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领导人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的首席推销员,出访国外却空手而回,对领导人来说是最大的耻辱,是无能的体现。考量领导人订单不能光看亏了还是赚了,因为有时,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尽管法国总统奥朗德以前从未到过中国,但在这次短短37个小时的访问里,他依然收获了丰厚的订单:中国航空器材集团公司和空客签署60架空客飞机订单;核能巨头阿海珐和法国电力与广东核能集团签署三方长期合作协议;甚至还有阿海珐和中国核工业集团签署建造核废料处理设施意向书。
法国汉学家让-吕克·多梅内克说,奥朗德这次真的是赚到了,因为“时间都花在该花的地方”。法国《世界报》和《回声报》也分别指出,与萨科奇2010年的两手空空相比,奥朗德此行的收获令人满意。
这种因外国领导人来访或中国领导人出访而签署的订单,常被戏称为“领导人订单”,领导人订单往往并非单纯因经济和贸易的需要签订,而或多或少带有政治、战略或外交策略的考量。应该说,这种“领导人订单”中外都有,甚至可以说,是西方工业化国家率先推行的,英国首相、美国总统都曾被本国媒体冠以“首席海外推销员”的称号,他们出访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软硬兼施,让东道主签署尽可能多的领导人订单。同时为了表示友好、安抚、争取支持或平衡,有时也会酌情在东道国留下几份领导人订单作为交换。某种程度上讲,这几乎可算是外交界的一种惯例。
近年来,中国的领导人订单渐渐成为全球瞩目的热点,不仅各国朝野议论纷纷,国内也有许多观点鲜明的争议。
那么,中国的领导人订单是怎么来的,为何又引起争议?
“领导人订单”,自古做的是人情
早在南宋,朝廷就开始和云南地方政权大理国间开展的马匹贸易,明永乐年间郑和出访船队与“南洋”各国间的贸易,中国宁波和日本长崎间的“勘合贸易”等,都可以被视为“领导人订单”的雏形。
例如大理国特使访问南宋,推销本国所产马匹,尽管地方官指出,大理所产马匹品种不佳,不合战阵之用,但南宋朝廷却出于安抚、拉拢和“不欲边境生事”的目的,象征性地购买若干。明朝对日本的“勘合贸易”,政治、外交色彩更浓,至于郑和下西洋,更是是“贵入贱出”,做赔本买卖,其目的纯在于“柔远敦睦”和显示明帝国的富强国力。
然而这种原始版本的领导人订单存在许多令人诟病之处。最令人不满的,则是片面强调订单的政治、外交属性而忽视经济属性。
如郑和下西洋历经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许多国家,这些国家许多和中国有传统的直接、间接贸易联系,民间贸易原本有利可图,但明朝片面强调“宣示国威”、“招徕远人”,一方面把本可卖出好价的丝绸、瓷器、茶叶等以“友情价”半卖半送,不仅损失国家利益,还变相冲击了本国民间商人的市场价格,另一方面,用国库里真金白银买回的各种海外产品,许多根本不合用。史料记载,郑和下西洋所“进口”的一些外国产品,如硬木、香料等,因国内用途不大,严重积压,官方不得不将这些东西折价充作各级官员的“实物工资”强行摊派。
怪不得郑和死后多年,明朝皇帝试图再次启动下西洋“工程”,惊恐万状的户部官员竟把郑和留下的档案藏匿、销毁,其台面理由主要是“政府财政吃不消”,不便说出口的理由,则是担心“实物工资”摊派比例更大影响了自己的利益。但不论是哪个理由,中国古时候的领导人订单重政治、外交而轻经济效益,是造成这种怪现象的根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曾长期处于被封锁、被包围和被孤立的状态。为争取外交空间,领导人订单的现象同样常见。
如号称“新中国非洲进口第一单”的埃及棉花订单,就是在当时(1953年4月)并不急需的情况下为争取埃及而签订的。此外,如毛泽东主席第二次访问苏联时购买的米格-19战斗机(为照顾“老大哥”情绪将需要和暂不需要的型号都购买了一批),周恩来总理访问伊拉克时进口的椰枣(俗称“伊拉克蜜枣”,当时中国并不急需),华国锋访问罗马尼亚时订购的散货船(当时中国已能制造且质量、价格都不逊色)和细钢筋(中国当时不缺,为避免进口散货船空驶回国而订购)都属于这类情况。
除了有形的“领导人订单”,还有无形的。最典型的就是援助和援建。改革开放前,中国在非洲、朝鲜、阿尔巴尼亚等国援助、援建的许多大型项目,包括铁路、公路、水电站、体育场馆、政府办公设施等,许多都是“领导人订单”。这些项目不少起到了特殊的政治、外交作用,甚至为中国重返联合国铺平道路。但在当时中国自己经济实力不强,国力、财力均不宽裕的情况下,这些项目在经济上是并不划算的。
