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性”色变?聊聊艺术与色情的交界处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un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2月,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为了宣传新展览“国际波普艺术”(International Pop),在Facebook上发布了比利时艺术家Evelyne Axell的作品《冰淇淋》当作广告。但这似乎并未得到Facebook的认可,他们不仅没有认为这幅画是波普艺术的经典作品,更以“裸露过多肌肤”、“引人遐想”等为由从网上移除了图像。
  不同于部分国家的开放,和岛国的特色,在世界上的大多数地区,“色情”依旧是一个让人听了会面红耳赤,甚至羞于表达的词语。无论是裸露的身体、还是诱惑的性暗示,都会被人们归为轻浮和淫秽的表现,即便是在艺术中。


  而事实上,相比社会,艺术圈内更容易出现“越界”的作品,但这样说似乎也不够准确,因为对于色情,艺术圈好像从来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这使得艺术家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创作。当然在这其中,有一些蕴涵深意,而另一些则免不了让人觉得是打着“艺术”的幌子。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每一个社会都不得不接触色情艺术。社会怎样对待它,反映着的其实是这个社会的性价值观念和性文化。
  艺术圈的“色情”并不能为社会所接受?
  开篇提到的作品《冰淇淋》被Facebook从网上移除的举动,是展览主办方费城艺术博物馆始料未及的。其策展人Erica Battle表示,她们挑选Evelyne Axell的画当作展览广告,是因为它包含许多波普艺术的题材,像消费、欢乐与诱惑等。同时,《冰淇淋》也具有解放、享乐主义精神、1960年代性解放运动的特色。而Facebook则称这幅以“女性舔冰淇淋”为主要画面的画作太过挑逗、过度裸露,因而触及了他们所能容忍的底线,必须删除。
  不过,费城艺术博物馆方面却并不买账。他们随后重新发布了《冰淇淋》,并附上一段文章,说明画作背后的重要意涵:“这幅作品可以被看成是对主流波普的一种批评。女人在这种主流中常常被描绘成被动的,而艺术家想要描述一种主动并自信的去追求自身愉悦的女性特质——就比如《冰淇凌》中这个忘我地享受着甜点的女人。”馆方也在文章结尾处询问读者如何看待Facebook的色情审查制度,经过一系列的争论,费城博物馆最终赢得了胜利。
  现在,这幅画被重新放回了网上,博物馆也利用这幅着色鲜艳张扬的画来激起关于描述女性的话题与讨论。而针对Facebook给女性被虐待或伤害的图片大开绿灯,却禁止发布《冰淇淋》作品,不少网友对这种双重标准感到十分不满。因为据先前的记录,Facebook检查系统也曾删除了哥本哈根小美人鱼雕塑,模仿玛瑞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的裸体行为艺术照片,以及艺术评论家杰瑞·索尔斯(Jerry Saltz)的帖子,同样遭到大众批评。一名读者Colleen Kramer Kessock更是直接呛声Facebook:“如果《冰激凌》都可以称为具有‘冒犯性’,那我也不希望再看见那些撅着屁股穿丁字裤的女人,谢谢。”
  不过在这场争论中,也有一部分人支持Facebook,他们认为作品本身的价值并不能令人所信服。“艺术家的描绘其实很无力,不过是单薄地去影射性场景,这根本不能称为艺术。”艺术爱好者ChukT.Gilroy说:“现在的艺术其实只要有爆点。如果这是艺术,那么敲碎玻璃也能称之为音乐了。”


  其实就这件事来看,Facebook的确管的有些太宽了。正如莎士比亚的名言“1000个人心中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所说的那样,每个人对这幅画都可以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例如你问一个6岁的孩子在看到这幅画的感受时,他很有可能会瞬间被这艳丽的色彩所感染,随即嚷嚷着让妈妈立刻带他去买个冰激凌来吃。
  因此,所谓的“色情”似乎也只是成人们在自己广泛的认知后所平添上去的理解。而作为社交网站来说,大可不必在此时充当“保护者”的角色,每个人都有欣赏的自由,“艺术”本来就是一件天马行空的事,单纯的人看到童真,复杂的人看到情欲,都属于自己的理解,没有谁对谁错。而强行要为它加上“色情”的盖章,总让人觉得有些过于偏激,或是欲盖弥彰的嫌疑。


