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与细雨交织的版图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ake_ic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秋天的火焰
  “在城市里找不到路固然无趣,但是如果你想在城市里迷失,就像一个人迷失在森林里那样,则需要练习……”本雅明在《柏林童年》里如是说。对于一位生长于北方平原,在乡村和矿区之间长大的年轻人来说,一座南方城市带给他的首先是一种“迷失”:林立的高楼、纵横交错的街衢、往来穿梭的车流、陌生而新鲜的方言,以及从人行道两侧的悬铃木间洒下的湿热的气息……那是1992年夏天,当我乘坐3个多小时的长途汽车到达南京,一出车站就被道路两旁高大笔直的行道树吸引住了,仿佛有一个簇新的未来即将在眼前展开,涌动在身体里的欲望与诗情正被唤醒。那是一次少男少女般的美丽的邂逅。直到多年之后,我在诗人柏桦的书里读到这样的诗句:“春风释怀,落木开道/一曲音乐响彻大地/冲锋的骑手是一位英俊少女/……她激情的加速度/仍以死亡的加速度前进。”仿佛书写的正是那个“曾经的我”彼时的心情。20岁的我不可能想象得到,一年后毕业被分配至某大型国企时将要面临的一切——噪音、粉尘、化工原料刺鼻的气味、重复性的工作,与心中鼓胀的诗情之间产生无法相容的撕裂。我工作的第一个单位是个化T企业,位于南京江北的化工园区。这个化工园区主要南几个大型国企组成,高耸的烟囱、笨重的水泥厂房、盘曲的管道,仿佛是一座庞大的迷宫,沉滞、封闭,昔日辉煌的历史与逐渐衰落的气象奇异地共存着。那些日子,我在灰尘和酸雨中穿行,投身于经济建没的洪流,在铁的喘息中捶打青春,日复一日。
  那是我的文学迷惘时期,诗歌成了唯一的精神出口,“围困”与“突围”的主题贯穿着思考和写作。当身边的年轻人逐渐顺应环境、祈求现世安稳的时候,我仍被诗歌的大火烘烤得寝食难安。1993年10月10日,记得那是一个晴天,杭州诗人梁晓明、刘翔到南京,与程尚、瓦兰、蓝天、张霖等几位诗人在南京大学举办诗歌活动,推广诗歌民刊《北回归线》《一行》和个人诗集。我特地从江北乘车赶到南大参加活动,买了他们的书。当天晚上在南大礼堂还有一个“93’中国先锋诗歌之夜”的朗诵会,但组织者似乎与学生会没有协调好,朗诵会未能按计划进行。我一直保存着那一期红色封面的《北回归线》,头条就是梁晓明的代表作《开篇》。在这组诗中,他把对存在的追思与咏唱提升到了光明澄澈的高度,是90年代最为纯粹和动人的抒情诗之一。几个月后,又一个周日清晨,我登上开往合肥的长途车,去拜访以先锋著称、曾对我的写作产生过启蒙作用的《诗歌报月刊》,面对看起来并不太“先锋”的值班编辑,我掏出一卷用方格稿纸誊抄的诗作,谦虚得像个小学生。其中有一首《雪夜诗稿》,直到多年之后才发表,或许代表了那一时期的精神自传——
  在阴郁的风景中,我将永远推迟悲观
  十字星在诗中闪耀,从寒霜到落日
  拾阶而上的大风卷起粮食
  粮食:天国的祭献
  一群痛苦的生命要与你交换!
  疯狂的轮轴,奔逃的丧家犬
  黑芒之夜呀
  一轮明月的寂静被谁吞没?
  打在脸上的不仅是缅怀的旧时光
  雨水和雪,痛快地洗着马骨头
  我大病初愈
  我秋天的火焰直立于肩
  酷烈的闪电呵
  深情的哀歌今夜要唱到极端!
