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申:精神经百炼 锋锐坚不挫

来源 :杰出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untryga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也许,在一些人眼中,叶子申先生(八两金)只是演艺界一位知名的丑角,但现实生活中的他却是一位侠骨柔肠,多才多艺的男子汉。他说,只要能给自己一个展现才华的舞台,就一定要为观众送去快乐。
  他进取,因此可以从一个曾经的地盘工人变成老板,到曾经拥有多处房产、多间店铺、上亿身价;他善良,因此不管什么时候,他都把“行善积福”铭刻在心。他常说:“情牵万里,大爱无疆。”;他有责任心,当一切变故蜂拥而至、令他一无所有的时候,他依旧没有失落掉肩上的责任,直至东山再起。
  他是一位了不起的演员,更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锋自磨砺出 玉乃雕琢成
  
  或许正如他自己所说:“人生若太平坦没有波折,则没什么意思。”他一路走来,经历了太多的人生曲折,但每一次都坦然面对。
  叶子申先生祖籍福建,自小喜欢艺术。在校时,他常跑去跟人家学笛子,也学钢琴。他请求老师给他写下乐谱,然后拿回家自学。叶子申先生对艺术虽然喜爱,但是“生不逢时”,文化大革命的爆发,让他一直没有机会展现自己。
  1978年,叶子申先生怀揣着三元人民币从福建来到了香港,他的爷爷是印度尼西亚华侨,早年在印度尼西亚赚了些钱来到了故乡,买了些土地,恰逢土地改革,所有的土地归政府所有,本来打算过来投靠爷爷的叶子申先生没有了坚强的后盾,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叶子申先生只能一直往前走。
  他用那三块钱跟一个老乡换了十元港币,“那个时侯,一天只吃一块钱的面包,饿了,就喝水。”叶子申先生回忆说,“我就睡在一个免费的大厦天台上,唯一的一张床还是别人扔下不要的。”就这样,他度过了两个月,当两个月后领了薪水,叶子申先生才告别了那个免费的大厦天台,去租了一个床位,他从一个床位开始了人生接下来的路。“初到一个地方,首先要做的不是让别人接受你,而是你去接受别人,这样所付出的代价更多。”叶子申先生说。他经历着香港最底层的生活,面对着人生百态,接受着所有的事物。他说:“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怎样为了自己的将来去努力,你不想将来,就一定会没有将来。”
  艰苦的开始,磨砺了叶子申先生的意志,让他学会了坚强,学会了节俭,学会了勤奋,更学会了应变。每一步,他都脚踏实地,聪慧的他从一个小小的地盘工人逐渐成为了老板,拥有了自己的私人游艇,多部车,多处物业,个人身价冲破了亿元大关,事业向着一个个的高峰登去,更重要的是拥有了一个温暖的家。在一个机会下,他也走进了演艺圈,圆了少时对艺术的追寻之梦。一天二十四小时,他总是觉得不够用,那二十年是忙碌而且充实的。
  
  历经寒霜苦 遭遇风雪压
  
  1997年,席卷亚洲的金融风暴扑面而来,让一直以来缺少危机感的叶子申先生感到措手不及,金融风暴在短短的时间里,卷走了叶子申先生二十年来奋斗的所有成果,辛辛苦苦走过二十年,他又走进了风雨里,变得一无所有。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那段时间,叶子申先生尝尽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漠。他爱好艺术,也许从他一开始选择这条路的时候,就注定是一个艰难的开始,因为对叶子申先生来说,这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工作,二十年的艺术路,他走得很辛苦,也很委屈,因为是配角,很多时候他的戏份会被无情地删掉,因为是配角,他的发挥常常会被压制,尽管如此,那份对艺术的执着并没有因此而滑落,他想,只要能给观众带来快乐就行。可是,大家在叶子申先生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不仅关闭了大门,连那扇小小的窗,也关上了。
  叶子申先生拿着用心血写下的剧本去卖时,没有任何人看一眼,“因为大家说我文化层次低,认定我写不出好的东西。”叶子申先生说;当他拿些写好的歌去找唱片公司时依旧没有人理睬。那段时日,叶子申先生倍感空虚,他心里很苦,生存的苦让人格被压低的苦给压了下去。而家庭的破裂,是给这个坚强的男人最大的打击。
  叶子申先生说:“一个男人,不管在外面遇到的风多大,雨多大,回到家里,只要有爱人在,哪怕只有一碗稀饭,都是幸福的、快乐的,所有的痛苦、所有的刺激都能挺过去。”然而,这个和爱人一起吃一碗稀饭的愿望在他破产之后成为了奢望,他如同跌落在水里,连那根救命的稻草都舍他而去,那种感觉曾几度让叶子申先生心生绝望。
  
