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在中国的“华漂”还真不少。他们有很多属于自己的故事。2013年,28个在中国生活、工作过的老外写下各自的“中国故事”,并由同属“华漂”的人编辑、出版成书,书名叫《不良分子》(Unsavory Elements)。
到任何一个外国去生活,都是冒险,勇气可嘉。书中老外,不乏深入中国底层者,其生活历险场景屡见不鲜:有个老外在中国坐火车逃票,一路惊心动魄。有个老外被拉入黑帮开的卡拉O K,被宰得只有落荒而逃。有的病倒后,小城市医生不知如何下手,后来求援于国内的兽医诊所的急诊室护士亲戚,方才脱离险境。《江城》作者何伟(Peter Hessler)在东北靠近朝鲜的边境被抢,他把劫匪打退,手指受伤。《上海宝贝》的译者徐穆实(Bruce Humes)就没有那么幸运,在他所称的“中国街头犯罪之都”深圳,他在街頭被抢。他与劫匪搏斗,结果身受重伤,断了三根肋骨,右手几乎被砍断。
作者一共28个人,难有统一的腔调,但这些故事多姿多彩,倒能更好地反映当代中国的现实。这中间有些故事构思巧妙:联合新闻的北京记者奥黛·安(Audra Ang)在写中国民族关系的时候,穿插着“鸳鸯火锅”的描述。她想中国能供应一边辣一边不辣的鸳鸯火锅,那也可以让不同民族求同存异地共存。
有些故事喜剧色彩浓厚,还有一些故事属于闹剧。普林斯顿高材生马修·波利(Matthew Polly)跑到河南少林寺学武术,由于学费昂贵,他想中间做点小生意,于是批发了2000件T恤衫,印上少林寺武僧练武英姿。他预备在武僧出国表演的时候,作为随团翻译,顺道卖这些T恤衫。不想访问团前一次出国的时候,有两位成员出逃,导致这一次拿不到签证。马修生意泡汤,无奈之下,把T恤衫寄回堪萨斯父母家,堆在地下室里。后来中国式关系帮上了他的一点忙。美国一功夫杂志编辑过去曾得马修帮忙,这次看马修T恤衫滞销,于是花了5000元买下,让马修的损失减少到2000元,权当给中国人做生意“交学费”了。作为全书编者的卡特表示,随着西方经济的衰落,老外早已光环不再,“新中国是全世界落魄者的难民营”。
书中对中国教育的观察是一个亮点。不少作者都有过当“外教”的经历,马太·穆勒(Matt Muller)去大学教英语文学,他说:“中国的大学不像高等教育机构,更像是高考后的余生。闯过高考,学生劫后余生,在这里疗养。大学是好好休息的地方……好比是高考后给自己放四年大假……在这里教书也不像教书,而是一种灾难控制。”他发现中国大学有三种人:“一种是瞌睡君,一种是手机君,一种是发呆君。”很多学生放学后喜欢泡网吧,在此消耗生命,他说这和过去鸦片烟馆抽大烟的没什么两样。
一度被笼统视作“外国专家”的外教,如今虎落平阳。马太在外教生涯中,就曾被中国同事当猴耍,打哑谜扮青蛙、鸭子、母牛。他后来也开始应付差事,乱说故事:“有个人和他的猫横渡大洋。中间有各种历险。也遇到很多人。有的是好人,有的是坏人,大部分是好人,故事结束。”
很多来华的外国人多少都有过怀疑人生的时候,不知到中国来究竟做什么。有的人来了很久还格格不入,生活在外国人的“肥皂泡”里,就好比在美国的中国人也有小气泡一样。也有一些老外,和当地中国人建立起极为密切的关系。凯特琳·索利敏(Kaitlin Solimine)到中国后,选择和一中国家庭同住。她的中国妈妈甚至带她去跳起了广场舞。日后,她的“领养家庭”又到了美国,双方的生命深层交错。这种美好的故事书中也有不少。还有洋顾问的夫人,在外国人的居住区,和卖红薯的卖烧饼的底层中国人结下深情厚谊。这一点中国的精英阶层反而做不到。乔思林·艾肯伯格(Jocelyn Eikenburg)甚至打破了知己之间“中国男子无魅力”的传言,嫁给了一个来自中国农村的小伙子,还开创了一个名为“说中国”的博客,讲述跨文化婚姻的酸甜苦辣。
几乎所有作者都有自己的著作,或正在撰写之中,这个群落正在多角度影响外界对中国的认知。此书可以说是他们各自描述的一个拼盘。28位作者凑成的文集,难免存在水平参差的情形。但换些视角看一个熟悉的国家,会发现新的风景,所以此书值得一看。
需要警惕的是,这本书说到底只是个人口述实录,并非严肃的中国社会现状的学术著作。个人的讲述虽然精彩,却也可能只是一面之词,甚至猎奇的经历多过平常的故事。希望有一天,老外在中国,能平平常常地生活或工作,不再“戴”着特定的西洋镜,在这个国度寻找新奇。而我们也放弃“老外”这个标签,不再通过肤色和鼻梁之类外在特征来评判他们,而是去看他们内在的品质。这不仅是中外交往的努力方向,也应是中国人之间彼此相待应秉持的原则。
