环境中,无论是报纸还是电视,都需要一定的制作过程,这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大打折扣。然而在全媒体时代,传播者可以在任意的时间和空间下通过网络这种载体进行线上传播,而且相比较传统媒体的传播效果,网络传播的效果呈几何式增长。截止到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的数量达到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而随着人数的增加,传播事件的影響力也会随之增大。例如,在2015—2016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简称CBA)总决赛第三场结束后,辽宁队球员与四川队球迷在两队所住酒店门口发生口角,后导致辽宁队的球员郭艾伦等人也参与其中并发生严重的肢体冲突。几乎同一时间,现场视频便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出去,腾讯、新浪、网易等多家网络媒体迅速展开报道,其传播速度远比传统媒体快得多。
(二)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界限模糊
在传统媒体时代,信息的传递或发布是单一化的,即媒体是传播者,观众是受传者。而在全媒体时代,新媒体的加入使得信息的传播成为双向传播,我们就变成既可以发布消息,同时也是接收消息的群体,而这种变化不仅仅体现在网民与网民之间,同时媒体方面也同样出现了干扰,出现了官方或媒体被迫回应的现象,例如,在朴泰桓使用违规药品事件出现后,大量韩国网民进行抵制,导致朴泰桓以及他的全队公开道歉甚至下跪进行反应回馈就是非常典型的案例。在这种信息自主化生产与自主化接收的情景中,由于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受者的角色混淆,会使得体育赛事中的危机事件更为复杂难懂。
(三)信息混乱,真假难辨
由于新媒体不具备严格的信息管控机制,所以就会导致信息的真实度下降。全媒体时代中,各个媒体都拥有不同的地位和角色,加上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之间相互混淆,使得媒体对信息的控制及过滤的难度更大,从而使得大量的谣言信息肆虐,进而形成过多的信息垃圾,尤其是在紧急的事态中,会产生很多没有经过证实的新闻消息甚至是谣传的信息。例如,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中国小将叶诗文的“禁药”事件中,以英国BBC电视台和美联社为代表的一众西方媒体质疑叶诗文在此次比赛中服用违禁药物。当时,全国上下还沉浸在夺冠的喜悦当中,并未对之进行反馈辟谣,后经查证,此言语实属诬陷经过国际奥委会官方证实才平息此事。另外,体育赛事危机事件发生之后,会导致受众的负面情绪,易产生不理智的行为,而人们在铁的事实浮出水面之前更愿意相信自己主观意识所认定的“真相”,在这种低信誉度和负面新闻消息的情境中,使得澄清谣言更具难度。
二、应对策略
根据全球知名危机管理专家、美国人斯蒂文?芬克 (Steven Fink)在1986年提出的危机传播“阶段分析”理论,体育赛事的危机传播也据其分为四个阶段,即危机潜在期、危机突发期、危机蔓延期和危机解决期。
(一)危机潜在期的应对策略
在危机事件未发生之前,我们要充分的预测可能会出现的危机事件并准备好相应的解决预案。不仅要借助新闻媒体对时下赛事环境进行监控,把握受众的反馈意见以及舆论动向,还要加强各类型媒体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建立良好的信息互动机制,同时进行危机应对知识的宣传,防患于未然,并广泛搜集之前发生过的一些比较难以处理的个案着重准备。
(二)危机突发期的应对策略
危机事件发生时,体育组织者要做到的就是反应迅速。一定要第一时间将现场的情况、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背后原因以及事件处理进度反馈给观众,以防不明原因的观众断章取义的将事件的一部分经过渲染加工散播出去,造成受众的不良反应。