  父爱比海宽 父爱比山重
  
  叶子申先生说:“那个时候,摆在我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用几秒钟的时间,很轻松地死掉,一条是很痛苦地生存下去。”他曾经站在三十四层的高楼上,有种想跳下去的想法,恍惚间,他似乎听到了儿子稚嫩的声音:“爸爸,爸爸。”他说:“我的儿子才三岁,还那么小,已经没有了母亲,我怎么可以那么自私呢?”就是这声意识中的呼唤,让叶子申先生有了生存下去的动力。
  他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从儿子三岁的时候开始,叶子申先生便担起了既为父亲又为母亲的责任,他白天边挣钱,边推着孩子,在一个喂奶室,所有的孩子都是妈妈在喂奶,唯独他的儿子是爸爸在喂奶,有人问起孩子的妈妈跑哪里去了的时候,叶子申先生无言以对。那一幕,至今仍让他记忆犹新。转眼十多年过去了,叶子申先生的儿子已经是一名在艺术上初露锋芒的中学生。
  当儿子说起从他三岁起,便再也没有见到过妈妈,直到十五岁的今天,甚至连妈妈的电话号码都没有,也从来没有听过妈妈的声音的时候,叶子申先生的心一阵阵刺痛。叶子申先生知道,缺少母爱的孩子是可怜的,没有母亲的家庭是凄凉的,是不完整的,对于儿子,叶子申总是觉得亏欠了太多,他宁愿自己委屈点,也不想儿子受到委屈,所以他总是在尽全力地补偿着儿子,希望用更多的父爱去弥补儿子心中没有母爱的缺憾。让叶子申先生倍感欣慰的是他的儿子很懂事,从小到大从不撒娇买玩具,他说:“只要有爸爸就够了。”只一句话就让叶子申先生感动不已,让他的心感到了温暖。父子之间,成为了彼此之间的精神寄托,他们相互扶持着去迎接生活的挑战。
  一直以来,叶子申先生都很关注小朋友,每每看到孤儿院的孩子们,他的心里总是不是滋味,总是有一股力量推动着他去帮帮孩子们,他说:“种下善因,定会得到善果。”他一直在助养小孩,盼望着能给他们更多的爱,“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对孩子的爱已经延伸到了国际上的孤苦儿童,真是“情牵万里,大爱无疆”。
  
