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贯彻《指南》的步伐,幼儿园游戏化课程也在逐步推进,区域化学习、主题游戏化学习方式的教育价值越来越被人们理解与认可。在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区、活动材料、活动场地、游戏伙伴、活动方式、活动时间,实现自主性的发展,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是对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补充,也就是说集体教学解决的是孩子共性的问题,区域化学习解决的是孩子个体差异的问题,把集体课程中的有些内容放到活动区里边,让每个孩子按他的水平去学习,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较理想的教育手段之一。
但是,在实施课程游戏化建设中,我们逐渐感觉到班级区域资源还是比较有限,特别是社会性区角的设置内容较局限,不能充分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如何更合理地挖掘区域资源,以最大化发挥其教育价值,已提上我园课程改革的议程,因此,我园大胆尝试了区域走班游戏探索活动,打破班界,给幼儿创造更多的活动空间,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发挥出区域活动的最大价值。
一、以研促教,做好区域游戏走班活动计划
在实施区域走班活动前,各教研组召开会议,就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学习规律、实际情况及培养重点进行了研讨交流,并确定各班区域主题。小班三个班分别为:快乐娃娃家、甜甜糖果漂流记、毛绒小动物总动员;中班三个班分别是:音乐畅想我最棒、创意建构聪明屋、小巧手创意园;大班三个班分别是:看我七十二变泥、魔力纸盒大世界、开心七彩编织坊。根据主题各班制定详细的区域活动计划,将区域设置、人数、责任人、前期准备、教师职责及站位、重点观察要点及规则等方面进行全面详细落实。
二、打造班本文化特色,创设主题区域活动环境
教师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创设符合幼儿学习和发展的主题区域,并对活动室的空间进行规划并加以设计改造,针对人数多、场地小的现状,巧妙安排既涵盖五大领域游戏区域,又要考虑大、中、小班幼儿不同层次的需要,创设由简到难的活动区角。各班教师根据本班现有条件,采用固定与灵活设置相结合的方式,创设丰富多彩的、多变性、多功能的、可自由的区角,并利用纸盒、矮柜、玩具柜、吊饰、装饰架等清晰的划分各个区域,区域之间通道明显且顺畅,给予幼儿自由选择的机会。此外,还积极利用走廊、功能室创设公共区域。
三、做好区域游戏走班循环过度环节
区域走班活动中,幼儿必须先熟悉各区位置和材料,于是采取分批、分阶段走班的方式:
第一阶段:幼儿熟悉本班的区域材料。教师介绍班级区域材料的摆放、玩法及规则,幼儿在本班自主选择游戏。
第二阶段:平行班之间循环走班,每班幼儿各留一半在本班,一半到另一班,每班都交换一轮。这样交换幼儿能逐一、有序地熟悉了解各区的位置、材料和规则。幼儿留一半在本班能形成班级幼儿之间的互动,互相介绍游戏玩法。
第三阶段:全体幼儿进行大、中、小班小循环走班,实现大带小游戏活动。(一班之间小循环走班;二班之间小循环走班;三班之间小循环走班)
第四阶段:大、中、小班大循环走班(大、中、小在三层楼之间大循环走班)
第五阶段:打乱班级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活动区域游戏,可以去各班赚取印章数,再去银行换取游戏币,再到二、三楼休闲游戏区消费。
四、区域走班活动的成效和收获
(一)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区域走班前期,每位教师都要一起教研,从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投放方式、进区牌的制作和改进、每次互动的人数,活动中的指导等,大家都要共同商讨、定夺。在每次的活动前,教师都应一起制定详细的计划,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对于每次活动都要认真观察,及时记录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在每次的教研活动中,再次进行研讨,提出有效的方案。通过研讨——实施——再研讨——再实施的方式,在提高走班活动质量的同时相应的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
