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盲写训练引发的对于我国素描教学体系思考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jian1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谈到盲写这一训练方式,就不得不提到上世纪中叶美国已故的现代美术教育先驱——尼克莱德斯,之所以称他为现在美术教育先驱是基于他对于绘画启蒙教学的贡献,他在15年的教学实践中创立了独特的“盲画”写生教学法,对西方的素描基础教学乃至美国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抽象表现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我国现阶段,素描教学体系较为单一,仍旧是延续了苏联的素描教学体系,苏派素描教学的体系与盲写教学体系在教学思想上是不同的,通过对两种教学方式的对比,分析对于我国素描教学体系的思考。
  【关键词】:盲写;半盲写;素描教学;美术教育
  一、盲写的由来
  1、什么是盲写
  “盲画”写生教学法(以下简称盲写)是尼克莱德斯写生教学体系的核心理念,既是对传统绘画方式的革新,同时也是对传统素描理念的革新。盲写一反我们平时的绘画习惯,眼睛不是盯着笔下的画迹,而是紧紧盯住眼前的写生对象,全神贯注地感觉对象轮廓细节的起伏变化,眼随心动、笔随眼动,视觉、触觉同步,观察、描绘同时,观察、感觉、素描三位一体,同时开始、进行和结束。这是对我们的一种强制性的训练,通过这种反常规的绘画活动使我们体验到笔下的线条和感觉、观察之间的联系,摆脱理性思维的分析习惯,激活视觉思维和绘画感觉,从而形成正确的绘画观察方法。盲写仿佛是在用视觉触摸对象,强调眼睛对视觉信息的捕捉,把一般初学者的绘画学习由认知活动变成了感觉活动,学会用视觉触摸世界。这和我国著名画家,天津美术学院的于小冬老师的所提出的触觉素描思路是不谋而合的,在于老师的《触觉素描》一书中对于盲写这一训练方法也有所介绍,他所提出的触觉素描这一概念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触觉素描就是把目光像手一样去触摸所描绘物”我觉得这也是我们在盲写过程中所应该训练的能力。
  2、尼克莱德斯写生教学体系的历史背景
  这样与传统古典的写实方法大相径庭的盲写训练方式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这中间既是尼克莱德斯独具慧眼的创新之举,也是所处社会发展形势的必然要求。让我们回顾一下尼克莱德斯所处的时代,就不难发现他对与传统绘画方式的革新,绝不是处于孤立无助的境地。无论是在艺术界、教育学、心理学领域都有学术巨擘与之呼应。这里我们可举出马蒂斯、杜威、桑代克这些大师级人物,他们都是跨越19-20世纪影响时代的历史伟人,他们的理论建树从时间上和思想上都全面覆盖和支持了尼克莱德斯。马蒂斯20世纪初以其抒情优美的线描风行于世,他首先提出“精确不等于真实”的口号,直接挑战古典写实绘画传统。杜威是当时美国反传统教育成为进步教育思潮的领袖,他提出“经验自然主义”的教育哲学为强调感觉的写生教学提供了支持。19世纪末科学心理学逐渐发展成熟运用于教育,桑代克是美国著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他提出“尝试与错误”的学习理论,视学习过程为“试误”过程。尼克莱德斯也是这样告诫学生“你开始时必然要犯的那500个错误,犯得越早,你就越能够尽早去改正它们。”
  尼克莱德斯不到50岁去世,身后留下一部手稿,他去世后由他的朋友和学生整理出版。这本书名为《自然画法》的尼克莱德斯唯一著作,完整介绍了他的素描写生教学体系及课程设置,成为美国20世纪中期为数不多的绘画基础教材。尼柯莱德斯把画画比为小孩子学习说话般的自然冲动,属于内心感觉本能的表达,认为“只有一条正确的道路来学习绘画,这是一条极为自然的道路。它与技艺、技巧没有关系,与美学及概念也没有关系,它只与正确的观察行为有关系。我所说的正确观察,是指用所有的感官去实际接触各种对象。”在这本书里,他基于“盲画”的核心理念,设计了轮廓练习、动觉练习、塑造练习、虚轮廓练习和强化练习等,完全改变了传统的绘画方式。以致后来写出《用右脑画素描》、《像艺术家一样思考》的作者、加利福利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贝蒂·爱德华称:“自从尼柯莱德斯出版了他的《自然画法》后,四十多年来,众多的美国美术老师使用了轮廓练习,因为他们知道这能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绘画——或者说更好地看事物。”
  二、以契斯恰科夫为代表的传统素描教学体系与尼克莱德斯写生教学体系
  在我看来,实际上是尼克莱德斯教学法改变了传统写生教学模式的一统天下,对美国绘画基础教学的革新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如美国著名现实主义画家科特·安德森所做的描述:“三、四十年代以前,几乎所有的美国艺术院校都有一系列写生教学用的石膏,但现在这些石膏不是都被卖了就是都被扔了……过去画人体时,通常都是学生们对着一个姿势画上几天甚至一个星期,而现在通常都是一个姿势最多只画半个小时。”
