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发起一项“死活读不下去图书”调查,让人瞠目结舌。《红楼梦》高居榜首,成为“最难读”之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尽数在列,此外,《百年孤独》《追忆似水年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尤利西斯》《瓦尔登湖》等外国名著“不幸”上榜。
对于这些中外名著,读者读不下去的理由主要体现在人物关系上。有读者抱怨《红楼梦》人物关系太复杂,完全记不清。之所以投票《百年孤独》,是因为外国人名过分冗长。至于《追忆似水年华》和《尤利西斯》,读者嫌其篇幅太长。据了解,参与此次投票的多集中在“90后”和“00后”,从中不难看出,青少年对经典文学的排斥,阅读逐渐走向快餐化和网络化。
耐人寻味的是,读了几百年的书,到了今天怎么就读不下去了呢?有专家认为,持续多年的“碎片化阅读”和“轻阅读”风潮,已经让读者无法适应大部头名著,而远离名著,将加剧阅读质量的下降。
看名著,没时间啊
读书是遗失了的美好回忆,它引领人们的精神世界,引发人们对生命和生活的思考,让内心更为纯净。如今,将读书视为一种生活、一种快乐的人已不多见。浮躁、张扬、焦虑、忧郁,从学界到商圈,从官方到民间,人文价值、人生价值自我迷失,能不导致“阅读危机”出现吗?
阅读调查显示,每年不读一本书的受访者在回答原因时,选择“没时间”的占43.7%。网络调查也显示,受访者每天读书的时间,不到上网和看电视时间一半的占77%。旅游、健身、影视、网络游戏、舞台演出可谓异军突起,休闲的多样化,确实排挤了读书时间。
琳琳刚从美国留学回来,目前在一家投资企业做管理。因为公司正准备上市,她每周要飞来飞去,根本没时间静下心来阅读。她坦率地说:“别说像我这样的‘空中飞人’,对于朝九晚五的白领阶层,每天至少要工作7个小时,加班是各公司的常见现象,如果上下班路上平均1个小时,加上早晚餐的时间,哪还有时间看书呢?有时候想静下心来读书,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正如琳琳所说,目前的知识阶层多为脑力劳动者,劳累程度甚至超过体力劳动者。白领们上班时对着电脑忙了一天,下班后,还会有多少人有精力进行思考性的工作呢?这大约是导致人们不愿意读书的原因之一。
上海一项调查显示,83%的民众不读书的原因是书价太高。一位“海归”说,“美国平装书是9至10美元,是中国大陆的3倍,而美国人均收入却是中国人的10倍,大陆的书价偏高。”事实并非如此,随着出版行业区域垄断性的增强,竞争越来越激烈。图书的定价并没有随着经济发展而正常增长,大家经常抱怨各种物品都在涨价,但是图书却没有涨价。5年前,一本300页的图书售价大约30多元,现在还是30多元。而图书越来越成为娱乐行业的附属产业是不容忽视的现象。在某出版社市场部工作的徐某告诉笔者:许多知名出版机构主要做明星书,真正学者的书只有中小出版机构才做。这也使得读书越来越成为消遣,而很多大部头的作品却无人问津。
阅读为功利,娱乐有其他
著名作家王蒙早在上世纪80年代曾写过一篇文章,探讨当代作家的非学者化问题,认为中国的新一代作家和20世纪初的作家相比,文化功底、学术修养都大为逊色。所以大声疾呼,希望作家要做学问,只有这样才能产生伟大的作品。对于现在的青年知识分子来说,则是一个非人文化的问题,而不是非学者化。知识分子要有人文素养,这是起码的要求。
随着中国进入社会转型期,快速发展的社会极大地丰富了物质环境,也激发了人们对于财富的渴求。心态变得功利,而忽视了精神的深度。生活压力大,让人们变得浮躁,很难静下心来思考书中的要义,也很难有兴致去探索哲学的命题。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将阅读当成是获取信息的途径。
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瑶瑶告诉笔者:“我每天都坚持阅读,除了与幼儿教育相关的书籍以外,还会经常读一些成功学方面的书籍,这对我的工作是有益的。空闲的时候,我也会读一些手工制作和美食方面的书籍。”
与瑶瑶不同,在苹果公司工作的张玺说,“也许你不会相信,我的信息量多从与朋友的聊天中获取,看电视是获取知识的另外一个途径,在成长的过程中,大众传媒对我的价值观产生了一些影响。”
书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其本身还具备了很强的娱乐性。只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娱乐方式的层出不穷,读书这种消遣的娱乐性越来越暗淡。从事记者工作的小刘告诉笔者,名著如今很少看了,他觉得上网或者看美剧、看电影更有意思些。他坦言,古人以书为消遣那是没办法,谁叫那时科技不发达。现在人用视频一样能看名著,有声音、有画面,娱乐性比书强得多。
当然,人们远离阅读的深层原因还表现在“学而优则仕”的教育体制。一直以来,升学和就业成了国民教育的主要追求,学生形成有用的书就读,无用的书不读的功利阅读观。很多人把读书当成某种手段,而非陶冶情操;一个人的阅读量还与他对阅读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相关。如果认为阅读与自己的生存状况关系不大,或者阅读反而会影响生存状况的改善,他就没有阅读的需求和积极性。
