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学习模式运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既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能够强化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予以考察;还可以培养学生自身能力,促进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因此,为了让每一名学生都保持最佳学习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促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空间,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爱上数学,教师应学会正确将合作学习模式运用在课堂教学当中。
一、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小学生来说,要想让他们爱上数学课,就要让他们感受到数学课带来的乐趣,实践研究中发现那些讨厌数学的小学生,其主要原因是觉得数学枯燥无味,学生很难投入到学习中。而采用合作学习则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平等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学生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其他同学相互交流。另外,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自主参与到知识学习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可以切身体会到知识产生过程,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二是促进学生思维感知。学生每天要学习不同的新知识,但有的知识光靠教师不停地讲,学生不停地练,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学生也不一定能掌握得好。在教学中,教师不要做学生思维的保姆,不能简单地将知识灌输给他们,而要努力地拓展“研究”的时空,有所选择地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广阔的、开放性的时空中,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果实,通过合作学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采用小组合作模式则能够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提升教学质量。
三是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最佳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这种方式下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更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合作所带来的好处,对日后的学习效率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很多数学知识点都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最终得出结论,而学生在进行这一过程中必须想办法组织自己的语言和思维,还要详尽地阐述一些认知的细节,这样一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也得到了進一步发展。
二、小组合作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是注重合作分组科学合理。新课标明确提出,学习应当在有意义的环境与氛围中依靠人际互动进行的。小组合作可以说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有效途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是决定组内成员学习效率的重要条件,而科学合理的划分学习小组,充分考虑组员在能力水平、个性爱好等方面的因素,是小组学习活动成功的基础。教师结合学生个体差异和具体情况,根据“异质同组,组间同质”的基本原则划分小组,每组6到8人左右。如此一来才能够确保组内成员之间优势互补,小组之间的实力平衡,便于进行公平竞争。
二是合理安排小组学习内容。合作学习的基本学习内容设置必须具有较强的合理性,我们要精心考虑教材中哪些知识内容符合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要求,在设计学习目标任务的过程中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从简易到困难逐渐过渡,让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在小组合作中发挥出重要价值,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必须坚持以下的原则:①在重难点学习中进行小组合作,如我们在教学因数和倍数时,当学生基本了解因数和倍数的相关概念后,选择2、5、3倍数的特征当作是小组合作的主要内容,借助于合作探究构建共识,为学生有效认识和理解质数与合数的相关概念打下良好基础。②在对一些数学规律学习的过程中组织合作学习,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自己动手使用剪、拼、折等办法制作各种三角形,组内成员相互交流探索三角形内角和。③在学生思维的交锋碰撞时进行小组合作,如在教学折数和成数时,根据成数与折数、分数、百分数的关系来展开小组讨论,让他们更准确的厘清相关数学概念。④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应用小组合作模式,很多数学应用题都属于开放性题型,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能够更加充分的发挥出集体的力量,有效的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
三是及时调控引导学生学习。小组合作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应当是借助于教师角色转换来实现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所扮演的应当是引导者的角色,往往更加偏向于倾听、协作、分享,将自己当作是各个学习小组的向导与引路人,又或者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所以我们应当同时扮演好顾问和伙伴这两种角色。我们结合班级内学生和小组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指导评价,另外还必须注意每一名学生的学习参与度,第一时间进行指导与调节,确保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能够实现高效的互动。
四是正确评价激励合作学习。激励性的评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评价还能够让教师了解到小组合作的学习效果,为之后的教学给予参考。教师应当把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流程与最终结果联系起来实施评价,优化评价结构,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评价与组内、组间互评结果,同时强化学生自我管控能力的培养。如学习小数乘法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在大部分学生都已经基本掌握小数乘法计算方法后,让各个学习小组进行解题竞赛,我们拿出课前早已准备好的题目,通过竞赛活动来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最后给出各个小组的分数,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存在的问题,再由各组小组长相互指出其他小组的优点和缺点,让学生通过自我管理来查漏补缺。同时,我们还应当结合学习小组日常的表现与测试结果来对各个学习小组予以奖惩,从而促进小组间的公平健康竞争。而对于一些表现优秀的小组,则应当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从课堂教学实践我们能够了解到,大多数学生都可以从小组合作学习中感受数学的乐趣,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但教师也应当认识到,小组合作并非是“万能钥匙”,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需要不断的总结经验,探索出更多的高效的教学方法,进而推动数学教学的创新发展。
