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诺贝尔奖”首次授予中国人

来源 :科技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lw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月2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第六届世界科学大会开幕式上,来自世界各国的顶级科学家和政界要人,共同见证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3年度卡林加科普奖颁出的时刻。随着中国科技馆原馆长、本刊顾问李象益教授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依瑞娜·博柯娃手中接过卡林加科普奖证书和一枚银质爱因斯坦奖章,这项1952年创立的世界科普界最高奖项,迎来了首位中国得主。
  歼击机发动机研究者转身参与中国科技馆筹建
  满头银发的李象益,走上了世界科学大会的讲台。“Boa noite!”他用现场学来的葡萄牙语发出“晚上好”的问候,得到了全场同声呼应的热烈回响。
  不足两页纸的获奖感言,浓缩了李象益长达30年的科普生涯,以及对科普事业未来的思考。“我今年75岁了,似乎还没有75岁的感觉,我依然眷恋着这个事业。前思后想,正是科普事业无穷的魅力。继续为科普事业思考与探索,就是我最大的幸福。”在演讲最后,李象益深情地如是说。他的话音还未落,博柯娃便带头鼓起掌来。
  李象益的科普生涯,是从参与筹建中国科技馆开始的。1979年,中国科技馆启动筹建工作,随后,茅以升率团赴国外28个科技博物馆考察访问,并根据它们的展示特点,引入科学中心理念以建设现代化的科技馆。由于筹建初期的中国科技馆急需技术人才,1983年,在歼击机发动机设计领域有所成就的李象益被调入筹建团队,担任主管展示工程建设的业务副馆长兼副书记。同一年,科学中心的“开山鼻祖”弗兰克·奥本海默访华,向年轻的中国科技馆团队传授了宝贵的经验。于是,中国科技馆一期的展示方案,就在综合了奥本海默的理论和茅以升等人的考察成果之后,于1985年初成型。
  “事实上,我并非中国科技馆的创始人之一;我只是应用和引进了奥本海默的‘科学中心’的展教理念,并使之应用到中国科技馆之中。或者说,我在当年只是一个奥本海默理论的践行者。”回首自己科普生涯的起点,李象益非常谦逊,“所谓‘科学中心’,也就是通过参与、互动和体验,大大改变传统博物馆那种传授式的教育,而能够深刻地反映科学原理和应用,强调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展示,使人耳目一新。”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中国科技馆一期的展示方案,就以机械、力学、声、光、电以及计算机应用等为主要内容,再加上传统的、大型的高压放电表演以及表演台演示,使观众们通过观看有趣的科学演示,对科学技术产生兴趣,获得启迪。



  “从1987年年中到1988年9月,中国科技馆一期工程进入到最为紧张的布展阶段。受制于经验和当年的技术手段,我们不得不使用很多‘土办法’和‘笨办法’。比如说,许多展项搬不上楼,就把建筑外墙凿出大窟窿,用葫芦吊车乃至于肩背手扛,把一个个展品运到现场安装就位,以保证预先设计的展览效果,给观众们最佳的参观体验。”李象益回忆说,“最后,当清华大学技术人员把平板放电、雅各布天梯(羊角电极放电)等‘高压放电’展示项目安装完毕,并开始调试的时候,所有的建设者都望着闪烁的弧光激动万分:多少个日日夜夜,我们终于成功了!”
