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生活

来源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806026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家,文化评论家。出版有《最美古诗词》《岁月很长,不必慌张》《平行塔》等书,畅销百万册。
  鲁迅先生对人性的批判、对国民心态的犀利挖掘,抵达了最深刻的境界。很多人说鲁迅先生批判得太狠,其实,先生内心深处怀着对人性的松绑。
  《这也是生活》写于1936年8月23日,同年10月鲁迅先生病逝。病中,先生仍然笔耕不辍,关心着这个国家,关心着国民心态:在抗战的环境下,是不是连日常生活中吃个西瓜,都要怀着仇恨?鲁迅先生认为,可以专心享受西瓜的解渴甘甜,然后再去勇猛地战斗。
  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在分析宏大的国民话题之前,先从自己患病、和夫人相处的矛盾入手,逐渐深入,延伸到普遍性的问题上。他心中的温柔慈悲,就藏在字里行间。
  这也是病中的事情。
  有一些事,健康者或病人是不觉得的,也许遇不到,也许太微细。到得大病初愈,就会经验到;在我,则疲劳之可怕和休息之舒适,就是两个好例子。我先前往往自负,从来不知道所谓疲劳。书桌面前有一把圆椅,坐着写字或用心的看书,是工作;旁边有一把藤躺椅,靠着谈天或随意的看报,便是休息;觉得两者并无很大的不同,而且往往以此自负。现在才知道是不对的,所以并无大不同者,乃是因为并未疲劳,也就是并未出力工作的缘故。
  我有一个亲戚的孩子,高中毕了业,却只好到袜厂里去做学徒,心情已经很不快活的了,而工作又很繁重,几乎一年到头,并无休息。他是好高的,不肯偷懒,支持了一年多。有一天,忽然坐倒了,对他的哥哥道:“我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他从此就站不起来,送回家里,躺着,不想饮食,不想动弹,不想言语,请了耶稣教堂的医生来看,说是全体什么病也没有,然而全体都疲乏了。也没有什么法子治。自然,连接而来的是静静的死。我也曾经有过两天这样的情形,但原因不同,他是做乏,我是病乏的。我的确什么欲望也没有,似乎一切都和我不相干,所有举动都是多事,我没有想到死,但也没有觉得生;这就是所谓“无欲望状态”,是死亡的第一步。曾有爱我者因此暗中下泪;然而我有转机了,我要喝一点汤水,我有时也看看四近的东西,如墙壁,苍蝇之类,此后才能觉得疲勞,才需要休息。
  象心纵意的躺倒,四肢一伸,大声打一个呵欠,又将全体放在适宜的位置上,然后弛懈了一切用力之点,这真是一种大享乐。在我是从来未曾享受过的。我想,强壮的,或者有福的人,恐怕也未曾享受过。
  记得前年,也在病后,做了一篇《病后杂谈》,共五节,投给《文学》,但后四节无法发表,印出来只剩了头一节了。虽然文章前面明明有一个“一”字,此后突然而止,并无“二”“三”,仔细一想是就会觉得古怪的,但这不能要求于每一位读者,甚而至于不能希望于批评家。于是有人据这一节,下我断语道:“鲁迅是赞成生病的。”现在也许暂免这种灾难了,但我还不如先在这里声明一下:“我的话到这里还没有完。”
  有了转机之后四五天的夜里,我醒来了,喊醒了广平。
  “给我喝一点水。并且去开开电灯,给我看来看去的看一下。”
  “为什么?……”她的声音有些惊慌,大约是以为我在讲昏话。
  “因为我要过活。你懂得么?这也是生活呀。我要看来看去的看一下。”
  “哦……”她走起来,给我喝了几口茶,徘徊了一下,又轻轻的躺下了,不去开电灯。
  我知道她没有懂得我的话。
  街灯的光穿窗而入,屋子里显出微明,我大略一看,熟识的墙壁,壁端的棱线,熟识的书堆,堆边的未订的画集,外面的进行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存在着,我在生活,我将生活下去,我开始觉得自己更切实了,我有动作的欲望——但不久我又坠入了睡眠。