《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
丹尼尔·查莫维茨 著 刘夙 译
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1月
作者丹尼尔·查莫维茨是专业的植物学家,他试图通过这本书告诉人们,植物会看、会闻、会触摸、有记忆、能定位,带领人们进入不同种类的植物生活,了解关于植物的知识,如植物由于有着固定的根,不能随便移动;植物具有很多动物所不具有的敏锐求生本能,可以感知光线,它们可以散发出乙烯保证自己的物种延续等等。对于这本书,梁文道说,如果植物真的能够感知到这个世界,那么,人类跟植物的关系将彻底改变。
《公共舆论的力量》
[英]A.V.戴雪 著 戴鹏飞 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2月
作者戴雪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法学家与史学家,在思想上深受边沁自由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本书融合了史家与法学家的智慧,向人们展示了法律形式与条文背后的东西。戴雪认为,在很多国家,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公共舆论概念,可以用来表达民众变革或改进他们制度的愿望,但19、20世纪的英国公共舆论则对国家的法律进行持续的改进,只要民众的意愿有变化,就迅速体现在法律中。
《心兽》
[德]赫塔·米勒 著 钟慧娟 沈锡良 译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4年3月
米勒在德国文坛享有极高的声誉,她的作品获奖无数。她擅长描写罗马尼亚裔德国人在苏俄时代的遭遇,她的作品总能从内心出发,《心兽》是赫塔米勒以自己经历为摹本的长篇小说。在书中,我们时刻都能感受到当时罗马尼亚社会的诡秘气氛:压抑颓废的社会,濒临崩溃的经济,彷徨无助的人民,跋扈嚣张的秘密警察……在她的笔下,那种面对压抑的苦闷与放纵,那种毫无尊严的秘密审查,那种生命随时将会终止的惶恐,那种想要逃离却又无路可逃的挫败,都极为真实。
《一日一花》
[日]川濑敏郎 著 杨玲 译
湖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2月
在东日本大地震后,川濑敏郎用古老、质朴、布满历史痕迹的器皿当做花器,依据时节到山野里找最当令的花叶,融入花器中,并持续在网上连载“一日一花”专栏,广受好评后汇编成这一册精美的图鉴。川濑敏郎是日本插花大师,师从最古老的“池坊”花道,他的花艺有着浓厚的禅意,常被人当作对四季更迭、时间流逝的一种冥想方式。
《为了回家,所以旅行》
安德鲁·麦卡锡 著 方激 译
重庆出版社 2014年2月
母亲早逝和少年成名的经历,让美国著名演员麦卡锡养成孤僻的性格和独处的习惯,一直倾向于逃避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后来,麦卡锡成为一名旅行游记作家,多次远赴南美、非洲的偏远地区,而在这些以“逃离”为最初目的的旅程中, 全新环境、奇特见闻和陌生面孔却令他更多地反思自己——他心理问题的实质,人际关系上的笨拙,与家人的疏离,对婚姻和爱情的伤害。随着一次次身心“流放”,麦卡锡终于领悟到“家”对一个人的意义。
《我家房子160岁—住在德国童话屋》
胡湘玲 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胡湘玲,目前担任德国手工协会(HAND e.V.)社长,她从来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在德国买下一栋160岁、占地1000坪(1坪约3.3 平方米)的农舍。这项偶然的决定,为人生带来不同风景。他们用探险的心情开始了修房子的旅程。在独力修缮的过程中,尝试把百年农舍的记忆修回来,加进属于自己的生活痕迹,同时描写了当今德国生活的方方面面。
