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五要”“五不要”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l9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要“直译”,不要只求“大概”
  
  所谓“直译”,就是“以直译为主,字字有着落”。文言翻译题打分都是按“点”给分,“点”一般是重要的字、词,或通假字,或古今异义,或一词多义,或词类活用等。愈是“难”的字、词,愈要“突破”,不要绕道而行。
  如:“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中“披”字,许多考生要么没译,要么译成“披露”或“披衣”。这里应该是“批阅”的意思,即“阅读”。
  
  二、要“通达”,不要盲目追求语句华丽
  
  翻译讲究“信、达、雅”。而高考文言文翻译一般只要做到“信”、“达”即可。“信”是指译文准确无误,忠于原文;“达”是指译文通顺畅达,没有语病。“雅”是指译文优美自然,生动形象。
  如“鞠咏之才,不患不达”,有些考生为求华丽,把“不患不达”译成:“他肯定会飞黄腾达。”看起来意思差不多,其实有明显的缺陷:一是没有直译,把原句的双重否定句改成了肯定句;二是漏掉了得分点“患”。应译成:凭鞠咏的才能,不用担心将来不显达。
  
  三、要“保留”,不要“硬译强改”
  
  原文中表示国名、年号、地名、人名、物名、官职名等词语应当注意保留下来,不必翻译。
  如“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句中的“尧”、“咎繇”是表示人名的词语,翻译时均应给予保留。可译成:“假使尧在上主政,咎繇当法官,怎么会有夺人马驹的人呢?”
  
  四、要“增减”,不要只注意“对译”
  
  原句中的省略部分,翻译时应把它补充完整,补充出来的内容要用括号标示。如“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可译为:“(有人)屡次(把他的文章)给我看,(我)另外让人收藏起来,但没有读过。”原文中如果含有一些没有实在意义的文言虚词,翻译时也应当注意把它删除。
  如“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句中的“者”、“也”是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应删除。可译为:“如果有人像这个老人一样被欺负,也一定不会给他马驹的。”
  
  五、要“变通”,不要“以今类古”
  
