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收藏态度 重拾被遗弃的文化

来源 :公关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043976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看来,收藏不是投资,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着迷和执念,沉浸其中,乐趣无穷。”资深媒体人解宏乾近日出版新书《着迷:那些有态度的收藏家》并在北京彼岸书店举办读者座谈会。书中通过讲述邹静之、姜德明、田家英、王世襄、老舍等多个领域收藏家的故事,阐明了一种不同于大多数人所理解的收藏理念,堪称如今收藏热潮中的一番冷思考。
  对于自己所写的这些人物,解宏乾解析说:“他们不是职业收藏家,不以赚钱为目的,搞收藏纯粹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诉求。在收藏的世界里,他们发现历史,找寻心灵的寄托,收藏成了他们生活趣味的一部分。而且从不起眼的小物件起步,直至埋首钻研几十载,藏品渐成规模、蔚为大观。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发掘出藏品独有的艺术价值,并分享给更多的人,让历史得以再现,让文化得以传承。”他认为,这些收藏家们为那些艺术品优美的造型而着迷,为那段不平凡的历史而感慨,为重拾曾被遗弃的文化而寻觅,这才是收藏的真正魅力所在。正是因为这些被重新发掘出来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那些原本被人们丢弃的“废物”才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和追捧。他想通过本书传达的就是这样一种收藏的态度:让收藏多一点文化,少一些铜臭味。
  解宏乾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后一直在媒体工作,主要负责影视、文学、戏剧等领域的报道采访。曾在《北京青年周刊》及《国家人文历史》等报刊上撰写收藏栏目,因此得以有机会接触到以上各位收藏家们。
  “进入媒体工作后,正好赶上收藏市场火了,各个媒体都纷纷开设收藏栏目,紧追市场热点,意在吸引读者眼球。我立马主动请缨,负责的收藏栏目坚持了一年有余,采访了数十位各领域的收藏家。除了收藏家具、书籍、书画,有的甚至还收藏各种瓶子或各个时代的收音机。我很是爱听老先生们讲自己多年来的收藏故事,有的甚至是从其祖辈、父辈起就酷爱收藏。由于特殊的年代、传奇的经历,他们的收藏故事中蕴含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有的付出了万贯家财,有的付出了半生光阴,其中的辛酸、乐趣值得回味,展现出一种对于艺术、历史、生命的态度。”


  不过在栏目的写作过程中,解宏乾也渐渐发现,当下人们对于收藏的观念似乎出现了一种误区。他说每当自己兴致勃勃采访归来交了稿子,面对主编时却总是听到他意兴阑珊地问,“他说的这件东西现在的市场价值是多少啊”、“能不能让他给读者一些投资的建议啊”、“他的藏品中哪一类近些年升值最多,现在还有没有投资价值啊”等等,这让解宏乾感到无言以对。
  “人们现在总是习惯性地把‘收藏’和‘投资’联系起来,听说什么升值了,就一窝蜂地去抢购,幻想着过个一年半载,价钱能够翻上几倍。就连电视台的收藏栏目都是在‘财经’频道,而不是文化艺术频道播出。无论玉器还是家具,大家都只看材料和价值,却缺乏审美。”因此解宏乾的收藏栏目最终也没能坚持下去。但幸运的是他的朋友、东方出版社的陈卓编辑和他达成共识,同他一样感到这些收藏家们的故事其实弥足珍贵,于是决定将这些采访稿编辑出版成书,才有了这本《着迷》。
  收藏之爱 源于内心
  书中人物走上收藏之路当然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一样的,那便是对藏品发自内心的喜欢或是着迷。


