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改变形式单调、内容枯燥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状况,我校在“贤文化”引领下,积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研究,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课间;体育活动;贤文化;教学策略
一、提出问题
一直以来,我国中小学的课间活动,只是做一套国家规定的徒手操,形式单调,内容枯燥,学生兴趣不高,收效甚微。
为使研究更具有针对性,课题小组把本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课题研究开展初期采用问卷调查法,为了了解学生以及教师对大课间活动的了解和反映,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设计了关于大课间活动的问卷调查表。学生调查问卷600份,有效收回60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下面是调查情况记录:
根据表1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学生对单一做广播体操的兴趣不大,对大课间活动的接受程度反而相对来说比较高。这就说明学生对大课间活动比较有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个性,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因此,我们课题组的老师怎样通过大课间活动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体育兴趣的积极情感,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这是亟待思考和改善的问题。
二、制定方案
我校以发展“贤文化”做为学校特色和理念,在学校体育教学方面,在“贤文化”引领下带动和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2000年4月1日,广州市委常委、从化市委书记陈建华到我校调研时建议将横江小学改名为“从化希贤小学”,以缅怀邓小平同志,传承邓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和激励后来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而勤学奋进。“希贤”二字取自邓小平少年时的学名,是不可复制的校本资源特色,因此,我校将学校文化定位为“贤文化”,是对邓小平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我校体育科组的教师结合希贤小学陈志辉校长提出的建设“习贤致远,成就人生”的特色校园建设理念,在学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我们在广东省中小学德育课题研究《贤文化引领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的行动研究》基础上,探究将体育教学和学校品德教育紧密结合,把贤文化渗透到活动中,传承伟人的高尚情操,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使文化育人与活动育人有机结合,达到立德强艺的效果。
在分析了学生关于学习兴趣、学习效率、知识掌握情况的问卷调查的结果,了解了学生体育大课间学习效果的症结所在后,我们有针对性地确定了体育大课间教学策略研究方向,着重考虑以下二方面。
我们采用的大课间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一个核心,两个基本点”。“一个核心”,即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发展,融合智育、德育、美育、娱乐于健体之中。“两个基本点”,一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健康打下牢固的基础;二是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时间上,大课间活动相对来说比以往课间操的时间延长了,由原来的15分钟延长到25至30分钟,功能上有了进一步的拓展,由调节智力功能拓展到健身和育人功能。
我们在开展丰富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形式更加多样化,除了做规定的广播体操外,还充实了学校的自编操、特色展示等校本操,各种小型多样的体育活动与体育游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锻炼热情。
三、实施行动
自2012年9月开始筹备“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对学生运动发展与影响的实践研究”这一广州市课题研究以来,我课题组积极开展课题教学实践。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我校开展体育大课间行动如下:
(一)准备阶段
1.确定大课间内容,确定活动方法,制定大课间活动方案及实施计划。
2.认真学习活动方案,明确活动思路,落实活动任务。
3.学习有关理论(有效教学、情境设计理论等),广泛收集、学习和借鉴有关资料。
4.大课间活动课堂教学实践研究,验证活动制定观点。
(二)实施阶段
1.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及视频资料作为学习的理论依据,积累相关资料。
2.反复进行大课间活动教学实践研究。在准备阶段已取得的实验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实验,注意过程的经验积累,撰写教学案例分析,教学随笔,学习心得体会。
3.定期组织大课间开展后的研究活动,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运作方式。
4.定期做好活动总结,对活动开展的效果做公正合理的评价,及时反思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想出对策,及时进行调整。
5.进行开展大课间活动阶段性小结。
6.形成长期实施大课间活动的实施模式。
(三)总结阶段
1.根据活动实施后的经验和调整的实验方案,继续作好活动实验工作,进一步完善实验体系。
2.将整体大课间活动内容进行拆分,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如:周一进行升旗活动,周二进行广播体操和自编操活动,周三跑操和长跑活动,周四特色展示内容,周五体育项目内容活动。
3.撰写大课间相关论文,收集、整理相关的开展过程中的资料和其它成果资料,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展示。
4.形成一定规模和实施效果,可参加各级别的大课间评比活动,提高学校知名度。
四、效果与情况分析
(一)问卷调查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提高体育课学习兴趣的结果统计
从表2的结果看,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教学,学生认为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对提高体育课学习兴趣很高的,实验组比对照组多17.7%;从表3的结果看,学生认为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对提高学习课外锻炼习惯的,实验组比对照组多20.5%。这些都说明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教学,丰富课内外生活,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让学生生动活泼、快乐地成长。
(二)对照班与实验班按照统一考核标准与要求对学生进行考核
根据《国家小学生体质健康测量项目标准》,选取了1分钟跳绳、25米×2往返跑、立定跳远这三项指标进行测试。从表4中学生体能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组比对照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秀率多10.5%。这数据说明了我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使学生的运动技能、身体素质、体育成绩都有了较大提高。
五、总结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更加注重“贤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把邓小平精神融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彰显学校的个性魅力,营造以贤立校、以贤治学的校园文化,全面提升学校的文化内涵和教育质量。