  诗中的“雪”来自北方,来自我的出生地,它占据精神的高寒地带,与“火焰”“十字星”等意象构成了抵抗生存暴力,抵抗灵魂物质化、空心化的神性元素。现在回头来看,20世纪90年代初是一个过渡性质的时期,理想主义的80年代已经过去,市场化转型还没有全面铺开,“它像是突然中止的80年代一个余音未尽的尾声,仍然带有坚执、高蹈的精神气质和强烈的对抗色彩,又似乎已感到困顿,而显出一丝茫然”(冷霜语)。那些年里,诗人作家们下海经商成为热潮,文学渐渐式微。几乎同时,出现了自由撰稿人和自由写作者,在离我单位不到500米的华能电厂,时任司炉工的朱文辞去了工作,写下小说《到大厂到底有多远》,后来他成了著名的小说家和导演,并和韩东策划了引起文学界争议的“断裂”事件。到大厂到底有多远呢?从市区到大厂,通常需要乘坐一个半小时的郊区车。因此那时的南京对我来说,仍是隔着一道浓浓江雾的陌生之地,意味着中心、爱情、活力和可能性,同时也带来失落和孤独;真正的生活似乎永远在“别处”,而现实中“小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只会加深它与精神世界之问的敌意。
  但是偏居郊区并不意味着视野狭窄,一个人阅读的边界也可以是他世界的边界。那几年的阅读量是比较大的,除了一些西方文学经典,国内的包括《后朦胧诗全编》《海子诗全编》《骆一禾诗全编》,杨炼、欧阳江河、西川、陈东东、王家新、戈麦、陈超、朱大可等人的诗与诗论,以及苏童、格非、孙甘露、北村、余华等人的先锋小说。在他们的作品中,我看到一种有别于老一辈作家的异质性。然而,他们的成长毕竟受惠于那个思想解放、文学繁荣的年代,而我们这一代却是在退潮后的荒芜中开始写作,这意味着我们首先要处理时代与自身的黑暗。如果说幽暗意识正是现代诗的源泉,那么是生活與命运赐予了我更多的幽深体验,正如我在一首诗里写的,那是一口“深秋的井”,你无法用明晰的语言去描述,其中有“四溅的灵魂”,有“横飞的鹰肉和彩虹”,而你只能“以写作的速度落入其中”。彼时,作为文化地理意义上的空问尚未在与主体的对视中两两打开,错综复杂的当下生活还未及进入笔端,无法排解的是一种无根的漂泊感:“多年的诗篇漂泊在水上水漂在土上/土漂泊在我血流惨淡的白马的冬天”。(《深秋的井》
  扎加耶夫斯基在他的长篇回忆散文《两座城市》中将人分为三类:定居者、移民和无家可归者。他认为自己属于第三类。他还认为,音乐是无家可归者的艺术,绘画属于定居者的艺术,而诗歌最适合移民,“那些不幸的人,携带着他们可怜的物品,站在深渊之上——在一代与一代之间、在大陆和大陆之间”。出生于东北、自小离家求学的我,缺少地域上的归属感。南京并非我的故乡,也不是写作赖以延续的根据地,甚至未必是我生命的归宿,像数不清的移民一样,我柄身于这座城市的一隅,仅此而已。在似曾相识又感到陌生的城市,当你在某个时刻停下匆忙的脚步,任凭车流与行人像河水穿过你感知的空间,你会很容易陷入刹那的恍惚之中。我是谁?我身处何地?紫金山下林荫道的疾驰,玄武湖上的泛舟,鸡鸣寺的钟声,总统府里斑驳的历史风云,湖南路上灯光隧道的璀璨拱顶,植物同里花团锦簇的笑脸……似乎都在提醒着你作为一个旅游者和观光客的身份。是的,你生活在这座城市,你在你不在的地方。   很多年里,我游走于石头、玻璃、汗水之间,听着商品流转发出清脆的声音,也看多了利益的倾轧和人性的卑污。黄昏后,我时常泡在街头巷尾的书店里,从拂动的纸页发现一些只言片语吐露的奇迹。我将一些往日的诗作拿出来,像展示一个敞开的伤口,上面还残留着搏斗之后的创痛与疤痕。然而对我来说,它们的意义更多的是一种见证。这些诗歌是一个生命个体精神成长的见证,尖锐、激越、沉哀、悲愤、孤绝,乃至分裂,都来自于在这座城市生存的真实体验,是这些体验赋予你一种语言形式。诗歌并非一种孤悬的语言织物,它与个体生命在时代中的境遇息息相关。
  二 断刀的踪迹
  2006年到先锋书店工作,于我来说是一次重要的人生转折。由地下车库改造的这家独立书店,极具人文品质和理想主义情怀,多年来已经成为南京最重要的文化地标之一。书店如同一个缩小的世界,一座远离喧嚣的秘密花同,因为工作之故,我得以深入到这个空间的日常运营和每个细部,并参与了这个文化空间和精神空间的构建。本雅明对书籍和阅读经常有非常形象的表述,例如他说:“你从来不是在阅读书籍,而是住在里面,闲荡于行与行之间。”又如:“阅读的大雪把他覆盖得异常苍白。”假如你置身于书店,就能更深地体会到这些思想与修辞的美妙。