  1988年9月21日,中国科技馆一期工程建成开馆。前所未有的“科学中心”,获得了极高的人气。
  推动组织中国首次公众科学素养调查
  1991年,李象益调入中国科协科普工作部担任部长。在此后的4年间,他推动了农村“农研会”、工业领域的“讲理想、比贡献”和“厂会协作”等结合生产需要的科普活动,让科普得以不再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授,而且让科普在进入经济主战场、贴近人们的生活的两条战线上发挥作用。在这一时期,他最为令人印象深刻的工作,则是将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米勒的公众科学素养评价体系引入中国。他热情地推动并组织了第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以及中国与美、日、英等囯合作开展的公众科学素养囯际对比研究。
  “20世纪90年代初,我到北京市远郊区某个镇讲课,提到了米勒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问卷中的一道题目,‘是太阳围绕地球转,还是地球围绕太阳转?’当时,一名镇干部抬起头看看天上的太阳,告诉我:‘太阳东升西落,当然是它绕着地球转!’”李象益对记者回忆说,“这件事让我意识到,即使在现代社会,仍然有相当多的人对于这种基本的科学知识依然缺乏了解。于是,我赞同将米勒的理论和评价方法引入中国,也就是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对公众的科学素养进行调查,作为开展科普工作目标建设的可供参考的依据。”
  在具体调查阶段,李象益还特别要求采用入户调查形式,以确保采样的准确度。他说:“这项调查的数据准确与否,有赖于采样的科学性。比如说,我们希望调查若干位45岁左右的农村妇女,但如果采取西方的电话调查法,在20世纪90年代‘男权’还比较明显的中国农村社会,实际接受调查的很可能会是家中的男主人。因此,我们要求参与抽样调查的200个县,都由科协负责进行入户调查,并支付给每户调查对象20元。这样的组织方式使我们的调查得以顺利进行,并且使国家在了解公众科学素养水平时,有了可资参考的数据。”
  神秘的蓝绿色箱子里装满精选的科普器材
  1996年,李象益又回到中国科技馆担任馆长,并领导了二期工程的建设。此后,他又担任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法定代表人达15年之久,并成为亚太地区科技馆联盟(ASPAC)主要创始人之一,世界科学中心大会八个发起国发起人之一,以及首位来自中国的国际博协执委。在这一个个舞台上,他对现代科学中心的展示理念和教育方式,进行了一系列深入和极具创造性的探索。   很多听过李象益的科普讲座的人,都对他总是带到讲台上的一只蓝绿色箱子印象深刻。这只每年陪伴他前往基层开展数十场科普讲座的教具箱,装满了他精心挑选的科普器材。
  “能够进入我这只箱子的教具,都应该符合现代科普教育的根本理念,也就是教具本身既普及了科学知识,更体现一种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赋予人们科学的思维。这样的规律,也正是现代科技馆教育理念所要体现的本质。在这只箱子里,有一个我多年前在美国用30美元买下的伸缩球。这件教具在张开和收缩的任何一个瞬间,机构的表面总会形成一个球面,它不仅反映出机械传动的知识,而且具有巧妙的思维和创新设计方法。”李象益风趣地说,“我每次外出讲座的时候,总要带着它,因为小球不大,却深刻地反映出这种新型教育的理念。这30美元花得值!”
  这只精心设计的教具箱,正是李象益探索科技馆(科学中心)展教理念的一个侧面。多年以来,他一直在关注着世界范围内科学中心教育理念和方式的演进,以推动国内科技馆“深度教育”的创新,也就是让人们能带着问题进行参观,并使科技馆成为正规教育的重要补充、延伸和发展。
  直到今天,李象益还争取各种机会去国外,参观高水平的科技馆,以提升自己的理念。不久前旧金山探索馆更新馆建成之后,他就在第一时间前往探访。“有一件新展品带给了我独特的启发。它让观众通过一条很长又比较轻的链子快速拉动一只轮子,而后松开手,轮子的惯性就会带动链子形成各种图案。”李象益说,“展馆的工作人员告诉我,这件展品的目的并不强调说明某个具体的科学原理,而是要引起观众的思考,让观众自己去探索决定链子形成的图案产生差异的原因。通过理念引人思索,正是科技馆在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
