苋菜与蒲公英不同品种间的抗氧化活性差异比较

来源 :山东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ww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选取苋菜和蒲公英作为试验材料,通过对总还原力及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清除效果进行测定比较不同品种间的抗氧化性差异,并进一步测定了SOD、CAT的活性以及VC与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红苋菜抗氧化性高于绿苋菜,小叶蒲公英抗氧化性高于大叶蒲公英,红苋菜抗氧化性最强。四种野菜主要的抗氧化活性物质含量差异较大,其含有的抗氧化活性物质在其总体抗氧化性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苋菜;蒲公英;抗氧化;自由基
  中图分类号:S636.401+S636.901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4)01-0043-04
  苋菜(AmaranthustricolorL.)和蒲公英(TraxacummongolicumHand-Mazz.)为两种常见野菜,亦是药食两用植物,不仅营养丰富,且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氧化活性、提高免疫功能等功效。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的抗氧化功能越来越受重视,国内外研究了数以百计的中草药、香辛料和果蔬的抗氧化活性[1]。王宁研究了苋菜红色素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2],许月明对蒲公英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3],但对不同野菜及其不同类型的抗氧化性差异比较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选取苋菜与蒲公英这两种常见的广受人们喜爱的野菜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两种不同类型进行抗氧化性分析比较,以期帮助人们科学认识这两种野菜及其不同品种间抗氧化性及主要抗氧化活性物质的差异,为科学合理的选购及食用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本试验所用红苋菜、绿苋菜(野生)、大叶蒲公英和小叶蒲公英(野生)均取自济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田,其中红苋菜播种于2013年4月21日,大叶蒲公英播种于2012年5月10日,所有试验材料均选取开花之前较鲜嫩的叶片,取材时间为晴朗天气上午8时。
  1.2仪器与试剂
  试验所用离心机为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AvantiJ-30I型高速冷冻离心机,分光光度计为上海元析股份有限公司UV90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实验药品全部为国产分析纯。
  1.3试验方法
  抗氧化活性比较:通过测定总还原力及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综合判定选取材料的抗氧化活性[4,5]。其中,总还原力测定采用铁氰化钾法,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试验采用邻菲啰啉法。
  抗氧化活性物质测定:氮蓝四唑法(NBT)测定SOD活性,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过氧化氢酶的活性,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测定VC含量,芦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
  2结果与分析
  2.1抗氧化活性比较
  2.1.1总还原力采用铁氰化钾还原法对四种野菜总还原力进行了测定,以吸光度大小表示其还原能力的大小。如图1所示,四种野菜总还原力表现出一定差异性,红苋菜还原力显著高于其他三种野菜,绿苋菜则显著低于其他三种野菜,两种蒲公英的还原力差别不显著,小叶蒲公英的还原力略高于大叶蒲公英。四种野菜总还原力由高到低依次为:红苋菜、小叶蒲公英、大叶蒲公英、绿苋菜。
  2.1.2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对羟基自由基清除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植物抗氧化性的高低。如图2所示,四种野菜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表现出显著差异。红苋菜表现出对羟基自由基较强的清除作用,而绿苋菜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则较低,还不足红苋菜三分之一;两种蒲公英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差别较小,但也达到了显著水平,均明显低于红苋菜。四种野菜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由高到低排序为:红苋菜、小叶蒲公英、大叶蒲公英、绿苋菜。
