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治疗近视

来源 :老年博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huan879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有没有近视眼?答案是肯定的。中国关于近视眼镜的留存史料并不多,明代画家仇英所绘的《南都繁会景物图卷》中,有一老者戴着眼镜的片段,可以算是近视眼镜在中国的最早表现。
  在明代之前的唐代、宋代,文人中也会有近视眼,他们无法像明代的文人那样佩戴眼镜。比如唐代的白居易,宋代的杨万里、欧阳修都是眼疾重症患者。尽管史料中未曾明确他们所患眼疾的具体症状,但从有关诗作中可以得知,这些眼疾很有可能就是近视眼。比如白居易在《眼暗》一诗中说道:“早年勤倦看书苦,晚岁悲伤出泪多。眼损不知都自取,病成方悟欲如何。夜昏乍似灯将灭,朝暗长疑镜未磨。千药万方治不得,唯应闭目学头陀。”白居易少年苦读,留下诸多名诗名作,但他也因为用眼过度导致视力下降,看任何物体都感到混沌模糊,其中的痛苦在诗中展现得清晰明了。
  白居易的近视程度不浅,宋代的欧阳修也不低。宋人叶梦得在《石林燕语》中记载:“欧阳文忠近视,常时读书甚艰,惟使人读而听之。”欧阳修已经近视到目不识字,只能让他人读给自己听的程度,按照今天的视力标准,起码要佩戴800度以上的眼镜。还有苏辙,也是个不折不扣的近视眼。他在《夜坐》中用“少年读书目力耗,老怯灯光睡常早”来表达自己因近视而颇为苦恼的无奈心情。
  像欧阳修一样的读书人,在被近视折磨得痛苦不堪而又无法通过眼镜矫正的情况下该如何是好呢?只能通过药物治疗或是理疗。
  在理疗中使用最多的便是烟熏。宋代的《养疴漫笔》中记载:“枸杞子榨油点灯,观书能益目力。”用枸杞的种子榨出的油作为灯油,每夜挑灯夜读,可以提高视力。这是古人解决视力下降的常用方法。
  其实,现在来看,烟熏疗法并不科学。古代没有电灯,白天劳动、夜晚苦读,本身就很辛苦,加之油灯的光线暗淡,长期在灯下阅读很可能导致视力下降。尽管枸杞子作为一味中药材,的确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但是通过烟熏来提高视力既没有科学依据,也无法收到成效,而且油烟中含有很多有害的化学物质,长期熏眼,还会适得其反。
  烟熏之外,另有一种简易便捷的明目方式—药洗。北宋末年成书的《苏沈良方》在第七卷“治诸目疾”里详细记载过关于药洗眼目的方法。“上盛热汤满器,铜器尤佳,以手掬熨眼,眼紧闭勿开,亦勿以手揉眼,但掬汤沃,汤冷即已。若有疾,一日可三四为之,无疾一日两次,沃令眼明,此最治赤眼,及睑痒。”意思是说,准备一盆热水,用双手将热水洒在紧闭的眼睛周围,一直等到冷却为止,每日视情况清洗数次,即可达到明目的功效。据史料记载,苏轼因写作过劳导致目痛,曾长期坚持热敷眼目,使得目痛之疾得以缓解。
  除此之外,在宋末元初兴起的禁咒术逐渐成为治疗各种疾病的正式科目,颇受时人欢迎。在治疗眼疾时,禁咒术中有一种叫“犯眼咒”的方法:“左手持剑诀,指眼诵咒毕,将眼吹三口。”很显然,这是一种毫无科学依据的迷信思想,但在古人看来,通过念咒语来治疗近视眼并不可笑。
  由此可见,在没有近视眼镜的情况下,古人已经对如何治疗近视眼進行了研究探索,虽然形成了一系列治理疗法,但成效并不理想。
  (摘自《新天地》2020年第11期,余娟荐)
其他文献
1978年,当传记影片《孫中山》为珠江电影制片厂赢回金鸡奖最佳影片和其他8个单项奖的时候,丁荫楠觉得心里那块隐约存在的石头好像放下了:自己终于拿了“第一”,如果母亲能看到,应该会为自己感到骄傲。  从《孙中山》到《周恩来》,再到《邓小平》,丁荫楠的人物传记影片从一座高峰到达另一座高峰,给国人影像记忆留下了一部部经典。回望走过的路,丁荫楠始终觉得母亲的影响一直牵引着他前行。  1938年10月,丁荫
期刊
祖国说,你是泱泱中华的赤子  保家卫国是神圣的使命与担当  青春的热血,染红了边关的战旗  喀喇昆仑,用生命筑起巍峨的界碑  故鄉说,你是红色两当的孩子  巍巍秦岭锤炼铮铮铁骨  陇原沃土培育家国情怀  一江七河滋养着的滚烫血脉  是乡亲们引以为傲的卫国戍边英雄  母校说,你是百年师大的骄子  爱国进步的精神一脉相承  行旨须直的校训铭刻在心  携笔从戎,没有成为传道授业的先生  用鲜血和生命启迪
期刊
