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养成良好书写习惯的有效策略

来源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bi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写字教学需要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家长,甚至是社会的各种力量参与进来。重视书写能力的提高首先要确立正确的书写观和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对学生的日常书写过程的掌握尤其重要,在培养习惯上下工夫,加大对考试、作业的书写质量的有效监控和评价力度。
  【关键词】写字教学;书写习惯;过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作者简介】季锋,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江苏南京,210019)副校长,副高级职称。
  课程改革以来,尤其是2011年教育部出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以来,全国各地将学生的书写以及良好的书写习惯都作为语文教学重中之重的工作来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每节课上要有不少于10分钟写字时间。”于是语文教师不但会安排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进行书写练习,而且更加关注学生的书写习惯。有些学校和地区也在期末考试中增加了书写分,而且分值还不低。但是给了书写分之后的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学生的书写习惯有没有得到养成,他们的写字素养是不是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呢?经笔者调研,发现部分学校在打书写分上流于形式,无论怎样的书写质量和书写习惯都能取得相应的分数,对于学生的书写成效和书写习惯并没有带来积极的改变。面对这样的情况,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达到良好的书写效果呢?
  一、书写习惯流于形式的原因分析
  (一)学科认识不均,无法引导人人关注
  从学科要求上看,各学科之间也是不平均的。笔者了解到,除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之外,其他学科均没有对学生的书写提出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是对教师的板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而对于学生的书写则没有。还有《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对于学生作画、落款等方面也没有要求。而书法课则直接算在语文学科的课程之中。而一些班级出现孩子写字姿势不正确的现象,分析原因后发现是在幼儿园学习美术时,使用水彩笔涂色姿势不正确导致的。
  很多学校仅仅是语文学科有书写分的分值,数学、英语等学科对此没有具体要求,学校的校本课程更没有对于学生书写和习惯养成的评价,认为写字仅仅是语文学科的事情,这也是导致问题凸显的重要原因。
  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在《基于课标的学科教学》一书中提出:“我们的教学要明确目标,知道自己要带学生到哪里去?然后要思考如何证明学生去了那里,然后再思考我们怎样带领学生去那里?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否则一切都是纸上谈兵。”
  (二)分值要求不高,无法得到全员重视
  学业水平测试不仅仅是考核学生对于本学科所学习的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也是考核教师教学,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评价标准。因此,无论是学校或者是上级教研部门,往往会把知识性的试题看得比较重要,而对于学生书写习惯于成效往往看得不是那么重要。
  笔者根据教师问卷的分析还关注到这样一个情况,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其书写也是比较规范和工整的,而写字不好,书写习惯不佳的孩子往往成绩也不理想。如果将后者的书写分也扣掉的话,他们的起评分将会更低,考出来的成绩也就更加不好,这对于后进学生的影响和打击可能是双倍的。而且面对成绩不理想、书写习惯不佳的学生如果再要求他们慢慢地认真地把所有字都写好,不但试卷都无法全部完成,他们的成绩将会受到更大的影响,这是任何人都不愿意看见的。和书写分相比,家长和老师宁愿他写得更快,更多一些。
  (三)理念淡漠不明,无法引起教师重视
  据调查,不少学校在学业水平测试的时候是有书写分的。一般来说低年级的书写分为5分,最高的学校给到10分。到了高年级的书写分就有所下降,2分或者3分是平均水平。很多教师在出卷的时候都是先出题,最后看看有几分合适,留下来给书写分。而不是真的把“书写分”真正当做了解学生书写水平的内容,没有与“汉语拼音”、“词句训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阅读与习作”等语文素养并为一谈。从这一角度讲,很多教师甚至是行政管理部门就不太重视学生书写的效果和习惯。
  (四)标准涵盖不清,无法确认管理职责
  一些语文教师在给学生打书写分的时候,往往是凭印象给分,这个孩子考试比较规矩,分值就越高一些;那个孩子平时在教师心目中有调皮的行为,分值就低一些……对于学生书写缺少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一年级的写字达到什么标准可以给满分,六年级试卷写到作文的时候应该是什么样的字迹?给多少分?中学生的书写情况是怎么样的?如何进行评价?……试问,我们教师的手上有没有这样的标准?
