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结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入山水画艺术,既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还能让学生在教学评价考试中提高成绩。但是,就目前来看,山水画与地理课融合相关研究尚属空白。如何在博大精深的山水画艺术海洋中艺海拾贝,与地理课程内容进行准确、灵活、高效的融合,对一线地理教师来说非常有意义。
关键词:山水画;高中地理;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绘画简称“国画”,主要指的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常有的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其中,山水画常将山水与人融在一副画中,意在表达作者心中的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也就是我们地理教学中常说的人地关系。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果能恰到好处地融合山水画艺术,既能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感觉耳目一新,又能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还能加深对地理现象的感知和地理原理的理解。然而,就目前的现状看,少有一线教师思考如何把山水画艺术融入到地理课堂教学当中去。
1 山水画艺术引入地理课堂的必要性
1.1 切合当下的时代背景
2018年1月,由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再次强调应“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科性质,课程内容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传承发展的根本,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能让我们在世界文化的激荡中站稳脚跟。中国山水画艺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环,研究其融入教学的具体策略,理应引起一线教师的关注和深思。
1.2 利于爱国情怀的培养
地理学科囊括天地日月、山川湖海、自然人文、古今中外,其趣味性和丰富性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这决定了地理学科理应成为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营。中国山水画历史悠久,也蕴含了丰富的中华文化底蕴,在山水画的鉴赏中,激起对艺术作品的赞美之情,也能激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民族自豪感也会油然而生。
1.3 符合高考命题的规律
在近几年各个地区的高考地理试题中,以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试题频频出现,其中,不乏以山水画艺术为载体的题目。如2016年江苏高考第一组题,呈现四幅山水作品,分别描绘的是U型谷、峰林地貌、黄土高原、南方丘陵,第1题让答题者选出描绘江南丘陵一幅,第2题让答题者指出第三幅画中地貌类型的成因。以山水画为背景不仅可以设计自然地理题目,还能检验考生是否具有全面、综合认识地理事物的综合思维能力。中华传统山水画艺术博大精深,如果潜心研究,一定还会发现许多尚未发掘的出题角度和素材。
2 山水画艺术引入地理课堂的现状和困难
在中国知网进行相关搜索,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高中地理教育相关论文已经有几十篇,这些论文,侧重的传统文化主要以谚语、节气、古诗词等为主。切入角度更小、聚焦于中国山水画艺术与地理教育的论文目前是没有的,可以说这方面是国内地理教育研究的空白。
中国山水画难以融合地理课堂,主要的困难有以下两点:首先,地理教师往往是理科或文科生,缺乏相关的艺术知识和系统的学习;其次,山水画画艺术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其中与地理教学相关的内容虽然有,但需要花大量的精力去遴选提炼,工作量巨大,一线教师往往日常工作繁忙缺少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课程开发。
3 高中地理教学中适合融入山水画艺术的章节
湘教版地理教材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在介绍各种矿物知识的时候,可以向学生介绍矿物有丰富多彩的天然色泽,能够为古画、壁画上色。可展示几样矿物和几幅作品给学生观看,如宋代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以石青(蓝铜矿)上色,使得青山绿水之姿千年不败;如唐代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山石以石绿(孔雀石)上色,表现草木青翠;汉代《辛追墓帛画》以赤色颜料勾画,色彩艳丽,赤色颜料主要是辰砂;敦煌壁画大量黄色颜料主要是雌黄矿。
湘教版地理教材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在介绍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这一部分,要让学生认识背斜等地质构造单元。在北宋画家李公麟《龙眠山庄图》中,画有一个背斜穹隆露头——宝华岩。作品中的背斜清晰、准确、完整而且特征明显,充分说明了中国画家能用画笔忠实反映自然地理特征。教师可以灵活应用其作为教学资源:既可以作为课堂导入引起学生探究兴趣,又可以作为辨识地质构造的当堂练习。
在湘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教师在教授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的时候,可以截取《丝路山水地图》局部,通过画面中植被自东向西逐渐减少,体现由于水分条件差异导致的干湿度地带性分异。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季风区南方北方的重要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和东部季风区南北差异,这一部分在湘教版地理教材必修三第一章第四节。绘画是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诗性再现,中国南北自然景观的差异也影响了南北画家山水画作的面貌及风格。教师可选择体现北方地理环境特征的《溪山行旅图》和体现南方地理环境特征的《富春山居图》局部进行对比,学生会对南北方气候、植被、岩石等方面的差异有更加丰富、直观的认识。
山水画艺术博大精深,优秀绘画作品浩如烟海,如果悉心挖掘,一定会发现更多的宝藏。如果能系统梳理中华传统绘画艺术中能和地理教学准确、灵活、高效结合的部分,完善课程体系开发,并用于课堂实践,必能让地理课堂成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阵营,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简菊.浅议地理教材中爱国主义情感的体现[J].地理教育,2013(07).
