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诗词撷英》读后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ph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板桥诗词撷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选板桥诗词一○三首,并作了简要的注解和分析,十分有益。但注解尚嫌粗疏,有些地方甚至有错误,现摘出几条,略陈管见,以就教于选注者陈书良同志及方家。
  
  一、“象山”是山
  
  板桥诗《送友人焦山读书》开头云:“焦山须从象山渡,参差上下一江树。”陈注:“象山:县名,在浙江省东部。”(《板桥诗词撷英》8页)
  浙江省东部的象山县距镇江的焦山,其间数百里,为什么上焦山要从数百里之外渡江呢?显然,陈注误。板桥诗中的象山非是浙江省东部的象山县,而是镇江焦山附近的山名。此山与大江之中的焦山相对,在长江南岸,气势雄伟,形若巨象,故名。山下有渡口,入焦山须从此处渡江,今仍如此,故板桥云“焦山须从象山渡”。
  
  二、“焦山”在江心
  
  板桥《送友人焦山读书》诗云:“几年不到大江滨,花枝鸟语春复春。”陈注:“‘几年’二句:是说几年都没有到长江之滨。山中花开鸟语,又是几个春秋了。大江:长江。焦山在长江边上”(《板桥诗词撷英》8页)。
  焦山不在长江边上,而在大江江心。陈注误。焦山,原名谯山,因东汉末年焦光曾隐居于此,故名焦山。其山西北现尚有焦公洞,传为焦光隐居之处。焦山,位于镇江东北,满山苍翠,宛如碧玉,屹立江心,浪涛拍山,势若飞动,又称“浮玉山”,以其耸峙江心,气势雄伟,壮观天地,可以饱览大江风光而著名。清道光年间十五岁少年王和燮大书“中流砥柱”四字刻石,盛赞屹立江心的焦山。
  
  三、“双峰”非是一峰
  
  板桥诗《送友人焦山读书》云:“抱书送尔入山去,双峰觅我题诗处”。陈注:“双峰:焦山山峰之一。作者曾在那里题诗。”(《板桥诗词撷英》8页)
  陈把“双峰”注为焦山山峰之一,非是。双峰,焦山上无此峰名,板桥也没有在上题什么诗。“双峰觅我题诗处”的双峰,是指两个山峰。焦山周两千米,高七十一米,上有两峰,一名玉峰,一名别峰。别峰、玉峰上皆有庵,郑板桥曾在别峰庵读书、赋诗、作画多年。板桥读书处至今尚在,故板桥“双峰觅我题诗处”当是告诉友人:在焦山的两峰中找我当年读书、题诗的地方吧!且正与诗题切合。
  
  四、惊蛰不全在二月
  
  板桥词《满江红·田家四时苦乐歌·春》云:“细雨轻雷,惊蛰后和风动土。”陈注:“惊蛰:节气,在阴历二月”。(《板桥诗词撷英》130页)
  陈注不确。我国一般所称的阴历,是根据月球绕地球运行周期制定的。平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三百五十四天或三百五十五天(一年中哪一月大,哪一月小,年年不同),平均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365.24219天)约差十一天,故设置闰月,十九年里设置七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三百八十三天或三百八十四天。而节气,是表明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也就是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按阳历说来,一般在三月五、六或者七日,按阴历则难以确定了。因为阴历每年比太阳年约差十一天,且有闰月,月分大小不一,故难定具体日期,一般在阴历正月或二月,笔者据《新编万年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编)统计,自一八四○年至二○○○年,一百六十一年间,惊蛰在阴历二月的有八十次,而在正月的有八十一次,比在阴历二月的还多一次,故单注“惊蛰,在阴历二月”则不确,应注为:惊蛰,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阴历正月或二月。
  