  书店不仅是一个图书消费场所,也是一个公共文化空间,通过讲座、分享会等形式荟萃了一批活跃的文化精英,分享阅读经验和价值取向。在那期间,我接触到了南京的一些诗人、评论家朋友,如黄梵、育邦、何同彬、马铃薯兄弟等,也开始更多地了解、关注和参与到南京的文学现场。如果说我与“南京”这个概念得以产生比较清晰的联系,应该是从这个时候、在这个“空间”里开始的。
  然而诗人的目光不应仅仅停留在语言和修辞上。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对一些社会公共事件背后所折射出的社会问题尤为关注,那些无名者的呼喊、受辱者的眼泪,不公与不义,让我无法扭过头去,当作什么也没有发生。但这些真实存在的尖锐的疼痛,在我们当下的文学里几乎看不到,这使我一度感到闲惑。通过阅渎,我试图在政治、哲学、宗教、社会学等方面来寻找答案,并反思我们既有的文学观念和写作立场。诗人、作家出于维护文学的独立性的需要,要求给文学“祛魅”,反对某种强加于上的权威,固然没有错,但是太过强调文学的自律,将其绝对化,是否也造成了文学与外部世界的脱节?是否导向“对自我的精致化的放纵和对他者的责任的遗忘”?
  带着以上的反思,在2009-2012年,我写了一批不那么“温和”的文字。包括组诗《见证的刀锋》《利器与兽迹》《这不是一个适合朗诵的时代》,诗论《开放的词场及其敌人》《诗歌的介入:悖论、存在与难度》等。在诗论中,我试图对长期模糊的“介入”诗学、“先锋诗歌”等概念进行梳理和辨析,自然这首先是出于解决我自身困惑的需要,读过文章的朋友应该能体会到,它是客观、明晰和积极的。在诗歌中,我希望将对历史与现实的批判融人到个人化的修辞当中,在美学的高度上彰显一种诗性正义。这一阶段或可称为我个人诗歌写作中的“断刀”时期。
  一把断刀从流水的道路抽身,
  在我身边凛然地竖立起来。
  它无声无息,也不发出光亮,
  漆黑的手柄插入夜的深水,
  断裂的齿纹,像收割后的大地.
  新鲜的麦茬生生地指向天空。
  ……
  这一阶段,与四川“非非”诗人的交流,尤其是周伦佑先生的诗学和文本,对我的思想与写作产生了比较重要的影响。在关于何为“先锋诗歌”的论述中,我认为,“先锋”必须具备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思想上的异质性,它表现在对权力叙事和主流话语的叛逆上:二是艺术上的前卫性,它表现在对既有文学观念和美学形式的破坏和变异上。相比狂飙突进的80年代,如今的境况是“从绞刑架到秋千”,先锋诗人们仿佛集体陷入了无物之阵,这是我们这个时代颇具喜剧性的一面。因此,当下先锋诗的写作难度在于,必须将词语写作上升为思想写作,只有如此,才能穿过美学的空洞,刺人混乱而暴力的话语现场,介入、质疑、批判、拆解、审查、追问、重新反常化……
  南京曾是国内先锋文学的重镇,80年代的“先锋小说”,由《钟山》杂志发起的“新写实”,作为第三代诗歌运动代表的“他们”,等等,可以说,在当代文学史上,南京的作家和诗人从未缺席。关于南北文学的差异、文学风格的形成与地理的关系,刘师培曾在《南北学派不同论》中,认为“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际,多尚虚务。民崇实际,故所著之文不外记事、析理二端;民尚虚务,故所著之文,或为言志、抒情之体”。因此,南方文学一般表现为“清绮”“哀艳”,北方则“体峻词雄”“粗厉猛起”。这些论断自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可一慨而论。尤其是在人口自由流动已成常态的今天,南人和北人的混容在类似南京这样的城市早已形成。我想,在强调地域性的同时,更应该推举个人性、独创性对地域性的超越。《斷刀》《修灯的人》《闪电》等拙作之所以后来被陈仲义、赵思运、宗仁发、霍俊明等评论家关注,可能与诗中提供的某些异质性元素有关。
  三 细雨与蝴蝶
