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中的人生

来源 :人民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7295087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龙应台在《目送》中描述了一个充满淡淡感伤和美好追忆的家的形象,而家里面的亲情主要有三种,一中是作为子女的感情,一种是作为父母的感情,还有一种是作为兄弟姊妹的感情。这些感情往往由点滴的感动和无奈目送的人生场景所组合而成。最后作者由家与亲情联系到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人生的感悟。
  【关键词】目送;亲情;家;人生
  曾因为龙应台的一篇《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以为她是像鲁迅先生那样的金刚怒目之士。读了《目送》之后才发现她不仅有着“横眉冷对千夫指”的犀利,也有着“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柔情。在斗士的身份背后,她也是一位体贴的孝女,一位慈爱的母亲,一个温柔的姊妹。
  一、家——淡淡的感伤和美好的追忆
  “家是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并不好回答。有人认为家是具象化的房子,有人认为它是抽象化的感情。龙应台女士在《寒色》一文中用特定的三种情境来阐释了“家”这一千古命题。她认为作为子女,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作为爱人,两个人在一起的地方,就是家;有了二女,儿女在的地方就是家。在用细腻温情的笔触描绘了这三种家的具体情景之后,龙应台发出了“家会怎样”一唱三叹的追问。父母终将离你远去,爱人也有可能会分离,而孩子们终会长大寻觅自己的天空。
  孩子还小的时候,家里面充满了欢笑和温暖,孩子长大后陆续离开了家,家由此变得冷清。子女在经历了人世沧桑后渐渐开始意识到父母老了,又常常回家来伴着父母,家里又开始充满温情。最后,父母终将离去再也不回来,家便陷入一片死寂。家就好像是一个不受岁月影响的局外人,站立在岁月长河的岸边,静静地看着一次次上演的悲欢离合,看着万千次的轮回在他永驻的时间结点上缓缓演绎。
  二、亲情——感动的点滴和无奈的目送
  如果说家是一种外在形式,那么包含在这层外壳下的实流就是亲情。亲情是这世界上最普遍存在的感情,却也是最难以去表达的感情。
  在目送当中,龙应台写了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以及兄弟的携手共行。她为情造文,没有运用太多的技巧,而是用感情压倒技巧,用细节打动读者,从而引起读者内心的共鸣。这种共鸣又往往不是单一的,因为龙应台所描绘的细节,所勾勒的亲情是人类所共有的情感的一种体现,因此这种共鸣往往也是共通的。
  龙应台笔下的亲情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她作为一个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以及对孩子日渐长大,变得成熟独立的复杂心理;一种是她作为一个女儿,来描写所承受的父母之爱、自己对父母的愧疚之情以及反哺之情;还有一种是她作为姊妹,与兄弟之间岁月静好、安然长大的共老之情。
  (一)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作为母亲的感情
  在与孩子的相处当中,龙应台可谓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她给予孩子的爱不仅仅是一个母亲的爱,也是一个师长、一个智者在人生道路上面的指导。在《年轻过》一文中,面对十八岁的儿子对父亲的指责,龙应台告诉他出于爱的急切是可以被原谅的。在与家人相处的过程中,可能会接受不了家人过分的关心,但是要清楚只是因为爱你才会如此,所以要学会包容家人,理解家人,尊重家人。
  作为一个母亲,在《目送》中龙应台主要描写的不仅仅是母亲的爱和孩子的爱,还有就是一个母亲在看着孩子不断长大,渐渐成熟独立的过程中的复杂的心理。在《目送》一文中,三次描绘了目送孩子离去的场景。一次在华安上学的第一天;一次是华安十六岁那年,在机场送别;还有一次是在儿子与自己同在一所大学期间。母亲一如既往的执着地注视着儿子的背影,但是那个渐渐长大的儿子已不再回头寻找母亲,他选择的是毅然离开,甚至是刻意的躲避。龙应台用如此细致微妙的笔触描绘了自己用了大半生才看透的一个道理: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作为女儿的感情
  作为一个女儿,在《目送》当中龙应台不仅仅写了自己所感受到的父母的深沉的爱,也写了一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愧疚之情以及反思之后努力的反哺之情。
