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之语文高考应对策略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_xiao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所谓耕耘,不仅仅是花时间和精力用来复习,更要提高学习效率,改进学习方法,对知识进行融合贯通。
  一、温习教材
  高考命题依然是以基本知识为载体,所以基本知识的内涵,易混易错的地方都要重视。
  浏览必修课本,看文下注释,留心重要词语和文言实词、虚词、固定结构等。
  把考纲规定的背诵篇目重新过一遍,参考篇目具体为:初中50篇,高中14篇。要特别注意的是,高中必修模块的课文,要求背诵的篇目和段落与课标大纲的要求不完全一样,在最后巩固时要注意安排、调整,不要因此影响复习效率。具体复习过程中要不忽略篇名(词牌、曲牌)、作者,动笔写一写那些容易写错的字词(难字、通假字),特别注意容易漏写多写的虚词。同时对容易考查的饱含哲理的句子,描写生动的句子保持高度的敏感。
  二、深入诗词阅读
  诗歌和古文一样,你能读懂了,基本就能得高分了,因此,疏通文意很重要,要关注题目、序、注释。
  另外,诗是言志的,这个“志”就是感情,而古诗不是直接抒情的,是通过形象。在感情与形象之间有个桥梁——意境,所以,这里便涉及两个点,一个是感情与意境间的“情”,一个是意境与形象之间的“景”,因此,诗歌阅读重点就是把握其中的景,体会景中包含的情。
  三、加强文本阅读
  首先要“精读”,这个“精”除了“精细”的意思外,更多的是“精明”,要知道哪些该读,即把握重要信息。哪些是重要信息呢,要关注题目、题干!次要信息是来干扰我们的,要舍次留主。
  其次要关注句号。一眼下去就把握一句句话,逐次进行句与句间的比较,从而锁定重要信息。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比较,两句话要能比较出哪一句话重要。比较是语文学习的灵魂。
  答题时要紧扣题干归纳答案。要因文答题,尽可能地贴近原文,有些题目看似较难,但实际上答案全部都是从文中来的,只是经过了一定的筛选整合而已。因文答题不代表机械地抄录个别词语或句子,筛选完后还要加工,筛选不是思维的结束,而是思维的开始。
  还要有较强的分点意识,知道自己的回答应该是多点(方面)的,这也会逼着自己作更缜密的思考,而老师在阅卷时,也是采点给分的,如果我们的答案条理分明,会给阅卷人留下好印象。
  要关注探究题。答题时为了对应设题亮出自己的观点,就要写上“我认为”或“我觉得”的字样以表明立场,另外不能因为是完全个性化解读的探究而离开文本架空分析,还需要紧扣文本来自圆其说。
  四、品读作文
  多看别人的好作文或积累的素材,可把自己写得好的文章整理成册,看一看有无笔误、错别字、病句,看一看有无更新的材料、更深刻的见解可以充实原文。
  要看一看哪类文体自己最擅长,哪种结构自己最熟悉,哪些材料最新颖有价值,哪些见解最独到。
  写作时要注意细节,所给材料是为我们写作划定范围的,先多角度提取立意方向,避免盲目抓住一个角度就作文。然后选择几个角度进行比较,选定一个最佳角度(材料有中心、重要、次要和沾边角度)进行写作。选择的角度切入点要小、新颖,但要考虑所写作文的立意要深刻、要有普遍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同学在写作文时处于一种无法可说,无情可表的状态,其实,高考常考这样五个意象:勇气、道德、爱心、信心、创新。因此,我们要在这几个方面大下功夫,多积累、多诵读相关素材,甚至可以使之成为万用素材,以一当十!
  总之,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只有端正态度,脚踏实地,制订科学的计划,步步为营地挺进,才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其他文献
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钥匙。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研究认为,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于学习活动;能促使学生产生愉悦的体验,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寻幽探胜。可见,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钥匙。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乐中施教,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就能使学生爱上语文课 ,乐于学
期刊
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以“教”为主,教师讲解占用了大量时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了被动的接受者。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学过程不再被看作是一种纯粹的给予和接受的静态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  所谓“课堂教学互动”是指教师启发诱导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尝试,师生进行交流,继而产生情感的互动、思维过程的互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
期刊
新大纲的阶段教学目标中要求“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而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对很多初一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很难完成甚至不能完成的任务。其主要原因就是很多学生难以做到大纲要求的“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的要求。  学生的作文如何写具体呢?新大纲的阶段教学目标中提到,要“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描写”作为记叙文写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表达方式,显然是不可忽视的。  那么应如何训练学
期刊
题记,顾名思义,是写在题目下面而又在正文前面的一段言简意赅的文字,或概述内容,或含蓄点题……由于“题记”在全文的最前面,位置非常醒目,运用得恰到好处,恰似“凤冠上的明珠”靓丽夺目,抢人眼球,就能为文章添彩增色。  那么,什么样的题记才能令人过目不忘,成为文章的点睛之笔呢?答案只有一个:让题记活画出作文的灵魂!  一、引用式题记  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谚语或现成的诗文作为题记,不仅使文章立意深邃隽永
期刊
一个真正的好老师不在于能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能不断的激励学生发问,激发学生勇于质疑,积极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同样,一节灵动高效的语文课也必须是一节由质疑到解疑的课堂,从而实现从教师一味的“教”到学生主动的“学”的转变。勇于发问,善于发问,是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精神。  一、勇于质疑,激活思维  著名主持人杨澜在国外留学时有这样的一段经历,在她修学的课程里“社会与科学”一科,她的笔记极其认真,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以更新的形式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真正达到全面提高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关注。那么该怎样摒弃“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以往那种气氛沉闷,缺乏生机,缺乏交流的课堂教学呢?  一、营造轻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课堂上教师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等表现出来的高涨情绪,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反之,学生易产生厌烦情绪,甚至产生对抗情绪。为
期刊
学生阅读、理解诗歌时经常感到难以读懂文意和把握内涵。其中最关键的一个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诗要反复的吟,词要低回的诵,吟诵是开启诗歌大门的钥匙。”所以诗歌教学要通过形式多样地读让学生理解内容,品味意蕴,鉴赏意境。在语文教学中,笔者用“四读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和走进诗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的“四读”,分别为吟读,意读,品读,美读。是从诗歌的字音读起,
期刊
文言文的学习是我们学习的关键和基础,而背诵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新课改进程的加快,要求学生有渊博的知识,有多方面的能力,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素养,文言文的背诵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最基本的环节,我们要紧紧地走好这一环节,抓住我们的“根”。沿着我们祖先的痕迹走下去,而不是淡忘我们祖先留下的光辉灿烂的文化。  说到古代文言文的背诵首先应该诵读,只有诵读了才能谈背诵,否则只能是空想,其次要学生接受
期刊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当课程方案一旦确定,课堂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了。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
期刊
思维是一个内涵宽泛而又丰富多彩的心理范畴,“求异思维”是人类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最高形态,因为它最活跃,最灵动,最奇特,也最富创造力。  “求异思维”是对同一材料,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关联出发,分析概括出不同结论的思维方式。在写作的实际教学中,“求异思维”主要表现为独特性、扩散性和逆向性等三个基本特征:  一、“独创性”强化学生写作的差异性,新颖性  写作教学中求异思维的独创性,是指中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