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危重症医学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重大手术及病情危重的患者收治入重症监护室,以便得到更优质的治疗与护理。为保证医疗和护理的顺利进行和控制院内感染,重症监护室实行无陪护制度,环境封闭,家属与病人完全隔绝。陌生的环境与疾病的痛苦,常导致患者各种不适的心理反应,甚至造成机体的持续应激状态,影响病人的康复。因此护士应对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使患者获得良好的心理支持和稳定的情绪,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保证医疗和护理的顺利进行,促进患者自身的康复。
关键词:重症监护患者心理反应心理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7.339【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211-01
重症监护室是一个特殊的科室,作为危重症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危重患者治疗的场所。它包含各种高精尖的监护仪器、设备,以便对患者进行严密的监护和治疗。但对重症监护患者而言,陌生的环境以及疾病的威胁,对患者心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作为重症监护室的护士,应具备识别患者异常心理问题的能力,并对不同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护理,减少患者对监护室的恐惧,以逐步适应监护室的环境,促进恢复。因此,做好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
1患者的心理反应
1.1特殊环境的不适应。监护设备工作及报警的声音,对各种治疗操作的认识不足,邻近病床患者的治疗带来的影响,医护人员对患者抢救、讨论时的言语刺激及匆忙的身影,这些都会让患者产生不适应。
1.2各种不适带来的恐惧感。患者切口的疼痛,引流管和监护导线制约了身体的活动,治疗处所致的疼痛、咳痰,换体位后的不适,都会造成患者焦虑和恐惧。患者身体各部位的充分暴露,也易产生不安和羞涩感。
1.3特殊治疗带来的的痛苦。如接受呼吸机治疗的痛苦体验。
1.4孤独。由于患者住进医院,周转接触的都是陌生人。同医护人员之间没有很好的交流,往往只能按医护人员要求去做。加之离开亲人,患者会产生孤单、害怕、自卑等心理。
1.5无助和恐慌的心理。由于患者不能十分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病情及手术情况,加之监护病房禁止家属陪护,患者往往会出现自卑、自怜、无可奈何的情绪。另一方面患者目睹医护人员严肃的表情和紧张的工作,同室病友的抢救或病友的死亡,联想到自己身处病危状态,身上多种治疗管道的制约,病痛的体验,尤其是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治疗等大脑清醒而不能言语的患者心理特别恐慌。
1.6重症监护症候群。重症监护室是一个限制性很强的集中治疗护理场所,患者在重症监护室容易产生类似于精神病样的心理或行为反应,医学上称为ICU症候群。
1.7手术后的反应。手术后出现的各种不适,会使患者产生各种新的焦虑。如术后出现的发热反应,各种引流管牵制带来的痛苦,在危重患者恢复室的时间过长,无家属陪护而产生的被遗弃感,都会给术后的顺利康复带来不利的影响。
1.8经济方面的担忧:监护病房不仅住院费高,除了基本的住院、一般治疗护理费用外,还有特殊检测的收费及昂贵的材料费,给病人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思想包袱,使其不能安心配合治疗。
2患者的心理护理
2.1熟悉监护室环境。对即将进入监护室的患者,应由医护人员简单向患者介绍监护室的情况,减少术后陌生环境的恐惧感,并向患者介绍监护室的医生及护理人员,使其了解医护人员有丰富的监护治疗经验,可以保证患者的安全,使患者术后对医护人员产生依赖感,增强疾病康复的信心。
2.2改善监护室的环境。降低设备及工作人员所产生的噪音,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心理。在患者处于正常睡眠状态时,尽量避免影响患者,抢救危重病患时屏风遮挡,切忌大喊大叫,进行各项操作应动作轻柔,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刺激。病房环境要力求温馨,减缓患者的紧张情绪。
2.3注重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护理人员要了解患者的手势、口形、表情、语言表达,切忌只注意监护仪器而忽视对患者的体验。对不能进行语言表述的患者,如呼吸机治疗的患者、气管切开的患者,可用手或纸笔书写的方式进行交流,及时给予解释,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
2.4维护患者的自尊。尽可能减少患者裸露的次数和时间,给患者更衣、换药、导尿、灌肠、协助排便时,要注意遮挡,对患者提出的要求均要合理解释。
2.5保证患者舒适。应及时据病情需要给患者翻身拍背,更换衣物、床单元。调节适当的温湿度,使患者感觉舒适,以促进疾病恢复。
2.6手术后的心理护理。手术后当患者清醒,渴望确知手术效果,护士和蔼可亲地告知患者手术效果良好是对患者最大的安慰和鼓励。对于疼痛、烦躁的患者,护士应理解,体察患者的痛苦,可适当给予止痛药物,尽量想办法帮助患者解除痛苦[1]。
护理人员要经常巡视患者,询问有无不适,检查切口的情况,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监测生命体征的动态变化,对患者的主诉进行认真分析,及时向医生汇报。使患者住院期间有所治、有所学、有所爱,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自我保健的能力,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2]。医生护士及家属要密切配合,为病人提供更为舒适的康复环境。[3]
3体会
重症监护患者的心理护理是复杂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我们不但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掌握熟练的护理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高度的责任心,高尚的同情心,慎独的精神。同时必须掌握大量的心理学知识,不断提高语言技巧,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心态,将患者作为完整的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进行全面监护,相信随着危重症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将会加成熟和完善。参考文献