  翻译时需要变通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一是原文为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固定句式等,翻译时要注意将其调整成正常语序。
  如“奈为医者戒余勿食何”是“奈……何”的固定句式,翻译时就要作适当的调整,可译为:“医生告诫我不要吃东西,对此该怎么办?”
  二是原文中的通假字、偏义复词等,要注意识别,翻译时应注意它在文中的意思。
  如“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中“开合”,显然是偏义复词,偏在“开”字,翻译时“合”不要翻译出来。三是原文中含有活用性词语,翻译时应注意正确判断它的活用类型。
  如“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中的“奇”,就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可译为:“然而也对他不采纳我的意见而实现自己的心愿感到惊异。”
  四是原文中的“古今异义”字,不要简单地用今义去类推。
  如“及至任,略不加礼,课其职事甚急”中的“略”、“课”很容易理解成“稍微”和“上课”,就犯了“以今类古”的毛病。全句应译为:“到了鞠咏就任后,王化基对他一点儿不加以礼遇,而是非常急切地考核其公务。”
  五是原文中含有借代、借喻等修辞格,翻译时应注意用意译方式。
  如“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中的“乌纱”用了借代修辞,其本体是“官吏”,翻译时应意译为“官吏”而不能直译为“乌纱帽”。
  【作者单位:江苏省赣榆县厉庄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李君
其他文献
高考试题中,文言文翻译为主观试题,一般呈现2到3个小题,赋分10分,每道题都有3到4个采分点。如2007年湖北卷文言翻译题“门前植槐一株,枝叶扶疏,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的评分细则:  满分4分。“扶疏”“时”“哺”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译出大意给1分。“扶疏”可译为“茂盛”“繁茂”“茂密”等。“时”可译为“常常”“时常”“时时”“不时”等。“哺”可译为“给……吃”“让……吃”等。  在译出大意方面
期刊
体验“爱”与“恨”  ■王能光    题目展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人向感情的高峰攀登,可以中途休息;从怨恨的险坡往下走,就难得留步了。(巴尔扎克《高老头》)  读了这段材料,你有什么感受呢?请把你的感受、领悟或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记录下来,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思路引擎  一、 写作本题,首先得明确材料的含义  什么叫“向感情的高峰攀登
期刊
咏物诗:由物到志显理趣    [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1)在这首小诗中,作者所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2)本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及作用是什么?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指导]  这是一首咏物诗,阅读这类诗歌时应注意:  1、准确把握意象。古诗中常见
期刊
那一个个精心装扮的美丽句子如颗颗透明的玻璃珠,在叮叮当当的清脆碰撞声中,把某种情愫点点滴滴地传进我们的心怀。    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审题难度降低,不少考生作文立意大同小导,在这种情况下,要获得高分,语言表达至关重要。要使语言富有文采,赢得评卷老师的青睐,我们如何操作呢?    一、让语言具有哲理情趣    应选择的是那些高度凝炼、对比鲜明、形象生动、含蓄隽永的语言。饱含哲理情趣的语言必定见解不凡
期刊
【考点透视】  “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含义”是高考中的常考题型,这种题型在《考试大纲》中的能力层级为B级。近年来,经过一再简化,《考试大纲》规定了只需要考生掌握的18个常见文言虚词,即: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本考点强调“在文中”这一范围,只是考查同学们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别文言虚词不同用法的能力。高考中对常见文言虚词用法的考查,是指能在阅读材料
期刊
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歌语言”,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同时,也是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的词语数量并不多,蕴涵的意象却非常丰富。要借助非常精练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还要符合音韵的需要,诗歌非对语言进行变形不可。  诗歌对语
期刊
编者语:构思是写作最关键的一步,如果不能顺利迈开这一步,就会陷入举步维艰的困境之中。张慕元老师不讲空话,不说套话,而是结合自身擅长写作的优势,设身处地从学生实际写作的情景出发,授之以渔,独创“提问式”作文构思法,能帮助同学们走出作文构思的困境,较好地解决“无话可说”的苦恼。    【导 语】  几年前,张老师看到武汉的公园都收门票,而不像许多城市一样免费开放,就想写一篇“呼吁武汉的公园也免费开放”
期刊
综观近两年全国高考满分作文,在素材的运用上多有巧妙之处,现归纳总结,供广大考生借鉴。其常见技法一般有以下五种:    一、量裁    量裁,就是根据话题、主旨或内容的需要,从不同角度上切入材料。如“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中“邰丽华”这则素材,在2007年河南省高考满分作文《成长路上的跌倒》中是这样“量裁”的:   还记得那个让整个中华为之感动的邰丽华吗?对于她来说,生活是苦的,苦不堪言,但她从容
期刊
记不得多少年没有回家了,只是村前的那条小河在记忆里静静地流淌,微风徐徐而来,空气里掺杂着水的味道。  也许每个人都是一只风筝,无论飞多高都会被一根线紧紧牵住,在高飞与回归之间挣扎。任你飞得再高,一种说不清的情愫也会像开在心底的蔷薇,时不时的诱惑着你。  如果我是一棵树,那鸟语花香的家乡就是我扎根的地方。那些安静祥和的景象屡屡出现在我的梦中。那条东流的小河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色的光,碧玉似的水中沉
期刊
“环保”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和世纪性的时尚,绿色意识早已渗进了我们的思想和文化。此类话题倍受关注,因此,它也将成为今后高考作文命题的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之一。    旷野与城市  毕淑敏    ①城市是一粒粒精致的(银扣),缀在旷野的黑绿色大氅上,不分昼夜地熠熠闪光。  ②我听说的旷野,泛指崇山峻岭,河流海洋,湖泊森林,戈壁荒漠……一切人烟罕至保存原始风貌的地方。  ③旷野和城市,从根本上讲,是对立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