  艺术中的“色情”到底有没有意义?
  提起“色情”艺术,自然就不能不提到岛国,以及其中的大师——荒木经惟。作为日本当代最杰出且最具争议的摄影艺术家之一,荒木经惟从上世纪60年代出道以来便备受关注。在他的作品中总是充斥着大量不轻易为大众所接受的元素,例如女人、裸体、性、欲望、死亡以及都市景象等,而其中的色情成分更是给他招惹来了一系列的麻烦:如1992年,在《疯狂图片日记》展览中他被控展示淫秽照片,被罚款30万日元;1993年11月,国家警察局在东京涩谷的帕克画廊,以销售被认定为淫秽出版物的荒木作品集《色情》为由,而没收了所有余书……
  但偏偏是这样一个以“淫秽、色情”为拍摄主题的人,最后却成为了人们口中的“艺术大师”,也着实令人感到不可思议。不过作为一直以来都在“性”这件事上持开放态度的日本,诞生这样一个大师,似乎也有那么点逻辑可循。日本对性的崇拜是相当坦率的,这样的“性文化”让这一切都变得如同吃饭、逛街般自然。在他们看来,狂热的爱情及其性的表现不受道德观念制约,完全是一种美的本身。


  因此,荒木经惟曾在一次采访中说过:“假如有艺术和色情之分的话,那么艺术中缺乏了色情性,它的感染力便会减弱。”可见,在这位大师的眼中,“色情和淫欲”将是永恒不变的主题。他还提出:“过度地限制‘色情’艺术是不行的,不是说‘性即生’吗?”(日语中这两个字的发音相同)。荒木经惟把摄影作为一件私密的事情看待,他认为人们对于私密的事有表达的欲望,想要一吐为快,分享出去,公之于世。他喜欢拍性,他认为那是关系,是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关系。   以上这些当然都是艺术家自己的说法,事实上,尽管很多艺术家表示并不喜欢为自己的艺术品添加任何概念化的标签,但当遭到质疑时,他们往往还是能够自圆其说的。因此这类色情艺术作品在除去感官刺激之余,是否还具有起深层次的含义,则是需要局外人来细细斟酌了。
  外界有种对荒木经惟的评价是:“躲在镜头后面的淫秽摄影者”。简单的几个字体现出了人们对他又爱又恨的矛盾心态——一边震惊于甚至批判他的过度开放,另一面则忍不住窥探他镜头下的一切。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这些令人面红耳赤的摄影图像背后,似乎有着一种神秘的力量,吸引着你,使你不自觉地去寻找内心深处的真实欲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有些“解放天性”的意味吧。


  而荒木经惟看似充满色情的摄影艺术,说白了其实更像是一种人生的真实写照,纯粹、随性又独特。比如其著名的影像集《阳子》,就惨淡地记录了他与亡妻的情事写真,无非应验了“情欲是一种挣扎,生命是一种即逝”。因此,他的艺术作品所产生的争议,只能说是每个人对“性”的理解不同。在他看来,人生充满悲哀,摄影仿佛感伤之旅,而女性裸露的身体,则是人类最自然的状态,是人在抛弃外在附属物后的本真存在,显示出不为人知的美感。
  我想,这个世界上,总需要有这么一个人能够面不红耳不赤地、坦荡地诠释人性的真实。当然,这并不代表我们应该去推崇荒木经惟的作品,毕竟很多照片还是会引起人们,尤其是女性的不适与反感,但却并不能一概否认他及其作品的意义。“存在即合理”,艺术本身就没有孰是孰非,他有表达的权利,人们也有拒绝接受的自由,多元化的社会理应包容一切。
  “色情艺术”中女性成主角——无处不在的隐形歧视?
  最近,“柳岩当伴娘被闹”事件再度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女性的关注,一时间,“性别歧视”、“女权问题”等再度登上话题榜,成为了各大网友的热议。而之所以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是因为这并不是个个体事件,长久以来社会对女性的隐性歧视、不平等对待时刻都在挑战女性的底线。“柳岩事件”就好像是一个导火线,点燃了女性们心底积压许久的愤怒。


