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合同法律制度完善

来源 :大经贸·创业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qad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网络交易为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随着便利的出现有关于电子合同的相关法律问题也随之产生。比如电子合同意思表示错误,错误电子合同的撤销,国际贸易中电子合同欺诈等相关问题的出现成为了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巨大阻碍。因此,在立法上完善我国电子商务合同的相关法律制度成为了我国目前的重要目标,本文将对于电子商务合同的法律制度完善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电子商务 电子合同 电子签名
  在这个科技创新爆炸式出现的时代,人们通过创造和改变不断地提高着自己的生活质量,不同时期的人们生活水平都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带领着人类走向了全新的互联网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学习方式更加多样化,工作更加简洁化,这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被更多人所接受和依赖,电子商务就是其中之一。
  一、电子合同的特征
  (一)无纸化
  传统的合同一般采用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進行订立、变更和解除,双方可以通过见面交流,邮寄等方式将信息进行合理传递并最终达成合同。电子合同不同于传统合同的重要特征就是“无纸化”。电子合同的订立是通过电子通信完成的,在整个过程当中,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电子合同的基础。相比传统的合同而言电子合同的订立更加省时、高效、便捷。
  (二)意思表示具有电子化特征
  在《电子商务示范法》中,这种电子化的意思表示被称为 Data Message(我国《合同法》翻译为“数据电文”)。根据《电子商务示范法》第 2 条:“数据电文”是指经由电子手段、光学手段或类似手段生成、储存或传递的信息。这些手段包括但不限于电子数据交换(
  EDI)、电子邮件、电报、电传或传真。《电子商务示范法》对电子形式作广义解释,不但包括了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新兴形式,还包括了电报、电传和传真。我国《合同法》也采类似规定。
  (三)电子签名取代了传统的签名方式
  不论是国内贸易,还是国际贸易,传统书面合同的成立,都要有签名。如法国民法典就明确规定当事人签字是私印文件(与公证文书相对)证据力的唯一条件。[1]当事人采用手写的方式书写其姓名或者姓名缩写是传统的签名方式。显而易见的是在电子商务中传统签名不再是首选的签名方式,所以电子签名应运而生。电子签名是指电子形式的签名数据,该数据存在于某人以确认自己身份或者表示同意而使用的数据信息中,或者附属于数据,或者从逻辑上与数据信息有关。根据“功能等同原则”,电子签名能够实现与传统手书相同的作用,因而具有与传统手书相同的法律效力。
  二、完善电子合同制度的建议
  (一)电子合同订立制度的完善
  我国应该赋予任意的撤销权给电子合同当事人。为了达到充分发挥法律行为制度的效力,法律不应容许当事人在意思表示作出之后去随意的撤销做出的意思表示。不过若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并不是来自于其本意或者是来自于认知有误而做出的意思表示,若不允许当事人撤销意思表示,会使该意思表示人处于意思表示不自由的情况下,这也是对法律行为制度的冲突之处。因此若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在不自由的状态下作出的,各国法律一般同意意思表示人撤销他的意思表示,用这种方式对其进行救济。所以,维护表意人的表意自由和行为责任之间的稳定平衡是撤销制度存在的价值。如果享有撤销权,那么其负缔约过失责任,若不享有撤销权,那么负的是违约责任。在格式条款中,格式合同的提供方若认为该项法律条款的规定有影响到消费者的权益的可能性时,要求必须做出一定的提示,如果没有作出必要的提示,那该合同就可变为可撤销合同,可以行使其撤销权。
  (二)电子数据能否作为证据性问题
  电子数据是否具有证据性一直以来都是实践中备受争议的问题。在电子合同纠纷中,很多时候人们都将电子数据作为证据在使用,这一点其实也是有法律依据的,在我国《民事诉讼法》[1]第六十三条规定中,电子数据被认定为证据种类的一种,法院是可以采纳的。但在实践操作中,电子合同中被用作证据的电子数据是具有一定前提条件的,第一个必要条件就是保证电子数据具有储存性,因为现代技术下的电子数据可以通过屏幕显示出来或者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而这些展现方式都不是理论意义上的证据原件,确切的说这只是证据的展现或者抄录,所以通常情况下电子证据都不会被当做证据原件,但这并不代表电子数据具有证据性的事实; 第二个必要条件是确保电子数据的真实性,由于电子数据本身具有虚拟性,价值稳定性差,在电子合同的签署过程中存在被篡改的可能,为了保证信息数据的真实性有必要采用第三方认证系统或者防篡改技术。
  三、结语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电子合同作为一种新型的合同形式,一定有其相应的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应该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完善和规制。
  【参考文献】
  [1] 《法国民法典》1322-1332 条.
  [2] 张俊华.浅谈电子商务合同中的若干法律问题[J].职工法律天地,2017(9): 154-154.
