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采用“1 N”的方法,通过四个“一带一路”策略:一课带一组、一课带一本、一课带一“家”、一课带一类,使拓展阅读走向知识有宽度、思维有高度、情感有温度、结果有效度、文化有厚度的深度学习。
【关键词】拓展阅读;“一带一路”;深度学习
脑科学规律告诉我们:大脑的突出特点是“喜新厌旧”,新知对人脑天然有吸引力,有魅力。当新知富有挑战性时,大脑就会处在兴奋状态,脑细胞被充分激活,思维得到了发展。名教师孙双金由此认为,语文教学要有一定难度。深度学习就是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一、沿“一课带一组”之路,拓出思维高度
“一组”,是指围绕某个主题建构的拓展文本群,可以是一组词语、句子、片段、几篇文章,它们不是简单的数量叠加,而是有内部逻辑的组合文本群。如,三年级下册《我不能失信》,为强化主题,培养学生诚信品质,笔者拓展一组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名言和《曾子杀猪》《华盛顿砍倒樱桃树》《是谁打碎了花瓶》三个文本构建的文本群。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朗认为,老师在教学时,最关键的是具备提问能力,老师问怎样的问题就决定了学生怎样的思考。教学中常见的以单一标准答案的提问没有思考空间,不能促进思考能力向深度发展。要提出解答域宽的问题,引发学生更强的思考动力和追究企图,并鼓励学生有依有据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在本组拓展中,笔者设问如下:
1.读了这一组拓展,你有什么发现?请划下来。
2.三篇文章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两个问题,没有唯一答案,学生从不同的视觉审视,就会有不同的答案,思考空间足够开放。面对问题,学生经历了思考和理解的过程,在分析过程中发展了思维能力,但思维没有就此止步,而是进入思维的下一阶段综合——把分析过的现象或现象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连接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笔者引导学生讲故事大意,分析故事异同点。学生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综合思考,整体把握了文本,分析了它们的异同点。如下图:
三个文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上面的过程展现了阅读中在“分析”基础上进行“综合”的过程,但不能就此止步,还要透过现象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即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主题思想,让学生受到思想教育以及道德情操的熏陶,这就是学生概括的“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守信”。
从学习语文发展思维来说,引导学生进行抽象和概括,这一过程不可缺少。长此以往,日积月累,学生就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地去分析和评价生活的各种事物,不断推进思维向更高水平发展。
二、循“一课带一本”之路,拓出结果效度
每一册教材都是许多名家及其作品的大集会。名家作品中蕴含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和丰厚的人文资源是取之不尽的宝藏。许多老师有拓展文本作家作品的意识和教学行为,但多半仅仅列举书名或出示书的封面,一带而过,拓展效果并不佳。
1.利用好奇心,引发探究性阅读
好奇心、求知欲是人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利用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打开未知的阅读世界,往往能收到满意的效果。学习完国学大师季羡林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为了拓展季羡林《留德十年》这本书,笔者三次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首先出示本书楔子里的一段话“总而言之,我大学一毕业,立刻倒了霉,留学无望,饭碗难抢;临渊羡鱼,有网难结,穷途痛苦,无地自容”。
中国最高学府毕业了还“倒了霉”?引起学生第一次好奇。
笔者补充: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他考上了母校清华大学和德国学术交流处的交换研究生,可赴德留学四年。可是,明明学制是四年,为什么变成了“留德十年”?他在德国究竟遇见了什么而不能如期回国?引发学生第二次好奇。
再补充:留德十年奠定先生一生的学术根基,出示季羡林的辉煌简介。
那么,他在德国究竟怎么学习才使他取得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引发学生第三次好奇。
至此,一个个问号在学生脑海产生,学生们欣然接受老师的推荐,阅读《留德十年》水到渠成。
2.利用敬仰心,展开崇拜式阅读
每个人心中都曾有自己的“偶像”。对于向师性最强而知识经验和生活经历都欠缺的小学生来说,更容易在老师的引导下确立自己的“偶像”,这对个人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学习完《刷子李》一文后,笔者这样导读《俗世奇人》:
(1)你的偶像是谁?为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通过自身体验,感悟偶像含义及其在心中的分量。
(2)老師心中的偶像是本文作者冯骥才,同学们猜猜什么原因?
