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目录与无限超越

来源 :艺术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ymahoo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蒂·芭蕾特是一位来自比利时的策展人,目前在柏林工作。她拥有汉学科的硕士学位。现担任柏林世界文化宫《零年后》(After Year Zero)展览的助理策展人。芭蕾特曾担任于2012年由安森·法兰克策划的台北双年展助理策展人。她于2008年至2012年担任布鲁塞尔Jan MOT画廊的画廊总监。芭蕾特曾策划展览《相遇》(The Encounter)(2011),并于2008年和2011年间与布鲁塞尔策展集体Komplot合作策划多个展览。
  取用展览对象作为标题的展览是不常有的。但于4月26日至7月7日在柏林世界文化宫(Haus der Kulturen der Welt)展览的《全球》(The Whole Earth)展确实有这样的优势。在进展览正厅之前,左边一张桌子展示了一期《全球目录》封面的复制海报图片:地球的形象呈现在黑色的背景之中。此目录在1968年由当时年轻的生物学家、企业家、公关斯图尔特·布兰德(Stewart Brand)首次出版。之后陆续出版了多次,是加利福尼亚州的反主流文化运动的重要一部分,汇集了回归自然的浪漫主义者以及技术崇拜者。1968年版的《目录》把自身推崇为一系列工具,通过其可以用来培养个人处置当时社会制度以外的力量。它靠非商业性的广告来推行鹿皮、Clarks牌的鞋、户外装备、《圆顶食谱》(The Dome Cookbook)、建造说明之类的产品。在《目录》的推崇者看来,这些产品便构成了一个人生存所需要的所有东西。尽管这本目录和它所列举的物品看起来似乎可以信手拈来,但要全方位了解这个目录所象征的思想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
  展览的出发点是第一张从太空拍摄地球的图像。在该展的策展人安森·法兰克(Anselm Franke)和迪德里克·迪德里克森(Diedrich Diederichsen)看来,这张图像深入影响了美国六十年代末的世界观。这个蓝色星球的图像取代了之前广岛蘑菇云的形象,创造了一个“整体性”的概念并且消除了“外部”的概念,把由外部感知的原子武器威胁内转,构成了人类行为正在摧毁地球的危机意识。这条思路敦促着世界寻求在传统系统以外的运作方式,并在加利福尼亚达到了顶峰,出现了在当时开始被称为加利福尼亚反主流文化的运动。展览比较有意义的一点是两位策展人呈现了极具地方性的现实是如何投向世界并最终成为全球产物的过程。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美国在六十年代末具有非常强劲的发展势头,展现在财富的急剧积累与技术的飞速跃进,同时还把自己标榜为国际维和人员。普通美国公民的理想以及价值观无疑受到这个优势地位的影响,比如“美国梦”便映照出这特殊历史时刻在美国境内弥漫的高调民族主义精神。但这种心态绝不是全球所共享的,也没通达到弱势社会群体。仅举两个例子:在六十年代末,尼日利亚陷入内战,而中国也正在进行文化大革命。更重要的是,在美国国内,非洲裔美国人依然在民权运动中努力争取与白人相等的权利。
  《全球》展包由七个章节组成来反思此运动与现实达成的共识,包括:《普世主义》(Universalism)、《边疆:在太平洋之墙》(Frontier:At the Pacific Wall)、《全系统》(Whole Systems)、《天启、巴比伦、模拟》(Apocalypse,Babylon,Simulation)、《无边的内部》(Boundless Interior)、《自我整合》(Self Incorporated)以及《地球不是完整的》(The Earth is Not Whole)。其中,《无限的内部》是最有意思的章节之一,它指出界限的内转也发生在个人层面上,而且开发出了一个允许迷幻实验,心理自救和从药物中寻找更深自我的自由空间。这些章节在整个展览空间中通过组合陈列板的线性方式陈列,展示了一系列的实物资料,如书籍、视频、文献引用和大量的音乐片段等。这些陈列板本身也许是在当代展览语境中最不寻常的视觉元素:它们看起来像在商业展销会的使用的预制展墙。展板通过螺丝固定在薄金属结构上,这样的装置结构实际上是参考了50年代由美国建筑师巴克敏斯特·富勒发明的未来风格主义球型建筑。
