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网约车平台大战的背后,一直还有一位参与者:汽车租赁公司。许多汽车租赁公司正是靠着和滴滴等平台的合作,赚取了网约车市场的一杯羹。
随着滴滴优步合并、各地网约车新政落地,互联网约车市场轰轰烈烈的烧钱战火不再,但却开始经历另外一场战斗与考验——以滴滴、易到为代表的网约车平台,是将继续发扬“共享经济”精神,还是最终偏离这一轨道,成长为下一个“出租车公司”?
网约车司机越来越少?
我是网约车的忠实用户,通过这个平台我见识了各行各业的司机,因为职业习惯,每次上车我都喜欢和这些司机聊聊,所以我也知道了很多司机背后的故事。
迄今为止,我坐过的最高级的车,是一部改标志的高级奥迪轿车。开车的司机是一个北京爷们儿,有两个孩子,在静安寺开着一家高端的私人会所,老婆是一名公务员。因为反腐的原因,高端会所的生意并不是太好,之前老板的运营模式是组织私密饭局,售卖高端艺术品。“好的时候,一个月也能走一个大件儿,也就是价值十几二十万的工艺品,现在光有吃饭的人没有买工艺品的人,而饭局是不怎么赚钱的。”按照司机的说法,每个月会所房租有6万块,而且两个读私立幼儿园的孩子,光学费一个月就要上万块,所以他得开车出来补贴一点油费。
因为是学计算机出身,所以他很爱琢磨软件的最佳使用方法,这是我见到的最会算计的时机,尽管是一个看上去非常糙的北京爷们儿。他会在高峰时段才出来拉活儿,而且会严格设定接送乘客的范围,并测算出最高的性价比——比方说开多少距离能拿到最高的奖励。
按照他的说法,去年优步司机奖励非常高,他虽然只是每天晚上开三个小时的车,但是一个月也有将近2万块钱的收入。我坐车的当天,他就要在结束高峰运营后去酒吧和朋友们high了。
另外一位司机原来在苏州工作,后来朋友在上海的著名夜场开了一家KTV,所以他就转到上海来发展,主要任务就是拉客户。因为已经在这行做了很久,客源比较稳定,空余时间比较多,所以他就从租车公司租了一部车,晚上顺道拉拉客人。按照他的说法,每天晚上随便拉一拉,刨去每个月交给出租车公司的六千块钱,一个月也有1万多块钱的收入。不过开车三个月来已经吃了三张罚单,两次是买早点,一次是上厕所,六百块就这样没了。因为初到上海,对路况也不是很熟,开车主要依靠导航仪,但导航仪有时候经常会犯晕,导致开车绕道的情况时有发生。“上海的专车起步价、里程费都比江苏、浙江高,而且长距离单子多,在上海开专车比在苏州开一天能多赚100多元。”11月1日实施的新规要求驾驶员为沪籍,他和老乡们都要回苏州开专车了。
还有一位22岁的安徽小伙子,他和朋友一起到租赁公司租了一部荣威550车子,24小时开车,他负责晚班,每天晚上7点接车一直开车到第二天凌晨7点,经常困得闭着眼睛开车。
那天晚上我坐着他的车,已经是深夜11点,刚好他又没有按照预定的路线走,可能是因为操作失误把目的地搞错了,车子开到了一个非常偏僻的地方,我心里还是有点害怕的。幸好他又及时调整了目的地安全把我送到家。但是想着他晚上困得能闭着眼睛开车,还是为自己的安全捏了一把汗,而且这样子疲劳驾驶,虽然赚到了一些钱,但身体恐怕也是坏掉了。
当然,我也遇到过公司的白领王先生,辞职出来开优步、滴滴的(没错,他们经常是两个平台混着开,离开一段时间之后,再重新加入平台会有额外奖励)。因为去年的奖励非常多,只要跑一个早高峰和晚高峰,就能获得万儿八千的收入,感觉跟玩似的。半年时间轻轻松松赚了七八万元。可是今年下半年以来,补贴没了,而且路上越来越堵,他觉得开车已经不像去年那么容易赚钱了。
