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继传统媒体(报刊、广播、电视等)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随着科技进步,新媒体以迅雷之势在中国崛起,特别是在大学校园里,新媒体不可阻挡地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中去。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学习方法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同时,大学生的行为方式以及思想模式也出现了一些新动向、新问题。那么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利用新媒体,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进行创新及改良,是从事思想政治工作者亟待研讨的课题。
[关键词]新媒体 网络技术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5-0142-0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的定义:“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新媒体是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会成对等交流者的媒体、是无数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网络、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手机网络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它以其信息资源的海量性、传播技术的数字化、传授双方的互动性、传播媒介的融合性和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与个性化迅速地走进了大学生的生活中,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交友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方式和手段都受到了冲击。
1.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冲击
第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受到冲击。丰富快捷的网络资源,类似文化快餐,人们随手可得,拿来轻而易举,导致大学生在接受信息后难于消化,吸收的层次也无法分清,造成接受信息的盲目性和依赖性,传统的刻苦钻研、慎思笃行的思维方式已被冲刷。网络制造出来的亦真亦幻的世界,给人们带来了感官上的刺激,留下许多网络并发症,特别是给大学生信仰上的冲击,思想方式的改变,使得部分大学生思想意识趋向自由化,价值取向趋向功利化,道德标准趋向西方化;第二,教育者的地位和权威受到冲击。网络的快捷性和丰富性改变了传统的知识获取方式,知识的传授者是媒体,受教育者丝毫不用敬老崇上,毕恭毕敬,传授者与被传授者之间存在的关系是单纯的“网费”问题,没有人与人的情感维系或者师生的深厚情谊,因此,教师的至上地位和受尊重程度受到了冲击;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受到了冲击。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采取正面灌输教育为主,是相对封闭和单纯的社会环境下的理论化教育方式。在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方式具有规范性和统一性,但另一方面引发禁锢思想的负面作用。新媒体的出现,使传统的教育方式受到了打击。不同文化、不用思想和不同论点都可以利用新媒体传播并且相互交锋、争鸣和碰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但要正面教育,还要剖析反面教材,批判社会丑陋阴暗面,使得学生在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正规社会不良伦理中达到认识上的统一和认同。教育方式应由原来的为证明结论而大讲理论,改变为理论联系实际且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教育方式。
2.新媒体影响下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第一,反华势力的思想溶透和西方文化侵蚀。西方敌对势力利用新媒体大肆宣传和散布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价值观,妄图动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及社会主义信条。众所周知,大学时期是人生中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面对混杂的网络信息,缺乏阅历和政治辨别力的大学生难免受到网络的消极影响,极大地腐蚀着社会主义的思想,危害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吞噬着我们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第二,失范问题对传统法治的挑战。网络迅速普及大学校园的同时,网络犯罪呈现出高发态势。由于网络犯罪比传统犯罪的形式更隐蔽,手段更高明,因此它比普通犯罪更加难以控制和掌握。当代大学生如何避免网络犯罪,避免成为网络犯罪的受害者,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大挑战;第三,浪费时间精力,出现人际交往障碍。随着微信、微博自身功能的日益完善,一些学生不分场合、时间刷微博,聊微信,沉浸在与陌生人的交友互动中,甚至在虚拟的社区内发泄情感,寻找自我归属,过度依赖网络交流,长此以往,丧失了与家人,朋友和老师的面对面交流的能力从而出现人际交往障碍,不利于日后顺利融入社会。
3.合理利用新媒体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一,树立科学的网络使用观,强化媒介素养教育。很多网络平台在使用过程中,难免存在泥沙俱下的现象,再加上社会约束力不强,大学生的自控能力自然就大大降低。因此,有必要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网络使用观,使其在网络活动中不对社会造成伤害,不去做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能够科学调节并合理控制个人行为。此外,还要对大学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认知媒介传播方式,提高对手机媒介、网络媒介等新媒体的认知力和判断力,理性选择传播资源,提升大学生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更好地使用新媒体为学习和生活服务;第二,提升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加强网络犯罪的宣传力度,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高校可以开展法律法规宣讲会,以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理论素养,再将理论运用到日常的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同时,还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创建高校校园危机干预机制,包括预警系统,应急处置系统和心理防御机制,从而有效地预防新媒体犯罪;第三,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水平。建立一支能适应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这支队伍不仅具有高素质思想政治理论素养,还应能熟练掌握操作新媒体,如微信、微博等技巧;不仅要具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经验,还应具有科技应用意识以及利用手机媒体、网络媒体等载体的基本能力,做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随时代进步,这支队伍要做到与时俱进,在进行教育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结构。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巨大冲击,同时也带来新机遇和新方式,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利用好新媒体这把双刃剑,在工作中顺势利导,将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机媒体、网络媒体等发挥到极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了解新媒体,熟悉新媒体,掌握新媒体,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媒体热点,改革工作方式和方法,紧跟时代和学生的步伐,共同开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姜雨婷.互联网条件下的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8.01.