  我国的素描教学体系从徐悲鸿带回欧洲学院派传统,强调对象的科学理解和理性的写实训练,进入到新中国时期,又全盘照搬前苏联的契斯恰科夫素描教学体系,延续了欧洲写实主义传统,因而形成基本不变、大同小异的中国学院式素描,即整体入手、表现形体、深入刻画、调整完成,所谓整体到局部,局部到整体的写生训练模式。
  以契斯恰科夫为代表的传统素描教学体系与尼克莱德斯写生教学体系列表进行比较,我们即可发现他们从操作方式到心理感受是多么的不同。
  三、盲写训练所带来的启示
  我们已经进入了多元文化缤纷的现代社会,但是我们的素描基础训练还是基本延续欧洲学院派写实传统,特别是美术高考的推波助澜,将中国式学院派素描训练以应试的方式普及推广。这既有悖于艺术人才的培养方向,也是中国专业美术教育的可悲之处。
  盲写训练给我一些启发,似乎为改变素描基础训练的问题找到了突破口。通观传统和现代两种不同的素描教学方式,反映出或者理性或者感性的学习特征。人类社会被科学、理性彻底征服,乃至于艺术也没能够保住自己的领地。不可否认传统的素描教学作为西方文明时代的产物,有着特定的社会条件和自己的哲学背景,科学理性对绘画的介入也推动了艺术更深刻的发展。当我们进入到后现代社会,现代的素描教学应该从科学理性的评量转移到对艺术感性的关注,如果将素描视为美术基础,一定要保持艺术本质,强调感觉的培养和感性的学习。当然,美术教学并不排斥理性的作用——教育本身就是带有理性特征的活动,教学中的感性发展需要通过理性来把握。素描基础训练既要教技术,更要教艺术。需要防止所谓应试方法、模式化训练对学习者的影响,谨防素描学习出现理性化的趋向。   四、“半盲写”训练的提出
  北京师范大学梁玖老师所提出的“半盲写”训练,我觉得这的的确确是一种很先进的绘画教学方式,这是一种把尼克莱德斯写生教学体系与传统学院派写生教学体系所结合一种训练方式,把写生绘画中的主观性能力与客观性能力训练揉合在一起,通过这种半盲写的训练方式,对于学生的绘画能力有一个全面的提升。
  绘画是感性学习,不是理性训练,应该从感觉开始,仍然回到感觉。感觉不仅仅是视觉的反映,它综合了各种感官接受的信息,应该是一种直达于心而又无以言表的感受,是内心获得的对象直觉。当我们一味追求所谓现实物象的客观描绘时,通过透视比例的测量分析来学习素描,那往往是没有感觉的视觉镜像——很多所谓写实训练就停留在这个阶段。尼克莱德斯主张调动视觉、触觉等一切能够启用的感官,注重用心去体验描绘的对象,比较接近人的感觉形成。在素描学习中教师经常强调理解,理解不等于理性知识的了解,而应该是看得清晰,同时感觉深厚。这我们曾经认为感觉是感性认识,不确定也不科学,而只有理解才是理性认识,属于认识的高级阶段。这种认识至少在艺术实践中是片面的。理解不是认识的终结,理解是为了帮助感觉,敏锐的感觉有时能够超越理解。所以,现代素描教学应该从感觉开始,最后回到感觉。感觉使看有所见,感觉滋养着看,绘画培养了感觉敏锐而精神世界丰富的人。
  五、结语
  结合我国现在的美术教育,我们的素描教学训练在理性的道路上走得太远,而美术高考使其变本加厉,一些美术教师在不得已中随波逐流。我们作为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的学生,我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在今后还是很可能会投身于美术教育工作之中,我国美术教学未来的发展与进步的重担,就落在我们我们诸位心会班成员的身上,我觉得从美术教学层面,盲写训练给予我最深刻的感触就是,我们在美术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勇于突破传统,敢于创新,走出片面的美术教学思路,不让我国美术教学的片面性经我们之口,继续故步自封下去。
  参考文献:
  [1] 《素描进阶教程——尼克莱德斯教学法》,(美)基蒙·尼克莱德斯,王敏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 《像艺术家一样思考》,(美)贝蒂·爱德华 张索娃译,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3]《像艺术家一样思考之二》,(美)贝蒂·爱德华 张索娃 译,海南出版社2004年版。
其他文献
【摘要】:青枫公园是一个集生态、科普、活力三大主题为一身的城市森林公园,作为一个常州市内最大的免费的敞开式公园,同时也是展示常州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青枫公园内的标识导向系统,在承担着为游人提供指引功能的同时,标识系统的造型设计也应当作为公园景观中的一个重要元素来体现公园的主题性与常州的地域文化特色。  【关键词】:城市森林公园;标识造型;造型;地域文化特色  青枫公园位于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占
期刊
艺术歌曲是由诗歌与音乐融合在一起而产生的艺术体裁形式,是由舒伯特确立的,是优美的旋律和美妙的人声的和谐统一。《故乡》是一首叙事性的歌曲,是创作于上世纪40年代的作品。据作曲家陆柏华介绍,他是在泪光中完成的这首作品,该作品是作曲家的亲身的感受所作。当时候正是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人们流离失所,战争使祖国到处都是满目疮痍,心里充满了悲痛和哀伤,期盼这样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过去,什么时候才能回到祖国温暖的
