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yu2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初中数学教学面临巨大的压力,学困生因为各种因素,学习兴趣日趋下降,从思想上找根源,从教学中落实转化,是广大农村中学教师要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 学困生 三基
  
  新一轮的初中新课改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育和教学质量普遍提高。然而,同一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尤其在初级中学数学教学中,表现得较为突出;班级的后进生比例逐步扩大,初一还不明显,初二开始出现,特别在初三年级表现尤为突出,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班级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转化学困生是当前农村初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要转化学困生,首先要弄清造成学生不爱学习的原因。笔者归纳为以下几方面:一是个人因素。学困生学习意志与自觉性差,缺乏自信心和学习动力。不愿或不敢向同学和老师请教问题,久而久之,学习兴趣逐渐变淡了,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厌学情绪日益严重。二是家庭因素。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民家庭,家长知识素养比较落后,与城市教育相比,家长的辅导与督促差得多,有的只能有空才过问一下,谈不上督促,只能是靠学生自己的自觉与自愿了。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压力过大,多使用棍棒教育,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致使孩子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对学习失去兴趣;大部分的学生是独生子女,有的家长过于溺爱孩子,教育引导方法不当。三是社会因素。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学生深受影响。加之近两年长沙县高中教育的普及,绝大部分学生有书读,无需担心考试成绩。电子游戏、网吧也对学生有着巨大的诱惑。
  这些因素造成一部分学生不愿意读书,学习兴趣低,成绩不理想。那么,如何转化学困生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一、以情动人, 思想转化优先
  
  1.正面教育,开展形式内容丰富的活动
  如:学生的互帮互助、请大学生与他们谈心等活动,使班集体有浓厚的学习气氛。针对“知识无用论”,用社会上一些正面的例子来引导他们,提倡“读书改变命运,知识成就未来”。对迷恋游戏、网络的学生,利用主题班会谈网络游戏的危害,利用网络上的专家教授的演讲开拓学生的视野。
  2.注重爱心教育,关注学生成长
  新课程改革提倡以人为本,教育注重面向每一个学生。教师的关爱是师生关系融洽的前提,只有真心关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关注学生的身体、学习与生活,使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学困生的转化过程中更要有爱心和耐心,爱心是教育的基础,耐心是爱心的延续,宽容促使他们不断进步,积极向上。有爱心和耐心,就能实现教育的目的。对于学困生,平时多一点尊重,多一些宽容,多一点耐心,多一些爱,就能让学困生感受到家的温暖、集体的关心、同学的友情、教师的关爱。同时,多运用表扬、激励的方法,少些批评、责备。学生从感情上体验到教师与同学的关爱,从思想上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自然在行动上能投入地学习,何愁学习不进步呢?
  
  二、课堂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
  
  新课标提出:我国的数学教学具有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的传统,应发扬这种传统。并重新审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内涵,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三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离不开课堂教学。现代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提倡在课堂上设置一些新颖背景引入新知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和欲望,运用启发式教学,体现课堂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困生而言,一节课从一开始就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也就能充分发挥课堂的教学效率。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应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素养,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变,内容具体生动,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如沐春风,真正感受到数学教学的魅力,体验到数学的自然美、对称美与丰富的人文素养。如讲“勾股定理”时,可利用数学模型(三角形、正方形中的勾股定理等),借助flash动画,形象生动地演绎勾股定理的推导过程,尽量留给学生思考、想象、探索和发现的时间,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尤其对学困生而言,课堂消化是很重要的,注重基础知识能让他们有学习的缓冲时间与体验成功的喜悦。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与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以新课标为中心,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把握教学中各知识点的内涵,理解教学重点、难点。也要具体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面向全体学生,尤其针对学困生,更要在教材的把握上恰到好处。要求教师正确认识和准确划分学生的认知层次,制定适当的教学目标。在这方面,笔者做到了以下三点:
  (1)把握教学内容、不加深教学难度,不讲与课本无关的概念、例题、习题,不拓展,不延伸,把握好教学大纲。如:在讲因式分解的章节内容时,①提公因式法必须掌握好,让学困生抓住公因式的特点,如数字、单项式、多项式等。②公式法的运用,严格按大纲要求,掌握好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 ,不仅要讲清公式的结构,还要让学生理解公式的各种变化,精选例题与练习以加深与巩固。又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互逆,可对比乘法公式(主要是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体现了两者的化归思想的运用。并精选例题与练习题,让学困生在课堂就能理解并运用。③尽量少讲双二次的因式分解,以免加大难度。同时,对分组分解法的难度把握好,仅要求些基本的公式运用和提公因式的运用即可。④十字相乘法则只掌握好二次项系数为1的类型,对二次项系数不为1的类型不作过多的要求。这样避免学困生因类型复杂而混淆,让他们学习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掌握好最基本的知识。
  (2)讲述概念、定理、公式时简洁规范,注重语言的准确性、逻辑性。如《二次函数及其图象》,首先借助三个实例:①正方体的表面积y与棱长x的关系y=6x2-3/2n。②多边形的对角线数d与边数n的关系d=1/2n2。③工厂的年产量y与每年的增长率x的关系y=20(1+x)2=20x2+40x+20。让学生思考三个函数的共同点:这些函数都是用自变量的二次式表示的。从而得出:一般地,形如y=ax2+bx+c(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a,b,c分别是函数解析式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这里,表达要简洁规范,重点强调a≠0是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y=kx+b(k≠0)的区别。并联系以前知识,归纳已经学习的函数:一次函数y=kx+b(k≠0),其中包括正比例函数y=kx+b(k≠0),反比例函数y=k/x(k≠0)与二次函数y=kx2+bx+c(a≠0)。指出这些函数名称都反映了函数解析式与自变量的关系。阐述清楚概念内涵与必须注意的地方,为第二节《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打基础。当然,语言的准确性与逻辑性在每节课都要充分重视,不仅仅局限于概念教学。数学本身就是逻辑性很强的自然学科。只有不断培养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数学意识,让他们从枯燥的概念、公式、定理教学中走出来,变被动为主动,学习有用的数学,使他们能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选择例题、习题有针对性,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注重基本技能、方法的练习与巩固,不搞题海战术。例题与练习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数学的方法、技巧,而且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有重要作用。笔者在进行课堂练习教学时一般注意了以下几点:①练习要围绕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练习巩固当堂所学知识。针对学困生尤其注意及时复习,及时巩固。②练习,由易到难,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力争让学生在练习中逐步理解与掌握每节课的基础知识。③练习中要有反馈。根据当堂练习的反馈及时给予适当评价,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有预见性地及时指出,予以纠正。特别是多让学生上讲台板书,教师要有意识地让能充分暴露练习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的学生来板书,通过反复强调,真正起到课堂练习的效果。
  