  二、引领学生提高书写质量并养成良好习惯的有效策略
  (一)明确年段标准,让学生和教师充分重视
  写字教学需要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家长,甚至是社会的各种力量参与进来。
  首先,教管及教研部门的责任重大。作为学校的行政管理部门,如教导处,或者教研处需要在开学伊始,就将各个学科及年段的写字评价标准或者评比方案发给每位教师,让所有学科的教师都意识到让学生写好字,是一种能力,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涵养。
  其次,学科教师要坚守自己的阵地。每个班级的每门学科的任课教师要向学生宣布本学科的书写评价标准,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明确自己要完成怎样的书写目标,自己要如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当然,这其中各个学科、各个年段的标准还是略有不同,各个学校要根据本地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之间的差异做好比较细致的计划。同时,刚开始实施的阶段,各个学科、各位教师都要有一个“慢养”的准备,这样才能有利于良好的习惯和素养的形成。
  (二)明确评分要求,让监考和阅卷老师打分
  有了平时的训练,学生的能力就会在学业水平测试上展现出来。而学校在学期结束的学业水平测试中,各个学科都需要拿出适当的书写评价方案。而方案不但涵盖了学科、年段的差异,还要明确让监考教师也参与进来对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时的书写进行评价。   以语文学科为例,假设二年级的书写分为10分,监考教师应以学生的执笔手型、书写书卷时的坐姿以及书写成效等方面综合评价。这个过程中,监考教师手上有一份学生的座位表,根据测试时的实际情况在表格上和试卷的书写分处给学生打分。如果学生书写姿势不正确,老师可以提醒三次,如果三次后仍然不改,就要扣一定的分数。平时书写习惯稍弱的同学可以多提醒几次,超过次数同样扣分。从笔者所在学校实践的情况来看,真正需要多次提醒的学生并不多,随着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形成,提醒的次数可以逐步减少。
  与此同时,阅卷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书写及卷面情况酌情调整已经被监考教师给定的书写分,以对学生进行褒奖和提醒。
  (三)明确能效标准,让能力和习惯同时养成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不仅仅需要在学业水平测试时得到大家的重视,而是要落实在每天、每节课、每次拿起笔的时候。因此,笔者建议,首先在学校行政安排随堂听课的时候,课堂上学生的写字状态也要纳入对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评价。(其他学科可分级考评)这样一来各个学科的教师都会关注到学生的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养成。
  其次,学校需要联合相关部门,围绕引导学生写好字,好写字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如“书法游园会”、“汉字文化节”、“名家进校园”、“新年桃符我来写”、“书写考段赛”等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写字的乐趣。最重要是通过学校和家庭的联系,如“校讯通”、“家长学校”、“家长课堂”、“家访”等形式,让家长也能树立指导和监督学生在校外正确书写的意识,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早在2002年,苏教版教材主编张庆老师就提出“语文学习如同熏锅屋”的理论。家里的油烟机并不是一天“油腻”起来的。写字的好习惯也不是一天养成的。所以无论是学校氛围的营造,还是每位任课教师的课堂上的指导,或每次进行学业水平测试的监考教师的书写评价,或者家长的关注和引导,都是促进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形成的有效路径。需要让包括学生在内的所有人,都来关注书写习惯的问题。
  一次省级公开课上,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王凌在学生完成练习时提出一个要求:“注意写字姿势,尽量把数字写得美观。”课后专家点评的时候特意提到了这个很多数学教师并没有关注到的细节,表扬王老师有育人观和大局观。
  郝京华教授说过,一个儿童的长大过程是人类发展的重演:从动作的发展来看,先爬,然后手脚并用,接着双脚摇晃着走,最后直立行走。这一过程用了12个月,可是人类进化的过程却花了几百万年。现在这样的潜在因素已经蕴含在人的遗传基因里了。虽说科技的发展以及学情的压力或许会影响到人们对于写字好坏重要性的认识,但是中国汉字在文化传承中的意义,是不容置疑的。
  书写分引导导写字习惯,我们期待再往前走一步?