  第二天早晨在日光中一看,果然,熟识的墙壁,熟识的书堆……这些,在平时,我也时常看它们的,其实是算作一种休息。但我们一向轻视这等事,纵使也是生活中的一片,却排在喝茶搔痒之下,或者简直不算一回事。我们所注意的是特别的精华,毫不在枝叶。给名人作传的人,也大抵一味铺张其特点,李白怎样做诗,怎样耍颠,拿破仑怎样打仗,怎样不睡觉,却不说他们怎样不耍颠,要睡觉。其实,一生中专门耍颠或不睡觉,是一定活不下去的,人之有时能耍颠和不睡觉,就因为倒是有时不耍颠和也睡觉的缘故。然而人们以为这些平凡的都是生活的渣滓,一看也不看。
  于是所见的人或事,就如盲人摸象,摸着了脚,即以为象的样子像柱子。中国古人,常欲得其“全”,就是制妇女用的“乌鸡白凤丸”,也将全鸡连毛血都收在丸药里,方法固然可笑,主意却是不错的。
  删夷枝叶的人,决定得不到花果。
  为了不给我开电灯,我对于广平很不满,见人即加以攻击;到得自己能走动了,就去一翻她所看的刊物,果然,在我卧病期中,全是精华的刊物已经出得不少了,有些东西,后面虽然仍旧是“美容妙法”“古木发光”,或者“尼姑之秘密”,但第一面却总有一点激昂慷慨的文章。尤可惊服的是先前用《御香缥缈录》,把清朝的宫廷讲得津津有味的《申报》上的《春秋》,也已经时而大有不同,有一天竟在卷端的《点滴》里,教人当吃西瓜时,也该想到我们土地的被割碎,像这西瓜一样。自然,这是无时无地无事而不爱国,无可訾议的。但倘使我一面这样想,一面吃西瓜,我恐怕一定咽不下去,即使用劲咽下,也难免不能消化,在肚子里咕咚的响它好半天。这也未必是因为我病后神经衰弱的缘故。我想,倘若用西瓜作比,讲过国耻讲义,却立刻又会高高兴兴的把这西瓜吃下,成为血肉的营养的人,这人恐怕是有些麻木。对他无论讲什么讲义,都是毫无功效的。
  我没有当过义勇军,说不确切。但自己问:战士如吃西瓜,是否大抵有一面吃,一面想的仪式的呢?我想:未必有的。他大概只觉得口渴,要吃,味道好,却并不想到此外任何好听的大道理。吃过西瓜,精神一振,战斗起来就和喉干舌敝时候不同,所以吃西瓜和抗敌的确有关系。
  然而人往往喜欢说得稀奇古怪,连一个西瓜也不肯主张平平常常的吃下去。其实,战士的日常生活,是并不全部可歌可泣的,然而又无不和可歌可泣之部相关联,这才是实际上的战士。   (有删改)
  阅读思考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但在这篇文章中,他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读罢这篇文章,结合你对鲁迅先生及其作品的了解,谈谈你对“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句话的理解。
  感谢瑞安中学的同学参与讨论
  谢子怡
  “这也是生活”中的“这”包括了一切平凡、不起眼、无意义甚至某种程度上的不好;“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就是一切好的、不好的事,都与“我”相关。鲁迅说平凡并非渣滓,人不可时时刻刻都在仇恨中,享受简单平实的生活,再投入家国的伟大使命中去也未尝不可。——激昂慷慨很好,但平淡无聊也是生活,所有都是“我”该关心的一切。
  戴嘉泽
  摆脱战士形象的鲁迅,也摆脱了“无欲望”,这是他在死前的妥协。
  他自身与他人毫无差别,都会不可避免地走向平凡。不平凡由他人定义,平凡却可以由自己做主。那西瓜也可以平凡地吃下去,与斗爭和解。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必将都是我们的,我们终将与现实和解。
  倪凡凡
  骂得痛快的人,才爱得博大、真切。鲁迅多强大啊,以笔代戈,所向披靡,骂得敌人咬牙切齿,以至于,整个人都被定型、被神化,甚至是“妖魔化”——每一字每一句,都被迫带上抗争的呐喊与觉醒的呵斥。于是,上天赐给他一场病,让他去死亡前走一遭,去虚无前经历一番。几乎带着劫后余生的感动和明悟,他感慨:苍蝇、墙壁,也是生活。就这么好好地,好好地休息一下。——高举火炬,他引领着人们;少言寡语,他注视着人们。他从未脱离芸芸众生,这让人放心不下的芸芸众生。