  五、泰、岱乃-山
  
  板桥《音布》诗,叙述一位正直的艺术家音布的不幸遭遇,发抒了作者自己对统治者不能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感慨。诗云:“泰岱嵩华自五岳,岂无别岭高嵯峨”。陈在该句下注曰:“泰、岱、嵩、华当然是五岳之列,难道说世上就没有别的高大的山峰吗?”(《板桥诗词撷英》61页)泰岱,陈书良同志用顿号把它们顿开,显然是把泰岱作为两座山,误。
  《说文》载:“岱,泰山也”。
  段玉裁注:“岱,大山也,大作太者,俗改也,域中最大之山,故曰大山,作太作泰皆俗。《尔雅·释山》曰:‘泰山为东岳’。《毛传》曰:‘东岳岱’。《尚书·尧典》‘至于岱宗’。《汉书·封禅书·郊祀志》曰:‘岱宗,泰山也’。《尚书·禹贡》‘职方皆曰岱’。在今山东泰安府泰安县北”。(《说文解字段注·山部》)泰、太、岱古音同。
  《正字通》载:“东岳古但称太山,太、岱同音,故借代加山”。
  由此可见,泰岱非是两山,乃是一山也。
  
  六、“刍”不是锄草
  
  板桥仿乐府体诗《孤儿行》,写一个孤儿受尽虐待的惨景,诗中有这样几句:“朝山汲水,暮刍养马。刍伤指,血流泻泻”。陈在“刍”下注云:“(cuò,错):锄草,刍,喂牲口的草。”(《板桥诗词撷英》67页)
  陈注误。从时间上来看,焉有暮时锄草?锄草伤指又怎会“血流泻泻”?
  查《说文》:“,斩刍也”。(《说文· 部》)
  查《辞海》:“(cuò)(1)铡草。”(2)铡碎的草。”(《辞海》语词分册564页)
  《现代汉语词典》亦载:“cuò<书>(1)铡(草),(2)铡碎的草。”(184页)
  查众多的辞书,均未见“”作锄草解。而且从诗的内容看,,也是指铡(草),“刍”就是铡草。孤儿朝汲水,暮铡草,困苦不堪。铡草伤指,血流泻泻,才更合情理。也更加深刻地揭露了孤儿日夜操劳,受尽虐待的景况。
  
  七、“江东”非是长江以东
  
  板桥词《念奴娇·周瑜宅》歌颂了雄姿英发的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作用。词上阕开头云:“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陈注:“江东,长江以东,指东吴”。(《板桥诗词撷英》126页)
  说“江东”指东吴倒也还说得过去,但说是“长江以东”就不妥了。
  江东,在古代的诗、文中是常见的词。《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曾率“江东弟子八千人渡江而西”。
  《汉书·诸葛亮传》有:“孙权据有江东”。
  李清照有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些诗文中的“江东”都不是指长江以东,而是指江南或长江下游之地。
  旧版《辞海》对此有注释:“江东,谓大江下游之地也。《史记·项羽纪》:‘江东已定,急引兵西击秦,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又魏禧《日录杂说》云:‘江有南北,而无东西。金陵、豫章俱在江南。对豫章言,则金陵居江南之东;对金陵言,则豫章居江南之西,故宋以金陵、太平、宁国、广德为江南东路,以今江西全省为江南西路’”。(765页)
  故而说“江东”是长江以东是不妥的。
  
