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气道疾病患者口腔健康管理及诊疗风险防范专家共识(2022版)

来源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fu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2019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人们愈发重视口腔疾病与呼吸病的关系。然而,临床医师对慢性气道疾病患者的口腔健康管理和医疗风险防范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疑惑。为此,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五届全科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专家组联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领域专家就慢性气道疾病患者的口腔健康管理提出专家共识,同时帮助口腔科医师在慢性气道疾病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中正确评估风险,以便做出更好的治疗决策。本专家共识介绍了口腔疾病与慢性气道疾病的相互关系,慢性气道疾病患者的口腔健康管理,以及对口腔临床诊疗风险防范的建议。“,”Today, there is greater awareness o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oral diseases and respiration diseases after the outbreak of COVID-19. However, confusion regarding the oral health management and medical risk pre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airway diseases has been remained among dental clinicians. Therefore, the dental experts of the Fifth General Dentistry Special Committee, Chinese Stomatological Association, combined with the experts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undertook the formation of consensus on the oral health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airway diseases in order to help dental clinicians to evaluate medical risks and make better treatment decis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In the present consensus report, the relationship of oral diseases and chronic airway diseases, the oral health management and the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airway diseases are provided.
其他文献
采用热膨胀仪和热模拟试验机在880~1050℃奥氏体化后进行300℃等温转变试验,研究了不同奥氏体化温度对中碳贝氏体钢等温相变动力学以及组织形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奥氏体化温度升高导致晶粒尺寸增加,Ms点下降,贝氏体等温相变的孕育期延长;降低奥氏体化温度,可明显缩短贝氏体转变速率峰值出现的时间,说明较低的奥氏体化温度有利于加速贝氏体的转变.在本试验温度范围内,880℃奥氏体化处理试样的综合力学性能优异,抗拉强度为1671 MPa,伸长率为13.3%.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研究了低碳高强舰船用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及热轧后终冷温度对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连续冷却转变只发生了铁素体、贝氏体相变.试验钢轧后快速冷却至不同终冷温度立即空冷工艺下,室温组织主要为贝氏体和多边形铁素体,且随着终冷温度降低,贝氏体的含量增多.与直接空冷至室温相比,随着终冷温度提高,试样的强度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然而,终冷温度提高到650℃时,试样强度却降低.终冷温度为600℃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最高,分别为644.2
期刊
通过拉伸试验、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仪等分析手段研究了T5时效处理(160℃ ×6 h)后AlSi9Cu3高压铸造(HPDC)铝合金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拉伸断口形貌.结果表明,AlSi9Cu3高压铸造铝合金试样经过时效处理后,显微组织主要为等轴晶状的初生α-Al、共晶Si相以及析出θ-Al2 Cu相和α-Fe相.析出的平衡相θ-Al2 Cu弥散分布在晶界上,提高了AlSi9Cu3压铸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时效处理后,AlSi9Cu3压铸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和硬度分别为375 MPa、25
生物节律是机体为响应外界环境变化而形成的一种内在自主计时机制,调控机体各项生理活动,影响人体各类疾病的形成与转归。本文阐述了口腔颌面发育畸形、炎症、恶性肿瘤等常见疾病状态下局部组织活动节律的变化规律,辩证分析生物钟系统及生物节律对口腔颌面组织活动的重要性,重点剖析生物节律在维持口腔健康以及影响口腔常见疾病、口腔相关系统性疾病进程中的作用机制;同时,总结并展望基于组织活动生物节律变化的口腔相关疾病时辰疗法及新型防治策略,为维护口腔健康及全身健康提供新思路。“,”Circadian rhythm is an
借助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维氏硬度计、拉伸和冲击试验机等测试设备研究了不同Mg含量对2A14铝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g含量的增加,时效态合金基体中剩余结晶相明显增多,强度先增加后降低,而强度最高时冲击性能略有降低.Mg含量的增加会促进Cu-Mg团簇的形成,为后续θ′和Q′相提供形核位点,使其数量显著增加,强度随之提高,但过多的Mg会使基体中剩余结晶相(Al2 Cu、AlCuMgSi、AlSiMnFe等)显著增加,造成应力集中,降低冲击性能和拉伸性能.
采用SEM和XRD对加热温度800℃、不同保温时间下镀锌热冲压成形钢的镀锌层表面形貌和截面组织进行了表征,利用EPMA、WDX、EDS与GDOES分析了Mn在元素相互扩散过程中对镀层组织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保温时间从3 min延长至7 min,镀层表面形貌由“丘陵”演变为“火山口”后逐渐球化.镀层在保温5 min后形成的“火山口”形貌导致镀层厚度不均匀且波动幅度大.镀层物相随保温时间延长而发生变化,保温时间为3 min时,镀层的物相主要由Fe4 Zn9和δ相组成;延长保温时间至5 min时,镀层主要由
研究了轧制加热温度对高强度低合金钢相变组织及-40℃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轧制加热温度条件下,试验钢显微组织由粒状贝氏体组成,M/A岛尺寸随着轧制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轧制加热温度在1000~1150℃时,冲击性能良好,显微组织中M/A岛细小弥散,大角度晶界密度较大.轧制加热温度高于1150℃时,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明显粗化,相变后产生的M/A岛明显粗化,大角度晶界密度降低;随着轧制加热温度的升高,M/A岛的粗化以及大角度晶界密度的降低,共同导致冲击性能的下降.
口腔诊疗过程中伴发的急性全身性病症需要紧急救治,如不及时正确处置可能危及患者生命。针对口腔医师急救知识和临床急救能力不足的现状,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急诊专业委员会召集国内多学科的著名医学专家研讨并制订此专家共识,旨在指导口腔临床伴发的急性全身性病症椅旁急救过程中的诊疗行为,降低和防范口腔诊疗风险,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The medical emergencies during or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needs urgent treatment. If the
高熵合金是由多种元素以等摩尔或近等摩尔的比例混合形成的一种新型合金,较大的密度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为了降低高熵合金的密度,出现了由Al、Li、Mg、Ti等轻质合金元素组成的轻质高熵合金,其在交通运输、航空航天领域潜在的应用前景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阐述了轻质高熵合金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轻质高熵合金的组元设计方法、相组成以及制备工艺,进而归纳总结了目前不同种类的轻质高熵合金的性能,包括高强度、高硬度、高温抗氧化性、耐蚀性能等.最后总结了轻质高熵合金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对轻质高熵合金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