  未来科学普及工作要适应新技术挑战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教育、科普教育和科学传播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新兴技术的发展将推动科普的目标、理念、内容、方式发生深刻的变革。在我们这个时代,公众对科普的诉求,不仅需要科学的知识,而且要具备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去科学地生活与工作,并创造美好的未来。科普工作者面临新的挑战。”正如李象益在获奖感言中所言,新媒体的传播特点,为包括科技馆在内的科普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而已经75岁的李象益,也像年轻人一样,勇敢地迎接新媒体时代的挑战。



  于是,在李象益的教具箱里,增加了若干张增强现实技术的卡片。这种卡片是一种图形识别卡,经由电脑摄像头扫描和专业软件解析后,就可以在屏幕上显示出指定的三维模型,而且能够让人们与之互动,在数字空间里模拟心脏解剖等操作。在近几年的科普讲座上,他总会熟练地打开软件,现场演示这项技术,并且向听众介绍它的应用前景。今年6月前往新加坡出差的时候,他也在一件运用了这种技术的人体结构展品前驻足良久,仔细观看了它的每个细节。
  对于时下流行的二维码,李象益也同样非常关注。在他看来,二维码与3G技术的结合,使移动终端设备获取信息的效率大幅增加,因此也很适合科技馆扩展展示的信息量。在他的推动下,东莞科技馆为每件展品设置了各自的二维码,令展品说明牌从平面介绍变成了立体展示。李象益为他们的创新举措,在各地宣传,大力推动。
  “近几年里,我时常邀请一些优秀的科学家品茶聊天,通过和他们交谈来了解各个科技领域的最新进展,把它们用在科普教育中。”李象益说,“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微视频、增强现实技术等全新的传播形式,将会为科普教育和人们的学习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我要努力学习,不能落在时代后面啊!”
  卡林加科普奖
  卡林加科普奖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52 年设立了一项旨在推动科学普及的奖项,由印度工业家帕特奈克创立,以公元前2 世纪印度皇帝卡林加的名字命名,用来纪念他反对战争,热心于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品德,同时也代表了这一奖励所推崇的一种精神。
  卡林加科普奖主要奖励在普及科学技术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每年只评选1人,范围包括科学家、新闻工作者、教育家和作家。该奖项强调获奖者应推动国际化的科学传播,以及其科学传播工作对改善公共福利、丰富国家文化遗产、解决人类面临问题等方面所做的贡献。除此之外,它对获奖人的国籍、居住地、年龄等没有任何限制。该奖是一种“政府奖项”,候选人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委员会提名,不接受个人申请。
其他文献
如果机器人拥有了智能,那么它们会建立起自己的文明,并且取代人类文明吗?  对这个问题,许许多多的科幻作品都从不同角度做出了解答:或是机器人霸占全世界,旨在灭绝人类;或是人类与机器人划定疆界,互不侵犯;或是两者相互交融,共同孕育出全新的文明形态……  但在《艾比斯之梦》这部作品里,作者却给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由于人类的人口负增长,机器人填补了被废弃的城市等生存空间,并且“进化”出一种基于虚数的全新语
期刊
本月初,由千龙网、搜狗、新浪微博等6家网站共同发起的“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正式上线,这一开放平台由各门户网站共同提供资料,滚动发布谣言曝光信息,对于集中打击互联网谣言传播,建立行业辟谣机制开了一个好头。  笔者登陆这一平台网页,看到平台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联合辟谣的优势:数据丰富,近期传播较广的谣言公示及时,同时,平台还集成了图片识别、号码查询等工具,在应用新技术辟谣方面是个创举。不过,笔
