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患,长期以来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该症的治疗过程也有不同的方法,本人通过长期的、针对不同类型该症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放血疗法治疗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通过放血疗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有关临床观察治疗的经验再次加以论述,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放血疗法;胀痛麻木;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1- 0095-02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多发生于青壮年,长期以来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通常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 一般情况下,弯腰负重时,椎间盘负重可达人体重量的2-3倍;80%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可通过保守治疗缓解。
一、诊断标准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生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椎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试验或加强实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
(6)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边缘骨赘增生。CT或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二、放血疗法(刺络法)
本疗法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黄帝内经》,“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1];“菀陈则除之,出恶血也”[2]。放血疗法,即《内经》中的刺络法,是用“三棱针”根据不同的病情,刺破人体特定部位的浅表血管,放出适量的血液,通过活血理气,达到治疗的目的。放血疗法在疾病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古代医家对放血疗法非常重视,《素问·血气形志篇》说:“凡治病必先去其血。”[3]
放血疗法治疗疾病比较广泛,笔者在临床常常用放血疗法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这个方法往往也是各种治疗方法不显的前提下用放血疗法,常常会有峰回路转的功能和作用。放血疗法就是指用三棱针、粗毫针或小尖刀刺破穴位浅表脉络,放出少量血液,以祛瘀定痛、行气活血,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下面笔者就在临床工作中的体会做以下总结:
1.症见: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日轻夜重,腰部僵硬,俯仰活动艰难,痛处拒按,下肢胀痛麻木,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或脉弦。
2.治疗方法:
放血取穴:委中,主要看血络,在血络上点刺,点刺后上罐,多者出血15毫升左右。腰阳关,点刺3-5下,上罐出血约8毫升。
在点刺的过程中,可以少选几个部位,分期分批的治疗,免得一次上针太多,病人难以承受。
3.放血方法:丛刺同时配合拔罐疗法。
4.针具选择编辑: 三棱针(由不锈钢制成,针尖部有三面三棱,十分锋利.粗针长7~10厘米,针柄直径2毫米。)
三、功效
1.祛瘀通络止痛
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意思是内有疼痛症状的疾病,在其经脉中必有闭塞不通的地方。放血疗法可以直接带出经脉中的瘀滞的病邪,调整闭塞的壅阻的局面,经脉畅通了,疼痛立时可缓解。
2.缓解胀痛麻木作用
气虚不能帅血达于四末,或者血虚失于濡养,则往往出现麻木的症状。用毫针点刺患侧肢体的穴位,使其出少量血,治疗麻木之症,是以血行气至的理论为指导的,效果较好。
四、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1.患有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有出血倾向疾病的患者以及晕血者,血管瘤患者,一般禁止用本疗法。
2.贫血、低血压、孕期和过饥过饱、醉酒、过度疲劳者,不宜使用本疗法。
3.首先给患者作好解释工作,消除不必要的顾虑。
4.放血针具必须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5.针刺放血时应注意进针不宜过深,创口不宜过大,以免损伤其他组织。划割血管时,宜划破即可,切不可割断血管;
6. 一般放血量为4滴左右,宜1日或2日1次;放血量大者,1周放血少于2次。1~3次为一疗程。如出血不易停止,要采取压迫止血。
五、结语
本疗法根据经络学说和针刺原理,用针具刺破特定部位或穴位放血,以疏通经脉,调气理血,促邪外出。放血疗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作用:疏通经络中壅滞之气血,增加局部之血供而濡养筋脉,筋得血养柔而不拘。刺络放血疗法具有操作简便,见效快,疗效高,安全可靠等特点。近年来通过临床实践,其适用范围不断扩大,疗效也较好。但刺络放血疗法对机体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还需在今后的实践和应用中不断研究总结。
最后,笔者还是想有一个建议:因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退行性变基础上积累伤所致,积累伤又会加重椎间盘的退变,因此预防的重点在于减少积累伤。所以,平时要有良好的坐姿,睡眠时的床不宜太软。特别是长期伏案工作者需要注意桌、椅高度,定期改变姿势。职业工作中需要常弯腰动作者,应定时伸腰、挺胸活动,并使用宽的腰带。应加强腰背肌训练,增加脊柱的内在稳定性,长期使用腰围者,尤其需要注意腰背肌锻炼,以防止废用性肌肉萎缩带来不良后果。如需弯腰取物,最好采用屈髋、屈膝下蹲方式,减少对腰椎间盘后方的压力。