  疾风知劲草 烈火炼真金
  
  阅尽人世沧桑,叶子申先生儒雅的外表下,藏着刚毅,即使沦落,他也从来不怨天尤人,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于是,他把所有的痛苦和眼泪留在了心里,独自承担着生活的苦楚。他告诫自己,不管遇到多么大的困难,一定要坚持下去。
  当他一文不名的时候,曾经有人问过叶子申先生,何为失败?他淡淡地说:“一个人没有了斗志,没有了信心,才是真正的失败。”他总是对自己说:“得失别计较太多,成败别计较太多,靠自己的能力,尽量付出自己的热量。”
  无论走到哪里,叶子申先生总是用真诚的眼光去尊重别人,哪怕有时候只能得到别人三分之一的眼光;当别人用三分之一的眼光看他时,他在心里告诉自己,任何时候都不要看低自己。
  因为对儿子的爱,引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亲自设计了一系列亲子服装,每一款服装都蕴含着世间最珍贵的亲情,走进那间店,迎面扑来的是温馨而亲切的气息。除此之外,叶子申先生还创办了百俩金国际有限公司、佰两金小天地娱乐有限公司,他将他曾上演的百余部电影的镜头连接在了一起,当再一次重温那镜头片段时,回忆中夹带着的眼泪、真情、还有感动,总是会在心头涌动,荡起一阵阵的涟漪。他说:“我想自己拍一部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给下一代。”目前,正在创作中。
  太多的风雨过后,八两金学会了: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总有一天,我会向大家证明自己。”叶子申先生说,他做到了。他又满面春光地站立起来,行走在艺术大道上。
  目前,一部由叶子申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新影片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叶子申先生说:“以前,我虽然参演了很多电影,但是那些电影大多以打斗等暴力为主,带给青少年的是不良的影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青少年成长的关爱促使着叶子申先生拍摄一部具有积极的、有教育意义的影片,这也是他长期以来的心愿。
  在这部新影片中,他希望通过诙谐的语言,改变传统港片中的幽默路线,走出一条南北方特色相结合的道路,达至劝勉青少年勤奋学习的目的。这部作品将会是叶子申先生二十多年艺术的结晶,更蕴含着他对年轻一代深深的爱。以此为标志,叶子申先生的艺术道路将会越走越宽广!
   为了与广大影迷保持交流沟通,叶子申先生开辟了自己的视频网站,欢迎广大观众加入这个交流的平台。
   网址:www.佰两金.com
  gold8.jqw.com
  叶子申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每个人来到世上,就如同一座房子一样,有的好,有的差,但是差的可以装修。”装修的过程靠自己去修炼,去一步步完成自己的路程,去证明自己的价值。
  