  而反观艺术圈,也能惊讶地发现,“色情艺术”中的主角,女性占据了主要的比例,艺术家们似乎更偏好于通过描绘女性的裸体来展现美,传递思想。埃贡·席勒(Egon Schiele)用作品表现出情欲和崇拜,更展现了一个淫秽的坦率的态度,把作品从单纯美丽转化成了疯狂的性爱;毕加索从女性身上获得灵感,一生都受到性的诱惑,并享受其中;荒木经惟则将“女性裸体”作为主要的视觉符号,延伸出各种意义……
  似乎谈到“色情”,大家都会心照不宣地将其与女性联系在一起,究其原因,这应该也和长久以来社会对女性的定位不无关系。无论社会多么发达,女性不可否认地处在相对弱势的地位,所以被消费、被娱乐、被物化似乎成为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这样一种扭曲的价值观免不了引人唏嘘。在这样的背景下,艺术圈涌现出了一大批女权艺术家,希望通过艺术的途径来捍卫自己的权利。这固然是好的,但其中却也免不了诞生一些荒诞的作品,这样的艺术家如果用现在热门的网络语言来形容,就是患有“直男癌”的女人。
  瑞士女艺术家米洛·莫蕾(Milo Moiré)专门以裸体方式做行为艺术表演,她曾实施过一个名为“裸体自拍”的艺术项目,即在公共场合脱得一丝不挂,随后不断找路人与自己合影。虽然在第一站:巴塞尔历史博物馆前的赤脚广场上,还是有很多路人因为好奇配合了她,但据事后的报道,很多艺术爱好者还是觉得她的这一做法很可笑。而当莫蕾将这件作品在法国埃菲尔铁塔前实施时,却遭到巴黎警方的逮捕及处分,理由是“在公共场合暴露生殖器会对他人造成侵犯”。


  无独有偶,卢森堡女艺术家Deborah de Robertis也曾因相似的事件而被警察逮捕。事情发生在巴黎的一次展览上,Robertis走到知名画作《世界的起源》面前,突然坐在地板上,并撩起裙子露出下体。随后她被警察带走,博物馆方面对这位艺术家提起了诉讼,理由是露阴。不过这并没有阻止这位艺术家的脚步,在2016年初,她又在展出的马奈名画面前如法炮制——当众脱衣服裸体,并躺在地上模仿裸女姿势。这样的艺术着实让人在震惊之余,却又感到无法理解。
  利用自己的身体来进行创作,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对,但如果用“色情”作为话题来博取眼球,甚至创作毫无意义的作品,则免不了引起人们的反感。女性的身体本身是有魅力的,社会的开放也让人们对于“裸体”的审美不断提升,但作为女性艺术家,理应自爱,利用自身的先天优势来制造话题,似乎有些“自甘堕落”的意味,好似在无形中附和了男权社会对于女性一直以来的定位。
  正如猩猩女孩(Guerrilla Girls,一群女艺术家组成的团体)在90年代所说的那样,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中现代艺术区里只有不到5%的艺术品来源于女性之手,却有85%的裸体作品都是女性。因此,相比那些哗众取宠的“色情”艺术,这难道不是更值得被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吗?