休息了两个月后又被朋友介绍到了易到专车平台。本来征得用户同意,绕开拥堵择路而行,却在事后数次遭遇客户的投诉,平台不由分说就直接扣除车费、导致根本没钱赚的举动让他非常心寒。再加上一些客人在自己的爱车上留下呕吐物连句道歉的话都没有,一个人开车的孤独感更加强烈,让他还是想回到单位找一份安稳的工作。“我已经打算回去工作,上下班拉几单算了,现在还要办保险什么的,搞得这么麻烦。我们司机群里的人有百分之八九十的人表示不会再开网约车了。”
……
不得不说,网约车让我看到了形形色色的司机,不管专职或是兼职,是他们构成了魔都网约车生态链中重要的一环,让网约车变得异常丰富多彩。
在过去几年,因为在上海开网约车一天的收入远超出租车,所以上海一共“激活”了几十万名网约车司机(其中绝大多数为非沪籍),庞大的网约车队伍对“合规运营”的出租车冲击之大,超乎想象。
11月1日出台的网约车新政将众多非沪籍司机打回“原形”。除此之外,上海地方性政策还规定了网约车轴距须为 2700毫米,可SUV标杆途观的轴距是2684毫米,上海出租车朗逸的轴距是2610毫米,上海豪华版出租车途安的轴距是2678毫米,也就是意味着这些车都不符合标准。据相关统计,目前在上海从事网约车的车辆符合新轴距要求的,不足1/5。由此推算,上海合格的网约车将大幅减少,对乘客而言,打车成本上升几成必然。对网约车司机而言,如果全职开车赚得和出租车司机差不多,那也就没多大吸引力了。
尴尬的租赁公司
目前,中国最主要的网约车平台有滴滴(含优步中国)、神州、易到3家。滴滴涵盖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及大巴等多项业务在内,在合并了快的和优步中国以后,属于行业巨无霸。神州专车脱胎于神州租车,在网约车市场中存在感并不强,而且因为抽成太多,有时高达30%以上,司机们并不太愿意加入;易到用车虽然是网约车鼻祖,却差点成为巨无霸们动辄百亿补贴大战的牺牲品,如今活得也是战战兢兢,不断靠充值返利的巨额优惠留住客户,但对乘客一边倒的讨好策略让司机们心生厌恶,打算退出的大有人在。
随着滴滴优步合并、各地网约车新政落地,互联网约车市场轰轰烈烈的烧钱战火不再,但却开始经历另外一场战斗与考验——以滴滴、易到为代表的网约车平台,是将继续发扬“共享经济”精神,还是最终偏离这一轨道,成长为下一个“出租车公司”?
网约车司机越来越少?
我是网约车的忠实用户,通过这个平台我见识了各行各业的司机,因为职业习惯,每次上车我都喜欢和这些司机聊聊,所以我也知道了很多司机背后的故事。
迄今为止,我坐过的最高级的车,是一部改标志的高级奥迪轿车。开车的司机是一个北京爷们儿,有两个孩子,在静安寺开着一家高端的私人会所,老婆是一名公务员。因为反腐的原因,高端会所的生意并不是太好,之前老板的运营模式是组织私密饭局,售卖高端艺术品。“好的时候,一个月也能走一个大件儿,也就是价值十几二十万的工艺品,现在光有吃饭的人没有买工艺品的人,而饭局是不怎么赚钱的。”按照司机的说法,每个月会所房租有6万块,而且两个读私立幼儿园的孩子,光学费一个月就要上万块,所以他得开车出来补贴一点油费。
因为是学计算机出身,所以他很爱琢磨软件的最佳使用方法,这是我见到的最会算计的时机,尽管是一个看上去非常糙的北京爷们儿。他会在高峰时段才出来拉活儿,而且会严格设定接送乘客的范围,并测算出最高的性价比——比方说开多少距离能拿到最高的奖励。
按照他的说法,去年优步司机奖励非常高,他虽然只是每天晚上开三个小时的车,但是一个月也有将近2万块钱的收入。我坐车的当天,他就要在结束高峰运营后去酒吧和朋友们high了。
