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上京城和祖陵遗址申遗现状及措施研究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z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世界遗产带给城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增加,全国掀起“申遗热”。辽代上京城(下文简称“辽上京”)和祖陵遗址作为申遗项目,有其一定的独特性:辽上京是少数民族在东北亚草原上建立的第一座都城,辽祖陵是辽代最早营建的帝王陵寝,开创了辽代陵寝制度的规制。文章在详细研究辽代上京城和祖陵遗址申遗的背景、条件和申遗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推进申遗文本编制、加强学术研究等一系列措施,推动辽代上京城和祖陵遗址申遗工作,从而实现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在着重保护的基础上为赤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注入新的生命力使其获得发展。
  关键词:辽代上京城遗址;祖陵遗址;申遗
  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是世界各国对人类历史、人类文明的一种追溯、保护和弘扬,申遗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与潮流。2012年10月22日,国家文物局下发了《关于印发更新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通知》,辽代上京城和祖陵遗址正式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推进辽代上京城和祖陵遗址申遗工作,将对保护辽代历史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传统文明,提升赤峰市知名度、美誉度和城市综合竞争力,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特别是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和文化旅游服务业发展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 辽代上京城和祖陵遗址基本情况
  辽代上京城(下文简称“辽上京”)和祖陵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是辽代早期创建的最为重要的都城和帝陵,是辽代社会文化和历史的见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主体由辽上京遗址和辽祖陵遗址两部分构成。
  1.1 辽上京遗址
  辽代实行五京建制,即上京临潢府、东京辽阳府、中京大定府、南京析津府和西京大同府,其中上京營建最早,是少数民族在东北亚草原上建立的第一座都城,是辽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辽上京遗址位于巴林左旗林东镇南,占地5平方千米,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都城之一(图1)。1961年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一五”期间被列入100个大遗址之一。
  辽上京地处中国北方的农牧交错地,是十至十二世纪契丹民族所建立的大辽帝国璀璨文明的独特见证。在城市建筑规划理念和形制布局方面,是契丹和汉民族文化融合的典范之一。辽代的文字性历史文献极为匮乏,但辽上京遗址内的很多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得以保存,真实地再现了契丹等多民族物质和精神文明成就,完整记录了辽朝与宋朝截然不同的都城演变轨迹,为我们留下了神秘独特、系统完整的文化遗产。
  1.2 辽祖陵遗址
  辽祖陵及祖州城位于巴林左旗查干哈达苏木石房子嘎查西北。辽祖陵陵园建于公元927年,是契丹族辽王朝开国皇帝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及其皇后述律平的陵寝之地,太祖和述律平所生第三子耶律李胡及道宗昭怀太子,死后也以天子之礼葬于此处。辽陵及奉陵邑—祖陵及祖州城,1988年被列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一五期间被列入100个大遗址之一(图2)。
  辽祖陵是辽代最早营建的帝王陵寝,开创了辽代陵寝制度的规制。辽祖陵以自然山脊为墙的独特的陵园结构,在我国乃至世界帝陵制度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2 申遗工作现状
  2.1 高度重视,层层推进申遗工作