其他文献
香港拍卖观感,标题即结论。  整体成绩,香港这次极其不错。苏富比31.39亿港元的成交,同比2015年秋拍的26.69亿港元上涨17.6%,环比2015年春拍的26.94亿港元上涨16.5%。保利香港12.95亿港元的成交,同比2015年秋拍的9.23亿港元上涨40.3%,环比2015年春拍的10.98亿港元上涨17.94%,且则创下成立4年来的最高纪录。  十几个点的涨幅,对互联网企业来讲根本拿
期刊
“何藩是唯一一个拍摄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的人,他对光影的表达充满戏剧性。更重要的是,他没有试图去记录香港,而是用镜头捕捉人物,普通的香港人。从他的照片中我看到人性,感到暖心,那些照片里的人像自己家人一样有亲切感。”  ——《何藩:香港回忆录》的策展人Sarah Greene  有个朋友告诉我,她看到了一些照片,是个叫何藩的人拍摄的,拍摄时间大约在六十年前。她并不知道何藩是谁,也不知道他长什么样子
期刊
张健君是个很容易让人亲近的人,闲聊几句后就能发现,他的身上并没有一般艺术家的张扬,反而多了一股与生俱来的亲和力。多年留美的西方经验则让他的绅士做派愈发明显,一举一动都让人感觉舒服自然。  与张健君的采访地点约在了他所执教的上海纽约大学,在提前一天的确认邮件中他详尽地写下了具体路线,并表示会在10点半时于学校门口接我们入校。我们因此刻意提早了十分钟到达,却没想到远远地就看到他已经等在那里,这个心照不
期刊
有一篇报道《沈文裕:一个天才的迷失》,讲钢琴家沈文裕的,当沈文裕要辍学回国而德国老师说,你回国之后就会断了你的前程,报道的结论当然肯定了沈文裕的德国老师的预言,沈文裕到了中国好像真的就不行了。  但而这个不行完全是从成功学的角度来判断,其实沈文裕本人并没有迷失,他每天在地下室练琴,当然他的才华没有在音乐舞台上继续发展。媒体议论他的时候还把责任推到了父亲那里,他父亲疯了似的要让沈文裕和母亲从德国回中
期刊
我们身处的世界,存在着成千上万各不相同的火车站,无数的人在这里聚集又向四面八方奔去,在或长或短的旅途上,火车窗外的风景或许大同小异,但火车站本身却成为我们独一无二的风景记忆之一,地域,文化,宗教的不同,使得这些火车站在建筑风格上形成了自己的显著特色,或雄伟壮观,或优雅古典,或简约现代,它们的建筑风格体现了自己的历史年代,成为当地的地标之一。村上春树的《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里面,主角多崎
期刊
看王音的个展,自然会思考绘画与反绘画的问题。“坏画”不知道是哪年在中国绘画界开始流行的,反正这几年大家热衷于讨论。事实上,直奔“坏画”而去,或是“为了坏画而坏画”,大多是失败的。相反,在中国“好画”实在是太多了。我们这个绘画教育系统的建立,目的是让你成为一个好画家,让你能画好一幅画。所以,将“坏画”作为目标,你一开始就输了。  “坏画”是学不来的。它违背了你的视觉训练、惯性表达乃至审美趣味。所以,
期刊
中国北京,中年妇女翩然起舞的景山公园;丹麦哥本哈根,女孩的午夜电台;中国辽宁金城,小镇文艺青年的故乡;互联网上,随机偶遇陌生人的在线交友网站??这些人,这些地点,你可能永远不会主动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因为,这些人,毫无瓜葛;这些地点,又相去甚远。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如果不是在远离巴黎市区的布洛涅森林公园,没有来到极具“出世”意味的路易威登基金会,上面说到的那些人和地点,也只是世界上毫无交集的千
期刊
最近在拍场上看到一幅越南画家梅忠恕(1906—1980)的画作,一见钟情。这幅半世纪前的作品,端端正正地画了八位小孩子围坐在一起学习书法的场景。中间是正在练字的,两边有拖纸和卷纸的,后边有磨墨和拿笔的,还有两位端看的和一位走神儿的。八个孩童神态各异,但是都透着一种认真的可爱。他们正是像海绵一样吸收知识的阶段,对练习毛笔字自然是充满好奇与向往。这幅清朗雅致的画,如柔软的电流,直达观者明净的童心。而这
期刊
自上世纪80年代始,巴塞尔这座位于瑞士、法国和德国交界的边塞小城,便以“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的高品质、多样性以及国际化迅速享誉全球。时至今日,瑞士、迈阿密、香港这三个巴塞尔艺博会的举办地已分别囊括了欧洲、美洲、亚太地区大部分的尖端画廊和当代艺术作品。  就是这样一个世界顶级的艺博会,以主打推广“亚洲视野”的旗号,在香港连续举办四届之后,却仍然鲜见作为亚洲艺术重要代表——“当代水墨”的出席,对于中
期刊
欣赏张健君的作品,就好像在看一部流动的电影,它并非是简单的图案,那一个个圆形、一条条流线都仿佛在诉说着什么。看似平静的画面之下暗流涌动,他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融入其中,将生命的本质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  他把自己的创作主题概括为“出世”与“入世”两个方面,但探讨的却始终是“从无至有,再至无”的过程。不过厉害之处却在于,在他的描绘下,“消失”似乎也变得不再伤感,而成为了一件人们无法避免,继而能够坦然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