(二)师幼互动更加突出,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在活动中幼儿始终为主导
在谋划创设区域内容上、区域规则的制定上、区域材料收集上、还有一些区域开展的问题上始终尊重幼儿的想法和建议。同时,要让幼儿喜欢上走班活动,教师们还要做好班级门口海报、装饰等宣传工作,利用各种方法吸引幼儿的眼球,让幼儿爱上走班活动,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规则共制定
规则是有效进行区域活动的前提,在规则的制定上,发挥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共同制定规则,要比只由老师一人说了算更加容易被幼儿所接受。因此,在走班互动前,教师要和幼儿一起制定合理的规则,如“进入别的班级后的礼貌,活动中的规则等等,都要预先和幼儿一起制定好,督促幼儿认真遵守,有效促进活动的开展。
3.矛盾共应对
走班的时候,由于经验的有限,各班幼儿的差异,幼儿与幼儿之间多多少少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小摩擦,小矛盾。教师要做一个敏锐的观察者和积极地促进者,给予正确的引导和调节,推动幼儿间更有效的互动交往。
4.快乐共分享
在走班活动中,孩子们是快乐的,他们的快乐是需要表达,需要别人来分享的。因此,教师要允许幼儿自然地流露自己的情感,理解并支持幼儿表达自己的快乐情感。善于捕捉来自幼儿的各种的情绪情感的变化和需要,适时创造条件,满足幼儿当前的需要。
(三)创造了幼儿间沟通、学习的机会
1.走班给予了幼儿更为广阔的交往空间
幼儿通过和不同类型的伙伴一起协商、分工、合作、策划活动内容的过程中,幼儿的经验产生了更多的碰撞机会,扩大了幼儿的交往范围,也促进了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2.是教的快乐,学的轻松
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携带着各自家庭中的文化基因,在孩子与孩子的对话中,可实现家庭文化资源的共享。孩子间的互动是自发的、主动的,是出于内心的需要,所以他们教、学两者都能体验到幸福与快乐。
实践证明,通过区域游戏走班活动,孩子們在自主选择中学会了协商,学会了分工与合作,以此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礼貌待人、遵守规则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为幼儿科学入学做好了积极的准备,同时区域游戏走班的开展,还有效提高了教师在游戏活动中的组织、观察、反思与研究能力,促进了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
但是,在实施课程游戏化建设中,我们逐渐感觉到班级区域资源还是比较有限,特别是社会性区角的设置内容较局限,不能充分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如何更合理地挖掘区域资源,以最大化发挥其教育价值,已提上我园课程改革的议程,因此,我园大胆尝试了区域走班游戏探索活动,打破班界,给幼儿创造更多的活动空间,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发挥出区域活动的最大价值。
一、以研促教,做好区域游戏走班活动计划
在实施区域走班活动前,各教研组召开会议,就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学习规律、实际情况及培养重点进行了研讨交流,并确定各班区域主题。小班三个班分别为:快乐娃娃家、甜甜糖果漂流记、毛绒小动物总动员;中班三个班分别是:音乐畅想我最棒、创意建构聪明屋、小巧手创意园;大班三个班分别是:看我七十二变泥、魔力纸盒大世界、开心七彩编织坊。根据主题各班制定详细的区域活动计划,将区域设置、人数、责任人、前期准备、教师职责及站位、重点观察要点及规则等方面进行全面详细落实。
二、打造班本文化特色,创设主题区域活动环境
教师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创设符合幼儿学习和发展的主题区域,并对活动室的空间进行规划并加以设计改造,针对人数多、场地小的现状,巧妙安排既涵盖五大领域游戏区域,又要考虑大、中、小班幼儿不同层次的需要,创设由简到难的活动区角。各班教师根据本班现有条件,采用固定与灵活设置相结合的方式,创设丰富多彩的、多变性、多功能的、可自由的区角,并利用纸盒、矮柜、玩具柜、吊饰、装饰架等清晰的划分各个区域,区域之间通道明显且顺畅,给予幼儿自由选择的机会。此外,还积极利用走廊、功能室创设公共区域。