引导学生聚焦崇拜原因,为后面与老师同情共振铺垫。
当学生们七嘴八舌地猜测原因后,出示《冯骥才简介》。学生总结出原因之一:书画俱佳,在全世界颇有影响。笔者引导:才华横溢的人有很多,更重要的原因,请看:
补充:面对读者对他放弃个人艺术创作的痛惜和责怪,他深情地回应:
由此,学生明白:冯骥才为城市保护和挽救民间文化遗产积极作为,贡献卓越,他对社会和民族发展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感是他成为老师偶像的重要原因。
以上设计,通过搜集、提取、整合作者的信息,辅以教师动情语言的渲染,作家才华横溢,才德兼备的民族脊梁形象呈现在学生心中。这样的人难道不值得成为我们的“偶像”吗?此时学生与老师同情共振,对冯骥才充满崇敬之心,倾心阅读《俗世奇人》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由一个个文本到一本本课外书,学生的阅读数量、知识数量以及丰富的人文营养呈几何级数增加。量变引起质变,长此以往,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修养必将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
三、走“一课带一‘家’”之路,拓出知识宽度 在拓展阅读教学中,巧妙运用“晕轮效应”,以文本为“光源”,以文本作家的更多作品为“晕轮”,引导学生纵向追踪阅读文本作家的更多作品,最后喜爱上这作家。《最后一头战象》是中国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一篇文章。文本中战象嘎羧对曾经和自己浴血奋战的战友的真情厚意让人动容。笔者以此文本为“光源”,以沈石溪的其它作品为“晕环”,向学生隆重推荐沈石溪作品。
1.走近作者,知人论著。来自亲身经历、体验过的文学作品,因其真实性、独特性而更容易受到读者的信赖和喜爱。为让学生了解沈石溪特殊的创作背景和成就,笔者介绍了闻名于世的西双版纳,使学生了解到西双版纳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给沈石溪提供了广阔坚实的创作基础,是近20年与动物的朝夕相处给了他创作的灵感和源泉。学生与生俱来对动物世界的好奇与期待,可在沈石溪动物小说中获得满足,何不一睹为快?
2.走进作品,个性悦读。阅读是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理解、感受和体验。生物心理学认为,任何一种情绪都能促使人们的身体相应采取某种行动。当一个人快乐时,脑部抑制负面情绪的部位活跃,能量增加,使制造忧思的部位获得舒缓。所以,让学生读书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心情十分重要。笔者整理出沈石溪最受欢迎的13部作品供学生们自由选择。当学生饱读完一位名家的全部或大部分作品后,其对这位作家的作品题材及相应的全部知识,以及对作家的创作风格、艺术特色等更是了如指掌,收获是丰富的、全方位的、深刻的。
3.走出作品 ,展示成果。为学生提供展示阅读成果的舞台,能让学生互相交流、展示,体验阅读收获的成就感,使个性得到张扬。笔者组织丰富的读书活动,如,好书推荐、读书汇报会、读后感征文等。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开拓了思路,激活了思维,增长了知识,同时营造了浓郁的阅读氛围,反过来促进课外阅读的深入开展。
四、迎“一课带一类”之路,拓出文化厚度
分类,即按照种类、等级或性质分别归类。同一类文本,相比单一或量少的三两组文,因其数量的增加,信息变得更丰富,共性更突显,学生更容易挖掘和感悟文本更多的原生价值。在教学创世神话《盘古开天地》时,蒋军晶老师就带领学生阅读了神话类故事,“聊”出了神话故事丰富的文化内涵。请看:
蒋老师按以上教学思路,带领学生阅读了6个不同国家的创世类神话,探究了神话的起源、人物、叙事语言、特点以及创世神话的叙事结构和“宇宙卵”的产生原因等,由点及面,由浅入深,充分挖掘并超越了文本原生价值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图示如下:
又如,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以模仿为主要学习方式。生动活泼、合乎事实、故事性较强的人物传记类书籍尤其适合他们阅读,其丰厚的人文思想价值对形成正确的“三观”和培养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品质,助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有不可低估的教育价值。举例如下:
以上例子,传主来自不同国度、不同领域,叙述方式有他传、自传、评传,形式不同,观点不一,对学生激活思维,辩证思考,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了解传主和作家对传主的态度、情感以及历史社会的发展变化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规范的语言运用和表现人物典型特征的写作方法、技巧也有很好地借鉴作用。另外,老师还可把握时代脉搏,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焦点人物,适时推荐各行各业的风云人物传记,如,《袁隆平传》《马云传》《郎平自传》等,结合影视媒介,提倡亲子齐读共赏。
综上所述,通过一课带一组、一课带一本、一课带一“家”、一课带一类的“一帶一路”策略,巧妙引发学生阅读兴趣,大力提高阅读质量,扩大阅读视野,让拓展阅读走向知识有宽度、思维有高度、情感有温度、文化有厚度、资源有广度的深度学习,不断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巨大的人才支撑。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 2019年度研究项目“部编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同步优化拓展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9YQJK298)成果]
参考文献:
[1]温儒敏.温儒敏谈阅读[M].商务印书馆,2019:23-25.
