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谐隐》研究

来源 :大众科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ru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心雕龙·谐隐》是《文心雕龙》中文体论的其中一篇,刘勰以专篇的形式对“谐隐”这种独特的文学文体进行了系统的总结,肯定了其存在的价值。
  关键词:文心雕龙;谐隐;研究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系统、全面、深入,论述广泛且体大思精的文学批评巨著,在中国的文学批评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文学思想,对齐梁之前的文学成果及文学批评成果进行了总结,以精美的骈文,对语言文学的根本宗旨、创作方法和审美原则进行了探索和论述。清代学者章学诚在评价《文心雕龙》时说:“《文心》体大而虑周”,道明了刘勰此著作最大的特点。
  《文心雕龙》中共有二十篇文体论,刘勰通过“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四个方面,对当时文坛上存在的各种文体进行了探讨,全面论述了每一种文体的来龙去脉以及在创作上的要求,《谐隐》篇就是其中一篇。在此篇中刘勰以历史为线索对谐辞和隐语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其发展、性质、价值、得失等进行了论述。
  谐辞和隐语早在先秦两汉时代就已经萌芽、发展。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 就有很多劳动人民通过隐晦性或戏谑性的语言讽刺、嘲弄贪婪 、昏愦的上层统治者的例子。到了魏晋南北朝 ,谐辞和隐语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 谐隐之风颇为盛行。
  谐辞和隐语这两种文体形式皆属于民间文学的范畴,刘勰把这二者通篇论述有其深意。谐辞和隐语在许多方面都有交叉之处,不能把二者截然分开。《谐隐》篇的开头总论谐隐时,刘勰举了“华元弃甲,城者发‘睅目’之讴”和“臧纥丧师,国人造‘侏儒’之歌”两个例子。这两个例子都包含了谐辞、隐语两种文体因素,谐辞和隐语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在认识这一点以后,我们对《谐隐》篇的理解就更加深刻全面。
  “谐之言皆也。辞浅会俗,皆悦笑也。”这是刘勰给谐辞下的定义,可见谐辞与后来的笑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刘勰把谐辞的发展分成了先秦和汉魏六朝两个历史阶段。前者的特点是“意在微讽,有足观者”、“辞虽倾回,意归义正”,而后者则缺少了讽喻的特质,以致于“无意时用”“有亏德音”。很明显,刘勰对先秦谐辞持肯定态度,而对汉魏六朝以来的谐辞则颇有非议。
  “讔者,隐也;遁辞以隐意,谲譬以指事也。”刘勰在论述隐语时,把先秦时的隐语称作“隐”,而把汉魏以后的隐语称作“谜”。它们固然有历史传承的关系,但是刘勰却绝对没有把它们等同起来的意思。实际上,刘勰所说的“隐”大都意在谲谏,而“谜”则渐开后世谐谑之端了。刘勰不满于汉魏以后隐语“谬辞诋戏,无意规补”是很明显的,这是因为隐语发展到汉魏以后产生了很多弊端,丧失了其原有的讽劝意义。
  谐隐文学滥觞于先秦,在这一时期,诗歌、史传文学、诸子散文中都有不少谐隐的作品。《诗经》中就有许多诙谐滑稽的诗篇,其中《卫风·淇奥》“善戏谑兮,不为虐兮”,是现有文献可考的最早的谐隐文学观念之一。
  在《左传》中经常出现一些诙谐隐晦的歌谣,如《左传·鲁宣公二年》“睅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复,于思于思,弃甲复来。”、《左传·襄公四年》“臧之狐裘,败我于狐骀。我君小子,朱儒是使。朱儒朱儒,使我败于邾。”等。先秦的诸子散文中很多的寓言故事也都是谐隐文学的代表作品。除此之外,宋玉的一些俳谐辞赋也对后世谐隐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正如马积高所言:“辞赋就其主导倾向而言,是雅文学,然亦有较浅切或近徘谐者。宋玉《好色》己启其端。”