一、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小学生来说,要想让他们爱上数学课,就要让他们感受到数学课带来的乐趣,实践研究中发现那些讨厌数学的小学生,其主要原因是觉得数学枯燥无味,学生很难投入到学习中。而采用合作学习则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平等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学生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其他同学相互交流。另外,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自主参与到知识学习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可以切身体会到知识产生过程,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二是促进学生思维感知。学生每天要学习不同的新知识,但有的知识光靠教师不停地讲,学生不停地练,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学生也不一定能掌握得好。在教学中,教师不要做学生思维的保姆,不能简单地将知识灌输给他们,而要努力地拓展“研究”的时空,有所选择地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广阔的、开放性的时空中,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果实,通过合作学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采用小组合作模式则能够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提升教学质量。
三是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最佳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这种方式下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更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合作所带来的好处,对日后的学习效率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很多数学知识点都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最终得出结论,而学生在进行这一过程中必须想办法组织自己的语言和思维,还要详尽地阐述一些认知的细节,这样一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也得到了進一步发展。
二、小组合作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是注重合作分组科学合理。新课标明确提出,学习应当在有意义的环境与氛围中依靠人际互动进行的。小组合作可以说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有效途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是决定组内成员学习效率的重要条件,而科学合理的划分学习小组,充分考虑组员在能力水平、个性爱好等方面的因素,是小组学习活动成功的基础。教师结合学生个体差异和具体情况,根据“异质同组,组间同质”的基本原则划分小组,每组6到8人左右。如此一来才能够确保组内成员之间优势互补,小组之间的实力平衡,便于进行公平竞争。
二是合理安排小组学习内容。合作学习的基本学习内容设置必须具有较强的合理性,我们要精心考虑教材中哪些知识内容符合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要求,在设计学习目标任务的过程中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从简易到困难逐渐过渡,让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在小组合作中发挥出重要价值,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必须坚持以下的原则:①在重难点学习中进行小组合作,如我们在教学因数和倍数时,当学生基本了解因数和倍数的相关概念后,选择2、5、3倍数的特征当作是小组合作的主要内容,借助于合作探究构建共识,为学生有效认识和理解质数与合数的相关概念打下良好基础。②在对一些数学规律学习的过程中组织合作学习,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自己动手使用剪、拼、折等办法制作各种三角形,组内成员相互交流探索三角形内角和。③在学生思维的交锋碰撞时进行小组合作,如在教学折数和成数时,根据成数与折数、分数、百分数的关系来展开小组讨论,让他们更准确的厘清相关数学概念。④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应用小组合作模式,很多数学应用题都属于开放性题型,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能够更加充分的发挥出集体的力量,有效的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
三是及时调控引导学生学习。小组合作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应当是借助于教师角色转换来实现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所扮演的应当是引导者的角色,往往更加偏向于倾听、协作、分享,将自己当作是各个学习小组的向导与引路人,又或者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所以我们应当同时扮演好顾问和伙伴这两种角色。我们结合班级内学生和小组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指导评价,另外还必须注意每一名学生的学习参与度,第一时间进行指导与调节,确保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能够实现高效的互动。
四是正确评价激励合作学习。激励性的评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评价还能够让教师了解到小组合作的学习效果,为之后的教学给予参考。教师应当把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流程与最终结果联系起来实施评价,优化评价结构,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评价与组内、组间互评结果,同时强化学生自我管控能力的培养。如学习小数乘法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在大部分学生都已经基本掌握小数乘法计算方法后,让各个学习小组进行解题竞赛,我们拿出课前早已准备好的题目,通过竞赛活动来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最后给出各个小组的分数,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存在的问题,再由各组小组长相互指出其他小组的优点和缺点,让学生通过自我管理来查漏补缺。同时,我们还应当结合学习小组日常的表现与测试结果来对各个学习小组予以奖惩,从而促进小组间的公平健康竞争。而对于一些表现优秀的小组,则应当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从课堂教学实践我们能够了解到,大多数学生都可以从小组合作学习中感受数学的乐趣,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但教师也应当认识到,小组合作并非是“万能钥匙”,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需要不断的总结经验,探索出更多的高效的教学方法,进而推动数学教学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