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写意 墨为象

来源 :荣誉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sha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棪文先生是一位资深中西画家,杏子沟、太行山、桃花源、秋山红叶、江南春色、山气日夕佳、野寺钟初歇、雨餘云气静……一处处美景,在他的画笔下生了根;小鸟閒於柿树、鱼儿水中嬉戏、神龙探珠、六虎合家欢……一个个鸟兽,在他的画笔下动了情,笔落感情起。他说:“我爱自然,山川草木,鸟兽人物,皆本自然,自然无法,唯人自立,物我两忘,手写我心,而法自立矣。”笔写意,墨为象,沉浸画中,他与艺术融为一体。他的作品,因为用笔有心,所以画中有爱。
  【陈棪文先生,资深中西画家,自小喜爱绘画,长大之後成为职业画家,曾拜师伍步云先生学习油画,又先後跟随杨善深先生、吕寿琨先生研习中国画,並与画友发起成立“一画会”、“春风画会”,曾为春风画会会长(1974—2001年)、香港艺术馆名誉顾问(1995—1999年),1996年推动弟子组成“传艺学会”,现为春风画会名誉会长、一画会会长。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设画室授徒,1992年创办传艺画院,出版作品集《笔意墨象》、《陈棪文》画选。】
  兴趣点燃绘画梦想
  艺术,如莲花般清新雅致,细细品来,仿佛一股清香扑鼻而来,置身於其中,总给人无限美好。出生於书香世家的陈棪文先生自小便对艺术有着一份与众不同的情结。他的祖父是科举考试最後一届考生,“文化艺术不分家”,在文化的熏陶下,对於艺术,陈棪文先生自有一份得天独厚的灵感,在他父亲的支持,让他的灵感找到了出路。小时候,他常在家里画画,画了画的纸累积起来,有厚厚的一叠。
  “父亲喜欢我画画,但是父亲很少直接鼓励我,每次有客人来的时候,父亲就会把我画的画拿给客人看,颇有些自豪地跟客人说‘这是我儿子画的。’客人常会说‘画得不错。’客人的表扬,让我更加喜欢画画。这就是父亲鼓励我的方式。”陈棪文先生说。父亲的鼓励增加他对画画的信心,也间接地将他一步步推向了画坛。
  1941年前,年仅五岁多的他离开了他的出生地——东莞,随家人来到了香港,他将幼时的兴趣也带到了香港。他在艺术上的起步受益於他的启蒙老师——岭南古琴家卢家炳先生。“他那金字水的大厅中常年挂着名家字画,小的时候,我经常去他家里玩,饱看那些好作品。”陈棪文先生回忆说。他学画从临摹芥子园开始,卢家炳先生也慷慨地借出他的藏品原跡供之临摹学习,那时他已经十三四岁。
  1956年,陈棪文先生从美术学校毕业,他的作品曾入选“中国华南青年美术展”,他的才华也逐渐凸显,其在美术上的造诣可见一斑。“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在画坛上小有成绩的陈棪文先生拜师专业画家伍步云先生学习油画,前後历时七年,深悟伍步云先生绘画之特点和精髓。其实,陈棪文先生早在进入美校之前已经靠美术谋生了,加上他从小就爱看小说,更喜欢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同时因工作上需要,由原来的不喜欢画人物变成了喜欢画人物。
  1967年期间,陈棪文先生因在人像画上的天赋異禀,深得一位著名的人像摄影师的赏识,收他为徒,教他拍摄人物。多方涉猎,让陈棪文先生在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宽阔,对艺术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因西方绘画风格急剧转变,香港部分学习西方绘画的美术,许多年轻的朋友觉得无所适从,便自觉回归东方文化传统,加上陈棪文先生自幼爱好中国画,他便将西洋画放下,回归到中国画中,先後拜师杨善深老师、吕寿琨老师研习中国绘画。中国画的绘画技巧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娴熟,成竹在胸。
  用笔有心画中有爱
  年少时,绘画是他的兴趣,长大之後,绘画成为他的职业,因为锺情於绘画,让他在中国画和西洋画中均研究深入,颇有造诣,也因此让他成为了资深中西画家。“中国画表现的思想是含蓄的,西洋画是奔放的。一个人即使是在生气或愤怒的时候,也能绘画,而当你正在创作中国画时,即使是电话声,也会扰乱创作的心境,让人难以下笔。”陈棪文先生说。
  中国画不拘泥表面的肖似,更多的是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感觉,讲求阴阳、虚实的结合,笔到意到,意存笔尖,画尽意显。陈棪文先生说自己最爱的还是中国画。