【关键词】大课间;体育活动;贤文化;教学策略
一、提出问题
一直以来,我国中小学的课间活动,只是做一套国家规定的徒手操,形式单调,内容枯燥,学生兴趣不高,收效甚微。
为使研究更具有针对性,课题小组把本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课题研究开展初期采用问卷调查法,为了了解学生以及教师对大课间活动的了解和反映,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设计了关于大课间活动的问卷调查表。学生调查问卷600份,有效收回60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下面是调查情况记录:
根据表1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学生对单一做广播体操的兴趣不大,对大课间活动的接受程度反而相对来说比较高。这就说明学生对大课间活动比较有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个性,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因此,我们课题组的老师怎样通过大课间活动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体育兴趣的积极情感,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这是亟待思考和改善的问题。
二、制定方案
我校以发展“贤文化”做为学校特色和理念,在学校体育教学方面,在“贤文化”引领下带动和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2000年4月1日,广州市委常委、从化市委书记陈建华到我校调研时建议将横江小学改名为“从化希贤小学”,以缅怀邓小平同志,传承邓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和激励后来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而勤学奋进。“希贤”二字取自邓小平少年时的学名,是不可复制的校本资源特色,因此,我校将学校文化定位为“贤文化”,是对邓小平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我校体育科组的教师结合希贤小学陈志辉校长提出的建设“习贤致远,成就人生”的特色校园建设理念,在学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我们在广东省中小学德育课题研究《贤文化引领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的行动研究》基础上,探究将体育教学和学校品德教育紧密结合,把贤文化渗透到活动中,传承伟人的高尚情操,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使文化育人与活动育人有机结合,达到立德强艺的效果。
在分析了学生关于学习兴趣、学习效率、知识掌握情况的问卷调查的结果,了解了学生体育大课间学习效果的症结所在后,我们有针对性地确定了体育大课间教学策略研究方向,着重考虑以下二方面。
我们采用的大课间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一个核心,两个基本点”。“一个核心”,即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发展,融合智育、德育、美育、娱乐于健体之中。“两个基本点”,一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健康打下牢固的基础;二是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时间上,大课间活动相对来说比以往课间操的时间延长了,由原来的15分钟延长到25至30分钟,功能上有了进一步的拓展,由调节智力功能拓展到健身和育人功能。
我们在开展丰富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形式更加多样化,除了做规定的广播体操外,还充实了学校的自编操、特色展示等校本操,各种小型多样的体育活动与体育游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锻炼热情。
三、实施行动
自2012年9月开始筹备“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对学生运动发展与影响的实践研究”这一广州市课题研究以来,我课题组积极开展课题教学实践。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我校开展体育大课间行动如下:
(一)准备阶段
1.确定大课间内容,确定活动方法,制定大课间活动方案及实施计划。
2.认真学习活动方案,明确活动思路,落实活动任务。
3.学习有关理论(有效教学、情境设计理论等),广泛收集、学习和借鉴有关资料。
4.大课间活动课堂教学实践研究,验证活动制定观点。
(二)实施阶段
1.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及视频资料作为学习的理论依据,积累相关资料。
2.反复进行大课间活动教学实践研究。在准备阶段已取得的实验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实验,注意过程的经验积累,撰写教学案例分析,教学随笔,学习心得体会。
3.定期组织大课间开展后的研究活动,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运作方式。
4.定期做好活动总结,对活动开展的效果做公正合理的评价,及时反思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想出对策,及时进行调整。
5.进行开展大课间活动阶段性小结。
6.形成长期实施大课间活动的实施模式。
(三)总结阶段
1.根据活动实施后的经验和调整的实验方案,继续作好活动实验工作,进一步完善实验体系。
2.将整体大课间活动内容进行拆分,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如:周一进行升旗活动,周二进行广播体操和自编操活动,周三跑操和长跑活动,周四特色展示内容,周五体育项目内容活动。
3.撰写大课间相关论文,收集、整理相关的开展过程中的资料和其它成果资料,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展示。
4.形成一定规模和实施效果,可参加各级别的大课间评比活动,提高学校知名度。
四、效果与情况分析
(一)问卷调查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提高体育课学习兴趣的结果统计
从表2的结果看,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教学,学生认为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对提高体育课学习兴趣很高的,实验组比对照组多17.7%;从表3的结果看,学生认为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对提高学习课外锻炼习惯的,实验组比对照组多20.5%。这些都说明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教学,丰富课内外生活,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让学生生动活泼、快乐地成长。
(二)对照班与实验班按照统一考核标准与要求对学生进行考核
根据《国家小学生体质健康测量项目标准》,选取了1分钟跳绳、25米×2往返跑、立定跳远这三项指标进行测试。从表4中学生体能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组比对照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秀率多10.5%。这数据说明了我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使学生的运动技能、身体素质、体育成绩都有了较大提高。
五、总结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更加注重“贤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把邓小平精神融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彰显学校的个性魅力,营造以贤立校、以贤治学的校园文化,全面提升学校的文化内涵和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