[2] 郑元景.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11.11.
[3] 赵颖,刘娜.新媒体作用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研究[J].中国报业,2011.11.
[关键词]新媒体 网络技术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5-0142-0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的定义:“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新媒体是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会成对等交流者的媒体、是无数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网络、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手机网络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它以其信息资源的海量性、传播技术的数字化、传授双方的互动性、传播媒介的融合性和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与个性化迅速地走进了大学生的生活中,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交友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方式和手段都受到了冲击。
1.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冲击
第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受到冲击。丰富快捷的网络资源,类似文化快餐,人们随手可得,拿来轻而易举,导致大学生在接受信息后难于消化,吸收的层次也无法分清,造成接受信息的盲目性和依赖性,传统的刻苦钻研、慎思笃行的思维方式已被冲刷。网络制造出来的亦真亦幻的世界,给人们带来了感官上的刺激,留下许多网络并发症,特别是给大学生信仰上的冲击,思想方式的改变,使得部分大学生思想意识趋向自由化,价值取向趋向功利化,道德标准趋向西方化;第二,教育者的地位和权威受到冲击。网络的快捷性和丰富性改变了传统的知识获取方式,知识的传授者是媒体,受教育者丝毫不用敬老崇上,毕恭毕敬,传授者与被传授者之间存在的关系是单纯的“网费”问题,没有人与人的情感维系或者师生的深厚情谊,因此,教师的至上地位和受尊重程度受到了冲击;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受到了冲击。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采取正面灌输教育为主,是相对封闭和单纯的社会环境下的理论化教育方式。在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方式具有规范性和统一性,但另一方面引发禁锢思想的负面作用。新媒体的出现,使传统的教育方式受到了打击。不同文化、不用思想和不同论点都可以利用新媒体传播并且相互交锋、争鸣和碰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但要正面教育,还要剖析反面教材,批判社会丑陋阴暗面,使得学生在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正规社会不良伦理中达到认识上的统一和认同。教育方式应由原来的为证明结论而大讲理论,改变为理论联系实际且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教育方式。
2.新媒体影响下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第一,反华势力的思想溶透和西方文化侵蚀。西方敌对势力利用新媒体大肆宣传和散布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价值观,妄图动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及社会主义信条。众所周知,大学时期是人生中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面对混杂的网络信息,缺乏阅历和政治辨别力的大学生难免受到网络的消极影响,极大地腐蚀着社会主义的思想,危害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吞噬着我们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第二,失范问题对传统法治的挑战。网络迅速普及大学校园的同时,网络犯罪呈现出高发态势。由于网络犯罪比传统犯罪的形式更隐蔽,手段更高明,因此它比普通犯罪更加难以控制和掌握。当代大学生如何避免网络犯罪,避免成为网络犯罪的受害者,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大挑战;第三,浪费时间精力,出现人际交往障碍。随着微信、微博自身功能的日益完善,一些学生不分场合、时间刷微博,聊微信,沉浸在与陌生人的交友互动中,甚至在虚拟的社区内发泄情感,寻找自我归属,过度依赖网络交流,长此以往,丧失了与家人,朋友和老师的面对面交流的能力从而出现人际交往障碍,不利于日后顺利融入社会。
3.合理利用新媒体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一,树立科学的网络使用观,强化媒介素养教育。很多网络平台在使用过程中,难免存在泥沙俱下的现象,再加上社会约束力不强,大学生的自控能力自然就大大降低。因此,有必要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网络使用观,使其在网络活动中不对社会造成伤害,不去做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能够科学调节并合理控制个人行为。此外,还要对大学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认知媒介传播方式,提高对手机媒介、网络媒介等新媒体的认知力和判断力,理性选择传播资源,提升大学生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更好地使用新媒体为学习和生活服务;第二,提升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加强网络犯罪的宣传力度,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高校可以开展法律法规宣讲会,以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理论素养,再将理论运用到日常的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同时,还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创建高校校园危机干预机制,包括预警系统,应急处置系统和心理防御机制,从而有效地预防新媒体犯罪;第三,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水平。建立一支能适应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这支队伍不仅具有高素质思想政治理论素养,还应能熟练掌握操作新媒体,如微信、微博等技巧;不仅要具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经验,还应具有科技应用意识以及利用手机媒体、网络媒体等载体的基本能力,做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随时代进步,这支队伍要做到与时俱进,在进行教育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结构。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巨大冲击,同时也带来新机遇和新方式,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利用好新媒体这把双刃剑,在工作中顺势利导,将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机媒体、网络媒体等发挥到极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了解新媒体,熟悉新媒体,掌握新媒体,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媒体热点,改革工作方式和方法,紧跟时代和学生的步伐,共同开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姜雨婷.互联网条件下的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8.01.
[2] 郑元景.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11.11.
[3] 赵颖,刘娜.新媒体作用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研究[J].中国报业,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