  三、课后辅导与作业批改的落实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因此笔者在课外辅导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有的放矢,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激励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与爱好,鼓励他们一题多解,寻求最佳解题途径,尝试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理解能力。并布置一定的思维提高题,让他们“吃得饱”,学习更有兴趣。对于学困生,多采取个别辅导的方式,以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他们提出的问题,都耐心细致地给予解答,并与他们一起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是属于知识的问题还是技能方面的问题,协助他们一起制定出详细可行的学习计划,并做好跟踪督促工作。作业面批面改,结合作业中的出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在每次作业的后面,针对每个学生作业的具体情况,有时附上一些恰当的评语,适时的激励他们,让他们看到老师的关注,感受到了自己的点滴进步,从而慢慢地激发起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成绩也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初中数学教学大纲》
  2.《中学数学研究》
  【组稿编辑:杨五星】
  (作者单位:410144湖南省长沙县金井镇中心学校)
其他文献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既是教学的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因此后进生转化问题是当前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笔者有下面几点体会。  一、正确对待后进生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品质和基础不同,他们在校的表现也就不一样。另外,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学习成绩还会受年龄的增长,外界因素的影响,班内出现部分后进生纯属必然,作为教师应正
期刊
教材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作为教师,要深刻地懂得:既要尊重教材,又不能囿于教材,要敢于跳出教材。教师不是教材忠实的执行者,而是合理的开发者和使用者,教师要学会挖掘和拓展教材文化内涵,从而将新课程倡导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下面结合《勾股定理》一课,谈谈笔者对教材的文化内涵拓展的理解。  一、挖掘教材隐含的文化内涵  教材内容: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六章《勾股定理》章
期刊
一、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知兴趣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如果有4(2)个月饼,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 2( l)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学生都难住了,有的学生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
期刊
初中数学总复习不是对所教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回忆和再现,而是要通过对知识进行系统复习,将每一章节中的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找出其中变化的规律、性质相似之处及不同点等等,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以点成线,以线成面,以面成体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才能达到总复习的要求。下面就来谈谈如何进行“四化”。    一、章节复习——善于转化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指出“学习有两个过程
期刊
数学是一门基础教育课程,在小学教学中怎样才能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特点,了解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适当的手段,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明确教学目标,课前准备充分    教师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一个完整、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必定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那么,科学的教学目标的制定应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
期刊
众所周知,数学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践行并彰显数学的文化本性,让文化成为数学课堂的一种自然本色,是笔者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课堂追求。请看以下课堂片段,从课堂中显现的数学文化。  片段一:在生活中感受圆  师: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画的点多。规则:先在白纸上画一个点,然后再画一些点,要求到第一个点的距离都是3厘米。  师:如果有时间给你画,你能画多少个点?  生:可以画无数个点。  师:这些点
期刊
【摘要】新课改给英语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从原来注重“写”到现在注重“听”和“讲”。本文着重介绍了在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的几种新教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英语的语言应用能力。  【关键词】英语教学 新课改 新教法    高中英语新课改其核心任务是要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主动富有个性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其语言基本运用及用英语获得、处理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教育规律,改进教学方法,是搞好外语
期刊
近三年来毕节地区的中考试题,注重对知识点的考查。每年选择题和填空题必涉及实数的运算、代数式的化简求值、解不等式组、解方程或方程组等内容;而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解直角三角形、求函数解析式、平面图形的简单论证和计算等则是每年的解答题考查的重点。每年最后两道综合题,是中考稳中求变的集中体现,但总体来说,它也有可捕捉的规律,如几何与方程的结合题、函数的综合应用题,几何图形中的点的存在问题是近三年来的压轴题
期刊
课堂教学情境是只有一定情感氛围的课堂教学活动。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了达到既定的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    一、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绝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准每一节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让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或身临其境的亲切感,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11-12位数的认识时,笔者创设了这样
期刊
数学能力是指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的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使他们在知识的学习与应用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建构的是可以应用的灵活的知识,而不是呆板的书本知识。当学生理解了一个数学知识,又能自觉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探索这一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若能使之成为良性循环,他们将受用终身。这是每一个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