  《目送》一文的后半部分描写目送父亲的一次次衰老,目送他的逝去。第一次是父亲用廉价小货车送“我”去大学报到,为了不给“我”丢脸,匆匆离去,“我”目送了一个骄傲的男人、一个伟岸的父亲的离开的背影。第二次是在父亲住院以后,“我”目送护士推着他轮椅的背影渐行渐远。最后一次是在父亲去世之后,“我”目送,深深、深深地凝望父亲被送入棺木。除了《目送》篇之外,龙应台用整本书的第三部分“满山遍野茶树开花”作为深刻、忧伤、美丽的生死笔记来描绘父亲从衰老到去世的一整个过程。在整个过程当中,作为一个从没有经历过至亲离世的悲痛的人,龙应台第一次感受到了撕心裂肺的痛,感受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自责之情与愧疚之感。
  在父亲离开之后,龙应台目送曾经坚强的母亲也渐渐远去,变成一个安静的懂得听话的孩子。正是由于经历了父亲去世的经历,龙应台在人生之路上又一次的成长了。她开始不仅仅关怀母亲身体上的伤痛,也开始关怀母亲心理上的伤痛。龙应台开始害怕这个社会对于老人的忽视,害怕世界对于母亲而言是不是决绝的众叛亲离。这种对母亲内心需求的关怀是在经历了对父亲去世的深深自责后愧疚中渐渐学会的。
  除了对母亲内心精神世界的关怀,龙应台还努力的在实现一份反哺之情。在《雨儿》当中,她写到自己每天给母亲打一通电话,无论在世界上的哪个角落。一遍遍的重复着“我是你的女儿。”只为了母亲的一个微笑。为了实现母亲想回故里的心愿,龙应台和兄弟们陪着母亲不辞五百里来寻梦里的故乡。
  为人父母和为人子女是一个人一生中必要经历的两个环节,在这一人生的循环当中,我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爱,同时伴随着的可能是我们无形之中对父母的伤害。渐渐长大,我们为人父母,我们开始给予孩子无私的爱,也被迫接受着子女渐行渐远的悲哀。所谓亲情,所谓父母子女,就是这一点点感动所积累的幸福却又无奈面临一次次目送的悲凉。   (三)兄弟姐妹——共老之情
  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总会伴随着岁月越来越淡。这是多么奇特的关系啊,兄弟姐妹,也许就是各自有着自己的生活,有着自己的圈子,这种感情有时候没有朋友来的频繁,也似乎看似没有朋友坚固,但是其实不然,兄弟是共老的感情,这个人记得你曾经青涩的面庞,可以看到彼此的儿时,这样一个人如何忘记?兄弟之情,未必深未必厚重,但是这是岁月绵长,人间静好的感情,淡而美。
  (四)龙应台笔下亲情的特点
  在龙应台的笔下,三代人的情感都是一样的汹涌热烈的,但是彼此的表达方式却各不相同。总的来说,她笔下的亲情具有几个特点:首先龙应台写亲情着重于生活中的感动的瞬间和无奈目送的瞬间的集合。用瞬间与永恒的矛盾来吸引读者。感动和目送都是瞬间的人生场景,但是亲情却是亘古不变的人生常态。其次是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的细节,展示了一幅岁月绵长,人间静好的恬适的图景。最后是理智地看待亲情,用宽容与理解的态度去对待家人,同时意识到亲情作为情感港湾的作用是有限的,一个人需要做好自己一个人走一段路的心理准备。
  三、人生——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在理解了家的内涵,在感受了亲情的实质之后,龙应台的笔触开始涉及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人生的感悟。
  (一)对生命的尊重
  在经历了父亲的逝去之后,龙应台开始用人文关怀的视角去关注生命的价值。这种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之情,使得龙应台在《目送》一书中有许多人文关怀的作品,例如《跌倒》一文中对自杀的小K的同情之情。
  (二)对人生的感悟
  龙应台曾自言:“整本书,是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我们像是在努力寻找一个永恒的时间点,却经常在人生的断面上面临一场场离别,一次次目送。在目送离别的道路之上,我们应该伸出手,牵着我们最亲的人的手一起走下去,陪他一起牵一下现在,这最美的时光。
  家和亲情是每个人心灵的港湾,它们可以给我们带来幸福和满足。
  那么幸福是什么呢?幸福或许就是生活宁静,日子寻常着过,幸福就是你爱的人都在,爱你的人都在。
  但是幸福不是常态,人生不可避免的要离别,也许人生本身就是一场大的欢宴,悲欢离合就是它的菜系,无论如何美味,如何不舍,你终归要目送欢宴的散场,曾经一起笑一起哭过的人天各一方。目送是不可避免的人生场景,在一次次的目送之后,我们渐渐可以发现原来孤独是一个人的常态。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条山路,山路狭窄,我们必须独行,用自己的节奏。你目送你的前行者的背影,渐行渐远。也将会有人在你身后目送你的背影,淡出视野。不必去追逐,因为即使你风风火火去寻觅,去追随,也会发现万水千山走遍,你仍找不回你要的。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参考文献】
  [1]龙应台.目送[M].北京:三联书店,2010:60-63.
  [5]柴子文.她壮怀激烈但也柔性省思著者[J].亚洲周刊,2008,22(29).
  [7]赵志毅.亲情教育:一个亟待关注的领域[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4,1(1).
  [8]孙宁宁.素颜修行 深情目送——读龙应台的《目送》[J].名作欣赏,2011(5).