日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的著作《低智商社会》中说:在中国旅行时发现,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书店却寥寥无几,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中国是典型的“低智商国家”。这无疑触动了中国人的敏感神经。只有崇尚读书学习的国家,才能丰实自己,获得世界的尊重。而读书的前提,则是如何让国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网络的快餐性
对于“死活读不下去图书”调查的真实性,大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孙学丽表示相信,但她认为调查的对象和代表的层面有一定局限。“如果这项调查在上世纪80年代,其结果可能正好相反。即使现在的美国,我想也不一定会有人喜欢读康拉德、塞林格,甚至是畅销书大王史帝芬·金所写的大部头作品。”孙学丽认为,真正喜欢阅读名著的大多是上世纪7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而现在喜欢阅读名著的人,除了少部分是出于纯粹的热爱,更多都是专业从事文学和文字工作的人。“如今是电子时代,阅读方式已经发生变化,互联网的方便快捷,手机的快速阅读,微信短而精的文字,让那些厚厚的名著乏人问津也很正常。”
在央企工作的小纪说:“上学时还会读刘墉的处世哲学,毕淑敏的散文,工作后就很少读书了。一是人变得懒散了,二是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即使偶尔饶有兴致,也会读一些电子书作为消遣,大部头的书读起来太累了。”
事实也正如此,即时的在线浏览正在取代传统青灯黄卷式的经典阅读。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正成为阅读新趋势。数字时代,一些人有了博客就不看书,有了微博连博客都不看了。需要警惕的是,微博大多止步于提供信息,而较少涉及层次更高的知识、思想和理论,对于个人修养的促进作用有限。同时,在线阅读以浅阅读和快阅读居多,由于缺乏思考,自然也不会有太多收获。青少年依赖于电脑阅读,容易产生思维惰性,缺乏思考和判断能力。很多人记忆力减退,甚至出现提笔忘字等现象。著名艺术家陈丹青不无担忧:孩子以电脑为生,手绘、绘画、素描等传统艺术正在逐渐消亡。
记得一位学者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个体的心灵成长;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社会到底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就看阅读能植根多深;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
阅读最大的意义和价值就是改变。每一个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都要重复自己祖先经历的过程,都要重新拿起图书阅读。和孔子、孟子等人的经典对话,才能达到他们那个时代的精神高度;和文艺复兴时代的大师交流,才能达到他们那个时代的思想境界。《朗读手册》里面有一句话:“阅读是消灭无知、贫穷与绝望的终极武器,我们要在它们消灭我们之前歼灭它们。”
当今社会需要共同语言,这就需要我们了解自己的历史和世界文明的经典。阅读恰恰是形成共同语言和建立核心价值的关键。古代有云,“三日不读,则面目可憎。”培养阅读的习惯、兴趣和能力,应该是一个民族的核心竞争力。
在日益现实和喧嚣的社会,人们仿佛少了几许情怀,几多思念。走得太远,便忘了出发的目的。克服功利主义,把阅读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培养文学兴趣和文学修养,不仅可以增加生命的宽度和厚度,还可以让生活更美好。
人文阅读,就像阳光照射万物,就如雨露滋养心灵。
(编辑·韩旭)
hanxu716@126.com
对于这些中外名著,读者读不下去的理由主要体现在人物关系上。有读者抱怨《红楼梦》人物关系太复杂,完全记不清。之所以投票《百年孤独》,是因为外国人名过分冗长。至于《追忆似水年华》和《尤利西斯》,读者嫌其篇幅太长。据了解,参与此次投票的多集中在“90后”和“00后”,从中不难看出,青少年对经典文学的排斥,阅读逐渐走向快餐化和网络化。
耐人寻味的是,读了几百年的书,到了今天怎么就读不下去了呢?有专家认为,持续多年的“碎片化阅读”和“轻阅读”风潮,已经让读者无法适应大部头名著,而远离名著,将加剧阅读质量的下降。
看名著,没时间啊
读书是遗失了的美好回忆,它引领人们的精神世界,引发人们对生命和生活的思考,让内心更为纯净。如今,将读书视为一种生活、一种快乐的人已不多见。浮躁、张扬、焦虑、忧郁,从学界到商圈,从官方到民间,人文价值、人生价值自我迷失,能不导致“阅读危机”出现吗?
