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题:《商不变的规律》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yl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除法”中的内容。编者意图是在学生学会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构建“商不变的规律”这一知识模型,并能运用该规律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本节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探索過程中发现规律。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先计算,然后依次按照从上到下和从下到上的顺序去观察,比较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及对应的商的关系,从而发现商不变的规律。对于规律的学习,重要的是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比较清楚的描述,并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加以应用,而不要求用统一的语言去描述并强记。
  学情分析:
  对于本节教材的学习,学生有了除数是两位数除法计算的知识基础,并且在本册的第三单元学生在学习乘法的结合律、乘法的分配律时,通过具体的情景活动,他们已经历“发现问题、举例验正、归纳规律、实践运用”的过程,这些学习方法的形成对学生发现“商不变的规律”将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学习“商不变的规律”时,完全可以把探索、发现的过程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确定观察的方法,自己归纳观察结果。
  学习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发现商不变的规律。
  2.能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
  3.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概括、验证等学习活动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学习重点:
  理解并归纳出商不变的规律。
  学习难点:
  会初步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学习方法: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和欲望,调动学生的能动性。
  2.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比较相关算式的内在联系,探究、发现、验证并运用规律,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主动构建数学知识模型,并运用建构的规律解决问题.
  3.充分发挥老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现规律、分析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学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展台等。
  学习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趣质疑


  猴王孙悟空指着收获的桃子对小猴说:“我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小猴听了直叫:“太少,太少。”猴王又说:“我把80个桃子平均分给20只猴子。”小猴听了还是嫌少。猴王又说:“我把800个桃子平均分给200只猴子。”大王,请您开开恩,再多给点行不行啊?“猴王一拍胸脯,显示出慷慨大度的样子说:”我拿8000个桃子平均分给2000只猴子,这回行了吧?”这时小猴笑了,孙悟空也跟着笑了。
  质疑:“为什么小猴和孙悟空都笑了?谁是聪明的一笑?”

二、分析问题,总结规律


  1.发现规律
  “谁是聪明的一笑?你有什么理由?”
  学生说出理由及算式。教师在电子白板上板书算式:
  8÷2= 4 80 ÷20= 4 800 ÷200= 4 8000 ÷2000= 4
  课件出示自学提纲 ,学生自主观察探究。
  (1)从上往下观察:第二道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与第一道算式相比有没有变化?有什么变化?第三道、第四道算式与第一道相比呢?
  (2)从下往上观察:第三道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与第四道算式相比有没有变化?有什么变化?第二道、第一道算式与第一道相比呢?
  “比较几组算式后有什么发现?把你的重要发现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能用一句话概括你的重要发现吗?”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初步发现商不变的规律。教师及时板书: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
  2.举例验证
  质疑:这个规律是否具有普遍性呢?
  “例如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0,2,5等数的情况,商变不变?”让学生举例验证,并在展台上展示。
  通过举例验证学生明白了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要除外后,再完善概括出商不变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3.加深理解
  “你认为在商不变规律中哪几个词最重要?”
  让学生知道同时、相同、0除外、这几个词最重要。内化刚刚探索发现的商不变规律。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1.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根据规律做题。
  2.用简便的竖式写法进行除法计算
  “一些除法算式应用商不变规律计算比较简便。”
  课件展示:950÷50 简便的竖式写法
  学生观察:“你们能说说这是怎么回事吗?”
  学生独立计算:480÷60 6300÷70
  让学生明白运用商不变规律进行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比较简便。再次考察学生对规律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学就有所用。

四、扩展应用


  1.小故事《财主分银子》
  (1)古时候,到了地主给长工们发工钱的时候,地主指着盘子里的银子对面前的长工们说:“这是你们的工钱,一共是170两银子,你们60个长工平均分,每人应得2两,还余下5两。就请大家喝杯茶吧!
  (2)质疑:听了这个故事后,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观察思考,并和小组同学讨论交流。
  通过讨论质疑学生知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但是余数会发生改变。
  2.回顾前面《美猴王分桃子的故事》你们有什么启发吗?
  让学生感受到事物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要通过现象看本质,及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

五、自主评价,促进反思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今天学的知识可以应用到哪些生活实例当中?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情况,能描述电离平衡。  (2)知道电离平衡是一种双向、动态的平衡状态。  (3)知道影响电离平衡移动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  (1)能运用平衡移动的观点分析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2)初步建立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思维分析模式。  (3)利用对比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电离平衡的分析
期刊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学校依托“中国学生六大核心素养”和“习惯养成十项修炼”,充分借助地域优势,立足环翠楼实践基地,构建以乡土乡情为着力点的《环翠生态》实践课程,设置“四季主题课程”,以“寻春—探夏—秋收—冬藏”为主线,分别寓意着“展示—进取—收获—积蓄”的美好品质,让学生实践体验中获得对自然、社会的初步体验,在贴近大地的深度学习中提升核心素养。下面我就以《秋》主题实践活动为例谈谈我们的做法。一、活
期刊
期刊
一、科学整合英语报刊资源,有效增强学生阅读能力  学生在进行英语阅读过程中首先要养成一个略读的好习惯,通过简单的阅读对英语文章中的重点信息进行筛选,摘录,然后在对其进行快速整理分析,这样才可以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认知;而学生在对英语文章进行快速阅读的过程中可以了解更为丰富的文章信息与知识,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而基于中心思想探究其他相关信息,这对于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强化学生文章理解有着重要的作
期刊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主要以认识和控制情绪为线索,帮助小学生寻找自己的烦恼,并引导他们用改变想法的方式排解这些烦恼,同时培养小学生健康积极的心理情绪,树立完美人格。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正处在青春前期,他们的生理、心理正处在特别发展期,部分学生开始出现情绪波动较大,但又缺乏情绪控制能力的现象。有些学生出现了紧张、烦恼、自卑、厌倦等消极情绪,这些消极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调节控制,将严重影响学生精
期刊
一、指导思想  本课基于“一主自选”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教学中让学生做体育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自主体育运动中体验到从事、参与、创造运动的乐趣,使学生掌握一至二项乐于参与的体育技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本着这样的理念,本课注重学生自主练习和自选项目练习的教学。二、教学内容与目标  本课教学内容是实心球和自选项目。实心球是扬州中考项目之一,本课学习目标是学生知道双
期刊
课标要求及分析:  《生物学课程标准》中对本节的要求是“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课标要求中的行为动词是“描述”,所以要求学生达到的学习水平是了解水平,维度目标是知识性目标,学习内容是人体呼吸的组成。  在“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怎样使自己更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强调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强调学生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
期刊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生物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生物知识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因此对于学生的实验操作则有一定的要求。《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属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在课本61页,它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与第三章“细胞膜的结构功能”有一定的联系,同时又为学生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和后面两节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该实验是高中生物课程的第一个探究实验,第一次将科学探究独立提
期刊
为了培养适应全球发展需要的人才,我们在少先队教育活动中要多给学生们一些挑战自我、表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从中唤起学生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帮助学生创建自信、自谦、自爱和朝气蓬勃的人生态度。在中队活动中,我注重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自主参与、增强自信  每个学生都蕴藏着无穷的潜力,辅导员对于学生工作要循循善诱,让它成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面,让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中唤醒主体意识,增强自信心。  中队
期刊
设计理念及分析:  1.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在已有感知的基础上获得直接经验,并转化为能力。本节课重情境,重探索,重交流,以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为最终教学目标,训练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始终能主动地参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选自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本节内容是本章的基础,因为本章讲述的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