  娄素琦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不过是一个身着长袍的病人归于平静后最真实的内心独白罢了。正因“和我有关”,所以才在乎啊!那些深刻而犀利、毫不忌讳切中要害的批判,都是因为“和我有关”。父母之于孩子,若不是他们之间有着爱的关系,就不会有批评与管教。若是与“我”无关,鲁迅先生也一样可以置这“非人间”于不理。
  余彬瑞
  当我们有意与周遭的一切划清界限时,他人的悲欢确实“吵闹”。但我们活着,无论肉体与精神状态上都或多或少与其他人扯上关系。鲁迅病了,乏了,当初批判的一切,现在都安静了下来,于是他更能清楚而明确地知道内心对远方、对人们的关怀。这些切实存在的事物,使一个孤单奋斗的灵魂充实而饱满。
  张润禾
  鲁迅先生这句话看似普世情怀,其实质却是对自我存在的深度感知。有位哲学家曾说:“存在就是被感知。”病中的鲁迅于生死间徘徊,当他遇见转机时,对生的渴望与对存在的探求作为生命的本能,便强烈地于灵魂深处爆发出来。鲁迅感受到了无穷的远方与无数的人们,而正是由于感知,才意识到了自己的存在价值。
  应程逸
  “街灯的光”“微明的屋子”“墙壁”“书堆”和“进行着的夜”,鲁迅躺在这儿,却看到了那儿。若是脑补一个如此场景,我会觉得感动。我也时常仰望天空,思考这世上的角角落落究竟与我存在什么微妙的关系。鲁迅先生注视黑暗,想到人们,那些渴望摆脱枷锁却又无能为力的人们“和我有关”,俨然有种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意味。这是伟大先驱者的伟岸姿态,是“天下兴亡,我有重责”的担当意识。他宛若一座大山,环抱着挣扎于苦难中的人们,将温柔与慈悲洒在当下。
  [黄华伟 供稿]
  荐读人说
  这篇文章,最为核心的要旨是,如果删剪掉了枝叶,就不会得到果实。战士们浴血奋战取得功绩,和他们平时琐碎、无关于战争的生活,其实是共同体。正常的人生、社会和生活,不可能永远在战斗。我们吃饭,洗澡,生病,休息,旅行,同时也勇猛地战斗。我们休养生息,养精蓄锐,才能更好地战斗。所以,吃西瓜的时候就好好吃西瓜,工作的时候就好好工作,为国战斗的时候就好好为国战斗。
  鲁迅是一个斗士。疾病没有让他停止批判,而是换了一种更平静的思考,进行更加深入的批判。余彬瑞同学能够体会到批判的目的是关怀,特别重要。而娄素琦同学从深刻的批判当中,读出了深深的爱,用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来理解,非常恰当。文学史上都说鲁迅先生尖刻,对人性批判犀利。其实他对人性的接纳和宽容,是很温柔慈悲的。这一点,应程逸同学读出了。伟大,往往蕴含在小小的细节当中。
  这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也没有完美的人。我们接受一个人平凡的缺点,正因为这个人还有着闪亮的优点,两者共同构成了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人。
  当我们心平气和、沉静思索的时候,对他人的悲欢会更加体谅;而当我们置身忧患、心烦意乱的时候,难免觉得他人的悲欢非常吵闹。鲁迅先生非常真实地把自己的内心袒露出来。“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和自己的联系,正是鲁迅对自己生命最重要的思考。鲁迅接受大众的平凡琐碎,就像接受自己病中的琐碎无奈。戴嘉泽同学说这是鲁迅的“和解”,是对的。但是,“和解”和“妥协”不是一回事,妥协是放弃自己的原则,和解是彼此共存。
  谢子怡、倪凡凡两名同学对文意的理解很准确,不过,倪凡凡同学说的上天赐病云云,就有点过于文艺腔了,鲁迅不信“上天”那一套。最后,张润禾同学的理解角度挺别致。对生死的思考,是病中的鲁迅面对的终极课题,从而意识到自身的存在价值,在于写出犀利的文字,让远方的无数人们觉醒。