  【人物简介】
  叶子申先生,祖籍福建。香港知名演员,艺名“八两金”。现为百俩金国际有限公司、佰两金小天地娱乐有限公司、佰两金服装店总经理。曾参演过百余部电影,在艺术的道路上,始终保持着一颗执着、真诚而又乐观的心,为广大观众所喜爱。他的箴言是情繋万里、大爱无疆,为全世界的中国人送去快乐和吉祥。
其他文献
粤商是最早走出国门、对外贸易的先驱。自18世纪发展至今,粤商已突显出与旧时不一样的精神状态。而经济的竞争终究是文化的竞争,在新粤商精神里,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与近代商业文化的有效的结合与融合,也看到了岭南物质文化的多元性、开放性和实用性。  1、敢为天下先  早期粤商的代表在广府,其中以十三行最为突出,主要从事贸易和运输。粤商人的勤奋以及诚信品质是促进十三行经贸迅速发展的基础。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
期刊
第三届“珠江论坛”暨“世界级珠三角都会”高峰会在澳门隆重举行    【本刊讯】由粤港澳合作促进会、澳门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中心和香港智经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第三届‘珠江论坛’暨‘世界级珠三角都会——现状与前瞻’高峰会”4月22日在澳门隆重举行。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澳门特区政府经济财政司司长谭伯源、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唐英年、外交部驻澳门特派员公署特派员卢树民和中央驻澳门联络办公室副主任高燕出席论坛
期刊
在国术中医界,“医缘”就如一门哲学,特别是对于病患者来说,有了医缘指导,可谓是找到了生命的福音。而对于医者本身来言,医缘考究的是其从医的德与术。德术兼修,为复福德,这正是香港著名骨医杨新明先生的追求与操守。行医济世的道路上,杨新明医师尽己所能,执着付出,将帮助他人当作人生乐事,为患者带来“福德”,为弘扬国术而积极奉献着……    悬壶济世 尽己所能    杨新明医师祖籍广东罗定,在香港出生,九岁左
期刊
1970年,当李树荣先生还是一名香港大学学生时,便已经参加香港政府的“主要服务团”,先加入医疗辅助队,(然后转投民众安全服务队简称民安队)。至今,他已经在民安队服务了近四十个春秋寒暑。  四十年来,孜孜不倦,李树荣先生总是竭尽所能,毫不懈怠,香港政府为了嘉奖其功德,于1998年授勋时,颁授其铜紫荆星章,同时,他还获委任为香港太平绅士这一荣誉。  毫无疑问,李树荣先生的生活充满着奉献和承担,他的专业
期刊
与郭昌能先生交谈,会沉浸在其睿智的思想和儒雅的品味中。不可否认,郭昌能先生是位具有一定思想性和创新性的人,无论是其尽心为提高东方X光检验有限公司的技术水平和专业技能,还是其不断推动澳门诊疗技术员协会与内地的沟通与交流,他都用心去经营、去改善、去努力。  郭昌能先生认为做人就像工匠做一扇门,要过得去自己,更要过得去他人,否则这扇门于工匠而言是蹩脚的工艺,与为人处世而言是失败的品质。而他不管在经营东方
期刊
从1904年至今,澳门电力专营在澳门已经走过了百年有余的历史,而阮毓明先生自二十岁的时候走进澳电,到如今,他陪伴澳电成长也将近半个世纪,历经近五十载的风雨历程,他仍坚守在澳电的岗位上,那是因为他对企业有信心,对自己的岗位有信心;近五十载的时代变迁,他不断提升着自己,那是因为他对企业负责,对自己负责。    播种责任 收获满仓    阮毓明先生祖籍广东新会,1945年,他来到了澳门,1963年,阮毓
期刊
人参一直以来被人们称为“百草之王”,是驰名中外、老幼皆知的名贵中药材,历来是人们心目中绝佳的补品,深得人心。置身于中药材行业的陈德泰先生,用经过时间检验的信誉赢得人们的信任和尊敬,同样深得人心。  陈德泰先生一路从中药材行业的风雨中走来,讲诚信,重信誉,以多交朋友为人生最大财富,已经成为行业内的资深人士。他不仅以“参”等中药材带给人们中医中药调理身体的健康理念,更是以切实的行动,促进了行业的发展,
期刊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整个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中药治疗疾病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从《黄帝内经》到《本草纲目》绵延上千年,中药的使用正一步步走向成熟,中药现代化、国际化也已经成为当今中药业发展的主题。  唐志华先生,一个从事中药材生意逾三十五载的商人,他以独到的眼光和宽广的胸襟发展这个领域,多年来他不断耕耘劳作,在事业双赢的同时有意识地开拓内地市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并希望能推动中药材这一国粹走出
期刊
十多年前,参茸、燕窝、中西药行业对于陈伟豪先生来说还是一个完全崭新的领域,为了弘扬父亲之志,1997年,他进入了这个行业,正式接手“新华中西药行”。  十三年来,他将店面扩展到了五家,不断地以创业来作为守业的最佳方法,实现了延续发展,这既是为了顺应市场需求,也展现了个人的能力,同时也是为了达至自己的要求,给父亲一个交代,他说:“既然是从父亲手上接过来的产业,必须要有所发展才行。”  “多年家业千钧
期刊
三十年前,当香港工业发展得如火如荼时,本埠地价飞涨、劳力成本上升却带来发展瓶颈,于是,大部分企业纷纷选择北上内地,特别是珠三角地区,投资建厂,由此创造了香港工业的“第二轮春天”;三十年后的今天,珠三角地区同样面临着地价上扬、劳力成本上涨的境况,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以加工出口为主的港企再次走入发展困境。这次,同样引起了很多关心香港工业前途的人士的思考,特别是对于作为香港工业总会行政总裁的邱达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