参考文献:
1《黄帝内经》,(唐)王冰 注,中医古籍出版社,北京,2003年11月
2《黄帝内经》,(唐)王冰 注,中医古籍出版社,北京,2003年11月
3《素问·血气形志篇》,(金)刘完素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5年8月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放血疗法;胀痛麻木;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1- 0095-02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多发生于青壮年,长期以来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通常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 一般情况下,弯腰负重时,椎间盘负重可达人体重量的2-3倍;80%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可通过保守治疗缓解。
一、诊断标准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生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椎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试验或加强实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
(6)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边缘骨赘增生。CT或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二、放血疗法(刺络法)
本疗法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黄帝内经》,“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1];“菀陈则除之,出恶血也”[2]。放血疗法,即《内经》中的刺络法,是用“三棱针”根据不同的病情,刺破人体特定部位的浅表血管,放出适量的血液,通过活血理气,达到治疗的目的。放血疗法在疾病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古代医家对放血疗法非常重视,《素问·血气形志篇》说:“凡治病必先去其血。”[3]
放血疗法治疗疾病比较广泛,笔者在临床常常用放血疗法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这个方法往往也是各种治疗方法不显的前提下用放血疗法,常常会有峰回路转的功能和作用。放血疗法就是指用三棱针、粗毫针或小尖刀刺破穴位浅表脉络,放出少量血液,以祛瘀定痛、行气活血,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下面笔者就在临床工作中的体会做以下总结:
1.症见: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日轻夜重,腰部僵硬,俯仰活动艰难,痛处拒按,下肢胀痛麻木,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或脉弦。
2.治疗方法:
放血取穴:委中,主要看血络,在血络上点刺,点刺后上罐,多者出血15毫升左右。腰阳关,点刺3-5下,上罐出血约8毫升。
在点刺的过程中,可以少选几个部位,分期分批的治疗,免得一次上针太多,病人难以承受。
3.放血方法:丛刺同时配合拔罐疗法。
4.针具选择编辑: 三棱针(由不锈钢制成,针尖部有三面三棱,十分锋利.粗针长7~10厘米,针柄直径2毫米。)
三、功效
1.祛瘀通络止痛
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意思是内有疼痛症状的疾病,在其经脉中必有闭塞不通的地方。放血疗法可以直接带出经脉中的瘀滞的病邪,调整闭塞的壅阻的局面,经脉畅通了,疼痛立时可缓解。
2.缓解胀痛麻木作用
气虚不能帅血达于四末,或者血虚失于濡养,则往往出现麻木的症状。用毫针点刺患侧肢体的穴位,使其出少量血,治疗麻木之症,是以血行气至的理论为指导的,效果较好。
四、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1.患有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有出血倾向疾病的患者以及晕血者,血管瘤患者,一般禁止用本疗法。
2.贫血、低血压、孕期和过饥过饱、醉酒、过度疲劳者,不宜使用本疗法。
3.首先给患者作好解释工作,消除不必要的顾虑。
4.放血针具必须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5.针刺放血时应注意进针不宜过深,创口不宜过大,以免损伤其他组织。划割血管时,宜划破即可,切不可割断血管;
6. 一般放血量为4滴左右,宜1日或2日1次;放血量大者,1周放血少于2次。1~3次为一疗程。如出血不易停止,要采取压迫止血。
五、结语
本疗法根据经络学说和针刺原理,用针具刺破特定部位或穴位放血,以疏通经脉,调气理血,促邪外出。放血疗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作用:疏通经络中壅滞之气血,增加局部之血供而濡养筋脉,筋得血养柔而不拘。刺络放血疗法具有操作简便,见效快,疗效高,安全可靠等特点。近年来通过临床实践,其适用范围不断扩大,疗效也较好。但刺络放血疗法对机体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还需在今后的实践和应用中不断研究总结。
最后,笔者还是想有一个建议:因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退行性变基础上积累伤所致,积累伤又会加重椎间盘的退变,因此预防的重点在于减少积累伤。所以,平时要有良好的坐姿,睡眠时的床不宜太软。特别是长期伏案工作者需要注意桌、椅高度,定期改变姿势。职业工作中需要常弯腰动作者,应定时伸腰、挺胸活动,并使用宽的腰带。应加强腰背肌训练,增加脊柱的内在稳定性,长期使用腰围者,尤其需要注意腰背肌锻炼,以防止废用性肌肉萎缩带来不良后果。如需弯腰取物,最好采用屈髋、屈膝下蹲方式,减少对腰椎间盘后方的压力。
参考文献:
1《黄帝内经》,(唐)王冰 注,中医古籍出版社,北京,2003年11月
2《黄帝内经》,(唐)王冰 注,中医古籍出版社,北京,2003年11月
3《素问·血气形志篇》,(金)刘完素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