  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十朝都会,虎踞龙盘,文化积淀深厚。朱白清曾经感叹道:“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你可以摩挲,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想到六朝的兴废,王谢的风流,秦淮的艳迹……”南京文化有多元化、多中心的特色,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空间范畴,存在着不同特色的文化类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秦淮夫子庙为代表的市井文化,以清凉山为代表的明清士人文化,以鸡呜寺、大报恩寺等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钟山、总统府为代表的民国文化等。
  不知是命运的安排还是机缘巧合,2007年夏天我来到崇正书院工作,有幸进一步地了解和感受南京的文脉。位于清凉山上的崇正书院,是明朝著名学者耿定向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创办的,书院建好以后,耿定向任主讲,并选拔江南十四郡优秀学子到书院读书。江南大儒李贽、汤显祖、徐光启、方苞等都曾先后在此讲学。耿定向的高徒、时年27岁的焦竑担任学院的学长。崇正书院以弘扬良知心学为己任,成为当时南京的精英文化中心,影响颇大,一时间,出现了“海内士习,几为之一变”的气象。万历十七年(1589)焦竑在进士考试中一举夺魁,授翰林院修撰。焦竑晚年回到南京,重修了崇正书院,并在其中讲学,著书立说。明末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徐光启作为焦竑的学生,评价他的老师是“巨儒宿学,北面人宗”。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游历期间,曾专门到南京拜访焦竑这位大学者。   我在崇正书院的三年,如果抛开工作上的“形役”,于我内心来说犹如一种隐修。书院的古典建筑空间、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四季流转的自然环境,对人的意识和情感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建构作用。有一次在一个秋雨绵绵的黄昏,我独自坐在书院里,听着窗外潇潇的雨声,恍惚间似乎感觉坐在那里的不是我,而是几百年前的某个书生在灯下苦读,让人感觉到一种与古人默然共在的时空穿越感。我一边将读书和沉思作为日常功课,一边聚敛起失散的精气和写作的热情。
  布罗茨基曾为他钟爱的威尼斯写下长篇散文《水印》,其中写道:“镜子吸收身体,而身体吸收城市。”我差不多用了10年的时间才把南京消化进身体里。从北方到南方,从西方现代主义转向中国古典文学,从阅读粗犷、高迥、雄健、热烈的“北方”大陆,转向浸淫于细腻、婉曲、幽隐、唯美的流水“江南”。阅读、行走、写作,穿行于不同地域的经验也势必会影响到性情和视野,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诗在语调、意象、风格等方面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犹如火焰与细雨的交织,从整体写作来看,无意中构成了一种复调。
  这几年因工作单位靠近玄武湖,时常有机会到湖边散步。“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诗人韦庄的塑像就立在湖边,像一个标志。到了春天,万物萌生,树影婆娑,高耸的城墙上寂寞了一冬的爬山虎伸出绿叶,蟾蜍的鼓呜也从池底浮了上来。有一次陪几位外地来的诗人夜游至此,听着阵阵蛙呜,一位诗人感叹说,几百年前、一千年前的蛙呜也是这个样子吧。我们的目光越过明城墙,越过紫峰大厦的尖顶,停留在一轮皎月的夜空,心中浩茫一片。我暗想,那蟾蜍也可能是老柳树里打坐的和尚吧,是禅堂外猛虎的鼾声,抑或是像细草一样荡漾的少女拨动了谁的春心?当我这样想的时候,眼前的雕像就不是一块石头了,柳丝轻抚的湖面也更加澄澈如镜。在虚怀纳物中,自然潜入了内心,而草木也在诗中葱茏起来。在我以往的诗中常常出现的狂暴不安的“雪”,让位给了“细雨”“蝴蝶”“湖心亭的锦瑟”,以及“松鸦的心跳与雪的寂静”……
  当我说到雨,未知的天空变暗
  灰色的筒瓦有了起伏的深意
  正如我说到落日
  一个时代像卡在喉咙里的果核
  红嘴蓝背的雀鸟飞入丛林
  ——《雨之书》
  很难说水面上漾动的波纹,真的
  与你无关:那湖心亭的锦瑟
  奏弄的芳菲,莫不是一个翕动的梦?