当代订单,几家受益几家肥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渐结束了以往“政治优先于经济”的外贸、外援政策,开始注重经济效益和政治、外交效应的平衡。那种不量入为出的“慷慨大方”,随着1982年时任中国总理的赵紫阳访问非洲11国、提出“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新四项原则和1995年下半年彻底改变援外方式,已发生了根本性扭转。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经济开始步入快车道,近10年来更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产品出口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军事影响力与日俱增,全球利益不断凸显。新时期的“领导人订单”,呈现出与改革开放前迥然不同的场景。
新时期“领导人订单”最大的变化是,在购买发达国家产品方面显得手笔很大,且往往是外国领导人“送货上门”、“兜售到家”。
比如法国,2007年11月萨科奇访华,“领导人订单”包括价值100亿欧元的160架空客客机,价值80亿欧元的阿海珐-广东核电集团民用核能领域合作协议,和法国电力-广东核电集团合资建设170万千瓦广东台山核电站一期工程;此次奥朗德访华,“领导人订单”又包括60架空客和一揽子核电合作项目。
比如德国,总理默克尔6次访华,次次满载而归,“领导人订单”除了空客飞机和汽车生产线,还有精密机械、光伏产品、地铁设备等等。仅2012年8月的一次,就包括价值35亿美元的50架空客,价值16亿美元的空客天津组装线,价值2.9亿美元的大众天津汽车零部件生产厂等。 比如英国,2010年11月首相卡梅伦访华,签署的“领导人订单”总价值高达17亿英镑,涉及绿色技术转让、城市规划、房地产开发、软件支持和维修、碳足迹和能源利用、高校间人才建设、燃气工程技术培训和管理等。
比如美国,2005年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访华,“领导人订单”包括波音客机150架,价值90亿美元;2006年胡锦涛主席回访,“领导人订单”又包括波音客机70架,价值40亿美元。
而到了2012年2月加拿大的哈珀总理二度访华,“领导人订单”多达23项,总价值约30亿美元,其中仅庞巴迪公司就有支线客机、地铁牵引系统等多个大单。此外,罗-罗航发公司还获得中国东方航空公司12亿美元民用飞机发动机订单。
同样,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订单”也不乏大手笔。例如与巴西,2011年4月罗塞夫总统访华,仅支线客机E-190一项“领导人订单”,就多达35架,总金额近20亿美元。
其他诸如“老朋友”非洲,2009年埃及沙姆沙伊赫第四届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中国许诺100亿美元低息贷款;2012年北京第五届部长级会议,贷款额增加一倍。
“领导人订单”不仅包括有形的“购物”,也包括无形的买卖或特殊买卖。如默克尔访华争取到中国购买德国企业、继续投资欧元区国债市场的承诺;卡梅伦访华,则为伦敦争取到人民币欧洲离岸市场的“第一桶金”;哈珀访华不仅争取到中国对加拿大支柱产业——石油业的投资与合作,也解决了加中旅游目的地协定这个被认为每年可为加拿大创造至少1亿加元旅游收益的“大单”,完成此前10年多届政府未完成的夙愿,还如愿以偿地租回了一对大熊猫;至于美国,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协定等看不见摸不着,却与经济息息相关的“虚拟订单”,在双边互访中屡见不鲜。
别考虑亏不亏,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和以往相比,近年来中国在签署“领导人订单”时,特别注重经济效益和政治外交效益、短线经济效益和长远经济效益的平衡统一。
各国觊觎中国“领导人订单”的目的各不相同。
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因和中国贸易逆差越来越大,一方面希望借“领导人订单”推销本国产品,平衡贸易逆差,另一方面希望中国潜力巨大的市场能帮助本国企业提高效益,缓解本国经济危机和失业压力。