阅读调查显示,每年不读一本书的受访者在回答原因时,选择“没时间”的占43.7%。网络调查也显示,受访者每天读书的时间,不到上网和看电视时间一半的占77%。旅游、健身、影视、网络游戏、舞台演出可谓异军突起,休闲的多样化,确实排挤了读书时间。
琳琳刚从美国留学回来,目前在一家投资企业做管理。因为公司正准备上市,她每周要飞来飞去,根本没时间静下心来阅读。她坦率地说:“别说像我这样的‘空中飞人’,对于朝九晚五的白领阶层,每天至少要工作7个小时,加班是各公司的常见现象,如果上下班路上平均1个小时,加上早晚餐的时间,哪还有时间看书呢?有时候想静下心来读书,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正如琳琳所说,目前的知识阶层多为脑力劳动者,劳累程度甚至超过体力劳动者。白领们上班时对着电脑忙了一天,下班后,还会有多少人有精力进行思考性的工作呢?这大约是导致人们不愿意读书的原因之一。
上海一项调查显示,83%的民众不读书的原因是书价太高。一位“海归”说,“美国平装书是9至10美元,是中国大陆的3倍,而美国人均收入却是中国人的10倍,大陆的书价偏高。”事实并非如此,随着出版行业区域垄断性的增强,竞争越来越激烈。图书的定价并没有随着经济发展而正常增长,大家经常抱怨各种物品都在涨价,但是图书却没有涨价。5年前,一本300页的图书售价大约30多元,现在还是30多元。而图书越来越成为娱乐行业的附属产业是不容忽视的现象。在某出版社市场部工作的徐某告诉笔者:许多知名出版机构主要做明星书,真正学者的书只有中小出版机构才做。这也使得读书越来越成为消遣,而很多大部头的作品却无人问津。
阅读为功利,娱乐有其他
著名作家王蒙早在上世纪80年代曾写过一篇文章,探讨当代作家的非学者化问题,认为中国的新一代作家和20世纪初的作家相比,文化功底、学术修养都大为逊色。所以大声疾呼,希望作家要做学问,只有这样才能产生伟大的作品。对于现在的青年知识分子来说,则是一个非人文化的问题,而不是非学者化。知识分子要有人文素养,这是起码的要求。
随着中国进入社会转型期,快速发展的社会极大地丰富了物质环境,也激发了人们对于财富的渴求。心态变得功利,而忽视了精神的深度。生活压力大,让人们变得浮躁,很难静下心来思考书中的要义,也很难有兴致去探索哲学的命题。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将阅读当成是获取信息的途径。
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瑶瑶告诉笔者:“我每天都坚持阅读,除了与幼儿教育相关的书籍以外,还会经常读一些成功学方面的书籍,这对我的工作是有益的。空闲的时候,我也会读一些手工制作和美食方面的书籍。”
与瑶瑶不同,在苹果公司工作的张玺说,“也许你不会相信,我的信息量多从与朋友的聊天中获取,看电视是获取知识的另外一个途径,在成长的过程中,大众传媒对我的价值观产生了一些影响。”
书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其本身还具备了很强的娱乐性。只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娱乐方式的层出不穷,读书这种消遣的娱乐性越来越暗淡。从事记者工作的小刘告诉笔者,名著如今很少看了,他觉得上网或者看美剧、看电影更有意思些。他坦言,古人以书为消遣那是没办法,谁叫那时科技不发达。现在人用视频一样能看名著,有声音、有画面,娱乐性比书强得多。
当然,人们远离阅读的深层原因还表现在“学而优则仕”的教育体制。一直以来,升学和就业成了国民教育的主要追求,学生形成有用的书就读,无用的书不读的功利阅读观。很多人把读书当成某种手段,而非陶冶情操;一个人的阅读量还与他对阅读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相关。如果认为阅读与自己的生存状况关系不大,或者阅读反而会影响生存状况的改善,他就没有阅读的需求和积极性。