到任何一个外国去生活,都是冒险,勇气可嘉。书中老外,不乏深入中国底层者,其生活历险场景屡见不鲜:有个老外在中国坐火车逃票,一路惊心动魄。有个老外被拉入黑帮开的卡拉O K,被宰得只有落荒而逃。有的病倒后,小城市医生不知如何下手,后来求援于国内的兽医诊所的急诊室护士亲戚,方才脱离险境。《江城》作者何伟(Peter Hessler)在东北靠近朝鲜的边境被抢,他把劫匪打退,手指受伤。《上海宝贝》的译者徐穆实(Bruce Humes)就没有那么幸运,在他所称的“中国街头犯罪之都”深圳,他在街頭被抢。他与劫匪搏斗,结果身受重伤,断了三根肋骨,右手几乎被砍断。
作者一共28个人,难有统一的腔调,但这些故事多姿多彩,倒能更好地反映当代中国的现实。这中间有些故事构思巧妙:联合新闻的北京记者奥黛·安(Audra Ang)在写中国民族关系的时候,穿插着“鸳鸯火锅”的描述。她想中国能供应一边辣一边不辣的鸳鸯火锅,那也可以让不同民族求同存异地共存。
有些故事喜剧色彩浓厚,还有一些故事属于闹剧。普林斯顿高材生马修·波利(Matthew Polly)跑到河南少林寺学武术,由于学费昂贵,他想中间做点小生意,于是批发了2000件T恤衫,印上少林寺武僧练武英姿。他预备在武僧出国表演的时候,作为随团翻译,顺道卖这些T恤衫。不想访问团前一次出国的时候,有两位成员出逃,导致这一次拿不到签证。马修生意泡汤,无奈之下,把T恤衫寄回堪萨斯父母家,堆在地下室里。后来中国式关系帮上了他的一点忙。美国一功夫杂志编辑过去曾得马修帮忙,这次看马修T恤衫滞销,于是花了5000元买下,让马修的损失减少到2000元,权当给中国人做生意“交学费”了。作为全书编者的卡特表示,随着西方经济的衰落,老外早已光环不再,“新中国是全世界落魄者的难民营”。
书中对中国教育的观察是一个亮点。不少作者都有过当“外教”的经历,马太·穆勒(Matt Muller)去大学教英语文学,他说:“中国的大学不像高等教育机构,更像是高考后的余生。闯过高考,学生劫后余生,在这里疗养。大学是好好休息的地方……好比是高考后给自己放四年大假……在这里教书也不像教书,而是一种灾难控制。”他发现中国大学有三种人:“一种是瞌睡君,一种是手机君,一种是发呆君。”很多学生放学后喜欢泡网吧,在此消耗生命,他说这和过去鸦片烟馆抽大烟的没什么两样。
一度被笼统视作“外国专家”的外教,如今虎落平阳。马太在外教生涯中,就曾被中国同事当猴耍,打哑谜扮青蛙、鸭子、母牛。他后来也开始应付差事,乱说故事:“有个人和他的猫横渡大洋。中间有各种历险。也遇到很多人。有的是好人,有的是坏人,大部分是好人,故事结束。”
很多来华的外国人多少都有过怀疑人生的时候,不知到中国来究竟做什么。有的人来了很久还格格不入,生活在外国人的“肥皂泡”里,就好比在美国的中国人也有小气泡一样。也有一些老外,和当地中国人建立起极为密切的关系。凯特琳·索利敏(Kaitlin Solimine)到中国后,选择和一中国家庭同住。她的中国妈妈甚至带她去跳起了广场舞。日后,她的“领养家庭”又到了美国,双方的生命深层交错。这种美好的故事书中也有不少。还有洋顾问的夫人,在外国人的居住区,和卖红薯的卖烧饼的底层中国人结下深情厚谊。这一点中国的精英阶层反而做不到。乔思林·艾肯伯格(Jocelyn Eikenburg)甚至打破了知己之间“中国男子无魅力”的传言,嫁给了一个来自中国农村的小伙子,还开创了一个名为“说中国”的博客,讲述跨文化婚姻的酸甜苦辣。
几乎所有作者都有自己的著作,或正在撰写之中,这个群落正在多角度影响外界对中国的认知。此书可以说是他们各自描述的一个拼盘。28位作者凑成的文集,难免存在水平参差的情形。但换些视角看一个熟悉的国家,会发现新的风景,所以此书值得一看。
需要警惕的是,这本书说到底只是个人口述实录,并非严肃的中国社会现状的学术著作。个人的讲述虽然精彩,却也可能只是一面之词,甚至猎奇的经历多过平常的故事。希望有一天,老外在中国,能平平常常地生活或工作,不再“戴”着特定的西洋镜,在这个国度寻找新奇。而我们也放弃“老外”这个标签,不再通过肤色和鼻梁之类外在特征来评判他们,而是去看他们内在的品质。这不仅是中外交往的努力方向,也应是中国人之间彼此相待应秉持的原则。