期刊
【摘要】:中国民族声乐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夏禹时期的情歌“候人兮猗”到现在中国的民族声乐的发展,历经了几千年传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以及西方音乐艺术的流入,使我国原有的声乐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融合。  【关键词】:背景;声乐  一、我国民族声乐发展的几个阶段  在远古时期我国的音乐文化就已经开始发展了。声乐产生于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和生产劳动,源于人们猎物取食的生活场景中、源于人们对现实
期刊
(一)想象在声乐学习中的作用  学习者的任何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不论简单的还是复杂的,都离不开想象,想象同其他的心理过程复杂的、有机的联系着。想象在声乐艺术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歌唱与发声的感知觉,以及在歌曲演唱中,每一种思想,每一种情感,某些意志行动,都包含着想象活动。  1、想象促进学习者掌握声乐学习技能  歌唱训练的过程虽说是一个接受艺术熏陶、提高自我修养的过程,但是不
期刊
【摘要】:现阶段,中国正处于一个全球化的背景中,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然而,传统文化是我们不可丢弃的财富,如何汲取中西方文化的精华,把握时代的节奏,设计具有民族特色的韵味餐具是我们新一代的设计师面临的课题。传统文化是“史”,现代设计是“今”,借古开今,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建现代具有民族特色的新时代餐具,将传统设计的精髓转换为现代设计的源泉,设计出具有时代气息的民族的特色餐具。  【
期刊
【摘要】:餐厅的室内环境装修必然要以人为本的,中式餐厅在其特殊的文化背景下更要重视把握“人”这个主题。在装修时,主张简约、环保,并在简洁中蕴含“雅”的韵味,在环保中注重自然之美,有效利用绿色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使餐厅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达到高度统一。中式餐厅的设计者在追求“中国风”时,要创新地体现民族传统文化。这样的中式餐厅才会更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  【关键词】:中式餐厅;室内环
期刊
【Abstract】:A Rose for Emily is an excellent short story by William Faulkner in 20th century. It describes the individual tragedy of the protagonist, Emily. As the last southern aristocrat in Jefferson
期刊
【摘要】:随着全球保护生态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应用和宣传愈发重要。人们在长期与大自然的相处中,借鉴历史实践中长期积累的经验,从自然、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生态设计,不断调节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对发展生态旅游业与保护环境的矛盾统一关系,提出了设计应不忘初心,“为而不恃”、“为而不争”,力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关键词】:环境保护;生态设计;可持续;共生  近几年来
期刊
【摘要】:随着“图像时代”的到来,舞美设计作为一部戏的“外包装”,已逐渐成为戏剧的半壁江山。本文从认真阅读剧本、展开合理想象、大胆进行设计三个方面,具体论述了舞美设计师如何做好一部戏的舞美设计。  【关键词】:阅读剧本;合理想象;设计  如果把戏剧由文学、音乐、舞台美术等构成看做是一个大综合的话,那么舞美设计就是由绘画(布景)、雕塑(道具)、工艺美术(服装)、实用美术(化妆)等构成的“小综合”。“
期刊
【摘要】:中国文坛对戴望舒诗作的评价一直存在很大分歧,戴望舒被公认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有争议的作家之一。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争论的双方都把对戴望舒的评价与西方现代派的评价完全拉扯在一起,他们过分看重了戴望舒诗作受欧洲象征派影响的一面,而忽略了其独创性的成就。本文认为,戴望舒的诗歌之所以能产生较大的影响,绝不仅仅在于引进欧洲的象征主义诗风,而在于其借鉴欧洲象征主义诗派基础上的独创精神及其后期诗艺转变对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