期刊
2012年的一天,当清晨第一缕阳光刚刚在拉萨大朝寺的金顶闪耀,八廓街的摊位还没有开始营业,来自甘肃的小伙子次仁,就已经早早的把他的妻子白玛送往大朝寺撰经,然后打开他位于八廓街头的饰品摊位开始了他普通的一天。  1989年,八廓街编制了有史以来第一份详细规划,在规划中明确地提出严禁随意地迁离居民和商户,盲目地提升街区的业态,正是当年的努力让次仁和白玛留了下来。  2004年,来自于同样的一个团队,几
期刊
目前,科学家最新发现的一种奇特粒子能够将笔记本计算机硬盘缩小至花生大小,将iPod平板电脑的硬盘缩小至米粒大小。这种粒子叫做“斯格明子(skyrmion)”,它比传统磁性介质更具稳定性,且需要能量较少,除了以超紧凑介质方式存储数据,斯格明子还能结合存储处理能力使计算机运行速度更快,并使硬盘的体积缩小。英国物理学家托尼·斯格明于1962年首次发现这种粒子的存在,斯格明子具有微型磁场,环绕着原子结构。
期刊
近期,中国内蒙古境内挖掘发现1.65亿年前类似松鼠的哺乳动物化石,它被称为现代人类的“曾曾叔父”,与人类进化出现有着密切联系。这种远古灭绝哺乳动物叫做“巨齿兽”,是哺乳类种群保存最完好的物种化石之一,它与现代哺乳动物存在着亲缘关系。它生存于1.65亿年前,与侏罗纪时期长有羽毛的恐龙同处一个时期,比霸王龙漫步地球早接近1亿年。  美国芝加哥大学有机生物和解剖学教授驼泽喜教授说:“我们最终有幸一瞥所有
期刊
马克·凯利和斯科特·凯利是唯一的一对双胞胎宇航员,目前,他们志愿将自己作为“太空小白鼠”为进行太空实验提供一个独特的机会来研究分析太空环境下人类基因的健康状况。  2012年,斯科特·凯利被挑选参与首次为期一年的国际空间站任务。上周,美国宇航局宣称,他的孪生兄弟马克·凯利在此期间一直在地面接受健康监控。研究人员在斯科特太空飞行之前和抵达国际空间站之后分别对这对孪生兄弟进行了血液和唾液样本采集,同时
期刊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于北京时间8月15日下潜至太平洋一处“自然保护区”,进行海底近底观测并拍摄高清视像资料,最大下潜深度5226米。  所谓“自然保护区”是指国际海底管理局在太平洋各国勘探合同区四周划定的“环境特别受关注区”。这样的区域共有9块,不允许进行采矿活动,主要用于科研人员比对采矿区和非采矿区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蛟龙”号此次下潜拍回的视频资料里清楚地记录了生活在这处“自然保护区”
期刊
由于工作很忙,我几个月都没回一次 家看望父母。好几次,父亲打来电话,我 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加班,匆匆忙忙说了几 句话就把电话给挂了。  一天上午,我打父亲的手机,居然停 机了,我只好打家里的,接电话的是母亲。 母亲说:“你爸的手机太老了,用不了了。 有几次,他戴上眼镜,眯着眼睛翻看电话 本找你的号码,拿起电话,拨了几个数字 键,又把电话放下去了 ……”  听了母亲的一番话,我的鼻子止不住 一阵发酸。
期刊
我们都知道打哈欠可以传染,但一项新研究显示,打哈欠在人和他们的狗之间也是一种不可抑制的冲动。  研究人员指出,这可能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拥有同理心的迹象。这是一种可以识别另一个人情绪状态的能力。日本科学家为这项研究招募了25条狗及其它们的主人。狗看着它们的主人打哈欠或模仿打哈欠的嘴部动作。相比一个陌生人打哈欠,它们更有可能对主人的这个动作作出反应。  狗对真正的打哈欠更敏感,在看到冒牌的打哈欠后做这个
期刊
国家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李本正对外透露,首次携带“中华牌”月球车的“嫦娥三号”探月卫星将于今年12月发射。  李本正说,目前“嫦娥三号”探月卫星已经确定在今年12月份发射。“嫦娥三号”将是中国发射的第一个地外软着陆探测器和巡视器(月球车),并且是阿波罗计划结束后重返月球的第一个软着陆探测器。  李本正介绍,“嫦娥三号”是着陆器和巡视器的组合体。其中,巡视器位于着陆器顶端,着陆探测器有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