《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
丹尼尔·查莫维茨 著 刘夙 译
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1月
作者丹尼尔·查莫维茨是专业的植物学家,他试图通过这本书告诉人们,植物会看、会闻、会触摸、有记忆、能定位,带领人们进入不同种类的植物生活,了解关于植物的知识,如植物由于有着固定的根,不能随便移动;植物具有很多动物所不具有的敏锐求生本能,可以感知光线,它们可以散发出乙烯保证自己的物种延续等等。对于这本书,梁文道说,如果植物真的能够感知到这个世界,那么,人类跟植物的关系将彻底改变。
《公共舆论的力量》
[英]A.V.戴雪 著 戴鹏飞 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2月
作者戴雪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法学家与史学家,在思想上深受边沁自由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本书融合了史家与法学家的智慧,向人们展示了法律形式与条文背后的东西。戴雪认为,在很多国家,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公共舆论概念,可以用来表达民众变革或改进他们制度的愿望,但19、20世纪的英国公共舆论则对国家的法律进行持续的改进,只要民众的意愿有变化,就迅速体现在法律中。
《心兽》
[德]赫塔·米勒 著 钟慧娟 沈锡良 译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4年3月
米勒在德国文坛享有极高的声誉,她的作品获奖无数。她擅长描写罗马尼亚裔德国人在苏俄时代的遭遇,她的作品总能从内心出发,《心兽》是赫塔米勒以自己经历为摹本的长篇小说。在书中,我们时刻都能感受到当时罗马尼亚社会的诡秘气氛:压抑颓废的社会,濒临崩溃的经济,彷徨无助的人民,跋扈嚣张的秘密警察……在她的笔下,那种面对压抑的苦闷与放纵,那种毫无尊严的秘密审查,那种生命随时将会终止的惶恐,那种想要逃离却又无路可逃的挫败,都极为真实。
《一日一花》
[日]川濑敏郎 著 杨玲 译
湖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2月
在东日本大地震后,川濑敏郎用古老、质朴、布满历史痕迹的器皿当做花器,依据时节到山野里找最当令的花叶,融入花器中,并持续在网上连载“一日一花”专栏,广受好评后汇编成这一册精美的图鉴。川濑敏郎是日本插花大师,师从最古老的“池坊”花道,他的花艺有着浓厚的禅意,常被人当作对四季更迭、时间流逝的一种冥想方式。
《为了回家,所以旅行》
安德鲁·麦卡锡 著 方激 译
重庆出版社 2014年2月
母亲早逝和少年成名的经历,让美国著名演员麦卡锡养成孤僻的性格和独处的习惯,一直倾向于逃避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后来,麦卡锡成为一名旅行游记作家,多次远赴南美、非洲的偏远地区,而在这些以“逃离”为最初目的的旅程中, 全新环境、奇特见闻和陌生面孔却令他更多地反思自己——他心理问题的实质,人际关系上的笨拙,与家人的疏离,对婚姻和爱情的伤害。随着一次次身心“流放”,麦卡锡终于领悟到“家”对一个人的意义。
《我家房子160岁—住在德国童话屋》
胡湘玲 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胡湘玲,目前担任德国手工协会(HAND e.V.)社长,她从来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在德国买下一栋160岁、占地1000坪(1坪约3.3 平方米)的农舍。这项偶然的决定,为人生带来不同风景。他们用探险的心情开始了修房子的旅程。在独力修缮的过程中,尝试把百年农舍的记忆修回来,加进属于自己的生活痕迹,同时描写了当今德国生活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