在危机公关理念中,处理危机的黄金时间是在危机发生之后的24小时之内,如能在24小时之内作出及时的反应和处理,便能将危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以内,在全媒体时代反应的时间可能还要更短。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需要作出如此快速、有效的反应就需要体育组织与媒体之间进行相应的密切配合。秉着公开、透明的原则,积极争取受众的信任与支持,才能有效的控制和化解危机。
(三)危机蔓延期的应对策略
危机事件发生后,经过一系列的初步处理措施,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传播效果:第一,官方发布的时间原由及处理结果得到大众的广泛认可,危机解除;第二,官方发布的时间原由及处理结果并没有被大众认可,反而认为体育组织与媒体串通一气,达到了相反的传播效果。在这两种结果中,最理想的就是直接达到第一种结果,但如果出现了第二种情况,首先最重要的还是坦然面对,勇于承担责任,如果体育赛事的主办方拖延时间处理或者含糊其辞地进行对待,就很可能扩大正在发生的危机,导致一些不良事态的发生。同时借助请求传统媒体帮助,发布官方的权威信息,追踪新闻消息公布后其在全媒体中的传播效果,并作出应对危机事件的态度。
(四)危机解决期的应对策略
如果此次危机已经基本得到了妥善的解决和处理,就更要一鼓作气消灭剩余不良影响,并重新树立赛事或者是体育组织在大众心中的形象。我们要将危机事件的处理状况及时反馈给各新闻媒体,处理好延伸和后续报道工作。同时通过自己诚恳的态度,在获得大众原谅的同时进而取得良好的形象。然后,体育组织要积极总结经验教训,对危机进行评估,改进和完善危机的防范和应对机制,建立良好高效的运营模式,避免同样的危机再次重演。
综上所述,体育危机事件的传播现在面临着由于信息传播素的加快、传播者与受传者的角色界限模糊以及信息真假无法判断所带来的冲击和考验,我们不能在一成不变的按照旧方法、老套路来进行危机事件的处理,要找到适应新时代全媒体时期的新途径才能使得体育赛事或体育组织长久、良好的发展下去,切实有效的避免和化解危机。
关键词:全媒体;体育赛事;新闻传播
全媒体是一个大概念的词语,最早可追溯到1999年的美国,它绝不是像大众所理解的将报纸、广播、电视及网络等媒体简单相加,而是一种能够彼此融合、互相补充的传播环境。危机则是一种能够带来高度不确定性和高度威胁的、特殊的、不可预测的、非常规的事件或一系列事件。所以在体育赛事传播中,由于赛事的不确定性极高,故此,其危机事件也就更难以处理。
一、传播特点
(一)传播速度快
在全媒体时代,“人”的参与性和存在感大大增强,在之前传统媒体的环境中,无论是报纸还是电视,都需要一定的制作过程,这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大打折扣。然而在全媒体时代,传播者可以在任意的时间和空间下通过网络这种载体进行线上传播,而且相比较传统媒体的传播效果,网络传播的效果呈几何式增长。截止到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的数量达到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而随着人数的增加,传播事件的影響力也会随之增大。例如,在2015—2016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简称CBA)总决赛第三场结束后,辽宁队球员与四川队球迷在两队所住酒店门口发生口角,后导致辽宁队的球员郭艾伦等人也参与其中并发生严重的肢体冲突。几乎同一时间,现场视频便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出去,腾讯、新浪、网易等多家网络媒体迅速展开报道,其传播速度远比传统媒体快得多。
(二)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界限模糊
在传统媒体时代,信息的传递或发布是单一化的,即媒体是传播者,观众是受传者。而在全媒体时代,新媒体的加入使得信息的传播成为双向传播,我们就变成既可以发布消息,同时也是接收消息的群体,而这种变化不仅仅体现在网民与网民之间,同时媒体方面也同样出现了干扰,出现了官方或媒体被迫回应的现象,例如,在朴泰桓使用违规药品事件出现后,大量韩国网民进行抵制,导致朴泰桓以及他的全队公开道歉甚至下跪进行反应回馈就是非常典型的案例。在这种信息自主化生产与自主化接收的情景中,由于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受者的角色混淆,会使得体育赛事中的危机事件更为复杂难懂。