  《全球》在两方面使其脱颖而出。一方面是当代艺术作品和陈列板上信息之间的互动作用。这些作品或出现在置入墙板中的小显示器中,或分布在展览空间里,陈列板与作品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相互交织融合。陈列板上的信息进一步成为了介绍作品的详细标签,而同时艺术品则是整体叙述中的图像元素。展览中的当代艺术作品包括来自埃莉诺·安坦(Eleanor Antin),阿什利·比克顿(Ashley Bickerton),杰克·戈尔茨坦(Jack Goldstein),理查德·塞拉(Richard Serra),阿德里安·派珀(Adrian Piper),奥伊·法尔斯托姆(Oyvind Fahlstrom)等(主要是美国)艺术家的代表作。非常有气场的装置是大卫·拉姆拉斯(David Lamelas)的《沙漠人》(The Desert People)(1974),和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的《外部和内部空间》(Outer and Inner Space)(1965)。拉姆拉斯将加州沙漠风景呈现的同时,把焦点放在经济富裕的美国阶级对美洲本土印第安人的伪善行为,用此批评60年代的反主流文化社针对社会方面的虚伪。而沃霍尔的双频录像展示了他最喜欢的女星伊迪·塞奇威克(Edie Sedgwick)对她自己的形象评论。当年,沃霍尔得到首批摄像机来测试体验媒体屏障,并利用新技术来创造双重人格角色的特效。这两件作品展示了艺术家们如何把自己定位在一个新的,处在技术、自然、系统和人类之间的媒体中介。此外,在展板显示器中还不断播放着《慈爱机器的照看下》(All Watched Over by Machines of Grace)的片断。这部2011年由亚当·柯蒂斯(Adam Curtis)制作的英国广播公司BBC纪录片指出,电脑并没有解放人类,它实际上扭曲了我们的世界观。《慈爱机器的照看下》的叙述对《全球》展主题思路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勾勒出许多细节,呈现了构成社会现象背后的一系列无意识动机。
  另一方面,《全球》为如何通过展览媒介来探讨复杂文化话题的实践提供了具有启发性的方式。二位策展人选择加利福尼亚反文化运动作为切入点,通过一种具有历史距离的批判立场,来创建一个多层次的上下文(metacontext),从而参与到新地质学术语“人人类世”(Anthropocene)的讨论。作为世界文化宫在2013至2014年的主题性计划,“人类世”的主要论点是:地球上的人类活动已发展到一个极大规模并对地质的状态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据策展人看来,对生态的论述是从加利福尼亚州的反主流文化传承今天仍然有效的唯一话题。它是人类的普遍追求,因为所有人都会希望生活环境资源得以保存,从而生态论述常常被定义为非政治化的、一系列紧迫的全球性问题。然而,这种非政治化的前提实际上是极具争议的,甚至是虚幻的,因为任何与生态环保相关的行动和策略实际上都有政治影响和经济后果,并关系到其利益所得者。通过聚焦加州和它的历史框架,策展人同时间接性挑战了加利福尼亚反主流文化和人类世的论点,并且避免了取用过于说教性的态度。显然,寥寥几个小时的参观是难以看透展览所陈列的作品和资料,并全盘把握其复杂性的,有意思的是,包含了关于展览的大量信息以及其他视觉资料和论文的画册也在出版一个星期内售罄。这本画册很可能最终会像在如今稀缺的《全球目录》一样,几十年后,它会被视作一件象征我们时代思考与主张的文物一般被研究、审视和分析。
其他文献
祖米卓斯基1966年出生于波兰华沙,天鹅绒革命后(1990-1995年)进入华沙艺术学院(Warsaw Academy of Fine Art)学习艺术。2002年参加第4届欧洲宣言展,2005年在德国卡塞尔美术馆举办个展《如果只发生一次,就如同从来没有发生过》(If It Happened Only Once It’s As If It Never Happened),同年他作为波兰代表参加威尼