  为扎实做好申遗工作,2012年,赤峰市和巴林左旗相继成立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辽代遗址群等申遗工作。经过多次组织专家研究论证,最终确定了以辽代上京城和祖陵遗址为主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方案,提出了到2018年将辽上京城和祖陵遗址申报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工作目标,并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家团队起草申遗文本,在北京召开了申遗文本专家评审会。2012年,经过积极申请,辽代上京城和祖陵遗址正式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5年,自治区文化厅成立了辽代上京城和祖陵遗址申遗领导小组,划拨了申遗工作启动专项补助经费,确定了《辽代上京城和祖陵遗址申遗文本》撰写单位。2017年4月,辽代上京城和祖陵申遗工作正式列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层面工作项目加以统筹推进,专门成立了由布小林主席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为进一步落实自治区领导指示精神,赤峰市组织召开了申遗工作推进会,下拨了文本编制费,现初稿已经完成。
  2.2 大力推进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为确保辽上京遗址公园高标准建设,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联合编制了《辽上京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总体规划》《辽上京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计划书》等专项规划和设计方案。经过积极推进,辽上京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于2013年12月17日正式进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2017年,启动了辽上京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建设,投资近7000万元。建设了乾德门遗址保护和展示、辽上京皇城围封、辽上京遗址标识展示项目。目前,所有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力争辽上京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进入下批国家文物局挂牌名单。
  2.3 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力度
  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严格执行已经出台的《文物保护法》和《辽上京遗址保护规划》。为此,巴林左旗委专门成立了文物局和辽上京、辽祖州祖陵文物管理所,明确专职人员开展辽上京遗址及文物管理保护工作。2012年以来,多方筹集资金5.63亿元,先后完成了辽上京博物馆建设、辽上京南塔和北塔修缮及周边环境整治、辽上京遗址防洪工程、辽祖陵太祖纪功碑及碑楼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横穿辽上京皇城的国道303线改迁、辽祖陵一号陪葬墓勘察、辽代韩匡嗣家族墓地保护性回填等一系列遗产保护工作。
  2.4 积极开展考古发掘工作
  按照“保护第一、有序推进”的原则,在上级文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07年至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内蒙古文物考古所组成辽祖陵考古队,先后对辽祖陵太祖纪功碑楼遗址、辽祖陵一号陪葬墓、甲组建筑基址、四号祭祀建筑基址、祖陵黑龙门建筑基址进行了发掘。2011年至2016年,先后发掘或试掘了辽上京皇城西门(即乾德门)遗址、辽上京皇城西山坡佛寺遗址、皇城南部主要街道及其临街建筑遗址、宫城墙址、宫城西门和东门遗址、皇城东门遗址和一号院落遗址、辽上京宫城承天门遗址等,其中辽上京皇城西山坡佛寺遗址被评为2012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通过发掘,再次确认了辽上京宫城的形制结构和皇城的东向轴线等,进一步推进了对辽上京遗址布局和沿革的研究。   2.5 启动遗址周边环境整治工作
  为加快推进辽上京遗址申遗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遗址周边环境整治工作也按计划启动了。相继完成了辽上京遗址汉城内小辛庄村、三河村居民整体搬迁;不断完善排水管网建设,有效解决了城区污水对皇城污染的问题;针对历史原因形成的房屋影响遗址保护问题,筹集资金实施了辽上京遗址周边848户棚户区改造工程,拆迁工作已基本完成。
  2.6 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围绕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有机结合辽上京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思路,实施了总投资16.8亿元的上京契丹辽文化产业园工程,成为巴林左旗乃至赤峰市北部的“文化名片”。同时,依托丰富资源,策划实施了辽真寂之寺景区拓展提升等一批集中展示契丹辽文化的重点项目,为今后一个时期的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7 充分利用研究成果,强力进行宣传推介