[2]蒋军晶.群文阅读这样做[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3]向葵花,陈佑清.聚焦学习行为:教学论研究的视域转换[J].课程·教材·教法.
[4]温儒敏,巢宗祺.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高等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拓展阅读;“一带一路”;深度学习
脑科学规律告诉我们:大脑的突出特点是“喜新厌旧”,新知对人脑天然有吸引力,有魅力。当新知富有挑战性时,大脑就会处在兴奋状态,脑细胞被充分激活,思维得到了发展。名教师孙双金由此认为,语文教学要有一定难度。深度学习就是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一、沿“一课带一组”之路,拓出思维高度
“一组”,是指围绕某个主题建构的拓展文本群,可以是一组词语、句子、片段、几篇文章,它们不是简单的数量叠加,而是有内部逻辑的组合文本群。如,三年级下册《我不能失信》,为强化主题,培养学生诚信品质,笔者拓展一组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名言和《曾子杀猪》《华盛顿砍倒樱桃树》《是谁打碎了花瓶》三个文本构建的文本群。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朗认为,老师在教学时,最关键的是具备提问能力,老师问怎样的问题就决定了学生怎样的思考。教学中常见的以单一标准答案的提问没有思考空间,不能促进思考能力向深度发展。要提出解答域宽的问题,引发学生更强的思考动力和追究企图,并鼓励学生有依有据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在本组拓展中,笔者设问如下:
1.读了这一组拓展,你有什么发现?请划下来。
2.三篇文章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两个问题,没有唯一答案,学生从不同的视觉审视,就会有不同的答案,思考空间足够开放。面对问题,学生经历了思考和理解的过程,在分析过程中发展了思维能力,但思维没有就此止步,而是进入思维的下一阶段综合——把分析过的现象或现象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连接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笔者引导学生讲故事大意,分析故事异同点。学生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综合思考,整体把握了文本,分析了它们的异同点。如下图:
三个文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上面的过程展现了阅读中在“分析”基础上进行“综合”的过程,但不能就此止步,还要透过现象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即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主题思想,让学生受到思想教育以及道德情操的熏陶,这就是学生概括的“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守信”。
从学习语文发展思维来说,引导学生进行抽象和概括,这一过程不可缺少。长此以往,日积月累,学生就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地去分析和评价生活的各种事物,不断推进思维向更高水平发展。
二、循“一课带一本”之路,拓出结果效度
每一册教材都是许多名家及其作品的大集会。名家作品中蕴含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和丰厚的人文资源是取之不尽的宝藏。许多老师有拓展文本作家作品的意识和教学行为,但多半仅仅列举书名或出示书的封面,一带而过,拓展效果并不佳。
1.利用好奇心,引发探究性阅读
好奇心、求知欲是人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利用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打开未知的阅读世界,往往能收到满意的效果。学习完国学大师季羡林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为了拓展季羡林《留德十年》这本书,笔者三次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首先出示本书楔子里的一段话“总而言之,我大学一毕业,立刻倒了霉,留学无望,饭碗难抢;临渊羡鱼,有网难结,穷途痛苦,无地自容”。
中国最高学府毕业了还“倒了霉”?引起学生第一次好奇。
笔者补充: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他考上了母校清华大学和德国学术交流处的交换研究生,可赴德留学四年。可是,明明学制是四年,为什么变成了“留德十年”?他在德国究竟遇见了什么而不能如期回国?引发学生第二次好奇。
再补充:留德十年奠定先生一生的学术根基,出示季羡林的辉煌简介。
那么,他在德国究竟怎么学习才使他取得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引发学生第三次好奇。
至此,一个个问号在学生脑海产生,学生们欣然接受老师的推荐,阅读《留德十年》水到渠成。
2.利用敬仰心,展开崇拜式阅读
每个人心中都曾有自己的“偶像”。对于向师性最强而知识经验和生活经历都欠缺的小学生来说,更容易在老师的引导下确立自己的“偶像”,这对个人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学习完《刷子李》一文后,笔者这样导读《俗世奇人》:
(1)你的偶像是谁?为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通过自身体验,感悟偶像含义及其在心中的分量。
(2)老師心中的偶像是本文作者冯骥才,同学们猜猜什么原因?