  作者简介:迟焱文(1993年),女,汉族,辽宁大连人,法律硕士,单位:四川大学法学院,研究方向:民商法方向。
其他文献
【摘 要】 江铃陆风X7被指涉嫌抄袭路虎极光,一时引发众人关注。无疑,这又是一起国内车企与跨国汽车公司之间有关汽车外观设计专利的纠纷案件。作为消费者关注的重点之一的汽车外观设计,需要专利的保护。然而,这次双方专利权均被判无效的裁决结果,不仅反映出外观设计专利法的特点,而且对我国的自主品牌汽车又一次敲醒了警钟。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在重视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同时,加强技术研发,提高核心竞争力,才是长久发展的
期刊
【摘 要】 在新时期背景下,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为了谋求生存与发展,企业就有必要针对自身经营管理方法进行改进与创新。其中金融投资管理是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重要内容,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我国很多企业在新时期背景下采取的金融投资管理策略并不具有科学性与适用性,这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消极的影响。因此,企业管理者有必要针对新时期背景下的金融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制定完善的金融投资管理策略。本文对
期刊
【摘 要】 知识产权受到不法侵害如何进行赔偿?是当前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案件审判的难点问题,也是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法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结合关于此问题的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进行研究,明确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的原则,一定会对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更加公正、合法、有效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專利 侵权 赔偿制度  一、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含义  根据我国民法和知识产权法理论,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通
期刊
【摘 要】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进行解释,将骗取社会保障待遇的行为纳入到诈骗罪规制范围,在一定程度上结束了司法适用混乱的局面。该立法解释公布前,仅规定了行政处罚,刑法规制层面不明确,导致骗取社会保障待遇行为的违法成本过低、处罚法律依据不足,司法实践中各地的做法并不一致,有的仅仅给予行政处罚,有的认定为诈骗罪、合同诈骗罪、保险诈骗罪等,为统一司法适用,2014年4月24日全
期刊
【摘 要】 《国家赔偿法》首次将精神损害纳入国家赔偿范围,从制度上确立了我国国家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立法上的一大进步,但是在施行过程中,由于规定过于简单,对于精神损害程度如何认定、赔礼道歉等承担责任的方式如何适用、精神损害的具体赔偿标准等问题,都没有具体规定,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  【关键词】 国家赔偿 赔偿协商制度  《国家赔偿法》司法机关的实践中,仍然存在适用方面的问题,在此简单做一个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因浏览器自带网络广告屏蔽功能所引发的互联网不正当竞争纠纷频发。腾讯公司与世界星辉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从一审开始就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将以该案为例进行分析法院是如何通过利益衡量来认定不正当竞争行为的。  【关键词】 屏蔽广告 不正当竞争 利益衡量  一、“世界之窗案”案情介绍  “腾讯视频”由腾讯公司提供“免费+广告”及会员制的影视播放服务;“世界之窗浏览器”系世界星辉公司
期刊
【摘 要】 2018年12月2日,湖南沅江12岁少年吴某因不满被母亲管束,持刀将母亲连砍20余刀,致其当场死亡,事后,因吴某未满14周岁不能承担刑事责任而被释放并重返校园。这一事件引起了当地家长的恐慌,也引起了大众舆论的广泛关注,对于让吴某重返校园的结果有不少人觉得难以接受,更有甚者声称这是让恶魔重返人间!  【关键词】 刑事责任;人格形成;隔代教育  该事件本身是一件刑事案件,但是在案件的背后,
期刊
【摘 要】 缔约过失问题在罗马时期就存在思想萌芽,其后德国从普通法到 19 世纪法律的演变过程中,都将其作为理论界和司法操作中需要讨论的重要问题,但是一直没有形成系统的论述,直到 1861 年耶林在题为《缔约上过失:契约无效或不成立时之损害赔偿》一文中深刻阐述了缔约过失责任问题,首次系统论述了缔约过失责任,使得缔约过失责任理论在此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所以缔约过失责任制度在民法上是形成比较晚的。我国
期刊
【摘 要】 国有煤炭企业去产能工作是当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环节,而化解去产能矿井的金融负债问题,成为推进去产能工作的关键,本文从去产能矿井金融负债形成因素和特定展开论述,并提出相关解决建议,以期加快去产能债务处置工作。  【关键词】 国有煤炭企业 去产能 债务处置  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下,去产能工作成为宏观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一役。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煤炭行业是国民经
期刊
【摘 要】 本文基于国内外研究理论和识别方法经验,结合江西省经济金融实际,运用综合赋权法构建识别模型及相关评价标准,实证比较区域大型银行的系统重要性排序,并对区域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评估与监管工作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 系统重要性 金融机构 识别  近年来,防控金融风险成为区域金融监管的重点,但面临庞大的金融总量和交叉隐蔽的金融活动,“漫天撒网”的传统风险防控模式缺陷日益暴露。如何提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