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情长曲悠扬歌咏军民鱼水情

来源 :当代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ianxiang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十送红军》为代表的红色歌曲,是中国革命从战争中提炼出来的,体现了我党我军的革命信念和革命情怀。它用音乐的方式记录了党的革命史、斗争史。是党的文化的一种集中和提炼,所以,红色歌曲在宣扬主流文化和艺术价值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十送红军》;艺术特色;主流文化意识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9)10-0083-02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这悠扬的曲调,自1961年在北京中山音乐堂公演以来,一唱便是四十多年,在一代又一代人心中都留下了红色的印记,以《十送红军》为代表的红色歌曲,是中国革命从战争中提炼出来的,它们用音乐的方式记录了我党的革命史、斗争史。是党的文化的一种集中和提炼,所以,红色歌曲在宣扬主流文化和艺术价值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是宣扬社会正气,传承红色基因,传递爱国精神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十送红军》为例,分析红歌在当代的艺术价值。
  一、孕育《十送红军》的热土和历史背景
  《十送红军》诞生在具有厚重红色文化的江西,有人说要了解改革开放的中国就去深圳,要了解近现代的中国就去上海,要了解古代的中国就去西安,而要看中国的近现代革命史,就必须到江西来。在江西这片土地上,有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有共和国的摇篮——瑞金、有军旗升起的地方——南昌、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萍乡安源。在1927年到1934年这七年时间里,江西一直处在中国革命的核心,占据了中国共产党革命总历程的四分之一,而这段时间,也是我党领导的28年民主革命历史上所受的艰难困苦最长的一段时间。到了新民主主义时期,革命的烽火在江西日趋炽热。1922年2月,江西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安源路支部诞生,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正是安源路矿工人罢工取得的胜利,让江西在白色恐怖中成为了中国革命的新起点。也是在这一年的九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的队伍引兵井冈山后,建立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
  在土地革命时期,江西有三分之二的面积为苏区,是我党根据地最多、面积最大的省份。1928年10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党组织——中共湘潭边界特委总结了井冈山一年来的土地斗争经验,制定和颁布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第一部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农民对土地分配的权利,也以法律的形式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使根据地的农民第一次获得了世代盼望的土地所有权,为了保卫这来之不易的革命果实,也为了让革命火种得以延续,江西人民踊跃参军、积极支前。据统计,赣南苏区当年总人口240万人,扩红时有33万青壮年参加了红军,这33万人后来成为支撑中国革命的中流砥柱。除此之外,还有60万人以赤卫队、洗衣队的形式支援前线作战。在江西,为革命牺牲的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为25万人,占全国烈士总人数的六分之一。谱写了军民鱼水情深的光辉典范。
  二、《十送红军》艺术特色
  不少人认为,《十送红军》是一首民歌,其实,这是一首创作歌曲,词曲作者分别是张士燮和朱正本,词曲都有母本,曲调源自江西民歌《长调》,歌词则来自陕北民歌《十送》。因此,后来的学术上就对这首作品的“产生地”有了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在土地革命时期,各个根据地之间往来频繁,不论是中央苏区还是川陕苏区,都会出现男女老少送别红军上前线的场景,所以出现了大量送别的红色歌曲,词曲作者将这些采风得到的音乐素材,糅进作品中,想用概括抽象的手法,尽可能多地表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军民鱼水情深。
  (一)《十送红军》的曲调母本《送郎调》,又叫《长调》,赣南山区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赣南山区的地形自古就是“八山一水半分田,还有半分是庄园”,可耕种的土地很少。所以成年男子大多外出谋生,那些送郎远行的妻子们会借助歌声,去表达与丈夫的离愁别绪,天长日久,就形成了《送郎调》,因其篇幅较长,所以又称《长歌》,又因为是送别的离歌,所以曲调婉转凄美,边唱边送,一唱三叹,非常有地方特色。革命战争年代,赣南苏区的百姓就把这质朴、亲切的客家民谣改编成了抒发革命热情的红色歌谣。
  (二)从歌词上看,《十送红军》整首歌曲总共分为六段,歌词的叙述性强,词作者借助虚实结合的手法描述了红军下了山、到拿山、过了坡、五斗山等几处场景,歌词中夹杂着江西的方言俚语,唱半句、停一停。用简短的语汇勾勒出了朱毛红军初下井冈山的情景。让欣赏者感受到根据地人民对红军“再回还”及对革命成功的期盼,同时也给听众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的空间。