  沉坠于时间深海的潜水钟
  从久远的幽闭处升起,一种绽放的声音
  淹没了奔逃的耳朵
  ——《蝴蝶之书》
  雪后的山林有不忍落墨的空寂
  水杉峭立,仿佛停止了生长
  蓄积在树顶的古老的秘密
  如一朵浮云——相对于尘世来说
  那是完成一半的天堂
  飞鸟不知去向,她们追求的消逝
  像隐身于一行颤栗的诗
  只留下锯齿形的风,急掠湖面
  在比树冠更高的深处
  松鸦的心跳与雪的寂静合而为一
  ——《树巢》
  不知不觉我在南京已生活了26年,但我的写作还远不如她给予的恩情。南京仿佛一本打开的书,其问有着重叠的历史影像、文化符号和动人的面容,读完这本大书也许用一辈子还不够。南京也是一个有着多重灵魂的城市,线性的历史时问与延展的地理空问混融交织,层叠累积,兼容并蓄。去年10月,南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文学之都”称号,可谓实至名归。南京历史上有名的作家、诗人太多了,仅就当代而言,有代表性的作家诗人绝不少于数十位,尤其是在南京生活写作了几十年的本土作家,他们应该比我更有资格书写“我与南京”的故事。
  一个人与一个城市,一个作家与他生活的地域,其间必然会产生认同或抗拒的复杂关系,对此的观察和思考是有意义的,但是不应狭隘地理解地域性,根据地理形貌或行政区划对文学做简单的切割。正如一位诗人所说,不同空问的地域性往往有着惊人的一致性,或者说不同的地域往往是同一事物的多个侧面。因此我们应该立体地综合地考察地域性的问题。对于诗人而占,地域的意义不在于提供某种独特的自然风物和文化符号,重要的是,诗人与地域之间应当建立起美学的、伦理的精神关联,并将地方性经验和精神建构有机地结合起来,将转化为内心元素的地域通过与其對称的修辞呈现出来。在近几年的诗歌写作中,我试图将对抗转化为对话,在倾听与凝视中去开启更多更新的话语空间。
  2020.3
  梁雪波,1973年生。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文学写作并发表作品。出版有诗集《午夜的断刀》《秋天的兵器》。曾获首届“江苏青年诗人双年奖”、第九届金陵文学奖等。现任职于江苏文艺出版社。
其他文献
聆听着月光匆忙的脚步  那梦幻的河水  驮着一座带着梅香的道观  飘落在茅仙古洞边  那些采服草药  背着紫文金简之书  隐身从古洞里飞去的鸟  不知道在何处得道成仙  也许是一种试探  或是对故乡的怀念  站在茅仙古洞前  听梵钟古乐声声悠然  弹拨着河面的蓝  历史的尘烟在这里守护  远处的十里桃红  万亩梨园  俯瞰这方富庶的土地  掬一捧丹井的水  感觉故乡的水总是那么甜  寿唐关  寿唐
时时把自己囚禁于斗方之地  不觉得憋闷。甚至常庆幸于  挣脱了铁笼般的束缚  而获得全身的松绑  虎的消失不在于被拘捕,或猎杀  而是太广阔的空间让其无所适从  我选擇安静的宅并乐在其中  不是沉湎与衰老  是谋求一种新生——  挤干肌体的海绵之后那种蓬松的力  立冬  作为一个四季之中压轴的节日  我将颁发特赦令  允许枯衰的叶子告老还乡  了却一颗魂归故里之心  这时我才发现  并不是所有鸟雀