  舒乙谈到父亲老舍时,说他“爱看画,爱买画,爱收藏画,爱挂画,爱和画家交往,爱讲看画的心得,总之,是个‘画儿迷’。”老舍也曾一再说,在各种艺术中,他“很喜欢看画”,“特别喜爱图画”。“在穷苦中,偶尔能看到几幅好画,精神为之一振,比吃了一盘白斩鸡更有滋味!”他甚至把欣赏到一幅好画称作一种“幸福”。
  著名编剧邹静之做了20多年的编剧,但他收藏家具比做编剧的时间还长。对于家具的收藏完全到了一种痴迷的程度,曾经为了一把椅子,他竟然当场把衣服脱下给人家当定金。他说刚收藏家具那会儿“身体不好,也不知道为什么,我看着那椅子,擦着那椅子,就觉着身体也越来越好了。很多人怕旧家具,但是我喜欢。”
  王世襄先生被称为“京城第一玩儿家”,他曾有个外号,叫“柜人”。1976年唐山地震,当天夜里,王世襄家院子里的东厢房屋脊掉下一块。第二天,周围所有居民都集中在院子里搭床过夜,由于王世襄不愿离开家里的物件儿,便在自家紫檀大柜的搁板上铺上毯子,人钻进去,躺在上面,勉强能把腿伸直。就这样,在连续数月的防震抗震期间,他当起了“柜中人”。
  不以物小而小之不以赝品而厌之
  因兴趣而收藏,便不会因在他人眼中不起眼而轻視自己的藏品。
  冯克力做出了《老照片》,《老照片》也成就了冯克力。与很多收藏者的标准不同,冯克力一旦感觉照片上的信息有些价值,不管是原版还是扫描复制后做旧的冒牌货,他都会蹲下来与卖主还价。在他看来,原版的老照片也好,翻拍的老照片也好,电子版的老照片也好,只要画质过得去,印到书上并没有太大分别。他对于作为信息载体的那张纸并不太在意,更关心照片所定格的历史信息是否珍稀。
  邹静之收家具,刚开始也喜欢收红木的,觉得光正,包浆也好看,不喜欢柴木(包括榆木、核桃木、楸木、樟木、柏木等)。但收了两年红木之后,就开始收味道好的柴木家具了。他说:“例如榉木,不但做工好,而且多数大漆家具都比黄花梨的年份早。关于材质、年份、工艺这几个标准我是这样排列的,工艺永远是第一位的,例如明代的大板凳,即使是黄花梨的,也不会有太高的价值,因为它没有美感。而现在很多特别有名的工匠做的家具都贵得不得了,因为工艺永远是第一位的。”
  收藏之始见情见性见学问
  米景扬先生是中国书画市场的见证人,他收藏了众多名家之作,吴昌硕、任伯年、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几乎一个世纪中国书画的名家代表人物都被囊括其中。有人羡慕他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搞收藏了,他说:“当时我哪里会想到什么收藏呢?那时只有像张伯驹、惠孝同先生那样,藏有宋元的多少真迹,才能叫收藏。我这种买几张当代画家的画,哪里敢提收藏?否则,编辑室的人都会笑掉大牙!我当时完全是因为喜欢它。”   王世襄也十分坦诚地说:“我不是收藏家,做收藏家必须要有实力、有钱,才能买。我的好些东西都是这捡一点,那捡一点,也许这件东西不值钱,可是我觉得它有其意义,就收下来了。很多东西买来时已经残破了,到我手里把它修复。找人修复的过程中,我看老工匠怎么修、怎么做,像一个小徒弟似的。时间长了,他们也很喜欢我,大家熟悉了,有时候买点肉、买点烧酒一块吃,就交上朋友了。我便问这问那,记录下来,是这样积累起来的,书上根本找不到的。”
  田家英常说:搞学问要有专长,收集这类东西也要随学问而有所专注。现在许多人欣赏绘画而不看重书法,更不看重年代较近的清人的字,倘不及早收集,不少作者的作品就有散失、泯灭的危险。因此他收集的东西往往并不是别人看重的,他女儿曾说:“父亲收藏的这些东西,当时是不值钱的,几毛钱几块钱一件,例如那些扇面,基本都是五毛或者一块钱买来的。”
  研究的快感
  舒乙说:“老舍对美术有极高的见解。他有一个非常厉害的观点,他不强调技巧,不强调笔墨,判断一张画的好坏,第一个标准是这张画传没传递一点‘新’的意思。如果只是纯粹的技巧表演,就没有意思,不是大艺术品。”
  中国新文学书刊诞生距今虽不足百年,但在战火的吞噬和人为的破坏下,遭到的损失却几乎是毁灭性的,许多老版本至今难以寻找,大量的资料随之湮灭。姜德明先生曾说:“爱书、藏书是一个人精神上的享受,再从这些书里得到一些知识和感悟,这才是最有价值的。我收藏书,一是喜欢,二是我把从书里找到的别人不知道的东西,写出来,印出来,让更多喜欢书的朋友了解这些东西,这才是我在藏书中得到的乐趣。”