  其次,在《十送红军》中,词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回忆了苏区百姓和红军共同战斗生活的场景,并借助具有情感象征意义的事物,如梧桐、苞谷、鸿雁等,清晰准确表达了苏区军民之间的鱼水情深。歌词中添加的客家方言衬词(介支个、里格)等等这些语气助词一起,给全曲更平添了几分地方色彩。
  (三)从结构上看,作者采用了西方的回旋曲式,巧妙的是,作者在西方的回旋曲式中融进了中国民族音乐中的叠歌和“鱼咬尾”及多句连缀的手法,并将这些元素非常和谐地搭配在了一起。在这六个乐段中,每个乐段都是24小节,为方整性的平行乐段,整曲为收拢性结构,采用的都是短乐句,后面附以短小的器乐间奏作为补充,形成了声乐与器乐“一唱一和”的效果,更平添了几分留戀与期盼,欲唱无声的送别情怀。本曲的音域跨度不大,大多集中在适合表现叙事音乐的中音区,歌词中没有史诗般的宏大风格,没有口号式的赞美,整首作品在深情娓娓道来中饱含了留恋、期盼、祝福等诸多的情愫。
  三、《十送红军》的传播和主流文化意识的承袭
  五十七年前,《十送红军》一经亮相就被广为传唱,当时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每周一歌等节目反复播出。其歌词也分别被各大报纸杂志竞相刊登。当年《解放军日报》专门为这首歌撰文,写到《十送红军》是一首壮丽的抒情诗,“一阵阵歌声,一滴滴泪,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人马再回山”真是语短情长,依依难舍,充分表达了根据地人民与红军的深厚感情,以及对人民对军队早日胜利回家乡的坚定信念[1]。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十送红军》却还是那样红,并且,这种红色音乐情怀在21世纪初再现高潮,2001年1月14日播出的电视剧《长征》,《十送红军》作为主题曲又一次飞入寻常百姓家,在中央电视台提供的收视数据里,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收视率分别是179%、426%、426%、926%。其中北京地区的收视率创下了同类题材的最高纪录[2]。《十送红军》作为主题曲,它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电视剧本身。从这些数据看,《十送红军》,不仅没有被遗忘,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影响还在不断扩大。在听众中,不但有经历过苦难的中老年人,更有生在改革开放以后的年轻人。有人做过统计,在中国“军旅”歌曲排行榜上,《十送红军》一直稳居第七位,不但超过了同时期的作品《长征》,更让人没想到的是,他还超过了大家非常熟悉的《军港之夜》《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样的作品。[3]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在人们的文化视野不断更迭、变换的今天,这首歌曲为什么还会被不同的年龄、不同生活背景的群体接受?为什么这首红色歌曲历经几十年,它的颜色还是这么鲜艳?
  (一)它可以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在文化传播的理论中,有一种叫 “选择性影响”理论。由于受众感知与思维语言记忆、情感、体验和注意力相互作用,总是倾向于以自己熟悉的思维观念和文化习惯、手段理解接收信息[4],《十送红军》成功的关键在于它实现了与第三者(听众和观众)的情感互通,作品中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情景、悲壮缠绵的旋律、歌声中饱含热泪的期盼,这些很容易燃起人们心底那份看似忘却,实则深埋的爱国热情,从而在情感上与受众者引起共鸣。作品中体现出的“大爱”担当、“小爱”情怀这种精神内涵,对当代青年的价值观人生观也是一种正确的引领。
  (二)红色歌曲在当下的历史价值。当前,我们经济社会在飞速发展,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化,有些人在物质利益和经济至上的思想引领下,迷失了方向,甚至像诚信、爱国这些基本的传统美德,也在物质利益的冲击下逐渐失守。我们这个社会迫切需要传播主流文化意识、主流文化思想的有效途径。所以,以《十送红军》为代表的红色歌曲,在传播正能量、传播主流文化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十送红军》中“送别”的场景可能很难再现,但是歌曲中这样的爱国、爱党、爱军、爱民、担当的精神却可以跨越时代、跨越历史、跨越年龄而历久弥新。也能够在不经意间就完成了对人们的感染,进而完成了爱国主义教育。所以,对《十送红军》为代表的红色歌曲的传承,既有利于中共党史育人功能的发挥,又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良好的思路,激励着我们在强国梦、强国路的征程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注释:
  [1]吕荷,朱厚鹏.《十送红军》的风格转变和时代价值[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14,03(01):40.
  [2]王颖峰,李红梅.承袭江西红色歌曲拓展主流文化意识——关于《十送红军》的艺术再探讨[J].当代音乐,2015(19):78—81.
  [3]周锦涛,周喜真.《十送红军》一首革命历史的颂歌[J].湘潮,2010(09):43.
  [4]赵剑,姚荣.审视《十送红军》时代价值的三个视角[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7(02):41—42.
