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阶段是个体成长的关键期,心理逐渐由不成熟发展为心理成熟,同时对于人格塑造也是非常关键的时期,这个阶段个体心理极易出现问题。这一时期中学生的任务繁重,竞争比较激烈,各种社会生活的挑战过多。心理承受力差的个体,就有可能出现心理问题,该时期如果缺乏及时正确的引导,就会导致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等。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问题
高中生是祖国的未来,承载着中国繁荣昌盛的希望。在激烈竞争与挑战的今天,高中生还要独自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和沉重的课业负担,再加上各种社会文化的泛滥,很容易滋生心理问题。并且,高中生多处于心理未成熟时期,独生子女较多,挫折意识不强,心理承受力差,心理问题很容易被扩大化,极端化。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对高中生的心理研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促使其健康成长。
一、高中生存在的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原因
1.学习压力感。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高中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其问题有:(1)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2)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不仅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的情绪.(3)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由于我国的教育结构存在着不合理现象,绝大部分是普通中学,学生面临的是升学难、就业难、出路窄的现象,特别是那些成绩差的后进生更是感到前途无望,这种情况反映在学习上,就是感到学习的沉重,讨厌学习,考试焦虑.另外,过难的教材、对分数的错误看法、教师的嘲讽和惩罚、同学的轻视甚至家长的埋怨和打骂等都给学生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于是厌学出现了,焦虑产生了。
2.心理障碍
(1)抑郁征,是高中生心理障碍问题中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问题.如果学生在一段时间内体验到心情不愉快、高兴不起来、郁闷;对平时感兴趣的事情变得乏味;思考能力下降、注意力难集中、记忆减退;学习失去了动力、人变“懒”了,甚至厌学;对成绩下降变得无所谓或对什么都无所谓;以及失眠、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甚至感到活着没有意义、产生轻生的念头.(2)对人恐怖症也是高中生青春期常见的心理疾病.表现为见到异性表情不自然、感到脸红、怕跟人目光对视或怕被别人目光注视,控制不住用“余光”看人或控制不住目光看对方的敏感部位,觉得别人能看出她(他)的表情变化和窘态,能洞察到他内心的想法等等,于是避开他人,影响和别人的交往,非常焦急痛苦.(3)产生性烦恼和性困惑.性烦恼的产生是由于性意识觉醒之后高中生的生理需求与社会行为规范的矛盾所致.性困惑的由来是高中生对自身性发育、性成熟的生理变化产生神奇感及探索心理.由于社会伦理道德的约束和对性教育的神秘化,常会导致青少年的心理冲突,出现对性的消极评价和过度的性压抑.对手淫、遗精、月经、性幻想的错误认识、消极认识和评价,偷看色情影视,早恋及过早性行为等,是高中生较为突出的心理行为问题。
二、促进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
1.社会方面。全社会应加大关注及投入力度;共同为高中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国家应尽快完善出台保护高中生健康成长的法律法规,净化社会空气,严厉打击危害高中生心理健康的行为。铲除传播媒介中一些格调低下、观念错误、腐化堕落的东西,尤其是要切实加强网络或网吧管理,减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犯罪事件等丑恶现象对高中生的侵蚀。
2.学校方面
(1)学校对学生的评价要多元化。在对学生的评价上采用多维的“星光灿烂工程”评价方式。每学期都会根据学生在不同方面取得的成绩评出管理之星、学习之星、体育之星、艺术之星、友爱之星、文明之星、上进之星、环保之星、科技之星、劳动之星等等,让每个都有成就感和愉悦感。
(2)课程设置要人性化。除了开全开足国家课时计划规定的课程外有些课程的开设也必不可少,如开设性教育课、生命教育课,心理健康教育及网络教育等。这些课程可以安排在正式的课程表中也可以搞专题讲座,有的还可以利用班会课进行。
(3)师生关系要平等化。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态度教态要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让学生先喜欢老师,由此而喜欢老师的课。杜绝侮辱、讽刺、体罚学生。只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够促进学生形成独立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
(4)学生的校园生活要丰富化。学校要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实际的需求,多开展一些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举办学校大舞台,可以设百艺天地、科技之光、体艺奇葩、文史舞台、美食在线等素质教育项目,使学生选择自已感兴趣的项目进行参与活动。学校可以有心理教育专职老帅和校医,开展心理教育与咨询。
3.家庭方面。塑造孩子健康的心理,除了学校和社会的努力外,家庭的关怀和支持也显得十分重要,毕竟,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作为家长,除了关心子女的学习外,还应科学合理地解决家庭出现的各种问题,创建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子女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同时,端正教育观念,充分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既不能溺爱子女,更不能提出不合理的期望。同时,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留心儿女的心理变化,碰到问题时多站在儿女的立场上多加考虑,切忌一棍打死。
4.高中生自身方面。作为一名高中生,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自我认识。第一,及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学会情绪调节,勇敢面对现实,养成认知自我、磨练自我、培养自我的态度;第二,要大力培养挫折承受能力,增强自信心,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乐观、平静地对待挫折,因为挫折对于成功同样是必需的;第三,凡事从大局出发,对自己和周边环境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评价,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不断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体验内心的喜悦和成就;第四,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了解自身心理变化的规律与特点,科学地对待心理疾病。
对于我们高中班主任来说,培养一名合格的学生,成绩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培养的是一名身心健康,能够承担大任的继承者,要让他们具备高素质,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向高中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自制能力、抗挫折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只有这样爱能培养出国家爱、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雪冰,《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办法》〔J〕,《教科文汇》,2007.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问题