  2.1.3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也是判断样品还原力高低的一种常用方法。本研究分别测定了四种野菜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如图3所示:四种野菜均表现出了较高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清除率都在50%以上;尤其以红苋菜最高,达到89.95%;绿苋菜略低于红苋菜,也达到了84.75%;蒲公英相对较低,分别为69.36%和55.52%。四种野菜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也表现出显著差异。
  3讨论与结论
  3.1野菜抗氧化性高低影响因素探讨
  通过对比总还原力、羟基自由基及DPPH清除率这三项抗氧化指标,发现红苋菜三项指标均高于绿苋菜,小叶蒲公英均高于大叶蒲公英。这说明红苋菜抗氧化性强于绿苋菜(野生),小叶蒲公英(野生)抗氧化性强于大叶蒲公英。四种野菜抗氧化性的高低并没有因为生存环境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性,而主要是由于品种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性。从而可以得出野菜抗氧化性的高低与其野生还是栽培无关,这为驯化栽培优质野菜提供了理论基础。
  研究还发现:红苋菜抗氧化性显著高于其他三种野菜,特别是大大高于绿苋菜。这种差异的出现可能与红色色素物质的存在有关。红苋色素是一种天然可食用色素[8],但其抗氧化性及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这也说明野菜抗氧化性的高低与特异抗氧化活性物质的存在及含量关系密切。
  3.2抗氧化活性物质与野菜总体抗氧化性关系探讨
  为探明野菜抗氧化性强弱的深层原因,研究测定了SOD活性、CAT活性、VC含量和黄酮含量,总体趋势大致与抗氧化性试验结论一致。但是,所选抗氧化物质活性及含量与样品总体抗氧化性高低顺序也存在一些偏离。试验表明,四种野菜总体抗氧化性红苋菜>小叶蒲公英>大叶蒲公英>绿苋菜,但在CAT活性、VC含量和黄酮含量上表现出了不一致的结果。具体表现在:SOD、CAT活性小叶蒲公英最高;两种苋菜的Vc含量远高于两种蒲公英,前者是后者的3~6倍。分析出现这种偏离的原因可能是:①野菜的抗氧化能力为系统性功能,由多因素协同作用;②不同抗氧化活性物质对植株总体抗氧化性的贡献不同;③不同抗氧化活性物质在整个抗氧化系统中所占比重不同;④在测定四种野菜抗氧化性的过程中对活性物质保护不够,致使其在测定过程中遭到破坏,削弱了其在整体抗氧化性中的作用。   3.3野菜优良品种筛选与利用
  VC和黄酮类都是重要营养物质,对人体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在本研究测定的四种野菜中,VC含量以红苋菜最高,为499.4mg/kg,高于大白菜(462.0mg/kg)和西兰花(412.0mg/kg)[9]等多种蔬菜;总黄酮含量大叶蒲公英最低5.32mg/g,仍高于叶春等[10]测定的40种常见蔬菜总黄酮含量(芹菜最高3.65mg/g)。综合来看,红苋菜和小叶蒲公英无论在抗氧化性还是活性物质含量上都高于大多数常见蔬菜,可通过驯化改良,作为稀有蔬菜进行大面积人工栽培和推广利用。另外,野菜含有的特定天然物质(如红苋色素)经过提纯加工,用于食品加工领域,对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杨锦华,李博,籍保平.我国常见食用和药用植物的抗氧化性研究[J].食品科学,2006,27(6):87-91.
  [2]王宁,薛源,孙体健.苋菜红色素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5:458-460.
  [3]许月明,赵一龙,张爽.蒲公英抗氧化活性初步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12,28(5):98-100.
  [4]刘洪对,高俊安,魏明秀.花生肽的膜分离制备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2,44(12):32-35.
  [5]程安玮,王文亮,陈相艳,等.红景天多酚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2,44(9):115-117.
  [6]方允中.自由基生物学的理论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30.
  [7]金宗流,赵红,王磊.SOD作为延衰食品功能因子的可行性研究[J].食品科学,1995,16(8):60-62.
  [8]张瑞,邢军,毛居代·亚尔买买提,等.红苋菜天然红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J].食品与发酵工程,2013,39(1):208-214.
  [9]律彬,谢明杰.不同果蔬VC含量的比较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6):25-29.