此外,“欠中国钱最多”的美国,和深陷欧债危机、渴望中国出钱拉一把的欧洲,也同样希望在这一领域获得领导人订单。
一些本身经济形势较好、和中国贸易平衡也保持得不错的国家,如德国、澳大利亚等,则希望通过领导人订单锦上添花,从中国获得更多实际利益。
新兴国家、发展中国家希望借领导人订单搭上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顺风车;一些本身经济发展滞后的第三世界国家,则希望“先富起来”的中国能通过领导人订单,在其最急需的基础设施等领域施加援手,为其注入经济持续增长的底气。
对于中国而言,适当签署一些领导人订单除了获得政治、外交收益,也不无经济上的好处。
首先,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各主要经济体实现贸易平衡,对中国长远而言是有利的,惟如此,才能确保彼此间拥有持续、旺盛的购买力,在全球经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地球村”时代,意义十分重大。
和以往不同,如今中国是具有全球利益的大国,国民经济已成为和全球经济高度融合的组成部分,闭门自守,独善其身,或只想“多出”,不欲“多入”,是很难持久的。再者说到,保护知识产权,维持人民币合理币值,在量力而行的基础上协助其它经济体纾困,对中国这个高度外向型巨大经济体而言同样具有积极意义。倘若这些重要市场和技术来源地遭受灭顶之灾,中国自身经济、就业等也会受到冲击。而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全球金融体系内话语权的提升,对知识产权、金融秩序的维护,就是在保护自身的利益。
另外对于新兴国家、资源性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而言,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进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对于开发当地资源、市场具有积极意义。在中国经济需要资源输入,中国产能需要海外市场的背景下,在基础设施等方面帮助别人,实际上也等于帮助了自己。
就怕收了订单不办事儿的
然而领导人订单毕竟并非单纯以经济考量的产物,其出台必然伴随着许多非经济因素。且由于政治和其它原因,中国和许多大经济体相比,在这方面的腾挪余地较小,令不少“领导人订单”的效益打了折扣。
如中美之间,一方面,美国不断抱怨中美贸易逆差不断增大,中国对美国产品开放度不够,另一方面却对中国最需要、最有购买意愿的美国商品,如高科技产品和技术,施加种种出口限制。如此一来,便形成“中国要买的美国未必卖,美国愿卖的中国未必需要”的怪圈,迫使中国给予美国的“领导人订单”,往往集中在民航客机、农产品等狭窄的领域,中国人不满意,觉得花大价钱买了一堆未必适用的东西,美国人同样不满意,觉得这点出口杯水车薪,和中国的逆差还在继续拉大,结果便是“领导人订单”不断签,贸易摩擦也未见减少。
在制造业的顶级领域,可供选择的余地少之又少,如今能生产拥有全球商业飞行许可客机的,除了美国波音,就只有欧洲空客。中国自身在这一领域刚刚起步,尚不具备自给自足能力,要扩大民航机队,就只能“非此即彼”。正因如此,一段时间里才出现了外媒所言,中国人“和法国闹僵就大买波音,和美国闹僵就狂购空客”的领导人订单怪现象。数年回头盘点,两家都没少买,“买方市场”仍是镜花水月,借“热一头冷一头”所欲达到的“非经济”目的,也未必就真达到了。
有些国家的领导人,前脚捧走“领导人订单”,后脚便翻脸不认账,中国白白“豪购”,扔出大把真金白银,却并未换回期待的回报,只能用“下次再来也不会送订单了”的表态聊以自慰。
还有极个别国家,对“领导人订单”产生依赖、讹诈心理,拿到便抹嘴走人,不思回报,仿佛拿得天经地义,等吃光用光,便厚着脸皮再来伸手,甚至玩“会哭的孩子有奶喝”的手法。
此外,某些领导人订单仍遗留有改革开放前“重政治轻经济”、“穷大方”的痕迹,仍以客机订购而言,尽管中国民航市场发展迅速,但近年来新增客机数量似乎有些过多,个别航空公司(如东航)因吃进太多新客机无力消化,业绩每况愈下,有些匆匆购进的新客机甫一出场,便转手流入租赁公司旗下,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由此可见,领导人订单在新时期仍会长期存在,既能产生中国所期待的经济、非经济效益,也仍会继续出现这样、那样的经济、非经济副作用。如何让“领导人订单”发挥更大效益,实现签单初衷,达到双赢目的,并避免种种副作用,是对中国决策者们的严峻考验。