(作者单位:浙江省中国美术学院)
关键词:山水画;高中地理;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绘画简称“国画”,主要指的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常有的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其中,山水画常将山水与人融在一副画中,意在表达作者心中的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也就是我们地理教学中常说的人地关系。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果能恰到好处地融合山水画艺术,既能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感觉耳目一新,又能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还能加深对地理现象的感知和地理原理的理解。然而,就目前的现状看,少有一线教师思考如何把山水画艺术融入到地理课堂教学当中去。
1 山水画艺术引入地理课堂的必要性
1.1 切合当下的时代背景
2018年1月,由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再次强调应“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科性质,课程内容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传承发展的根本,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能让我们在世界文化的激荡中站稳脚跟。中国山水画艺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环,研究其融入教学的具体策略,理应引起一线教师的关注和深思。
1.2 利于爱国情怀的培养
地理学科囊括天地日月、山川湖海、自然人文、古今中外,其趣味性和丰富性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这决定了地理学科理应成为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营。中国山水画历史悠久,也蕴含了丰富的中华文化底蕴,在山水画的鉴赏中,激起对艺术作品的赞美之情,也能激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民族自豪感也会油然而生。
1.3 符合高考命题的规律
在近几年各个地区的高考地理试题中,以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试题频频出现,其中,不乏以山水画艺术为载体的题目。如2016年江苏高考第一组题,呈现四幅山水作品,分别描绘的是U型谷、峰林地貌、黄土高原、南方丘陵,第1题让答题者选出描绘江南丘陵一幅,第2题让答题者指出第三幅画中地貌类型的成因。以山水画为背景不仅可以设计自然地理题目,还能检验考生是否具有全面、综合认识地理事物的综合思维能力。中华传统山水画艺术博大精深,如果潜心研究,一定还会发现许多尚未发掘的出题角度和素材。
2 山水画艺术引入地理课堂的现状和困难
在中国知网进行相关搜索,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高中地理教育相关论文已经有几十篇,这些论文,侧重的传统文化主要以谚语、节气、古诗词等为主。切入角度更小、聚焦于中国山水画艺术与地理教育的论文目前是没有的,可以说这方面是国内地理教育研究的空白。
中国山水画难以融合地理课堂,主要的困难有以下两点:首先,地理教师往往是理科或文科生,缺乏相关的艺术知识和系统的学习;其次,山水画画艺术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其中与地理教学相关的内容虽然有,但需要花大量的精力去遴选提炼,工作量巨大,一线教师往往日常工作繁忙缺少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课程开发。
3 高中地理教学中适合融入山水画艺术的章节
湘教版地理教材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在介绍各种矿物知识的时候,可以向学生介绍矿物有丰富多彩的天然色泽,能够为古画、壁画上色。可展示几样矿物和几幅作品给学生观看,如宋代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以石青(蓝铜矿)上色,使得青山绿水之姿千年不败;如唐代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山石以石绿(孔雀石)上色,表现草木青翠;汉代《辛追墓帛画》以赤色颜料勾画,色彩艳丽,赤色颜料主要是辰砂;敦煌壁画大量黄色颜料主要是雌黄矿。
湘教版地理教材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在介绍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这一部分,要让学生认识背斜等地质构造单元。在北宋画家李公麟《龙眠山庄图》中,画有一个背斜穹隆露头——宝华岩。作品中的背斜清晰、准确、完整而且特征明显,充分说明了中国画家能用画笔忠实反映自然地理特征。教师可以灵活应用其作为教学资源:既可以作为课堂导入引起学生探究兴趣,又可以作为辨识地质构造的当堂练习。
在湘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教师在教授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的时候,可以截取《丝路山水地图》局部,通过画面中植被自东向西逐渐减少,体现由于水分条件差异导致的干湿度地带性分异。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季风区南方北方的重要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和东部季风区南北差异,这一部分在湘教版地理教材必修三第一章第四节。绘画是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诗性再现,中国南北自然景观的差异也影响了南北画家山水画作的面貌及风格。教师可选择体现北方地理环境特征的《溪山行旅图》和体现南方地理环境特征的《富春山居图》局部进行对比,学生会对南北方气候、植被、岩石等方面的差异有更加丰富、直观的认识。
山水画艺术博大精深,优秀绘画作品浩如烟海,如果悉心挖掘,一定会发现更多的宝藏。如果能系统梳理中华传统绘画艺术中能和地理教学准确、灵活、高效结合的部分,完善课程体系开发,并用于课堂实践,必能让地理课堂成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阵营,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简菊.浅议地理教材中爱国主义情感的体现[J].地理教育,2013(07).
(作者单位:浙江省中国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