  坚持把宣传利用研究成果作为打造契丹辽文化品牌和遗址保护的重要切入点。近年来,相关工作组先后在央视、凤凰卫视等具有影响力的媒体制作、播出了多部以辽文化为题材的专题片;举办了“首届辽上京契丹·辽文化学术研讨会”“中韩第三届宋辽夏金元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十至十二世纪东亚都城和帝陵考古与契丹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和契丹辽文化暨第三届契丹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出版发行了研究论著、文学艺术作品110余部,其中,《辽史普及读本》已成为全市中小学生的课外读本;分别同内蒙古大学和赤峰学院合作成立了“契丹辽文化研究中心”和“契丹辽文化研究产业创新基地”,挂牌成立了“辽代上京城·祖陵遗址申遗暨辽文化研究基地”,契丹辽文化产业基础研究和应用平台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成功举办了中国契丹辽文化节和国际摄影季系列活动,提升了契丹辽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 推进辽代上京城和祖陵遗址申遗的措施
  3.1 稳步推动申遗文本编制工作
  依据申遗文本编制工作要求,定期召开一系列专家咨询论证考察分析会议,梳理突出普遍价值。设立专业工作机构,并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组成专家团队,完成遗产价值初评和论证等相关工作,推进申遗文本的编写。
  3.2 发挥专家咨询作用,提高相关研究水平
  辽代上京城与祖陵遗址的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涉及众多的学科和工作领域,专业性强。应当充分发挥专家咨询作用,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和专业保障。有关辽代上京城与祖陵遗址保护的重要政策或重大项目要事先征求专家咨询机构的意见,坚持专家论证、综合考量,科学决策。
  3.3 全力做好文物保护项目
  本着保护和展示同步发展的原则,全力做好辽上京皇城围封、辽上京皇城遗址标识展示等项目,以及辽祖州祖陵国家级遗址公园申报前期、辽祖陵一号陪葬墓保护展示工程立项的具体工作。申请对辽上京遗址展示馆布展提升、辽上京乾德门遗址本体保护展示工程、辽代上京城和祖陵遗址申遗文本、辽代上京城和祖陵遗址保护管理规划以及辽祖陵祖州遗址保护规划给予资金支持。同步协调推进辽上京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3.4 积极开展遗址周边环境整治
  通过争取专项资金、部门融资、招商引资等一系列举措,持续推进辽代上京城周边环境整治建设,以及配套设施工程和周边环境治理。在遗址保护区范围内实施垃圾清运、道路维修、水电照明等环境治理工程。通过拆除遗址内及周边不利于保护、观瞻的各类建筑设施,调整完善参观交通线路,恢复植被等措施,改善遗址保护区及周边环境。加快建立安防、环境、气象、生态等监测预警体系,保护遗址遗存安全。
  3.5 积极营造申遗宣传氛围
  以“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文化遗产日”“草原文化日”等节庆活动和重点工作为契机,通过举办展览、发放宣传品、利用各类媒体宣传等形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辽代上京城与祖陵遗址申遗宣传活动。在利用传统和新媒体开展宣传的同时,借助知名媒体和行业组织广泛影响力的优势,以联合和合作方式,通过举办央视“寻宝”、聘请专业团队编创契丹题材演艺节目、邀请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走进辽上京”摄影节等系列活动进行全方位宣传推介,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赤峰市及契丹辽文化的知名度。加大宣传力度,编辑申遗读本,不定期举办辽文化专题报告会,动员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申遗工作。加强专业研究,成立专门研究机构,组建科研队伍和专家团队,将辽文化文物遗存、历史文献、理论科研成果整理挖掘,不断推陈出新。
  4 结语
  辽文化是中华民族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辽代上京城与祖陵遗址是辽文化的缩影,是辽代先民智慧与劳动的结晶。保护辽代上京城与祖陵遗址对于加深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理解,增进民族团结,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等都会起到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辽代上京城与祖陵遗址代表了一定时期内对已消逝文明的特殊见证,如能成功申遗,将大幅提升赤峰发展软实力,有效刺激地方经济发展,同时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董新林.辽上京城址的发现和研究述论[J].北方文物,2006(3):23-31.
  [2]董新林.遼上京城址考古发掘和研究新识[J].北方文物,2008(2):43-45.
  [3]郭旃.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及申报方法和程序[J].中国名城,2009(2):4-11.
  [4]刘冰,于海燕.赤峰博物馆展览大纲讲解词汇编[M].呼伦贝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1.