引导学生聚焦崇拜原因,为后面与老师同情共振铺垫。
当学生们七嘴八舌地猜测原因后,出示《冯骥才简介》。学生总结出原因之一:书画俱佳,在全世界颇有影响。笔者引导:才华横溢的人有很多,更重要的原因,请看:
补充:面对读者对他放弃个人艺术创作的痛惜和责怪,他深情地回应:
由此,学生明白:冯骥才为城市保护和挽救民间文化遗产积极作为,贡献卓越,他对社会和民族发展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感是他成为老师偶像的重要原因。
以上设计,通过搜集、提取、整合作者的信息,辅以教师动情语言的渲染,作家才华横溢,才德兼备的民族脊梁形象呈现在学生心中。这样的人难道不值得成为我们的“偶像”吗?此时学生与老师同情共振,对冯骥才充满崇敬之心,倾心阅读《俗世奇人》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由一个个文本到一本本课外书,学生的阅读数量、知识数量以及丰富的人文营养呈几何级数增加。量变引起质变,长此以往,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修养必将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
三、走“一课带一‘家’”之路,拓出知识宽度 在拓展阅读教学中,巧妙运用“晕轮效应”,以文本为“光源”,以文本作家的更多作品为“晕轮”,引导学生纵向追踪阅读文本作家的更多作品,最后喜爱上这作家。《最后一头战象》是中国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一篇文章。文本中战象嘎羧对曾经和自己浴血奋战的战友的真情厚意让人动容。笔者以此文本为“光源”,以沈石溪的其它作品为“晕环”,向学生隆重推荐沈石溪作品。
1.走近作者,知人论著。来自亲身经历、体验过的文学作品,因其真实性、独特性而更容易受到读者的信赖和喜爱。为让学生了解沈石溪特殊的创作背景和成就,笔者介绍了闻名于世的西双版纳,使学生了解到西双版纳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给沈石溪提供了广阔坚实的创作基础,是近20年与动物的朝夕相处给了他创作的灵感和源泉。学生与生俱来对动物世界的好奇与期待,可在沈石溪动物小说中获得满足,何不一睹为快?
2.走进作品,个性悦读。阅读是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理解、感受和体验。生物心理学认为,任何一种情绪都能促使人们的身体相应采取某种行动。当一个人快乐时,脑部抑制负面情绪的部位活跃,能量增加,使制造忧思的部位获得舒缓。所以,让学生读书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心情十分重要。笔者整理出沈石溪最受欢迎的13部作品供学生们自由选择。当学生饱读完一位名家的全部或大部分作品后,其对这位作家的作品题材及相应的全部知识,以及对作家的创作风格、艺术特色等更是了如指掌,收获是丰富的、全方位的、深刻的。
3.走出作品 ,展示成果。为学生提供展示阅读成果的舞台,能让学生互相交流、展示,体验阅读收获的成就感,使个性得到张扬。笔者组织丰富的读书活动,如,好书推荐、读书汇报会、读后感征文等。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开拓了思路,激活了思维,增长了知识,同时营造了浓郁的阅读氛围,反过来促进课外阅读的深入开展。
四、迎“一课带一类”之路,拓出文化厚度
分类,即按照种类、等级或性质分别归类。同一类文本,相比单一或量少的三两组文,因其数量的增加,信息变得更丰富,共性更突显,学生更容易挖掘和感悟文本更多的原生价值。在教学创世神话《盘古开天地》时,蒋军晶老师就带领学生阅读了神话类故事,“聊”出了神话故事丰富的文化内涵。请看:
蒋老师按以上教学思路,带领学生阅读了6个不同国家的创世类神话,探究了神话的起源、人物、叙事语言、特点以及创世神话的叙事结构和“宇宙卵”的产生原因等,由点及面,由浅入深,充分挖掘并超越了文本原生价值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图示如下:
又如,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以模仿为主要学习方式。生动活泼、合乎事实、故事性较强的人物传记类书籍尤其适合他们阅读,其丰厚的人文思想价值对形成正确的“三观”和培养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品质,助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有不可低估的教育价值。举例如下:
以上例子,传主来自不同国度、不同领域,叙述方式有他传、自传、评传,形式不同,观点不一,对学生激活思维,辩证思考,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了解传主和作家对传主的态度、情感以及历史社会的发展变化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规范的语言运用和表现人物典型特征的写作方法、技巧也有很好地借鉴作用。另外,老师还可把握时代脉搏,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焦点人物,适时推荐各行各业的风云人物传记,如,《袁隆平传》《马云传》《郎平自传》等,结合影视媒介,提倡亲子齐读共赏。
综上所述,通过一课带一组、一课带一本、一课带一“家”、一课带一类的“一帶一路”策略,巧妙引发学生阅读兴趣,大力提高阅读质量,扩大阅读视野,让拓展阅读走向知识有宽度、思维有高度、情感有温度、文化有厚度、资源有广度的深度学习,不断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巨大的人才支撑。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 2019年度研究项目“部编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同步优化拓展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9YQJK298)成果]
参考文献:
[1]温儒敏.温儒敏谈阅读[M].商务印书馆,2019:23-25.
[2]蒋军晶.群文阅读这样做[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3]向葵花,陈佑清.聚焦学习行为:教学论研究的视域转换[J].课程·教材·教法.
[4]温儒敏,巢宗祺.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