  (责任编辑:张洪全)
其他文献
[摘 要]  《卡门》在歌剧舞台上一直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本文忽略大家都倾注了无数注意力的角色形象卡门,重点分析《卡门》中的女高音米卡艾拉。通过阐述歌剧的创作背景,女高音在剧中人物形象特征与音乐形象塑造要点,并以《我说我是什么都不怕》为例,解析女二号女高音角色米卡艾拉的音乐形象塑造,让米卡艾拉这一悲情主义角色更加清晰地呈现在世人眼前,同时也给声乐学习者一定的学习参考。  [关键词]《卡门》;女高
期刊
[摘 要]  随着国内大小户外音乐节如火如荼地举办,文章以“江小白”YOLO青年文化节为案例,从主题文化、演出风格、宣传渠道、票务管理、区域划分等方面阐述了其差异化和品牌优势,指出这种复合式的休闲体验特色文化节是如何受到市场认可和追捧的,最后提出对国内户外音乐节新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音乐节;“江小白”YOLO;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
期刊
[摘 要]  罗小平、黄虹的《音乐心理学》一书于2008年出版问世,这是一部全面探讨音乐心理学的专门性学术著作。该著作依靠广阔的学术视野、科学的知识体系、翔实的史论材料与开拓性的研究思路,向我们呈示了现当代国内外音乐心理学的研究体系,并针对音乐心理研究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性的观点,对于音乐心理学学科的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  [关键词]《音乐心理学》;理论研究;学科构建  [中图分类号]J605 [文
期刊
[摘 要]  以爱国为主题所创作的音乐作品数量众多,但在各方面均呈现出不同特征。笔者将以两个不同时代背景下创作的音乐作品为例,并从马克思文艺反映论的视角出发,对作品创作中题材、风格、歌词及节奏这四种元素进行比较,以此简要分析艺术创作中为何同一主题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会展现出鲜明的审美差异。笔者希望通过此分析,使当代青年更深层次地欣赏爱国作品,也能令从事文艺创作实践活动的人们更具体地理解文艺反映论及其
期刊
[摘要]地方综合类本科院校探索歌剧人才协同育人机制,旨在将歌剧高雅艺术真正在基层扎根,推动歌剧事业的发展与普及,培养具有中国化、本土化、大众化的歌剧表演、编创人才。本文以广东韶关学院与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开展歌剧本科人才协同育人机制的实践探索为例,分析其在歌剧人才协同育人机制方面所取得的办学成效,并对其机制内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协调运转的状况给予论述,为全国同类院校歌剧人才的培养提供可参考的案例。 
期刊
[摘 要]  2019年4月25日,曹光平教授暨星海音乐学院2018级研究生作品音乐会在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厅——郎朗音乐厅成功上演。音乐会不仅上演了曹光品教授的9部创作,如《龙船歌》《粤调》和《那坡》等,而且还有3部学生作品。此外,小型音乐剧《密室逃脱》作为曹光平教授2019年的最新力作隆重登场,成为音乐会的焦点。  [关键词]曹光平;作品音乐会;《密室逃脱》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
期刊
[摘要]一个国家的强盛是全方位的,因此在这一背景之下我国对于文化发展、教育发展乃至经济发展都从追求量的突破转变为对于质的要求。海南黎族民歌是我国民族歌曲的缩影,歌曲代表了我国古老的传统文化。因此,本文着力于研究海南黎族合唱团走进中小学的现状,首先本文阐述了黎族和黎族合唱,并分析了黎族合唱走进中小学的意义;其次,分析当前海南黎族合唱走进中小学的策划和实施过程;最后,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黎族民歌
期刊
[摘要]于2016年出版的《音乐手记》是久石让从音乐本身来探讨音乐相关问题的书,书中一系列具有普及性、哲学性的问题令读者受益匪浅。本文以此书的日文原版,切合久石让书中的五个命题,从他对音乐问题诸如逻辑性问题、演奏家身份探讨的音乐问题,以及当代音乐的发展问题,视觉与空间问题展开,来探讨这本书的精髓所在。  [关键词]音乐手记;逻辑性;当代音乐;视觉与空间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
期刊
[摘要]在世界文化软实力竞争逐渐加剧的今天,民族音乐艺术发扬光大,某种程度就是民族文化的发扬光大,是民族文化向世界传播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分析合唱歌曲《斗牛调》音乐风格的呈现,梳理海南经典歌曲的艺术特征和风格,让海南经典歌曲更加具有吸引力和关注度。  [关键词]《斗牛调》;海南经典歌曲;合唱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9)10-0021-02  
期刊
[摘要]作为满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满族音乐不仅是我国少数民族的瑰宝,同时也是全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1]。本文分析了将满族音乐融入高校音乐教育体系的意义,重点探索了将满族音乐融入高校音乐课程、构建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音乐教育教学体系的实现路径及保障措施,以期促进高校音乐教育与满族音乐文化的深度融合,进而推动满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助力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关键词]满族音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