尽管法国总统奥朗德以前从未到过中国,但在这次短短37个小时的访问里,他依然收获了丰厚的订单:中国航空器材集团公司和空客签署60架空客飞机订单;核能巨头阿海珐和法国电力与广东核能集团签署三方长期合作协议;甚至还有阿海珐和中国核工业集团签署建造核废料处理设施意向书。
法国汉学家让-吕克·多梅内克说,奥朗德这次真的是赚到了,因为“时间都花在该花的地方”。法国《世界报》和《回声报》也分别指出,与萨科奇2010年的两手空空相比,奥朗德此行的收获令人满意。
这种因外国领导人来访或中国领导人出访而签署的订单,常被戏称为“领导人订单”,领导人订单往往并非单纯因经济和贸易的需要签订,而或多或少带有政治、战略或外交策略的考量。应该说,这种“领导人订单”中外都有,甚至可以说,是西方工业化国家率先推行的,英国首相、美国总统都曾被本国媒体冠以“首席海外推销员”的称号,他们出访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软硬兼施,让东道主签署尽可能多的领导人订单。同时为了表示友好、安抚、争取支持或平衡,有时也会酌情在东道国留下几份领导人订单作为交换。某种程度上讲,这几乎可算是外交界的一种惯例。
近年来,中国的领导人订单渐渐成为全球瞩目的热点,不仅各国朝野议论纷纷,国内也有许多观点鲜明的争议。
那么,中国的领导人订单是怎么来的,为何又引起争议?
“领导人订单”,自古做的是人情
早在南宋,朝廷就开始和云南地方政权大理国间开展的马匹贸易,明永乐年间郑和出访船队与“南洋”各国间的贸易,中国宁波和日本长崎间的“勘合贸易”等,都可以被视为“领导人订单”的雏形。
例如大理国特使访问南宋,推销本国所产马匹,尽管地方官指出,大理所产马匹品种不佳,不合战阵之用,但南宋朝廷却出于安抚、拉拢和“不欲边境生事”的目的,象征性地购买若干。明朝对日本的“勘合贸易”,政治、外交色彩更浓,至于郑和下西洋,更是是“贵入贱出”,做赔本买卖,其目的纯在于“柔远敦睦”和显示明帝国的富强国力。
然而这种原始版本的领导人订单存在许多令人诟病之处。最令人不满的,则是片面强调订单的政治、外交属性而忽视经济属性。
如郑和下西洋历经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许多国家,这些国家许多和中国有传统的直接、间接贸易联系,民间贸易原本有利可图,但明朝片面强调“宣示国威”、“招徕远人”,一方面把本可卖出好价的丝绸、瓷器、茶叶等以“友情价”半卖半送,不仅损失国家利益,还变相冲击了本国民间商人的市场价格,另一方面,用国库里真金白银买回的各种海外产品,许多根本不合用。史料记载,郑和下西洋所“进口”的一些外国产品,如硬木、香料等,因国内用途不大,严重积压,官方不得不将这些东西折价充作各级官员的“实物工资”强行摊派。
怪不得郑和死后多年,明朝皇帝试图再次启动下西洋“工程”,惊恐万状的户部官员竟把郑和留下的档案藏匿、销毁,其台面理由主要是“政府财政吃不消”,不便说出口的理由,则是担心“实物工资”摊派比例更大影响了自己的利益。但不论是哪个理由,中国古时候的领导人订单重政治、外交而轻经济效益,是造成这种怪现象的根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曾长期处于被封锁、被包围和被孤立的状态。为争取外交空间,领导人订单的现象同样常见。
如号称“新中国非洲进口第一单”的埃及棉花订单,就是在当时(1953年4月)并不急需的情况下为争取埃及而签订的。此外,如毛泽东主席第二次访问苏联时购买的米格-19战斗机(为照顾“老大哥”情绪将需要和暂不需要的型号都购买了一批),周恩来总理访问伊拉克时进口的椰枣(俗称“伊拉克蜜枣”,当时中国并不急需),华国锋访问罗马尼亚时订购的散货船(当时中国已能制造且质量、价格都不逊色)和细钢筋(中国当时不缺,为避免进口散货船空驶回国而订购)都属于这类情况。
除了有形的“领导人订单”,还有无形的。最典型的就是援助和援建。改革开放前,中国在非洲、朝鲜、阿尔巴尼亚等国援助、援建的许多大型项目,包括铁路、公路、水电站、体育场馆、政府办公设施等,许多都是“领导人订单”。这些项目不少起到了特殊的政治、外交作用,甚至为中国重返联合国铺平道路。但在当时中国自己经济实力不强,国力、财力均不宽裕的情况下,这些项目在经济上是并不划算的。