其他文献
【あらすじ】明治維新という特別な時期に作られた和製漢語は、日本人の「美学体験」によって、主流社会に認められるようになった。その後、特殊な文化意識をもつ美学対象として、再び中国に逆輸出され、中国人の「美学体験」によって、中国人に広く使われるようになった。和製漢語は古代中国の「美」や日本の「美」だけでなく、西洋の美を含んでいるので、中国と日本の間の美意識を交流する道具として、両国間の共通な美学対象とな
期刊
【摘 要】王尔德的唯美主义通过对艺术的独到见解,确定了四条唯美主义理论,即艺术具有独立性,不完美的生活要用完美的艺术加工,生活模仿艺术,道德无法约束艺术。在生活和创作中,王尔德极度推崇唯美主义,否定现实,最终导致了他在与情人道格拉斯的相处中,让自己人散尽钱财,名誉扫地。他用他的人生演绎了现实版的“快乐王子”。  【关键词】王尔德;唯美主义;同性恋;快乐王子  奥斯卡·王尔德是十九世纪英国唯美主义运
期刊
【摘 要】柔石是“左联五烈士”中创作成就最高的一个,他的很多作品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他的《二月》和《为奴隶的母亲》。作为一个英勇的无产阶级革命作家,他的作品中却很少有左翼文学的风格,作家始终坚持自己的文化阵地,保持着对自我风格的不懈追求。  【关键词】人道主义;知识分子;妇女  一、独特的人文内涵  文学革命时期周作人发表了《人的文学》,强调文学与人性的关系,要求新文学要
期刊
【摘 要】阿喀琉斯和项羽分别出自《荷马史诗》和《史记》。作者通过这两部分别代表各自时代的纪史性作品,演绎这两位人物的传奇事迹,把他们塑造成性格丰满、形象奇伟的英雄,但在盖棺定论时却并非都全然肯定。《荷马史诗》和《史记》对阿喀琉斯和项羽的塑造,折射了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反映出两种文化不同的天命观和人本思想。  【关键词】阿喀琉斯;项羽;天命观;性格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的阿喀琉斯和《史记·项羽本
期刊
【摘 要】弗吉尼亚·伍尔夫认为,生活中有一些重要的时刻,她称之为“重要瞬间”。这一瞬间真实地反映了生活,在这一刻,人们沉思冥想,获得对生活本质的透视与感悟,这便是“顿悟”。在《到灯塔去》中,伍尔夫让笔下的人物在空间距离的变化、现实和回忆的交错转换中以及各种琐碎小事的触发下,不断的产生有关生活、情感、艺术、哲学等方面的“顿悟”,将个人独特的体验呈现出来,与读者一起分享书中揭示的生活的真谛。  【关键
期刊
【摘 要】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对待战争的态度直接反映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而文学作品则是时代精神的最好表现形式。作为中国历史上最繁盛的朝代,唐代政治的不变主题之一就是开疆拓土、保家卫国。战争深刻影响着唐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时代精神载体之一的唐诗也被深深打上了战争烙印。本文旨在通过对唐代边塞诗的分析,深入解析时代精神与文学创作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关键词】战争;边塞;时代;文学  《乐论》有云:“
期刊
【摘 要】英国作家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是以日常生活为素材,生动地反映了18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本文以小说中的发展过程为主线,通过班纳特五个女儿对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探究了简·奥斯丁理想的婚姻观,并指出了小说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爱情观;婚姻观  引 言  简·奥斯丁描写了不同的婚姻关系,用最透辟的眼光表明,资产阶级婚姻的实质是金
期刊
【摘 要】冰心的小诗创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次突破性的自觉实践,这些小诗零碎而活泼地表达着诗人思想的火花并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里的一道很独特又十分靓丽的风景。冰心对于语言的把握和意象的成功运用,带给了我们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陶冶。  【关键词】诗歌;冰心;抒情  内容是冰心平时表达生活所感的短句,常常蕴含丰富的哲思和智慧,1921年至1922年,冰心在《晨报·副镌》上发表了大量的这类小诗,受到
期刊
【摘 要】16-19世纪初,中英两国分别制定和实行了不同的海外贸易政策,在远洋航运政策、商人政策、进出口和关税政策等方面差异显著。其中,中国以限制性政策为主,而英国则以促进性政策为主,海外贸易政策的差异对两国的发展道路产生了不同影响。导致二者政策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须从两国经济发展进程、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等角度来分析。  【关键词】中英;海外贸易政策;海禁;重商主义  16-19世纪是世界历史上
期刊
【摘 要】余华在《活着》中用一系列人物艰难与不幸的活着,用一种极其冷静的方式讲述死亡和苦难,让读者在一个个死亡故事中体会生命的残忍, 也让读者在一个个温情瞬间中去理解生活的幸福。在温情与残忍的相互消融中,让我们明白, 人活在世上, 像福贵一样, 虽然会面临各式各样的苦难, 但是我们仍会坚强地活下来。  【关键词】余华;活着;苦难;死亡  《活着》借主人公福贵之口,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苦难与死亡的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