(三)信息混乱,真假难辨
由于新媒体不具备严格的信息管控机制,所以就会导致信息的真实度下降。全媒体时代中,各个媒体都拥有不同的地位和角色,加上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之间相互混淆,使得媒体对信息的控制及过滤的难度更大,从而使得大量的谣言信息肆虐,进而形成过多的信息垃圾,尤其是在紧急的事态中,会产生很多没有经过证实的新闻消息甚至是谣传的信息。例如,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中国小将叶诗文的“禁药”事件中,以英国BBC电视台和美联社为代表的一众西方媒体质疑叶诗文在此次比赛中服用违禁药物。当时,全国上下还沉浸在夺冠的喜悦当中,并未对之进行反馈辟谣,后经查证,此言语实属诬陷经过国际奥委会官方证实才平息此事。另外,体育赛事危机事件发生之后,会导致受众的负面情绪,易产生不理智的行为,而人们在铁的事实浮出水面之前更愿意相信自己主观意识所认定的“真相”,在这种低信誉度和负面新闻消息的情境中,使得澄清谣言更具难度。
二、应对策略
根据全球知名危机管理专家、美国人斯蒂文?芬克 (Steven Fink)在1986年提出的危机传播“阶段分析”理论,体育赛事的危机传播也据其分为四个阶段,即危机潜在期、危机突发期、危机蔓延期和危机解决期。
(一)危机潜在期的应对策略
在危机事件未发生之前,我们要充分的预测可能会出现的危机事件并准备好相应的解决预案。不仅要借助新闻媒体对时下赛事环境进行监控,把握受众的反馈意见以及舆论动向,还要加强各类型媒体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建立良好的信息互动机制,同时进行危机应对知识的宣传,防患于未然,并广泛搜集之前发生过的一些比较难以处理的个案着重准备。
(二)危机突发期的应对策略
危机事件发生时,体育组织者要做到的就是反应迅速。一定要第一时间将现场的情况、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背后原因以及事件处理进度反馈给观众,以防不明原因的观众断章取义的将事件的一部分经过渲染加工散播出去,造成受众的不良反应。
在危机公关理念中,处理危机的黄金时间是在危机发生之后的24小时之内,如能在24小时之内作出及时的反应和处理,便能将危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以内,在全媒体时代反应的时间可能还要更短。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需要作出如此快速、有效的反应就需要体育组织与媒体之间进行相应的密切配合。秉着公开、透明的原则,积极争取受众的信任与支持,才能有效的控制和化解危机。
(三)危机蔓延期的应对策略
危机事件发生后,经过一系列的初步处理措施,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传播效果:第一,官方发布的时间原由及处理结果得到大众的广泛认可,危机解除;第二,官方发布的时间原由及处理结果并没有被大众认可,反而认为体育组织与媒体串通一气,达到了相反的传播效果。在这两种结果中,最理想的就是直接达到第一种结果,但如果出现了第二种情况,首先最重要的还是坦然面对,勇于承担责任,如果体育赛事的主办方拖延时间处理或者含糊其辞地进行对待,就很可能扩大正在发生的危机,导致一些不良事态的发生。同时借助请求传统媒体帮助,发布官方的权威信息,追踪新闻消息公布后其在全媒体中的传播效果,并作出应对危机事件的态度。
(四)危机解决期的应对策略
如果此次危机已经基本得到了妥善的解决和处理,就更要一鼓作气消灭剩余不良影响,并重新树立赛事或者是体育组织在大众心中的形象。我们要将危机事件的处理状况及时反馈给各新闻媒体,处理好延伸和后续报道工作。同时通过自己诚恳的态度,在获得大众原谅的同时进而取得良好的形象。然后,体育组织要积极总结经验教训,对危机进行评估,改进和完善危机的防范和应对机制,建立良好高效的运营模式,避免同样的危机再次重演。
综上所述,体育危机事件的传播现在面临着由于信息传播素的加快、传播者与受传者的角色界限模糊以及信息真假无法判断所带来的冲击和考验,我们不能在一成不变的按照旧方法、老套路来进行危机事件的处理,要找到适应新时代全媒体时期的新途径才能使得体育赛事或体育组织长久、良好的发展下去,切实有效的避免和化解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