  在《左传》中还记载了一些包含隐语的故事,如《左传·宣公十二年》“还无社与司马卯言,号申叔展,叔展曰:‘有麦麴乎?’曰:‘无’,‘有山鞠乎?’曰:‘无’。‘河鱼腹疾奈何?’曰:‘目于眢井而拯之,若为茅絰哭井,则已。’明日,萧溃。申叔展视其井,则茅絰存矣,号而出之。”等。除此之外,在《史记》和《战国策》中也有类似的故事记载。先秦时期谐辞隐语的作用,广泛的记载于史书之中,其重要的可以振兴政务营卫自身,次要一点的也有助于匡正错误和解除迷惑。
  到了汉代,谐隐文学开始呈现出一种自觉地状态。司马迁在《史记·滑稽列传》中记载的“优旃之讽漆城”、“优孟之谏葬马”都是代表之作。汉代的《隐书》有十八篇,在刘歆的《七略》和班固的《汉书》中都把它编录在杂赋的末尾。
  两汉的谐隐文学还集中体现在辞赋上,许多辞赋作家都有谐隐辞赋作品,代表的辞赋作家如东方朔、枚皋、王褒、扬雄、司马相如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精神上的自由解放带来了文学的自觉,也刺激了世人的俳谐精神。戏谑之风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越来越多的文人把这种诙谐幽默运用到文学创作之中。“至魏文因俳说以著《笑书》,薛综凭宴会而发嘲调”“潘岳《丑妇》之属,束皙《卖饼》之类;尤而效之,盖以百数。魏晋滑稽,盛相驱扇。遂乃应玚之鼻,方于盗削卵;张华之形,比乎握舂杵。”刘勰的这段描述客观的反映了魏晋时期俳谐文创作的盛况。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隐语演化成谜语,“或体目文字,或图象品物,纤巧以弄思,浅察以炫辞,义欲婉而正,辞欲隐而显。”荀子的《蚕赋》,是产生谜语这一文体的先兆。除此之外,在《世说新语·捷悟》中也记载了有很多类似的故事。魏文帝曹丕、陈思王曹植、高贵乡公曹髦等都是喜爱作谜语之人,但很可惜的是,他们所作的谜语都没有保存下来。
  “本体不雅,其流易弊”是刘勰对谐辞的评价。相比于处于正统地位的诗文来说,谐辞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文体,大体上语言通俗、浅易,缺乏文采。况且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的是辞藻华美、对偶工巧的骈体文学,在这种对比下,谐辞就更显粗鄙。而且谐辞在发展演化的过程中,渐渐地出现了很多弊病,因此刘勰才作出“曾是莠言,有亏德音。”这样严厉的评价。
  “谬辞诋戏,无意规补”是刘勰对隐语的评价。刘勰不满于汉魏以后的隐语是很明显的,这是因为隐语发展到汉魏以后已经丧失了其原有的讽劝的意义。刘勰论述谐隐的立足点是希望能引导它们继续走向劝诫讽喻的道路,所以给出这样的评价也是无可厚非的。
  谐辞和隐语的界限并不是绝对的,刘勰在论述它们的过程中常把它们结合起来论述。“古之嘲隐,振危释惫。虽有丝麻,无弃菅蒯。会义适时,颇益讽诫。空戏滑稽,德音大坏。”这是刘勰对谐隐文学的总结,这个总结应该来说是比较客观的,在刘勰身处的那个时代,谐隐文学是比较繁盛的,但是已有些变质,而且这两种文体确实还没有能与诗赋等文体相抗衡的力量。“文辞之有谐隐,譬九流之有小说。”虽然刘勰的这种比喻有些犀利,但当我们仔细分析当时其他文体的发展状况后,便也会赞同刘勰的这个评价了。
  《文心雕龙·谐隐》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谐隐专论,对被排斥在正統文学之外的谐隐文学作出了系统的、全面的回顾和总结。通过对《谐隐》的研究,我们发现这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有其自身的特质,不应该把它置于文学的边缘地带,尤其是它在汉魏六朝呈现出的繁盛局面,足以证明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文学种类。
  参考文献:
  [1] 程俊英,蒋见元著.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
  [2]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 [南朝梁] 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4] [清]章学诚著,叶长青注.文史通义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 詹瑛.文心雕龙义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6] 陆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译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5.