高中生是祖国的未来,承载着中国繁荣昌盛的希望。在激烈竞争与挑战的今天,高中生还要独自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和沉重的课业负担,再加上各种社会文化的泛滥,很容易滋生心理问题。并且,高中生多处于心理未成熟时期,独生子女较多,挫折意识不强,心理承受力差,心理问题很容易被扩大化,极端化。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对高中生的心理研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促使其健康成长。
一、高中生存在的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原因
1.学习压力感。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高中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其问题有:(1)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2)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不仅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的情绪.(3)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由于我国的教育结构存在着不合理现象,绝大部分是普通中学,学生面临的是升学难、就业难、出路窄的现象,特别是那些成绩差的后进生更是感到前途无望,这种情况反映在学习上,就是感到学习的沉重,讨厌学习,考试焦虑.另外,过难的教材、对分数的错误看法、教师的嘲讽和惩罚、同学的轻视甚至家长的埋怨和打骂等都给学生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于是厌学出现了,焦虑产生了。
2.心理障碍
(1)抑郁征,是高中生心理障碍问题中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问题.如果学生在一段时间内体验到心情不愉快、高兴不起来、郁闷;对平时感兴趣的事情变得乏味;思考能力下降、注意力难集中、记忆减退;学习失去了动力、人变“懒”了,甚至厌学;对成绩下降变得无所谓或对什么都无所谓;以及失眠、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甚至感到活着没有意义、产生轻生的念头.(2)对人恐怖症也是高中生青春期常见的心理疾病.表现为见到异性表情不自然、感到脸红、怕跟人目光对视或怕被别人目光注视,控制不住用“余光”看人或控制不住目光看对方的敏感部位,觉得别人能看出她(他)的表情变化和窘态,能洞察到他内心的想法等等,于是避开他人,影响和别人的交往,非常焦急痛苦.(3)产生性烦恼和性困惑.性烦恼的产生是由于性意识觉醒之后高中生的生理需求与社会行为规范的矛盾所致.性困惑的由来是高中生对自身性发育、性成熟的生理变化产生神奇感及探索心理.由于社会伦理道德的约束和对性教育的神秘化,常会导致青少年的心理冲突,出现对性的消极评价和过度的性压抑.对手淫、遗精、月经、性幻想的错误认识、消极认识和评价,偷看色情影视,早恋及过早性行为等,是高中生较为突出的心理行为问题。
二、促进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
1.社会方面。全社会应加大关注及投入力度;共同为高中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国家应尽快完善出台保护高中生健康成长的法律法规,净化社会空气,严厉打击危害高中生心理健康的行为。铲除传播媒介中一些格调低下、观念错误、腐化堕落的东西,尤其是要切实加强网络或网吧管理,减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犯罪事件等丑恶现象对高中生的侵蚀。
2.学校方面
(1)学校对学生的评价要多元化。在对学生的评价上采用多维的“星光灿烂工程”评价方式。每学期都会根据学生在不同方面取得的成绩评出管理之星、学习之星、体育之星、艺术之星、友爱之星、文明之星、上进之星、环保之星、科技之星、劳动之星等等,让每个都有成就感和愉悦感。
(2)课程设置要人性化。除了开全开足国家课时计划规定的课程外有些课程的开设也必不可少,如开设性教育课、生命教育课,心理健康教育及网络教育等。这些课程可以安排在正式的课程表中也可以搞专题讲座,有的还可以利用班会课进行。
(3)师生关系要平等化。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态度教态要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让学生先喜欢老师,由此而喜欢老师的课。杜绝侮辱、讽刺、体罚学生。只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够促进学生形成独立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
(4)学生的校园生活要丰富化。学校要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实际的需求,多开展一些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举办学校大舞台,可以设百艺天地、科技之光、体艺奇葩、文史舞台、美食在线等素质教育项目,使学生选择自已感兴趣的项目进行参与活动。学校可以有心理教育专职老帅和校医,开展心理教育与咨询。
3.家庭方面。塑造孩子健康的心理,除了学校和社会的努力外,家庭的关怀和支持也显得十分重要,毕竟,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作为家长,除了关心子女的学习外,还应科学合理地解决家庭出现的各种问题,创建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子女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同时,端正教育观念,充分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既不能溺爱子女,更不能提出不合理的期望。同时,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留心儿女的心理变化,碰到问题时多站在儿女的立场上多加考虑,切忌一棍打死。
4.高中生自身方面。作为一名高中生,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自我认识。第一,及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学会情绪调节,勇敢面对现实,养成认知自我、磨练自我、培养自我的态度;第二,要大力培养挫折承受能力,增强自信心,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乐观、平静地对待挫折,因为挫折对于成功同样是必需的;第三,凡事从大局出发,对自己和周边环境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评价,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不断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体验内心的喜悦和成就;第四,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了解自身心理变化的规律与特点,科学地对待心理疾病。
对于我们高中班主任来说,培养一名合格的学生,成绩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培养的是一名身心健康,能够承担大任的继承者,要让他们具备高素质,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向高中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自制能力、抗挫折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只有这样爱能培养出国家爱、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雪冰,《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办法》〔J〕,《教科文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