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课堂动态生成的误区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tianery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所谓的课堂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合作、探究、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生成超出预设方案之外的新的学习探究主题,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共享学习经验、获得丰富情感体验的同时,创造新情境、习得新方法、生成新内容的过程。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
  关键词:课堂动态 生成 误区
  课堂动态生成的核心,是教师对信息的捕捉、判断、重建的能力。因为课堂是向未知方向迈进的过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叶澜《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我们在听课或自己上课的时候,时常会遇到一些精彩的瞬间,这些精彩是难能可贵、可遇不可求的,正所谓“精彩无法预设”。
  这些精彩都是基于教师一定的教学经验、灵活的教学机制以及充分的课堂准备(其中也包含对可能出现情况的预设)。面对多变的学情,教师必须具备一个清醒聪明的头脑,才有可能及时捕捉到这些稍纵即逝的闪光点,通过巧妙点拨,因势利导,从而柳暗花明,更大程度地实现教学目标。
  反之,如果教师不具备对信息的捕捉、判断、重建的能力,对课堂中预设以外的教学资源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控制,就会出现另外两种极端现象:一是无视课堂动态生成,继续“照本宣科”,当然这里的本就是教师的预设,这样必然会挫伤学生思考及表达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便会形成万马齐喑的“无生”课堂。二是迷信、一味追求课堂动态生成,陷入课堂动态生成的误区。在这里,我们举几个这方面的例子。
  误区一:过度生成
  我在上《童趣》一课时,本想借“余忆童稚时”来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结果却让学生打开了“话匣子”,控制不住局面。因为害怕伤害学生的积极性,我索性就将这堂课改成口语交际课。适逢第二天校长主任听我的课,然后问我这是第几课,我如实回答是第二课时,他们诧异于我第一课时都做了什么,这样一篇文章要上几课时。虽然例子有些极端,但我想这样的事在语文课堂上早已司空见惯,当我们的预设挑起了学生的兴奋点,无法抑制,或者学生的生成实在精彩,不忍抑制,就会导致过度生成,造成喧宾夺主、挤压有限的课堂时间的情况。《论语·先进》中的“过犹不及”,用在这里恰如其分,生成过度和不足一样,都有碍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误区二:偏离生成
  偏离,是相对于教学目标中的价值取向而言。例如,我们都熟知的一个教学案例《景阳冈》。教师的预设问题是:品读武松打虎过程中的动词,说说你的体会。其中一个学生的体会是:老虎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武松打虎是违法行为。毫无疑问,这位学生的观点没有错,但对于文本解读,这无疑是偏离的。这样的生成与文本的价值格格不入,因此教师在即时评价的时候,要对生成点进行判断选择,不能无原则地认同,否则便会造成生成的偏离。
  误区三:谬误生成
  所谓谬误生成,即出了错误的课堂生成。谬误的内容有知识的错误、教学语言的错误、活动形式的错误以及价值取向的错误,等等。从原因上来说,教师知识储备不足、备课时准备不充分、在课堂教学中的无度拓展,是谬误生成的根源。这样的生成,无论学生的积极性有多高,教师与学生的配合有多默契,形式上多么新颖,都等同于罂粟之花,绽放得美丽,结出的却是有毒的果实。
  误区四:功利生成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教材与文章的对话过程。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过于看重教学预设与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却忽视了教学过程的意义与价值。所以,当学生的意见看法超出教师的预设范围,或是和教学目标有出入时,教师常常会直接打断学生,断言这是与教学无关的内容。如此简单而又粗暴的教学方式,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否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动态教学的生成。
  例如,在学习《社戏》一文时,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豆是很普通的豆,戏也是让‘我’昏昏欲睡的戏,但是文章最后却说是‘好豆’‘好戏’,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有学生提出:“老师,我读过原文,他成年以后看的两场戏更不好看。”教师并未关注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于是简单地说:“这不是我们课本上的内容,也不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请大家还是把目光聚焦到这一场戏中来。”事实上,学生的回答不无道理,然而教师这样的回答让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浇灭。如果教师的目光不只是紧盯着问题本身,而是进行适当的引导和鼓励:“你真了不起,还延伸阅读了原文,那你能具体说说那两场戏为什么更难看吗?”这样既能引导学生从看戏的环境、一同看戏的人等要素来进行比较,进而得出文章的主旨,还使得学生不仅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更加深刻,又能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效的学习方法。
  误区五:放纵生成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存在着这样的认知,单纯地认为在构建动态生成课堂时,需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意识,想说什么便说什么,想怎么说便怎么说。实际上,这种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极端性,对老师的引导作用有所忽视。
  如在学习《端午节》这篇文章时,有的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端午节虽然是中国传统节日,但是他更喜欢春节,然后引发了其他学生的讨论。学生之间讨论的问题和教学主旨、文章中心和教学目标之间并无多大联系。而教师却没有及时将此种行为制止,而是让学生进行自由发挥,以致课文中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情感难以充分体现出来,学生也不能感受到当时的社会现状,因此难以形成正确的思想理念。由此可见,要想使课堂动态生成获得较好的效果,教师需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做好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对课堂进行灵活把控,一旦学生出现偏离教学目标的问题,需将其及时拉回,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才能使语文课堂更精彩。
  误区六:忽视生成
  部分教师对于课堂中的动态生成会有所忽视,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害怕不能有效把握教学进度,也可能是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应付。在此情况下,不仅会使学生动态生成意识受到扼杀,也难以將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
  例如,在讲授《蔚蓝的王国》这部分内容时,有的学生提出别出心裁的见解,但是教师对于学生的这一动态生成却并未重视,只是关注教学目标的实现,这主要是由于学生提出的见解并不在教师的教学目标内,这种现象的出现会削弱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实际上,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应静下心来,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在平等对话中对学生进行引导,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学生阐述的问题并不是和教学内容毫无关系,而是在学习当中的思维拓展,发挥了他们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因此在构建动态生成课堂过程中,教师也需注重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当然这种发挥需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上。