  鲁迅就是鲁迅,功力深厚。他写文章一贯能够入木三分,见解幽深,把人心和世事的关系道理,掰开了,揉碎了,讲给大家听。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家重新阅读鲁迅的时候,仍然觉得他没有过时。这是一个作家的厉害之处。
其他文献
从元代三史编纂历程来看,袁桷是较早关注三史编纂的史家,无论是理论抑或实践,均有首创之功.袁桷的最大愿望是搜集资料,考订资料,曾编纂几部宋史资料集.袁桷对三史编纂作过认
家乡的清明节,很多风俗和外面一样。插柳,清明正值柳条发芽的季节,折几枝插在门上说是可以避邪;扫墓是不用说的了,祭奠先人以祈求他们的保佑;踏青荡秋千,这会儿的孩子都闲不住,不愿待在家中,纷纷跑到外头来呼吸清新的空气。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吃清明圆子。家乡的美食颇多,但我最爱的还是要数清明圆子。光是想着,口水已经快从嘴角流出来了。  一年之中这么多节日,唯独清明节听上去让人感觉凉飕飕的,可小时候我最
期刊
有人说,没有一种人为的声音是不带情绪的,而只有带有足够情绪的声音,才能成为音乐。诚然,音乐是一种情绪的传达,或喜或悲,或沉吟或歇斯底里。  鲁迅说:“没有思索和悲哀,就不會有文学。”缪塞亦有言:“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文学注定是离不了心情的;或者说,文学是心情的出口,或放纵或克制,或悲从中来或喜形于色。  文学史上,常见音乐遇上文学而造就的传世佳作,诸如《琵琶
期刊
2019年8月,有媒体披露,某省中医院西区医院要求医护人员、职工每人找5个病人住院,如果找不到就扣工资200元.此举显然是为了增加住院病人的数量,提高医院的整体经济效益.rn俗
期刊
论文以新加坡一所中学三位生物教师为例,报告了一项有关教师如何看待和应用一款计算机建模软件BioLogica进行教学变革的过程性研究,考察与分析了教师个体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
综观2019年河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A卷,可以发现其蕴含着浓浓的道德味、法治理.试题以新材料、新形式考查教材知识,在变化中保持稳定,在稳定中大胆创新,不仅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
期刊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获得教养的途径》一文中,赫尔曼·黑塞说:“对‘教养’的追求,是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享受更多更大的幸福。”  可是,作家梁文道却在《教养与奢华》一文中感叹:“‘教养’是一个何其古老、于今天何其陌生的词啊。如今有力奢华地招摇过市之辈多如过江之鲫,甘于谦逊、力求品格善美的人却几不可闻。”  现如今,“教养”真的如此难寻吗?  “高中时结伴郊游,班
期刊
乐器和人一样,也是有性格的,就像人的嗓子,有的人嗓子可以唱得高一些,有的人嗓子却只能唱低音。什么样的嗓子唱什么样的歌是不能乱来的,这也有一种看不到的规律在里边,如果违反了这种规律,歌子就会唱得很不像话。  中国的乐器很多,比如二胡,就是一种很悲剧性的乐器,所以瞎子阿炳才会用它来演奏他内心的凄苦。想象一下他一边拉着胡琴一边在江南细雨里慢慢走着,巷子又是长长的,细细长长的巷子,巷子里的石板路面一块一块
期刊
电视剧中所呈现出的城市意象,一方面可以扶持影视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能够塑造城市形象.城市行销主要是为了解决现今城市发展的困境,并为其未来深度发展谋求可能机制.作为
一rn在谈论中国古代美学研究方法之前,应该先对20世纪中国古代美学研究作个简单回顾.我认为,20世纪中国古代美学研究的情形大致是这样:它萌芽于20年代,起步于50年代,繁荣于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