其他文献
摘 要:如今我国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法治社会迅速发展,推动民众法律意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顺应时代的发展,法律援助需求逐渐增多,高校法律援助作为我国法律援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主要缓解大学生法律援助供需矛盾,并服务于少部分社会弱势群体。然而如今大多数高校法律援助存在着法律援助队伍人员数量较少且质量较低、法律援助工作模式固化、没有完整体系等问题。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高校大学生法律援助提供了
期刊
摘 要:为中小型机场亏损航班的运营补贴定价提供决策依据,降低旅客需求随机特性带来的补贴定价风险,提出旅客需求随机情景集的构造方法,并采用风险中性和悲观准则为目标,建立基于时空网络的航班运营补贴定价数学模型。利用航空公司实际运营数据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亏损补贴额度随着运营航班亏损程度的加剧呈现线性增长态势,采用大座级机型执飞亏损航班未必需要更多的补贴费用,航空运输市场需求波动的加剧可以降低亏损航
期刊
摘 要:列宁的灌输思想是探索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为了提高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灌输的效果,需要丰富灌输内容,改进灌输方法和提高灌输主客体的素质,使“灌输论”思想中国化,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列宁;灌输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科学的理论知识需要通过灌输,才能更好的所为人们接受。列宁在吸收马克思等人的灌输思想的基础上,根据俄国国
期刊
摘 要:共青团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共青团改革永远在路上,企业共青团要找准与企业生产经营的结合点、着力点,发挥国有企业团组织的骨干作用和引领作用。企业共青团是共青团组织中不可缺少的较大比例部分,在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新形势下,在“共青团改革再出发”的大背景下,持续推动改革从而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帮助青年成长将势在必行。本文结合笔者共青团工作经验以及当下青年职工的需求和特点,对企业共青团改革进行了思考与
期刊
摘 要:自然辩证法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但又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其与哲学和自然科学相互交叉,具有马克思主义的性质。研究自然辩证法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人与自然共生存,彼此统一于世界之中,任何学科的研究都需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运用自然辩证法,如此才能实现长久稳定的发展。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对象,从自然辩证法出发,探讨二者之间的联系,论证自然辩证法研究于马克思主义哲
期刊
摘 要:本文从《私人生活的变革》内容出发,首先从结构层面梳理回顾《私》表达的主要内容,国家在家庭变迁和私人生活转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非集体化之后,道德与意识形态的真空又由市场经济中个人享受、个人欲望的追逐所补充,在公共生活衰落的情状下,社会秩序恶化,新型的个人追求个人权利、忽视道德责任,成为“无公德的个人”;然后结合近来阅读与实践,讨论从国家到个人的过程中,基层的过渡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公共性
期刊
摘 要:精准扶贫的政策为处理我国的贫困情况提供了非常好的手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进行了组织缜密、方案周详的大规模扶贫开发建设,制定和实施扶贫政策已成为我国扶贫工作的主要形式。中国在三十多年的扶贫开发过程中,慢慢的形成了“中央负责统领、省来担总责、市县主抓落实”的治理机制和“片区为重点、工作到乡村、扶贫到农户”的政策体系。随着乡村扶贫开发获得重大成就,靠经济增长带动减贫的作用日渐式微,加之剩
期刊
摘 要:中国道路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经过艰辛探索所取得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实现民族复兴之路、国家富强之路、人民幸福之路。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中國道路的价值坐标,不仅彰显了中国道路的根本立场,也丰富了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中国道路;价值坐标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时代条件下,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
期刊
摘 要:文章首先详细分析了传统EMU转向架构架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板材下料采用等离子火焰切割、组装工艺流程不合理、组装定位及基础件工艺放量不合理,之后针对以上问题探讨了传统EMU转向架构架组装制造工艺的改进措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基础件下料及机加工工艺、确定工艺放长量、确定组装制造工艺流程、合理运用平衡与热调修工艺。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分析,希望能够为以后EMU转向架构
期刊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共计60处涉及“民主”,强调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程序化,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对于公立医院而言,职工参与医院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重要形式就是职工代表大会,职代会提案工作则是最有效、最便捷、最直接的参与途径。本文引入“互联网+”工作模式,对医院职代会提案工作存在的不足深入剖析,通过引进职代会提案网络平台的建设解决实际问题,使提案工作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