书是—  撵走寂寞的琴弦,  逐除孤独的神鞭。  奋勇向上的暖流,  砥砺前行的风帆。  渊博知识的学府,  长人才干的教坛。  添增本事的课堂,  敏锐思维的校园。  乐享天年的美食,  充沛精力的盛宴。  升华境界的熔炉,  陶冶情操的锤锻。  净化心灵的玉液,  明白事理的觉禅。  抵御诱惑的盾牌,  斩首邪恶的利剑。  决胜千里的助手,  运筹帷幄的帮办。  提高修养的沧海,  放飞梦幻的
期刊
旅游是求知的方式之一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就是知行统一。一味地读书,从不实践,是不可能真正获得成功的。将自己困在文字的牢笼里,凭空想象,怎能对外面的世界有直接、深刻的感受呢?世界如同一本摊开的大书,等着人们用脚步去“阅读”。如果你不去爬长城,怎么知道长城的雄伟之处;如果你不去看秦始皇兵马俑,怎么体会秦始皇统一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的伟大功绩;如果你不去参观罗浮宫里精美绝伦的油
期刊
说起庐剧,合肥人并不陌生,从“难登大雅之堂”到前往中南海演出、精品频出,如今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都离不开“庐剧皇后”丁玉兰的杰出贡献。  8岁开始学艺,丁玉兰82年来一直没离开过舞台,塑造了100多个鲜活饱满的艺术形象。退休后的她仍然活跃在戏曲舞台上,教学、排戏、写剧本,每天都像只陀螺似的忙得连轴转。“没有庐剧,就没有丁玉兰。”90岁的丁玉兰继续为庐剧传承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  年少学艺 开启戏
期刊
一张纸,一把剪刀,再加上一双灵巧的手,就可以绽放出一幅幅赏心悦目的艺术作品。大红窗花、精美花篮、栩栩如生的生肖图案、雍容典雅的花卉盆景……在一六八玫瑰园学校,有一位敬业优雅的“不老玫瑰”,古稀之年仍织耕三尺讲台,不遗余力浇灌祖国花朵。她就是民间剪纸艺术家承秋萍。  自幼喜欢手工制作  承秋萍的家里摆着各式各样的剪纸作品,有的喜庆,有的素雅,无不透着民间文化艺术的芬芳魅力。  和许多剪纸爱好者一样,
期刊
我认识一位老者—从年龄上看,确实应该叫“老者”,但从他整个人的状态来看,和“老”一点儿都不沾边。  虽然年过七十,他却活得像个朝气蓬勃的孩子,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网上购物、手机支付这些他早就熟练掌握了。更重要的是,他的身体很硬朗,“一口气上五楼,不费劲儿”,他习惯这样对众人做自我介绍。其实,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这句话没有丝毫夸张的成分—他几乎每年都会参加马拉松比赛,而且还能获得不错的名次。 
期刊
每逢节假日,74岁的赵兴堂都会带着挫琴去山东青州古城里演出,有时站在树下,有时坐在巷口。闻声而来的游客经常会问:这是啥琴?  挫琴既是弹拨乐器,也是拉弦乐器,形制独特,琴身正面呈“正半管状”。由于形似农村汲水用的辘轳头的一半,在山东省青州市,当地人也叫它“半边辘轳头”。  赵兴堂把左手放在琴头底部半圆的洞内,将琴身架在左肩,右手拿起琴弓—一根高粱秆。右手“执弓寻弦”,左手带动琴身“送弦迎弓”,一曲
期刊
风瘪菜。冬菜心风干后,用盐腌制后壓榨出汁,将菜装入小瓶子,用泥封口。夏天时食用,菜色微黄,有淡淡的清香味道。  风汤菜。风干后的任意青菜,切碎后用麻油、酱油和酒炒制,入瓷坛内加芥末焖制。  两样小菜都极其简单,再加一碗糙米饭,一盏淡酒,已经满足了。这样就能满足的人已经有些老子的味道了。可是老子也得吃饭,智慧也得有五谷垫底。即便是辟谷,也得有米粥照应,然后才能是清水。清水转一圈,还得米粥应和着,才能
期刊
我的父亲、母亲都已迈过80岁的门槛,所幸,身体都没什么大毛病,很健康。  常有人向父亲请教长寿的秘诀。父亲常说,做人“傻”点儿好,“傻人有傻福”,再钻营算计,一辈子也就这么长,吃的不过一日三餐,睡的也不过卧榻三尺。活得不亏心,人自然就长寿了。  20世纪60年代,父亲积极响应“支援农村建设”的号召,在纺织厂做工。那时候家里经济困难,奶奶和母亲衣服的膝盖处都是补丁,但父亲从不往家里“顺”一寸布;后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