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大消息:有目击者称,国会大楼刚刚发生了枪击事件,12名儿童被有军方背景的国会议员劫持,目前国会大楼人员正在疏散过程中。
这是The onion(洋葱新闻)于2011年9月29日11点42分发的一条“推特”(相当于国内的微博)。此后,美国的Twitter用户大量转发此“推文”并发出疑问:这是个玩笑还是洋葱新闻被黑客攻击了?不过,不是每个人都能反应过来,一位国会大楼的工作人员称:“吓坏我了,我看到这条Tweet时,向旁边的工作人员大叫一声,发生枪击了,快跑!”
随后,The onion有模有样地继续在Twitter上吐槽:“绑匪现在开价了,政府须准备12万亿赎金方可赎回12名儿童!”
美国国会立刻在Twitter上回应:枪击事件子虚乌有,国会大厦一切正常,公众们不要恐慌和相信谣言!
The onion 并没有打算结束恶作剧,继续写道:“阿林顿一家枪支商店此前证实了国会议员埃里克·康托尔上月在该商店购买6把半自动手枪、3支步枪和600发子弹的事实。”
近一小时后,美国网络用户从“恐慌”变为“嘲笑恐慌”,一位华盛顿当地媒体的记者称:大家难道不知道这是“洋葱新闻”吗?而The onion 淡定地回应这一切:“这就是讽刺,我们就是这样工作的!”
美国政治文化的调味剂
以嘲讽美国政治和流行文化起家的洋葱新闻(The onion)创始于1988年,两个威斯康辛大学的大三学生蒂姆·凯克(Tim Keck) 和克里斯托弗·约翰逊(Christopher Johnson),创办了《洋葱》报。《洋葱》报名来自于凯克的叔叔,因为他注意到这帮办报的穷学生最常吃的就是洋葱三明治。
洋葱小报最初只在少数地区发行,特别是那些重点大学所在地(如麦迪逊、密尔沃基、芝加哥),到1997年,《洋葱》已经发展到可以自负盈亏,足够支付员工薪水了。在前10年里,报纸几乎完全靠一群分文不取的爱好者支撑。但谁都没有想到,一个模仿《今日美国》花里胡哨版式、美联社干巴巴文风的学生小报,日后可以发展为拥有69万份销量的发行大刊,要知道,全球知名的美国杂志《纽约客》只能发行100万份。
洋葱新闻又一次惊艳是在2007年。那年3月,洋葱公司仿照CNN推出了网络电视台—洋葱新闻网(The Onion News Network,简称ONN)。ONN的电视节目与一般的美国电视新闻节目形式完全一样,有新闻主播、谈话嘉宾、采访对象,并号称用52种语言广播。但内容以假新闻和最受欢迎的“恶搞”式讽刺节目为主。
“我的竞选宣言是:男人想努力成为罗姆尼,女人想嫁给罗姆尼。”
这是ONN为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制作的专题节目“War for White House”的一幕,众所周知,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是个“高帅富”,ONN找了一张罗姆尼披金戴银的照片,而这段话便是ONN为罗姆尼配的“竞选宣言”。
近来共和党党内选举形势日渐明朗,但此前,四个男人争得不可开交。“高帅富”罗姆尼不用说了,优势明显;“老男孩”桑托勒姆虽曾见一丝曙光,但有钱才是硬道理;至于保罗,那根本不是来竞选的,借竞选宣扬主义才是真;金里奇有硬伤,不过还苦口婆心劝罗姆尼退选呢!
提到四个人的竞选歌曲,洋葱新闻说了:“观众们,大家知道他们唱得什么歌吗?桑托勒姆由于被歌手曼尼洛否决了使用《Take A Chance Again》的权利,他现在似乎走投无路了,只好选择儿歌《稻草里的火鸡》作为官方竞选歌曲,罗姆尼则选择了《吉米割玉米》。”(注:这两首歌曲都是美国著名的儿歌,前者讽刺桑托勒姆竞选团队的软弱,后者原本是黑人奴隶的哀悼之歌,借此讽刺罗姆尼高高在上。)
从洋葱新闻到洋葱电影
洋葱新闻从学生报纸到社会化报纸再到视频网络,在传统媒体普遍衰落的今天,依然是美国最受欢迎的幽默讽刺杂志。洋葱网站读者中,61%的年龄在18岁到44岁之间,新闻网每月点击率已经上升到400万,它的播客和视频在iTunes、Myspace和Youtube上都可以找到。而且美国9220万个家庭可以24小时接收ONN的节目,节目前后分别有5秒钟贴片广告和15秒钟后置广告。广告类别包括汽车、快餐、电影、电视节目和酒吧,吸引的同样是年轻、富有、时尚的人群。
这家“假新闻”网站的成功无不和它的编辑方针有关,要知道每天编辑们要花费相当多的脑力凑在一起“编段子”。和传统媒体的编辑方式正好相反,《洋葱》先选择头条,再围绕它编造故事。一个头条要经过第一轮审查,6名作者中至少需要得到两人的认同。通常情况下,总有两个家伙举手投降说,“好,为什么不?”