其他文献
《宣示表》,小楷法帖,是钟繇的代表作品,拓本现藏故宫博物院。真迹不传于世。只有刻本,一般论者认为是根据王羲之临本摹刻,始见于宋《淳化阁帖》,共18行。后世阁帖、单本多有翻刻,应以宋刻宋拓本为佳。此帖较钟繇其他作品,无论在笔法或结体上,都更显出一种较为成熟的楷书体态和气息,点画遒劲而显朴茂,字体宽博而多扁方,笔法质朴浑厚,雍容自然。充分表现了魏晋时代正走向成熟的楷书的艺术特征。  此帖风格直接影响了
【作品概况】《宣示表》为钟繇小楷,书于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相传王导东渡时,将此表缝入衣带携走,后传给王羲之,逸少又传给王修,王修便带其入土为安,从此不见天日。后世阁帖、单本多是翻刻,以宋刻宋拓本为佳。现传刻本是根据王羲之临本摹刻,始见于宋《淳化阁帖》,共18行。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观典赏析】钟繇学书30年,常卧床用手划被子写字,以致将被子划穿。每见大自然万物,则探索其形象而书之,可见其
摘 要:本文用3种不同的方法对2018年4月浙江选考物理第13题进行求解及赏析。  关键词:物理模型;数形结合;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8)8-0037-3  1 解法总结  原题 (2018.04浙江物理选考13)如图1所示,一根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座猴山的A、B处,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16 m,竖直距离为2 m,A、B间绳长
摘 要:本文针对如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体现科学探究思想,以《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学过程中的若干问题为例,提出了把科学探究思想融入物理实验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实验教学;科学探究;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5)5-0007-3  物理实验是在理性思维指导下的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目前,实验教学主要集中在传统实验的创新和实验类型
摘 要:2015年泰州市中考物理试卷第32题是一道以欧姆定律的应用为考查内容的优秀创编题。试题给出的条件中附加了一幅关于灯泡和定值电阻的关系图像,在解题过程中,不少学生甚至部分老师都忽略了此图像的作用,甚至以为此条件是多余了。本文对此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阐述了该条件对本题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考创编题;图像条件;必不可少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
摘 要:以2018年新课标全国Ⅰ卷第25题为例,具体说明物理模型的迁移能力对提高解题效率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物理模型的建立、还原、迁移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物理模型;迁移能力;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8)12-0037-3  物理问题的解决,按其流程可划分为三大步骤:①审题,清楚问题情境;②结合所学物理知识,
摘 要:正确认识“实践体验”与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关系。通过对《家庭用电》一节课堂教学的实践分析,归纳基于学生“实践体验”的课堂教学策略,认识基于学生“实践体验”课堂教学的应用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实践体验;体验式教学;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6)1-0008-3  以“学为中心,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将“体验式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于2016年1月创刊。书法教育版将秉承《江苏教育》“以智者的眼光观照教育现象,以仁者的胸襟关怀教育民生”的办刊理念,全面服务书法教育,追踪书法教育发展动态,指导书法教育改革,引领和推动书法教育的研究和发展。书法教育版在体例、风格等方面将与《江苏教育·教育管理》《江苏教育·小学教学》《江苏教育·中学教学》《江苏教育·职业教育》保持一致,突出书法教学特色和“四性”,即导向性——重
陈红霞
期刊
【摘 要】在书法教学中,由于书法课程内容、教学课时与大班教学的现状存在较突出的矛盾,所以当务之急应该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为先。在传统书法教学模式中寻找可以突破的书法教学之“点”,以弥补“面”之不足,以期对当今小学书法教育的开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书法教学;用笔;结字法;习字法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5-006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