期刊
缺乏对西方现代艺术的深层机制的认识,人们也就只能唯西方最新潮流是瞻,不断沉浮于欧美当代艺术层层泛起的浪花和泡沫中。美术界浮躁病皆由此而起:对西方现当代艺术的了解,基本上建立在新闻报道的水平。大量报道当代艺术展事的艺术新闻类杂志,不仅充斥着艺术家的工作室,而且也源源不断地免费送往批评家和理论家的书房。真正有深度和厚度的研究,则几乎绝迹。因此,德·迪弗所提供的视野,当如空谷足音,弥足珍贵。  比如,人
期刊
《我爱中国》@党事件2013年5月1日 制造者:胡尹萍 姚薇
期刊
在尼采的思想中,艺术问题从来没有单独存在过,因为他的整个思想就是艺术的思想。没有所谓尼采美学这种东西,因为尼采从来没有从感性的角度,或从观众感性理解的角度考虑过艺术——但正是在尼采的思想中,艺术的美学观念作为一种行动的产物,作为一种创造——形式原理,到达了其形而上学的最终点。而且正因为西方艺术虚无的命运在尼采思想中得到了最彻底的探求,对照尼采在永恒轮回的循环中以权力的意志为模式赋予艺术以极高的地位
期刊
加利福尼亚:异样的乌托邦抑或社会性的检疫隔离  策展人安森·法兰克在其与迪德里克·迪德里克森合作策划的《全球》(The Whole Earth)展画册撰文中提到这样一个有意思的词“社会性的检疫隔离”(Social Quarantine)。“Quarantine”常常指流行疾病发生时为避免大面积传播细菌病毒而实施的强制性检疫隔离手段,而伴随隔离的往往是消毒、清洁等措施。而在这里的语境中,“检疫隔离”
期刊
安娜-克莱尔·考哈贝,法国艺术理论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身体,经验与感性。从博士论文开始(《朝向创造行为的理论:1940至1960年代美国的舞蹈与绘画》),她建立起“身体”与“图像”之间的跨学科理论研究框架。同时作为一名受过专业训练的舞者,她多次参加集体性创作项目,并于这些实践中就身体的开放性和接受其他艺术形式的能力等问题予以持续的探索。  “崔莎·布朗:结果观众不知道我是否已经停止跳舞了”,——在
期刊
ARTTIME:中国艺术圈也许对波兰的当代艺术比较陌生,你能谈谈“批判艺术”(Critical Art)运动,著名的福克守画廊(Foksal Gallery),还有你的观念和这样的环境之间的关系吗?  AZ:对于在苏联长期控制下脱离出来的整个东欧而言,曾经有过巨大的期许:新的现实,新的社会。波兰变得自由了,新的系统开始了实验。艺术家感到可以自由的行动了——他们投身于这个社会变革之中。他们对于在一个
期刊
1910年,伦敦克佑区皇家植物园的简报(Bulletin of Miscellaneous Information)中有这样一项记载:“在目前看来,人工靛蓝染剂无疑是化学家的光辉成就,但对种植者来说则实属不幸……”靛蓝由天然到合成的变迁在许多意义上来说都是殖民现代主义的叙事关键,其间农业与工业劳力史、指纹学、织物贸易、农民起义、以及图像制造交汇碰撞。将靛蓝解读为异议的发源,也正建立在这些生物政治学
期刊
与黄专先生的见面,是在他离开北京的5天前。后来,在微信上突然看到了他的《别了,北京》一文。然而见面的当天压根就没想到问他为何离开:一方面可能是我对这种事情的迟钝;另一方面,我觉得——离开/回来/再离开——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就像出差、旅游、驻外工作,今天不就有很多人过着候鸟一样的生活吗?然而,问题似乎不妙,因为这将意味着一件事情的夭折,也许还是终结。  相对于这些反复无常、随时变动的人事,以及我
期刊
“时间没有同一性和绝对性……背离的、汇合的和平行的时间织成一张不断增长、错综复杂的网。由互相靠拢、分歧、交错或者永远互不干扰的时间织成的网络包含了所有的可能性。”  历史从来未曾前行或后退,它一直在分岔的叙事中被描述、被构想、被显现。  过去、将来与我们的此刻共时性地发生着,在分叉时间的另两端。  如同这花园中交错分岔的小径。  魏言  北村独立工场定义为是一群成员并不固定并自我组织进行各自思想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