  王世襄做学问不单纯靠书本知识,研究漆器时,为了观察漆器实物,他常去故宫参观藏品。还经常去古玩铺、挂货屋,乃至冷摊僻市,搜集漆器标本。越是残件越重视,因为残件可以看到漆器的胎骨、漆皮及色漆层次等状况。
  研究明式家具,限于财力,王世襄只能与收购破旧杂货家具的旧货摊打交道。他经常冒着严寒或酷暑,骑着自行车奔波于北京的街头巷尾。他在车后装了一个能承载一两百斤的货架,架上放着棉绳、麻袋片和大小包袱,遇到明式家具,能买得起的,他便买下,捆在车上带回来。买不起的也要拍照或画图保存。1985年,《明式家具珍赏》出版,王世襄研究了35年的成果终于得到了世人的认可,也将明清家具的鉴赏提升到了艺术的层面,掀起了收藏拍卖研究中国明清家具的热潮。
  当收藏成为一种精神
  在王世襄看来,人与文物,聚散有时,“‘文革’期间,街道上都是娃娃,都是红卫兵,他们什么也不懂,看见文物就砸。我想不如找自己本单位,由单位的人抄去,他们会上交,不会毁掉。至于是不是我的,我不在乎。抄家的时候,我脸不红,心不跳。所以,我对收藏有另外一种看法,不是说我拥有多少财富,我是要理解这东西,对这件东西有一个说法,有一个评价,从它身上可以得到什么知识,或者解释出什么”。


  耄耋之年,王世襄开始考虑如何处理自己的藏品。“我岁数大了,我愿意把我的收藏自己处理掉。如果送给博物馆,博物館的管理员不一定懂,保存得不一定好。因为他们对这些东西没有感情,也不爱好。不在于多少钱,要紧的是对这些东西的理解,知道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它是怎么制作的,用它来解释中国的工艺、解释中国的文化、解释中国的历史,这样更有意义,而不是要占有。”
其他文献
一位南美洲诗人说:“现实是最遥远的。”如果把这句话用在这里我是想说中国画到如今已经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厚重的传统和趋同的人群,如何超越这些真的是“遥远”而费劲的事情,而戴魁做到了。又要在中国画传统的语境下主动突破限制,又要在一定的公共空间受到广泛的认可的确是很难的事情。戴魁作品画面的张力,以及我们所目击到的笔墨现场感,是我这一段时间以来所感受的最为称道的艺术强度和对历史的革命。  先说他的“荷”系列
期刊
笔者初次见到南恽笙先生,是在北京台湖国画院。飘然的美髯,亲切的微笑,让人立即感觉到这是一位儒雅可敬的长者,一位很有风度,很有修养的老人。他的谈吐举止中有一种中国知识分子的清气和文气。从他送的画册上,我知悉南恽笙先生曾多年担任过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省画院院长等职务,荣获“中国百杰画家”等称号,可他的身上没有半点官架子,没有半点傲慢之气,待人谦和温馨,这种有清气、文气、和气、正气的名画家在当今这个
期刊
我每次去徐兵先生画廊,都看见他在画布前坐着,有时在埋头画画,有时在凝神琢磨。我和他夫人沁莲聊着天,或近或远的读了他的大量油画作品,他不仅在自己的油画当中运用了笔墨技法,更赋予了中国水墨画的意境和思想。而他的国画当中又处处可见西洋油画的刀光斧影,就是这种融东西方绘画之长的表现手法深深地打动了我。  康有为在《意大利游记》中评价拉斐尔作品时写道:“笔意逸妙,生动之外,更饶秀韵,诚神诣也,宜冠绝欧洲矣。
期刊
“文企联姻,互促共赢——海兴县社会组织统战工作系列活动”开展以来,统战部带领当地书画艺术家走进企业基层,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11月22日下午,第六期“文企联姻,互促共赢”活动走进河北五鑫海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海兴县原人大主任王常辉,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寇艳春,常务副部长平之强,河北五鑫海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河北省艺术品交流与传播协会副会长赵辉,《公关世界》杂志社执行总编辑路世鹏,以及海兴县
期刊