如果每次进步都是一种滴血经历  我情愿遍体鳞伤,只有疼痛  让我知道自己不是一直  在某处徘徊不前  如果每种选择都要作一次全面决裂  我不会犹豫不决,只有斩断  才能看见自己思想截面  然后作重新考量  如果現在你说的语重心长只是谎话  我不愿唯唯诺诺,充耳不闻  不过是让耿烈之人暂时  低下头远离欺骗  如果我不能像以往说出想说的语言  如果一切不再是我守着的初衷  我会静下心来沉默如初  在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这世界上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约翰·多恩①不是艾略特不是  夸西莫多也不是  虽然理智让我如此言说  但那个在大雪中卖火柴的小女孩  依旧令我心灵空落爱莫能助  1666年9月伦敦那场大火  烧毁了圣保罗大教堂里所有的一切  一位诗人的雕像却保留了下来  他曾在一首诗中问这个世界  “丧钟为谁而鸣”  一个小说家以此为题写下了他的名著  大海的波涛永不停息地涌动  它维系着我们内
仙女星系  一位搞天文的朋友  給我看一些图片,给我讲述恒星与星云  我不懂  但我喜欢天空里的沙粒  喜欢黑色幕景上那些细碎的光  也喜欢一些易于联想的名字  比如仙女星系  他说:  仙女是人类肉眼能看到的最远物体  也是距银河系最近的主要星系  她离地球250万光年  因为在同一轨道上,大约45亿年后  会与银河系碰撞,融合……  感染我的还有他的神情和眼光  尽管我不知道  一位诗人,是否
众人簇拥着山道  抬着浮云往上走  好像抬着巨大的白色棺椁  抬着抬着,就把自己埋了进去  站在山顶俯瞰八百里秦川  感觉像当年的始皇帝  挥手指点江山  事實上,脚下除了坚硬的岩石  什么也没有  悬崖边,风不停在响  树木都透着小心  金口河大峡谷  大风吹着瓦山,大瓦山赶着一场雪  雪舞着银鞭,把牛羊赶下河  谷底,我立于左岸  数着绿皮车厢,一节又一节  顺流而下,山开始打围  草木迁往更
祝凤鸣的诗歌是有温度的,他从不以那种古板冰冷的写作面目出现,他的诗歌有着古典诗歌抒情的底色,体现在意境的凝练和情与景的结合上。只是,他的诗歌在抒情的背后还隐藏着智性思考,在朴实平易的词句深处有险绝脱俗的诗意:《严恭山》这首诗作为祝凤鸣的代表作之一,将他的写作功力展现无遗,在严恭山蓝色的溪水边,月光之下炽热的岩石上,诗人的哲思在风中游走,幽深之情令人心折。  诗人的写作需要深厚的生活积淀,这一点在祝
晚归  我们在起伏的暮色中前行,绿色的草木  像诸神归位,沉入愈来愈浓的寂静  远处嘹亮的虫鸣围拢在城市的树洞里  那落在街道上的,嗡嗡导致出的紧张  在奔赴人间的途中,清脆声  啄破了黎明  灯光是旧的,熟悉的街道和他们  我也仿佛不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人  小店的晚餐中,我们各自讲了点小故事  有关于自身,抑或是别人的  之后是长久的沉默,像羞涩的  几个老人  起身时,我们习以为常的告别  拱手
西蒙·阿米蒂奇(Simon Armitage, b.1963),英国当代著名诗人、小说家,生于西约克郡,与他的偶像之一泰德·休斯(Ted Hughes)是半个老乡,他的诗歌创作受W.H.奥登(W.H.Auden)、泰德·休斯和菲利普·拉金(Philip Larkin)影响最大,他获奖无数,是英国当代最受爱戴的诗人之一,被《星期日泰晤士报》(Sunday Times)誉为“拉金之后最受欢迎的英国诗人
纸飞机的冲动  捣衣惜力气,但不惜萝卜甜  甜死人了,但不可以随心所欲  九点十分不可以,我有纸飞机的冲动:  乐无忧  支持纸飞机飞呀、飞呀讲究整体  多坠落多灰尘,不理姐弟见面  除掉“手拉手”还有“一脸茫然”可  惦记吗?  作业练习  放心遵从晃眼棉花地  棉花朵朵需遍遍练习  “步步回头”成必备功课  作业一:打喷嚏、捉鱼见生客  作业二:亮脚丫子、午睡敬大人  清爽恢复原形  尽管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