当Facebook还是个好玩的网站时,那就是Facebook;但当拍成《社交网络》后,那似乎就是个文化现象了。
2008年出品的电影《洋葱电影》,把美国乃至全世界都好好调侃了一遍。长着一副典型美国主持人的脸(怪老头那样的)、名叫“norm”(规范)的老先生认真地播报一条条荒谬的新闻: 87%的美国公民体重超标,首席医疗部门决定重新设定肥胖的标准,从原来的脂肪比重55%上升到现在的90%,肥胖人数大为下降,这项政策赢得好评。据称,随着美国的全球性文化输出,就连在中东集训营受训的恐怖分子也会偷看洋葱电视台的节目。
据报道,洋葱新闻的主编很不屑《赫芬顿邮报》获得今年的普利策奖,声称:“如果明年普利策不选洋葱新闻,就杀够五十个人报复。”
至于“杀人”,你懂的,这可是洋葱新闻主编的话。
今天你被骗了吗
“美国前总统布什是个诈骗犯”、“竞选资金捐助法案宣布婴儿有权利捐助总统候选人”、“86%的选民称还会投奥巴马一票,但现在别告诉他,11月6号给他个惊喜”,看了这些新闻之后,除了惊悚,你会认为美国人多半是脑残。
不过,如果听到“The Onion”为您播报这样的新闻,你就可以一笑了之,奥巴马根本不可能逃亡国外,估计正和米歇尔讨论晚餐吃什么呢!
这是The onion(洋葱新闻)于2011年9月29日11点42分发的一条“推特”(相当于国内的微博)。此后,美国的Twitter用户大量转发此“推文”并发出疑问:这是个玩笑还是洋葱新闻被黑客攻击了?不过,不是每个人都能反应过来,一位国会大楼的工作人员称:“吓坏我了,我看到这条Tweet时,向旁边的工作人员大叫一声,发生枪击了,快跑!”
随后,The onion有模有样地继续在Twitter上吐槽:“绑匪现在开价了,政府须准备12万亿赎金方可赎回12名儿童!”
美国国会立刻在Twitter上回应:枪击事件子虚乌有,国会大厦一切正常,公众们不要恐慌和相信谣言!
The onion 并没有打算结束恶作剧,继续写道:“阿林顿一家枪支商店此前证实了国会议员埃里克·康托尔上月在该商店购买6把半自动手枪、3支步枪和600发子弹的事实。”
近一小时后,美国网络用户从“恐慌”变为“嘲笑恐慌”,一位华盛顿当地媒体的记者称:大家难道不知道这是“洋葱新闻”吗?而The onion 淡定地回应这一切:“这就是讽刺,我们就是这样工作的!”