当我们面对宋元时期的绘画真迹时,不由心生困惑:为什么当时中国顶尖的画家专爱山水,而不热衷于肖像、静物和神话?为什么这些作品看上去很相似,但在自然界中却并不存在?美国艺术史家卜寿珊(Susan Bush)最初钻研宋代绘画,也是从这些疑问开始的。早在文人的水墨山水画统治画坛之前,人物侍女、花草翎毛、工笔青绿等等曾经各擅胜场。但从宋代开始,一切都发生了巨大改变。  肇始于苏轼、文同等士人的文化运动,使得
期刊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纵深发展以及人民精神消费的日益兴盛,国人对文化产品及财富管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2018年春拍,各大拍卖行征集拍品的触角已经不再仅限于国内,美国、英国、德国及日本均被囊括其中。這不仅是因为这两年拍卖场上不断出现的亿元拍品,德勤2017年艺术市场报告也对艺术市场的情况给出乐观评价。  德勤和ArtTactic共同发布2017年《全球艺术与金融报告》中,针对财富经理的调查显示,88%的
期刊
企业推出创新产品是获得媒体关注的重要时机,通过开展新闻发布,不仅可以获得曝光度,提升企业和产品的社会关注度,提升企业和产品品牌认知,还可以增进与相关公众的沟通与协调,为新产品获得市场的认可进行营销推广。那么,如何办好新产品发布会,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呢?本文以公关新闻传播、新闻发布会以及新产品发布等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中车株洲所《颠覆传统认识 改变出行方式——全球首列“智能轨道快运列车”发布传播
期刊
由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七墨斋艺术馆主办的“山间·花径——中国画名家白联晟、李亚作品联展”于2018年5月12日下午3点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中山西路96号七墨斋艺术馆(习三内画博物馆一楼)隆重开幕。  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褚大伟,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着名山水画家颜景龙,省人大副秘书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郭永利,省委原副秘书长张国均,省委统战部常务副
期刊
艺 术 简 历  军旅画家,1966年生,河南鲁山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北省画院国画院研究员。专事于山水画创作,着力探索以太行风貌为载体的现代山水画语言的表现方式,注重水墨情趣的营构与表现,追求画面庄重严谨和视覺效果的雄浑恢弘。  《秋韵》荣获“第三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银质奖。  《太行十月》荣获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的“1998年
期刊
女,河北望都人,中国民盟盟员。  河北省美协会员,河北省女画家协会副秘书长,河北省艺术品交流与传播协会副秘书长,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会员,河北省女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盟盟员。  河北师范大学东区美术系,获学士学位。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与创作方向,获硕士学位。  参展成绩  2018年,作品《吾爱之月》参展“墨韵雄安”中国当代著名画家精品展。2108年,作品《慢生活》系列五幅参展河北美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