三、做好区域游戏走班循环过度环节
区域走班活动中,幼儿必须先熟悉各区位置和材料,于是采取分批、分阶段走班的方式:
第一阶段:幼儿熟悉本班的区域材料。教师介绍班级区域材料的摆放、玩法及规则,幼儿在本班自主选择游戏。
第二阶段:平行班之间循环走班,每班幼儿各留一半在本班,一半到另一班,每班都交换一轮。这样交换幼儿能逐一、有序地熟悉了解各区的位置、材料和规则。幼儿留一半在本班能形成班级幼儿之间的互动,互相介绍游戏玩法。
第三阶段:全体幼儿进行大、中、小班小循环走班,实现大带小游戏活动。(一班之间小循环走班;二班之间小循环走班;三班之间小循环走班)
第四阶段:大、中、小班大循环走班(大、中、小在三层楼之间大循环走班)
第五阶段:打乱班级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活动区域游戏,可以去各班赚取印章数,再去银行换取游戏币,再到二、三楼休闲游戏区消费。
四、区域走班活动的成效和收获
(一)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区域走班前期,每位教师都要一起教研,从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投放方式、进区牌的制作和改进、每次互动的人数,活动中的指导等,大家都要共同商讨、定夺。在每次的活动前,教师都应一起制定详细的计划,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对于每次活动都要认真观察,及时记录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在每次的教研活动中,再次进行研讨,提出有效的方案。通过研讨——实施——再研讨——再实施的方式,在提高走班活动质量的同时相应的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
(二)师幼互动更加突出,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在活动中幼儿始终为主导
在谋划创设区域内容上、区域规则的制定上、区域材料收集上、还有一些区域开展的问题上始终尊重幼儿的想法和建议。同时,要让幼儿喜欢上走班活动,教师们还要做好班级门口海报、装饰等宣传工作,利用各种方法吸引幼儿的眼球,让幼儿爱上走班活动,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规则共制定
规则是有效进行区域活动的前提,在规则的制定上,发挥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共同制定规则,要比只由老师一人说了算更加容易被幼儿所接受。因此,在走班互动前,教师要和幼儿一起制定合理的规则,如“进入别的班级后的礼貌,活动中的规则等等,都要预先和幼儿一起制定好,督促幼儿认真遵守,有效促进活动的开展。
3.矛盾共应对
走班的时候,由于经验的有限,各班幼儿的差异,幼儿与幼儿之间多多少少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小摩擦,小矛盾。教师要做一个敏锐的观察者和积极地促进者,给予正确的引导和调节,推动幼儿间更有效的互动交往。
4.快乐共分享
在走班活动中,孩子们是快乐的,他们的快乐是需要表达,需要别人来分享的。因此,教师要允许幼儿自然地流露自己的情感,理解并支持幼儿表达自己的快乐情感。善于捕捉来自幼儿的各种的情绪情感的变化和需要,适时创造条件,满足幼儿当前的需要。
(三)创造了幼儿间沟通、学习的机会
1.走班给予了幼儿更为广阔的交往空间
幼儿通过和不同类型的伙伴一起协商、分工、合作、策划活动内容的过程中,幼儿的经验产生了更多的碰撞机会,扩大了幼儿的交往范围,也促进了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2.是教的快乐,学的轻松
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携带着各自家庭中的文化基因,在孩子与孩子的对话中,可实现家庭文化资源的共享。孩子间的互动是自发的、主动的,是出于内心的需要,所以他们教、学两者都能体验到幸福与快乐。
实践证明,通过区域游戏走班活动,孩子們在自主选择中学会了协商,学会了分工与合作,以此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礼貌待人、遵守规则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为幼儿科学入学做好了积极的准备,同时区域游戏走班的开展,还有效提高了教师在游戏活动中的组织、观察、反思与研究能力,促进了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