当代订单,几家受益几家肥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渐结束了以往“政治优先于经济”的外贸、外援政策,开始注重经济效益和政治、外交效应的平衡。那种不量入为出的“慷慨大方”,随着1982年时任中国总理的赵紫阳访问非洲11国、提出“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新四项原则和1995年下半年彻底改变援外方式,已发生了根本性扭转。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经济开始步入快车道,近10年来更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产品出口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军事影响力与日俱增,全球利益不断凸显。新时期的“领导人订单”,呈现出与改革开放前迥然不同的场景。
新时期“领导人订单”最大的变化是,在购买发达国家产品方面显得手笔很大,且往往是外国领导人“送货上门”、“兜售到家”。
比如法国,2007年11月萨科奇访华,“领导人订单”包括价值100亿欧元的160架空客客机,价值80亿欧元的阿海珐-广东核电集团民用核能领域合作协议,和法国电力-广东核电集团合资建设170万千瓦广东台山核电站一期工程;此次奥朗德访华,“领导人订单”又包括60架空客和一揽子核电合作项目。
比如德国,总理默克尔6次访华,次次满载而归,“领导人订单”除了空客飞机和汽车生产线,还有精密机械、光伏产品、地铁设备等等。仅2012年8月的一次,就包括价值35亿美元的50架空客,价值16亿美元的空客天津组装线,价值2.9亿美元的大众天津汽车零部件生产厂等。 比如英国,2010年11月首相卡梅伦访华,签署的“领导人订单”总价值高达17亿英镑,涉及绿色技术转让、城市规划、房地产开发、软件支持和维修、碳足迹和能源利用、高校间人才建设、燃气工程技术培训和管理等。
比如美国,2005年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访华,“领导人订单”包括波音客机150架,价值90亿美元;2006年胡锦涛主席回访,“领导人订单”又包括波音客机70架,价值40亿美元。
而到了2012年2月加拿大的哈珀总理二度访华,“领导人订单”多达23项,总价值约30亿美元,其中仅庞巴迪公司就有支线客机、地铁牵引系统等多个大单。此外,罗-罗航发公司还获得中国东方航空公司12亿美元民用飞机发动机订单。
同样,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订单”也不乏大手笔。例如与巴西,2011年4月罗塞夫总统访华,仅支线客机E-190一项“领导人订单”,就多达35架,总金额近20亿美元。
其他诸如“老朋友”非洲,2009年埃及沙姆沙伊赫第四届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中国许诺100亿美元低息贷款;2012年北京第五届部长级会议,贷款额增加一倍。
“领导人订单”不仅包括有形的“购物”,也包括无形的买卖或特殊买卖。如默克尔访华争取到中国购买德国企业、继续投资欧元区国债市场的承诺;卡梅伦访华,则为伦敦争取到人民币欧洲离岸市场的“第一桶金”;哈珀访华不仅争取到中国对加拿大支柱产业——石油业的投资与合作,也解决了加中旅游目的地协定这个被认为每年可为加拿大创造至少1亿加元旅游收益的“大单”,完成此前10年多届政府未完成的夙愿,还如愿以偿地租回了一对大熊猫;至于美国,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协定等看不见摸不着,却与经济息息相关的“虚拟订单”,在双边互访中屡见不鲜。
别考虑亏不亏,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和以往相比,近年来中国在签署“领导人订单”时,特别注重经济效益和政治外交效益、短线经济效益和长远经济效益的平衡统一。
各国觊觎中国“领导人订单”的目的各不相同。
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因和中国贸易逆差越来越大,一方面希望借“领导人订单”推销本国产品,平衡贸易逆差,另一方面希望中国潜力巨大的市场能帮助本国企业提高效益,缓解本国经济危机和失业压力。
此外,“欠中国钱最多”的美国,和深陷欧债危机、渴望中国出钱拉一把的欧洲,也同样希望在这一领域获得领导人订单。
一些本身经济形势较好、和中国贸易平衡也保持得不错的国家,如德国、澳大利亚等,则希望通过领导人订单锦上添花,从中国获得更多实际利益。