  一九八四、十二、二十五
其他文献
面对近年来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热烈争论,我时常有着这样的困惑:什么是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它应该具有怎样的社会职能?  诚然,人们尽可以根据对知识的占有或受教育的程度来划分知识分子。但是,如果承认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具有最低限度的知识,那这种划分似乎就难以成立。人们也可以以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作为区分知识分子的标准。不过,假如懂得任何一种劳动都包含着体力和脑力的消耗,而现代社会的生产劳动日益需要
〔关键词〕师生关系;尊重;抗挫折  一、案例  那是我在原学校任高二年级英语教师的第一个学期,刚过完国庆节,全校高中三个年级的十几位英语教师都在同一个办公室。一天上午下了第二节课后,学生们都还在教室做眼保健操,教师们陆陆续续回到了办公室。突然,一个女生急急忙忙地跑进来,对一位四十多岁的陆姓女教师说:“老师,你有没有卫生巾,给我一个。”陆姓教师厉声喝道:“回家问你妈妈要去!”那女生愣了一下,转身跑了
一九七八年逝世的K.哥德尔教授是当代最杰出的数理逻辑学家,一位才华出众的理论工作者。王浩教授曾这样评论说,“哥德尔教授只从事于具有根本性的研究……他的工作导致了以往几十年数学基础研究中大多数主要部分的发展……哥德尔教授的工作使现代逻辑起了革命性的变化,极大地提高了它在数学和哲学方面的重要意义。”在哥德尔的各项研究中,一九三一年发表的不完备性定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被誉为“数学和逻辑发展史中的里程
去年年底在哈佛大学举行的一次讨论会,我躬逢其盛,从而了解了一些美国书评界的现状,也触发出一些感想。  这次讨论会题为“大众化的写作和评论的策略”(WritingforthePublicandthePoliticsofRevie-wing),是由全美书评家协会和哈佛大学论述文写作计划共同举办的。参加讨论的有来自美国各地、各大报刊的知名书评家、记者、作家。当天是个阳光灿烂的礼拜六,大厅里仍挤满了热心的
〔关键词〕心理学;人际沟通分析学;教师成长  十三年前,也就是2000年,在填报高考志愿前,我去我向往的大学校园,和爸爸妈妈漫无目的地走进一座教学楼,我们走上二楼,看见一扇大门上挂着“心理学”的牌子,我莫名地兴奋,当下决定就报考这个专业。家人很尊重我的选择,却也不知道心理学学的是什么,当亲属们还在讨论心理学与占卜术之间的区别时,表妹说:“姐,很好啊,我爸妈离婚的时候我就看了本心理学的书,这个专业不
在古代的一些民族中,盛行着某种招魂的仪式。每当其成员面临危险或遭遇死亡时,人们就举行这种庄严的典礼,试图唤回那散佚了的魂魄,恢复其精神。屈原的名篇之一《招魂》,便是这种古老礼仪的艺术再现。从诗中所写的主持者的郑重致意、浑洒淋漓的招辞,以及最后那一声“魂兮归来哀江南”的悠长而悲怆的呼号中,都不难体会这种仪式是如何地隆重和动人心魄。这种呼唤生命的声音,也同样响彻在中国古代的诗坛上。一些批评家在诗的祭坛
在近期的老舍研究方面,出现了一种视野开阔、新人辈出的局面,这是令人兴奋的,但也必须看到老舍研究的进展仍然还是不快的。这除了研究者的素质、条件之外,缺乏象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作家研究那样完备的资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见到了曾广灿、吴怀斌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老舍研究资料》,真令人感到由衷的喜悦。  虽然近年来不断有老舍研究的某一方面的资料出现,现这部书仍然具有开创的意义。其中“生
为了查找近年来国外钢结构建筑的新颖案例,我在互联网上四处游荡,很偶然地走进一位美国艺术家的个人网站。他的代表作是一些尺寸较大的公共雕塑,摆放在公园里、城市建筑前的广场上,以钢管和钢索精巧地组装而成。纤细的钢索像琴弦一样紧绷着,似有若无。闪亮的钢管仿佛摆脱了重力,飘浮在空中。仅仅看到几张照片,我就对这些作品一见钟情。叹服之余,我发现自己从未听说过这位艺术家的名字,无论是英文的“Kenneth Sne
诗人叫朱夏,字小可,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在我国石油天然气的普查勘探方面累建功勋,在地质科学的理论方面也有独到的建树。朱夏从十余岁即开始诗词写作,直至古稀之年从未辍笔,平生所积不下千余首,一九九○年逝世后,地质出版社整理出版了《朱夏诗词选集》,苏渊雷为之作序,赞他“秉性高洁,怀抱热情,学者诗人,二而一之。”其父朱奇,字大可,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即已是知名诗人,著有《耽寂宦诗》,诗坛耆宿陈石遗在二十年代
“有多少人从阅读一本书而翻开了人生新的一页。”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如是说。被奉为“自然文学先驱”的梭罗,虽然生前并未实现世俗意义上的“功成名就”,然而,在逝后,他的影响却带动着一代又一代自然文学作家,甚至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比如,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哥伦比亚大学英文系执教的约瑟夫·伍德·克鲁奇(Joseph Wood Krutch),他学养渊深,集大学教授、传记作家、著名撰稿人、戏剧及社会评论家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