另外一位司机原来在苏州工作,后来朋友在上海的著名夜场开了一家KTV,所以他就转到上海来发展,主要任务就是拉客户。因为已经在这行做了很久,客源比较稳定,空余时间比较多,所以他就从租车公司租了一部车,晚上顺道拉拉客人。按照他的说法,每天晚上随便拉一拉,刨去每个月交给出租车公司的六千块钱,一个月也有1万多块钱的收入。不过开车三个月来已经吃了三张罚单,两次是买早点,一次是上厕所,六百块就这样没了。因为初到上海,对路况也不是很熟,开车主要依靠导航仪,但导航仪有时候经常会犯晕,导致开车绕道的情况时有发生。“上海的专车起步价、里程费都比江苏、浙江高,而且长距离单子多,在上海开专车比在苏州开一天能多赚100多元。”11月1日实施的新规要求驾驶员为沪籍,他和老乡们都要回苏州开专车了。
还有一位22岁的安徽小伙子,他和朋友一起到租赁公司租了一部荣威550车子,24小时开车,他负责晚班,每天晚上7点接车一直开车到第二天凌晨7点,经常困得闭着眼睛开车。
那天晚上我坐着他的车,已经是深夜11点,刚好他又没有按照预定的路线走,可能是因为操作失误把目的地搞错了,车子开到了一个非常偏僻的地方,我心里还是有点害怕的。幸好他又及时调整了目的地安全把我送到家。但是想着他晚上困得能闭着眼睛开车,还是为自己的安全捏了一把汗,而且这样子疲劳驾驶,虽然赚到了一些钱,但身体恐怕也是坏掉了。
当然,我也遇到过公司的白领王先生,辞职出来开优步、滴滴的(没错,他们经常是两个平台混着开,离开一段时间之后,再重新加入平台会有额外奖励)。因为去年的奖励非常多,只要跑一个早高峰和晚高峰,就能获得万儿八千的收入,感觉跟玩似的。半年时间轻轻松松赚了七八万元。可是今年下半年以来,补贴没了,而且路上越来越堵,他觉得开车已经不像去年那么容易赚钱了。
休息了两个月后又被朋友介绍到了易到专车平台。本来征得用户同意,绕开拥堵择路而行,却在事后数次遭遇客户的投诉,平台不由分说就直接扣除车费、导致根本没钱赚的举动让他非常心寒。再加上一些客人在自己的爱车上留下呕吐物连句道歉的话都没有,一个人开车的孤独感更加强烈,让他还是想回到单位找一份安稳的工作。“我已经打算回去工作,上下班拉几单算了,现在还要办保险什么的,搞得这么麻烦。我们司机群里的人有百分之八九十的人表示不会再开网约车了。”
……
不得不说,网约车让我看到了形形色色的司机,不管专职或是兼职,是他们构成了魔都网约车生态链中重要的一环,让网约车变得异常丰富多彩。
在过去几年,因为在上海开网约车一天的收入远超出租车,所以上海一共“激活”了几十万名网约车司机(其中绝大多数为非沪籍),庞大的网约车队伍对“合规运营”的出租车冲击之大,超乎想象。
11月1日出台的网约车新政将众多非沪籍司机打回“原形”。除此之外,上海地方性政策还规定了网约车轴距须为 2700毫米,可SUV标杆途观的轴距是2684毫米,上海出租车朗逸的轴距是2610毫米,上海豪华版出租车途安的轴距是2678毫米,也就是意味着这些车都不符合标准。据相关统计,目前在上海从事网约车的车辆符合新轴距要求的,不足1/5。由此推算,上海合格的网约车将大幅减少,对乘客而言,打车成本上升几成必然。对网约车司机而言,如果全职开车赚得和出租车司机差不多,那也就没多大吸引力了。
尴尬的租赁公司
目前,中国最主要的网约车平台有滴滴(含优步中国)、神州、易到3家。滴滴涵盖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及大巴等多项业务在内,在合并了快的和优步中国以后,属于行业巨无霸。神州专车脱胎于神州租车,在网约车市场中存在感并不强,而且因为抽成太多,有时高达30%以上,司机们并不太愿意加入;易到用车虽然是网约车鼻祖,却差点成为巨无霸们动辄百亿补贴大战的牺牲品,如今活得也是战战兢兢,不断靠充值返利的巨额优惠留住客户,但对乘客一边倒的讨好策略让司机们心生厌恶,打算退出的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