新兴国家、发展中国家希望借领导人订单搭上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顺风车;一些本身经济发展滞后的第三世界国家,则希望“先富起来”的中国能通过领导人订单,在其最急需的基础设施等领域施加援手,为其注入经济持续增长的底气。
对于中国而言,适当签署一些领导人订单除了获得政治、外交收益,也不无经济上的好处。
首先,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各主要经济体实现贸易平衡,对中国长远而言是有利的,惟如此,才能确保彼此间拥有持续、旺盛的购买力,在全球经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地球村”时代,意义十分重大。
和以往不同,如今中国是具有全球利益的大国,国民经济已成为和全球经济高度融合的组成部分,闭门自守,独善其身,或只想“多出”,不欲“多入”,是很难持久的。再者说到,保护知识产权,维持人民币合理币值,在量力而行的基础上协助其它经济体纾困,对中国这个高度外向型巨大经济体而言同样具有积极意义。倘若这些重要市场和技术来源地遭受灭顶之灾,中国自身经济、就业等也会受到冲击。而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全球金融体系内话语权的提升,对知识产权、金融秩序的维护,就是在保护自身的利益。
另外对于新兴国家、资源性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而言,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进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对于开发当地资源、市场具有积极意义。在中国经济需要资源输入,中国产能需要海外市场的背景下,在基础设施等方面帮助别人,实际上也等于帮助了自己。
就怕收了订单不办事儿的
然而领导人订单毕竟并非单纯以经济考量的产物,其出台必然伴随着许多非经济因素。且由于政治和其它原因,中国和许多大经济体相比,在这方面的腾挪余地较小,令不少“领导人订单”的效益打了折扣。
如中美之间,一方面,美国不断抱怨中美贸易逆差不断增大,中国对美国产品开放度不够,另一方面却对中国最需要、最有购买意愿的美国商品,如高科技产品和技术,施加种种出口限制。如此一来,便形成“中国要买的美国未必卖,美国愿卖的中国未必需要”的怪圈,迫使中国给予美国的“领导人订单”,往往集中在民航客机、农产品等狭窄的领域,中国人不满意,觉得花大价钱买了一堆未必适用的东西,美国人同样不满意,觉得这点出口杯水车薪,和中国的逆差还在继续拉大,结果便是“领导人订单”不断签,贸易摩擦也未见减少。
在制造业的顶级领域,可供选择的余地少之又少,如今能生产拥有全球商业飞行许可客机的,除了美国波音,就只有欧洲空客。中国自身在这一领域刚刚起步,尚不具备自给自足能力,要扩大民航机队,就只能“非此即彼”。正因如此,一段时间里才出现了外媒所言,中国人“和法国闹僵就大买波音,和美国闹僵就狂购空客”的领导人订单怪现象。数年回头盘点,两家都没少买,“买方市场”仍是镜花水月,借“热一头冷一头”所欲达到的“非经济”目的,也未必就真达到了。
有些国家的领导人,前脚捧走“领导人订单”,后脚便翻脸不认账,中国白白“豪购”,扔出大把真金白银,却并未换回期待的回报,只能用“下次再来也不会送订单了”的表态聊以自慰。
还有极个别国家,对“领导人订单”产生依赖、讹诈心理,拿到便抹嘴走人,不思回报,仿佛拿得天经地义,等吃光用光,便厚着脸皮再来伸手,甚至玩“会哭的孩子有奶喝”的手法。
此外,某些领导人订单仍遗留有改革开放前“重政治轻经济”、“穷大方”的痕迹,仍以客机订购而言,尽管中国民航市场发展迅速,但近年来新增客机数量似乎有些过多,个别航空公司(如东航)因吃进太多新客机无力消化,业绩每况愈下,有些匆匆购进的新客机甫一出场,便转手流入租赁公司旗下,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由此可见,领导人订单在新时期仍会长期存在,既能产生中国所期待的经济、非经济效益,也仍会继续出现这样、那样的经济、非经济副作用。如何让“领导人订单”发挥更大效益,实现签单初衷,达到双赢目的,并避免种种副作用,是对中国决策者们的严峻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