  [10]叶春,聂开慧.对40种新鲜蔬菜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0,19(2):121-124.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山东南四湖稻区氮肥施用量过大,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农田氮素失衡、氮素流失严重的现象,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氮素积累与转移、稻谷产量及其构成、氮素利用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氮肥处理,抑制了水稻营养生长,显著降低了水稻分蘖和成熟期有效穗、干物质积累量、植株氮吸收量及稻谷产量;氮肥施用量过大,造成营养生长过旺,形成大量无效分蘖,降低了氮肥利用率,对提高水稻产量无显著效果。在当前氮肥施用水平上减施
期刊
摘要:以15年生海棠砧烟富1号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叶面喷施0.05%、0.10%和0.15%的硼酸对富士苹果品质和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硼酸浓度的增加,富士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呈增加趋势,平均单果重、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无明显差异;叶面喷施一定浓度的硼酸能显著增加富士苹果果实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且在本试验的浓度范围内,随叶面喷施浓度的增加,果实挥发性物质含量和种类呈逐渐增加的趋势
期刊
摘要:选取无毛黄瓜突变体、少毛黄瓜突变体以及有毛黄瓜‘山农5号’为试材,研究了接种蚜虫前后蚜虫数量及黄瓜叶片中4种重要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无毛黄瓜具有明显的抗蚜性。与对照相比无毛黄瓜叶片中的含水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均较低,说明缺乏必需营养物质是无毛黄瓜抗蚜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无毛黄瓜;营养物质;抗蚜  中图分类号:S642.201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
期刊
摘要:为了在转化当代获得纯合的转基因株系,本试验对以小麦花药为受体的转基因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金粉粒度0.6μm、金粉浓度100μg/枪、轰击距离6cm、轰击压力1300psi为基因枪转化小麦花药的最佳参数组合。用含有5%DMSO的0.2%秋水仙碱溶液处理单倍体植株4h,染色体加倍效率最高,达到100%;用含1%DMSO的溶液处理12h加倍效率最低,为62.2%。PCR结果显示所有T0代
期刊
摘要:为研究ClO2处理对采后甜樱桃果实病害抑制效果与品质的影响,本试验分别采用20、30、50mg/L的ClO2溶液浸泡处理甜樱桃3min,晾干后接种青霉菌和灰霉菌,将接种果实置于0±1℃温度下贮藏,分析测定贮藏期间果实病斑面积及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表明,ClO2能够抑制青霉菌和灰霉菌发病程度,还可显著提高PPO和POD酶活性,延长甜樱桃贮藏期。  关键词:甜樱桃
期刊
摘要:通过组织分离法,从温室大棚内发生南瓜苗期腐烂病的植株中分离得到一株菌株。采用南瓜茎人工接种试验进行致病性测定,确认该菌株为病原菌。经形态学鉴定,初步将该病原菌鉴定为瓜枝孢霉(Cladosporiumcucumerinum),编号为Cc-1。孢子萌发试验及温室防病试验结果表明:6225%腈菌唑·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与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对真菌Cc-1的孢子萌发抑制率均高于90
期刊
摘要:中国兰花是观赏植物,同时还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为此,从杂交育种、组织培养、诱变育种、太空育种、基因工程技术等方面综合阐述了国兰育种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国兰; 育种技术; 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S682.31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7-0129-04  国兰,属于兰科(Orchidaceae)兰属(Cymbidium )植物,是狭义的兰花,多年生草
期刊
摘要:细胞质雄性不育(CMS)在作物遗传育种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多种植物的细胞质雄性不育均与线粒体基因结构变异及新嵌合基因的产生有关。为探索线粒体atp6基因与洋葱CMS的关系,以13份不育系和11份保持系为材料克隆洋葱atp6基因编码序列,测序结果表明不同材料atp6基因间存在一个C/A多态性位点,该多态性位点在不育系和保持系间随机出现,而不是不育系与保持系的特征差异。蛋白质分析表明这一多态性位
期刊
摘要:为明确石菖蒲提取物与化学农药混配对褐飞虱的防治作用,研究了石菖蒲提取物与毒死蜱、吡蚜酮和仲丁威3种化学药剂混配网室盆栽条件下的喷雾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石菖蒲提取物与3种化学农药混配,均能达到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或增加防治效果的作用。25%石菖蒲·毒死蜱乳油1500倍处理褐飞虱的校正死亡率为93.53%,比对照毒死蜱减少了化学农药用量84.38%;25%石菖蒲·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200倍处理褐飞虱
期刊
摘要:本试验对嫁接后番茄的根系特征、根际土壤微生物和抗病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嫁接番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明显低于自根苗;嫁接番茄的根系活力、根系吸收面积与活跃吸收面积、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与放线菌比例均显著大于自根苗,呼吸强度前期比自根苗低,后期较自根苗高。这表明嫁接番茄根系活力的增加,根系吸收面积增大,根际土壤细菌、放线菌比例增加是其抗病性增强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番茄;嫁接;抗病性;根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