日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的著作《低智商社会》中说:在中国旅行时发现,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书店却寥寥无几,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中国是典型的“低智商国家”。这无疑触动了中国人的敏感神经。只有崇尚读书学习的国家,才能丰实自己,获得世界的尊重。而读书的前提,则是如何让国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网络的快餐性
对于“死活读不下去图书”调查的真实性,大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孙学丽表示相信,但她认为调查的对象和代表的层面有一定局限。“如果这项调查在上世纪80年代,其结果可能正好相反。即使现在的美国,我想也不一定会有人喜欢读康拉德、塞林格,甚至是畅销书大王史帝芬·金所写的大部头作品。”孙学丽认为,真正喜欢阅读名著的大多是上世纪7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而现在喜欢阅读名著的人,除了少部分是出于纯粹的热爱,更多都是专业从事文学和文字工作的人。“如今是电子时代,阅读方式已经发生变化,互联网的方便快捷,手机的快速阅读,微信短而精的文字,让那些厚厚的名著乏人问津也很正常。”
在央企工作的小纪说:“上学时还会读刘墉的处世哲学,毕淑敏的散文,工作后就很少读书了。一是人变得懒散了,二是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即使偶尔饶有兴致,也会读一些电子书作为消遣,大部头的书读起来太累了。”
事实也正如此,即时的在线浏览正在取代传统青灯黄卷式的经典阅读。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正成为阅读新趋势。数字时代,一些人有了博客就不看书,有了微博连博客都不看了。需要警惕的是,微博大多止步于提供信息,而较少涉及层次更高的知识、思想和理论,对于个人修养的促进作用有限。同时,在线阅读以浅阅读和快阅读居多,由于缺乏思考,自然也不会有太多收获。青少年依赖于电脑阅读,容易产生思维惰性,缺乏思考和判断能力。很多人记忆力减退,甚至出现提笔忘字等现象。著名艺术家陈丹青不无担忧:孩子以电脑为生,手绘、绘画、素描等传统艺术正在逐渐消亡。
记得一位学者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个体的心灵成长;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社会到底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就看阅读能植根多深;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
阅读最大的意义和价值就是改变。每一个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都要重复自己祖先经历的过程,都要重新拿起图书阅读。和孔子、孟子等人的经典对话,才能达到他们那个时代的精神高度;和文艺复兴时代的大师交流,才能达到他们那个时代的思想境界。《朗读手册》里面有一句话:“阅读是消灭无知、贫穷与绝望的终极武器,我们要在它们消灭我们之前歼灭它们。”
当今社会需要共同语言,这就需要我们了解自己的历史和世界文明的经典。阅读恰恰是形成共同语言和建立核心价值的关键。古代有云,“三日不读,则面目可憎。”培养阅读的习惯、兴趣和能力,应该是一个民族的核心竞争力。
在日益现实和喧嚣的社会,人们仿佛少了几许情怀,几多思念。走得太远,便忘了出发的目的。克服功利主义,把阅读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培养文学兴趣和文学修养,不仅可以增加生命的宽度和厚度,还可以让生活更美好。
人文阅读,就像阳光照射万物,就如雨露滋养心灵。
(编辑·韩旭)
hanxu71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