  限于教学水平,本人只提出目前发现的这些问题,至于怎样解决问题,我个人认为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对待,最终还是归结为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课堂具备灵动的教学机制,以及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因此,我们要理性地看待生成,在预设中为生成留下弹性空间,在课堂上,对积极的、正面的、价值高的生成,要积极鼓励和利用;对消极的、负面的、价值低的生成,应采取适合的方法,让其思维归队,回到预设的教学安排上来。
  课堂教学因预设而有序,因生成而精彩。
  参考文献:
  [1] 朱俊燕《捕捉课堂动态生成,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9年第5期。
  [2] 徐赛君《捕捉对话生长点,力促课堂动态生成》,《语文课内外》2018年第12期。
  [3] 王莉亚《把握课堂动态生成提升课堂教学效益》,《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8年第7期。
  [4] 王芳《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动态生成的资源运用》,《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9年第12期。
  [5] 李莉《浅谈小学语文课堂的动态生成》,《魅力中国》2019年第32期。
其他文献
摘 要:根据新《课标》第一学段的要求,结合湖里区教师进修校提出的“多维互动主体体验”课题研究实践,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引领学生打开朗读、阅读的大门,笔者利用微信小程序“小打卡”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阅读训练,让学生沉浸在阅读中,取得了良好的实效。  关键词:微信小程序“小打卡” 兴趣 识字 朗读 阅读  新《课标》对学生的阅读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具有
摘 要:小学语文教师身肩启蒙重任,尤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活跃课堂氛围,令学生全身心融入到学习活动中,以保证小学语文教学目标顺利实现。本文总结教学经验,简述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并提出具体可行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经
[摘 要:要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效率,必须结合生活实际、启发学生积极探究,设计好上课导语,重课堂动态生成,着眼学生发展,建立多种评价方式,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充分思考学生所感兴趣的活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探究,将知识融入到课堂探究活动中,并让学生们在探究活动中进行思考总结,最终达到学生获取知识并乐在数学学习当中,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小学的数学知识很多都是由现实生活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是教育教学改革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成长与发展道路中不可缺少的必要环节。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基础能力和心理需求,还要基于实际设立适当的教学目标,建设合理的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思考与学习的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使学生意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在相应的情景之中继承并发扬
摘 要:随着我国不断加大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力度,智能移动学习终端的使用将越来越常见。利用智能移动学习终端提高小学生书写水平是一个新的尝试,是小学教学与智能移动学习终端相融合的典型代表。本文论述如何利用智能移动学习终端提高小学生规范汉字的书写水平。  关键词:智能移动学习终端 汉字书写 现状及问题 策略  一、智能移动学习终端的应用现状  智能移动设备主要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智能电视
摘 要:作为单篇阅读的必要延伸,群文阅读丰富了语文阅读课堂,有助于师生阅读技能的迁移与实践。但群文阅读需要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对“群文”进行有目的的取舍,体现整体观、序列化,关注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的状态,巩固与延伸阅读成果,从而获得思维与情感的碰撞、升华,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群文阅读 取舍 《秋天的怀念》  群文阅读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教学思想,它給当下语文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转变。过
摘 要:语文是我国教育中的重要学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中的作文备受人们关注,作文的写作要求也更加严格。作文是学生表达能力、情感抒发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的体现,作文不仅需要文字功底,还需要强大的逻辑思维。教师需要不断对教育方式进行改革和优化。思维导图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这种方式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写作教学中。本文探讨思维导图的特点,并且对其在小学作文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思维导
当前,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审美教育已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初中阶段是学生的素养和审美情趣开始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进行审美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长期以来,审美教育一直蕴含在各学科文化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而阅读教学中所蕴含的审美教育尤为突出。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致力于提高初中生欣赏文章、创造美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然而,现阶
多元碰撞、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全面发展的高素养人才,对学校培养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培养高素养的学生已成为学校的首要任务。学生的核心素养从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文化基础三个方面明确提出了全面发展的学生的素养内涵,其中,具有高雅的审美情趣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表现。培养具有高雅审美情趣的学生,使之健康成长,关乎到学生的幸福、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未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较之其他
摘 要:在語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努力寻求美、实现美、创造美,因为“美”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本文对此问题展开深入分析。  关键词:语文 追求 美  为了实施素质教育,广大教师和教育专家都在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我们在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