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业是对课堂的巩固和延伸,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既能锻炼学生的能力,也能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对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新课改强调了作业对学生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传统单一的作业布置方式已经不适用于现代化的教学需求。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优化作业内容,创新作业布置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针对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策略展开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策略
小学数学作业布置和评价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在作业中了解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数学能力,利用作业来激励和促进学生的成长。在布置作业时,教师要以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主,突出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关注到学生数学知识和技能、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检测。但目前的小学数学作业布置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全面分析并提出有效的策略。
1 小学数学作业布置存在的问题
首先,许多小学数学教师作业布置的内容单一,主要以计算和考试题型为主,让学生借助纸笔完成,也都是书面形式的作业。而且会对作业设置较短的时长,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这种作业布置形式枯燥,无法吸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对小学数学作业出现厌烦的心理。其次,部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忽视了学生间存在的差异,对作业制定了统一的要求,没有对作业划分层次,出现了学优生作业需求得不到满足,学困生作业质量低下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最后,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只考虑到了课本内容,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作业布置没有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只能在作业中算写,无法在作业中想象、体会和提高认知,导致作业过程枯燥,没能体现出数学的趣味性,学生的作业质量也有所下降。
2 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策略
2.1 结合学生认知,联系实际生活
新课改要求小学数学作业布置要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性,保证作业内容丰富多彩,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体现出作业布置的价值。因此,小学数学作业布置要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实践、猜想、交流,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认知,布置生活化的数学作业,设计出开放的作业内容,提出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提高学生认知,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例如在《长度单位》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认识线段,教师可以让学生测量生活中的物体长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并且感知几个长度单位间的关系。如测量自己用过的铅笔、自己笔袋长度、家里书桌的高度,用生活中的事物画一条长度约十厘米的线段、画出两条长度不等的线段并测量出它们的长度。通过这种作业方式亲自体会,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了解到数学都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促进了学生认知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所以,在布置作業时,教师既要结合课本内容,又要联系学生实际生活,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
2.2 体现作业层次,分层布置作业
学生的数学认知和知识层次存在差异,导致他们的数学能力和作业能力也有一定的差别,如果用统一的作业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不仅影响作业完成的效果,还会降低学生的作业能力。因此,教师不能布置统一的作业内容,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对作业划分不同的层次,合理布置小学数学作业。作业分层不仅能矫正中层和低层学生的数学水平,也照顾到了高层次学生发展需求和能力上的拓展。例如在《面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低层次学生布置基础类的数学知识,重视数学概念、公式的练习,设计一些基础的练习题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消除学生对数学的恐惧感,如让学生比较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的大小,使学生体会面积的概念;对于中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技能类的作业,稍微提高对学生的要求,锻炼学生的数学能力,如利用拼摆、度量等方式测量图形的面积,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对于很高层次的学生要锻炼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布置综合类的作业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如分析图形的组合,探索用哪个图形作为面积单位等,以此来满足学生不同的作业需求,提高作业布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3 引发学生探究,提高问题能力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改变单一的书面作业的形式,让学生通过探索和研究数学问题来增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借助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合作学习,在多样化的数学活动中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感知和体验,为学生构建出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在《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组成学习小组,用课余时间利用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来制定一套午餐食谱,学生可以自由调查、访问和查阅资料,形成灵活、开放的作业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操作能力。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布置小学数学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遵循以生为本的理念,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需求来设计作业内容,从而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突出数学的文化价值,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探究的乐趣,在愉悦的作业氛围下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爱娥.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J].学周刊,2019(29).
[2] 周炳辉.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外作业优化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7).
(作者单位:新疆喀什麦盖提县第三小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策略
小学数学作业布置和评价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在作业中了解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数学能力,利用作业来激励和促进学生的成长。在布置作业时,教师要以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主,突出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关注到学生数学知识和技能、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检测。但目前的小学数学作业布置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全面分析并提出有效的策略。
1 小学数学作业布置存在的问题
首先,许多小学数学教师作业布置的内容单一,主要以计算和考试题型为主,让学生借助纸笔完成,也都是书面形式的作业。而且会对作业设置较短的时长,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这种作业布置形式枯燥,无法吸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对小学数学作业出现厌烦的心理。其次,部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忽视了学生间存在的差异,对作业制定了统一的要求,没有对作业划分层次,出现了学优生作业需求得不到满足,学困生作业质量低下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最后,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只考虑到了课本内容,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作业布置没有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只能在作业中算写,无法在作业中想象、体会和提高认知,导致作业过程枯燥,没能体现出数学的趣味性,学生的作业质量也有所下降。
2 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策略
2.1 结合学生认知,联系实际生活
新课改要求小学数学作业布置要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性,保证作业内容丰富多彩,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体现出作业布置的价值。因此,小学数学作业布置要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实践、猜想、交流,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认知,布置生活化的数学作业,设计出开放的作业内容,提出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提高学生认知,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例如在《长度单位》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认识线段,教师可以让学生测量生活中的物体长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并且感知几个长度单位间的关系。如测量自己用过的铅笔、自己笔袋长度、家里书桌的高度,用生活中的事物画一条长度约十厘米的线段、画出两条长度不等的线段并测量出它们的长度。通过这种作业方式亲自体会,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了解到数学都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促进了学生认知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所以,在布置作業时,教师既要结合课本内容,又要联系学生实际生活,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
2.2 体现作业层次,分层布置作业
学生的数学认知和知识层次存在差异,导致他们的数学能力和作业能力也有一定的差别,如果用统一的作业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不仅影响作业完成的效果,还会降低学生的作业能力。因此,教师不能布置统一的作业内容,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对作业划分不同的层次,合理布置小学数学作业。作业分层不仅能矫正中层和低层学生的数学水平,也照顾到了高层次学生发展需求和能力上的拓展。例如在《面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低层次学生布置基础类的数学知识,重视数学概念、公式的练习,设计一些基础的练习题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消除学生对数学的恐惧感,如让学生比较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的大小,使学生体会面积的概念;对于中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技能类的作业,稍微提高对学生的要求,锻炼学生的数学能力,如利用拼摆、度量等方式测量图形的面积,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对于很高层次的学生要锻炼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布置综合类的作业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如分析图形的组合,探索用哪个图形作为面积单位等,以此来满足学生不同的作业需求,提高作业布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3 引发学生探究,提高问题能力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改变单一的书面作业的形式,让学生通过探索和研究数学问题来增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借助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合作学习,在多样化的数学活动中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感知和体验,为学生构建出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在《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组成学习小组,用课余时间利用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来制定一套午餐食谱,学生可以自由调查、访问和查阅资料,形成灵活、开放的作业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操作能力。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布置小学数学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遵循以生为本的理念,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需求来设计作业内容,从而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突出数学的文化价值,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探究的乐趣,在愉悦的作业氛围下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爱娥.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J].学周刊,2019(29).
[2] 周炳辉.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外作业优化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7).
(作者单位:新疆喀什麦盖提县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