其他文献
摘 要: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一种要素,人们的生产生活每时每刻都在使用互联网。在文化领域中互联网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不少博物馆都建设了文物保护平台,有力地促进了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通过建设文物保护平台,能够使博物馆里的文物展览、二次开发等工作变得更加便捷,显著提升博物馆的管理效率,提高文物管理的准确性,提升博物馆的社会效益,甚至产生经济效益。文章主要探讨在信息互联环境下如何做好文物保护平
摘 要:文章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全体员工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个人访谈等方式,了解博物馆科研人员的现状,以期找准影响和制约科研工作的因素和突出问题,为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和深化科研激励机制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博物馆;调查问卷;科研激励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文物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保护与利用做出了重要指示,对博物馆的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将文物保护、
摘 要:新时期,教育要认真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针对新时期人才的教育实践,爱国主义教育是重要内容之一,这也是促进伟大中国梦实现的必然要求。在爱国主义教育中,选择有效的教育素材是关键,这对于发挥爱国主义教育作用有重要影响。目前,在开展地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中,一些文化遗址、革
摘 要:作为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期的徽州女性的身份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文章分析了如何通过展览来塑造新时代背景下闺阁中、婚姻中、家庭中、社会中的徽州女性形象,将徽州女性美丽温婉又坚忍不拔、自强不息、仁爱孝悌的精神“立”在观众的心中。  关键词:徽州;女性;展览;人物塑造  提起徽州,徽商的形象可谓是家喻户晓,但提起徽商背后的徽州女性,形象却是模糊不清的。她们多被徽商的盛名遮盖而被掩埋
摘 要:2020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了整个中国,面对突发公共事件,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遇到极大的挑战,社会公众对博物馆提出既要有序安全开放、又要继续满足观众文化需求的双重要求。就此,博物馆如何做出新的调整和创新举措来应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及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阶段时期的宣教工作?文章以厦门市博物馆为例,探讨新冠肺炎疫情下其开展创新形式的宣教工作。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下;博物
摘 要:博物馆肩负着开启民智和弘扬历史文化的重任,应发挥其社会功能,使其成为一座沟通历史与现实、专家与民众的桥梁。因此,博物馆需要融入社会,贴近群众。通过服务设计的视角,讨论在“互联网+”时代博物馆的社会功能是如何通过设计思维阐明并发挥其服务性社会意义的。  关键词:服务设计;博物馆;社会功能  0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国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关注,政府部门加大了对文化事业的关注
摘 要:文旅融合是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一项新探索,能够实现多种优势资源的合理利用。博物馆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阵地,其藏品展览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社会服务效果。文旅融合发展可为博物馆带来更大的参观人流量,扩大其社会影响力,但這也对其接待和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创新展览形式是提升观众体验满意度的有效途径。文章从解析文旅融合内涵和博物馆展览特点出发,进一步分析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馆
摘 要:成都博物馆是成都市文化重要的承载体之一。该馆主要通过文物征集、保护、研究和展示等方式,向公众传播成都的历史文化。目前,成都博物馆依旧采用传统的展览模式,没有较好地发挥科技优势,将文物与科技进行高度融合。现如今,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博物馆进行科技化转型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文章以成都博物馆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该馆内在的利弊,探索博物馆科技化转型方式,并根据该馆陈列展区与展示文物
摘 要:在我国,博物馆作为传统文化和知识思想传播的重要载体,其陈列展览的设计理念不仅要体现展览传播的艺术内容,同时也要关注参观者的体验和需要,以更符合现代化审美标准的方式来吸引更多人到博物馆参观。此外,各类博物馆应该根据自身的文化定位和资源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陈列展览主题,将其内涵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  关键词:高平市博物馆;陈列展览;学术性;趣味性  0 引言  当前博物馆陈列展览应该立足于学
摘 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沉积下来大量的文化古迹和文物。作为历史的见证和人类发展的证明,文物具有很重要的文化价值。博物馆是文物展示和保护的重要场所,采用科学合理的文物保护方式,提升文物保护的科学化水平,是新时代我国博物馆管理的重要环节。文章基于新时代对博物馆管理的要求,深入探索博物馆文物保护科学化的问题,力求通过提升博物馆文物保护科学化水平来找出文物管理、文物保护的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