[1]史铁英.ICU患者的心理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1997,6(13):325
[2]李鸣果,金魁和.医学心理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223
[3]范仲珍.临床实用心理护理
[4]张胜兰.ICU患者的心理观察及心理护理
关键词:重症监护患者心理反应心理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7.339【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211-01
重症监护室是一个特殊的科室,作为危重症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危重患者治疗的场所。它包含各种高精尖的监护仪器、设备,以便对患者进行严密的监护和治疗。但对重症监护患者而言,陌生的环境以及疾病的威胁,对患者心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作为重症监护室的护士,应具备识别患者异常心理问题的能力,并对不同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护理,减少患者对监护室的恐惧,以逐步适应监护室的环境,促进恢复。因此,做好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
1患者的心理反应
1.1特殊环境的不适应。监护设备工作及报警的声音,对各种治疗操作的认识不足,邻近病床患者的治疗带来的影响,医护人员对患者抢救、讨论时的言语刺激及匆忙的身影,这些都会让患者产生不适应。
1.2各种不适带来的恐惧感。患者切口的疼痛,引流管和监护导线制约了身体的活动,治疗处所致的疼痛、咳痰,换体位后的不适,都会造成患者焦虑和恐惧。患者身体各部位的充分暴露,也易产生不安和羞涩感。
1.3特殊治疗带来的的痛苦。如接受呼吸机治疗的痛苦体验。
1.4孤独。由于患者住进医院,周转接触的都是陌生人。同医护人员之间没有很好的交流,往往只能按医护人员要求去做。加之离开亲人,患者会产生孤单、害怕、自卑等心理。
1.5无助和恐慌的心理。由于患者不能十分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病情及手术情况,加之监护病房禁止家属陪护,患者往往会出现自卑、自怜、无可奈何的情绪。另一方面患者目睹医护人员严肃的表情和紧张的工作,同室病友的抢救或病友的死亡,联想到自己身处病危状态,身上多种治疗管道的制约,病痛的体验,尤其是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治疗等大脑清醒而不能言语的患者心理特别恐慌。
1.6重症监护症候群。重症监护室是一个限制性很强的集中治疗护理场所,患者在重症监护室容易产生类似于精神病样的心理或行为反应,医学上称为ICU症候群。
1.7手术后的反应。手术后出现的各种不适,会使患者产生各种新的焦虑。如术后出现的发热反应,各种引流管牵制带来的痛苦,在危重患者恢复室的时间过长,无家属陪护而产生的被遗弃感,都会给术后的顺利康复带来不利的影响。
1.8经济方面的担忧:监护病房不仅住院费高,除了基本的住院、一般治疗护理费用外,还有特殊检测的收费及昂贵的材料费,给病人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思想包袱,使其不能安心配合治疗。
2患者的心理护理
2.1熟悉监护室环境。对即将进入监护室的患者,应由医护人员简单向患者介绍监护室的情况,减少术后陌生环境的恐惧感,并向患者介绍监护室的医生及护理人员,使其了解医护人员有丰富的监护治疗经验,可以保证患者的安全,使患者术后对医护人员产生依赖感,增强疾病康复的信心。
2.2改善监护室的环境。降低设备及工作人员所产生的噪音,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心理。在患者处于正常睡眠状态时,尽量避免影响患者,抢救危重病患时屏风遮挡,切忌大喊大叫,进行各项操作应动作轻柔,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刺激。病房环境要力求温馨,减缓患者的紧张情绪。
2.3注重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护理人员要了解患者的手势、口形、表情、语言表达,切忌只注意监护仪器而忽视对患者的体验。对不能进行语言表述的患者,如呼吸机治疗的患者、气管切开的患者,可用手或纸笔书写的方式进行交流,及时给予解释,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
2.4维护患者的自尊。尽可能减少患者裸露的次数和时间,给患者更衣、换药、导尿、灌肠、协助排便时,要注意遮挡,对患者提出的要求均要合理解释。
2.5保证患者舒适。应及时据病情需要给患者翻身拍背,更换衣物、床单元。调节适当的温湿度,使患者感觉舒适,以促进疾病恢复。
2.6手术后的心理护理。手术后当患者清醒,渴望确知手术效果,护士和蔼可亲地告知患者手术效果良好是对患者最大的安慰和鼓励。对于疼痛、烦躁的患者,护士应理解,体察患者的痛苦,可适当给予止痛药物,尽量想办法帮助患者解除痛苦[1]。
护理人员要经常巡视患者,询问有无不适,检查切口的情况,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监测生命体征的动态变化,对患者的主诉进行认真分析,及时向医生汇报。使患者住院期间有所治、有所学、有所爱,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自我保健的能力,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2]。医生护士及家属要密切配合,为病人提供更为舒适的康复环境。[3]
3体会
重症监护患者的心理护理是复杂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我们不但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掌握熟练的护理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高度的责任心,高尚的同情心,慎独的精神。同时必须掌握大量的心理学知识,不断提高语言技巧,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心态,将患者作为完整的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进行全面监护,相信随着危重症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将会加成熟和完善。参考文献
[1]史铁英.ICU患者的心理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1997,6(13):325
[2]李鸣果,金魁和.医学心理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223
[3]范仲珍.临床实用心理护理
[4]张胜兰.ICU患者的心理观察及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