美国政治文化的调味剂
以嘲讽美国政治和流行文化起家的洋葱新闻(The onion)创始于1988年,两个威斯康辛大学的大三学生蒂姆·凯克(Tim Keck) 和克里斯托弗·约翰逊(Christopher Johnson),创办了《洋葱》报。《洋葱》报名来自于凯克的叔叔,因为他注意到这帮办报的穷学生最常吃的就是洋葱三明治。
洋葱小报最初只在少数地区发行,特别是那些重点大学所在地(如麦迪逊、密尔沃基、芝加哥),到1997年,《洋葱》已经发展到可以自负盈亏,足够支付员工薪水了。在前10年里,报纸几乎完全靠一群分文不取的爱好者支撑。但谁都没有想到,一个模仿《今日美国》花里胡哨版式、美联社干巴巴文风的学生小报,日后可以发展为拥有69万份销量的发行大刊,要知道,全球知名的美国杂志《纽约客》只能发行100万份。
洋葱新闻又一次惊艳是在2007年。那年3月,洋葱公司仿照CNN推出了网络电视台—洋葱新闻网(The Onion News Network,简称ONN)。ONN的电视节目与一般的美国电视新闻节目形式完全一样,有新闻主播、谈话嘉宾、采访对象,并号称用52种语言广播。但内容以假新闻和最受欢迎的“恶搞”式讽刺节目为主。
“我的竞选宣言是:男人想努力成为罗姆尼,女人想嫁给罗姆尼。”
这是ONN为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制作的专题节目“War for White House”的一幕,众所周知,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是个“高帅富”,ONN找了一张罗姆尼披金戴银的照片,而这段话便是ONN为罗姆尼配的“竞选宣言”。
近来共和党党内选举形势日渐明朗,但此前,四个男人争得不可开交。“高帅富”罗姆尼不用说了,优势明显;“老男孩”桑托勒姆虽曾见一丝曙光,但有钱才是硬道理;至于保罗,那根本不是来竞选的,借竞选宣扬主义才是真;金里奇有硬伤,不过还苦口婆心劝罗姆尼退选呢!
提到四个人的竞选歌曲,洋葱新闻说了:“观众们,大家知道他们唱得什么歌吗?桑托勒姆由于被歌手曼尼洛否决了使用《Take A Chance Again》的权利,他现在似乎走投无路了,只好选择儿歌《稻草里的火鸡》作为官方竞选歌曲,罗姆尼则选择了《吉米割玉米》。”(注:这两首歌曲都是美国著名的儿歌,前者讽刺桑托勒姆竞选团队的软弱,后者原本是黑人奴隶的哀悼之歌,借此讽刺罗姆尼高高在上。)
从洋葱新闻到洋葱电影
洋葱新闻从学生报纸到社会化报纸再到视频网络,在传统媒体普遍衰落的今天,依然是美国最受欢迎的幽默讽刺杂志。洋葱网站读者中,61%的年龄在18岁到44岁之间,新闻网每月点击率已经上升到400万,它的播客和视频在iTunes、Myspace和Youtube上都可以找到。而且美国9220万个家庭可以24小时接收ONN的节目,节目前后分别有5秒钟贴片广告和15秒钟后置广告。广告类别包括汽车、快餐、电影、电视节目和酒吧,吸引的同样是年轻、富有、时尚的人群。
这家“假新闻”网站的成功无不和它的编辑方针有关,要知道每天编辑们要花费相当多的脑力凑在一起“编段子”。和传统媒体的编辑方式正好相反,《洋葱》先选择头条,再围绕它编造故事。一个头条要经过第一轮审查,6名作者中至少需要得到两人的认同。通常情况下,总有两个家伙举手投降说,“好,为什么不?”
当Facebook还是个好玩的网站时,那就是Facebook;但当拍成《社交网络》后,那似乎就是个文化现象了。
2008年出品的电影《洋葱电影》,把美国乃至全世界都好好调侃了一遍。长着一副典型美国主持人的脸(怪老头那样的)、名叫“norm”(规范)的老先生认真地播报一条条荒谬的新闻: 87%的美国公民体重超标,首席医疗部门决定重新设定肥胖的标准,从原来的脂肪比重55%上升到现在的90%,肥胖人数大为下降,这项政策赢得好评。据称,随着美国的全球性文化输出,就连在中东集训营受训的恐怖分子也会偷看洋葱电视台的节目。
据报道,洋葱新闻的主编很不屑《赫芬顿邮报》获得今年的普利策奖,声称:“如果明年普利策不选洋葱新闻,就杀够五十个人报复。”
至于“杀人”,你懂的,这可是洋葱新闻主编的话。
今天你被骗了吗
“美国前总统布什是个诈骗犯”、“竞选资金捐助法案宣布婴儿有权利捐助总统候选人”、“86%的选民称还会投奥巴马一票,但现在别告诉他,11月6号给他个惊喜”,看了这些新闻之后,除了惊悚,你会认为美国人多半是脑残。
不过,如果听到“The Onion”为您播报这样的新闻,你就可以一笑了之,奥巴马根本不可能逃亡国外,估计正和米歇尔讨论晚餐吃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