  陈棪文先生喜欢纵情山水间,随身携带着画笔、画纸,听着风,画山、画水,他说:“艺术,来源於生活。”江南春色、秋山红叶、山气日夕佳、野寺钟初歇、雨餘云气静……一处处美景跃然纸上。除去自然风光,他还喜欢画龙、画虎。龙,没有人见过,而卻因为中华儿女是龙的传人而成为了陈棪文先生画笔下具有灵性的动物;虎,有着山中之王之称,众人眼中的虎凶猛而暴躁,而陈棪文先生画笔下的虎卻充满了人性的爱。两隻大老虎旁有着几隻小老虎,或盘坐在母虎旁,或依偎在母虎身边,或在一旁嬉戏,好温馨的一家。
  也许,最美的画应该有人性的善和爱,无论它是温顺的猫,灵巧的鱼,还是凶猛的虎豹、腾飞的龙,都能让人感觉到它们平静,有爱的一面。陈棪文先生的画,除了笔墨和色彩的灵活运用,更体现在他的用心和用意。陈棪文先生说:“绘画,有感情就好。”沉浸画中,与艺术融为了一体,他的画中充满了爱和快乐。
  绘画让他感到开心,年近八十岁的陈棪文先生依旧思维敏捷,精神矍铄,绘画,也让他收获了甜蜜的爱情,他与妻子便是因绘画结缘,相濡以沫,他的妻子也是一位设计师、画家、绘画老师,教授小孩画画,夫妻俩携手走出了一条快乐的艺术路。
  璀璨才情扬名画坛
  与许多人不同,陈棪文先生在学习绘画的同时一直有工作与之同行,他与友人一起创办了画社,培育人才,为杂誌、教科书等绘製插画,这份工作持续了三十多年。陈棪文先生除了为香港的教科书绘製插画,也曾为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教科书绘製插画,三十多年不间断的业务,便是对他优秀画作的肯定。陈棪文先生笑言:“我画过插图的书不是一本本,而是一套套。”年纪见长,他逐渐转为专业画家兼任美校教师,创办画院。自七十年代初起,陈棪文先生已历任香港大一设计学院、正形设计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部等导师,将一身画技传扬众人。
  上世纪七十年代,陈棪文先生与画友发起成立了“一画会”及“春风画会”,在1970年至2001年三十年的时间里,陈棪文先生担任春风画会会长,现为名誉会长,同时,他还担任一画会会长。1996年,陈棪文先生推动弟子组成了“传艺学会”。画会里聚集了许多优秀的画家,他们一边切磋画技,提升自己,一边传播绘画艺术,颐养性情。
  艺术的道路,陈棪文先生一路走来,付出许多心血,也收获了许多,那一次次或集体或个人的展览足以证明在画坛较深的造诣。1962年,陈棪文先生和画友一起举办了七人油画展,他的作品多次入选市政局主办的“当代香港艺术双年展”、“中国全国美术作品展”,1978年,陈棪文先生和画友在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及南洋大学举办了“一画会”作品展,1979年於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展出作品,1980年在香港艺术馆主办“山水意境”,1985年举办了“水墨的年代”展,1987年在内地、香港以及韩国等地举办“东方水墨联展”,於日本东京都美美术馆举办“亚细亚现代美术展”,前几年,他在马来西亚举办了个人绘画作品展等。陈棪文先生的作品被香港艺术馆、新加坡博物馆、新加坡南洋大学、广东省政协委员会、美国银行以及收藏家收藏。他璀璨的才情,在绘画艺术的上空闪耀。
其他文献
沈文川先生 是一个非常谦虚随和的人,热爱故土,辛勤奉献。二十多年来,他用行动谱写着一首遊子之曲。有他参与的香港漳州同乡总会,在团结亲友、共谋发展、造福社会的宗旨下不断前行。“漳州就是我们的根!”沈文川先生虽然身处香港,卻时时心繫桑梓。漳州,会在香港漳州同乡总会的支持下,在众多的乡贤热爱中,更加和谐富强。  【沈文川先生,祖籍福建漳州,香港漳州同乡总会理事长兼秘书长、香港鼎源工贸公司总经理、香港诏安
期刊
香港专业培训人员协会 是一个紧跟时代步伐,与社会同行,旨在服务於行业培训的专业协会。协会团结了一大批培训行业人员,彼此间互相沟通和交流,齐心协力,推动着协会一步步向前发展,他们无私服务,为了给行业人员在成长路上提供切实的帮助,他们竭诚尽智,为行业人员谋福祉,平衡、提升了行业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了彼此间的合作,促进行业的发展和壮大,他们感到快乐和满足。  【香港专业培训人员协会,由一批心繫培训行业
期刊
沈墨宁先生 一位锺爱木雕工艺的收藏家,一位走在钟錶製造业前沿的事业人,他爱木雕收藏胜於生意,愿意关注它、喜爱它、收藏它、研究它。他慧眼识珠,让数千件精美绝伦的木雕工艺品免於大火的吞噬,功德无量;他让这些凝聚了中国民间艺人智慧的和古典韵味的木雕工艺能夠与高科技产品来一场美丽的约会,引起了轰动。他把玩的是一件木雕,升腾的是一份责任,创造了一个奇蹟。  情迷木雕 玩物明志  沈墨宁先生说:“人这一生,总
期刊
王万材先生是一个宅心仁厚,热情健朗的长者。多年来团结乡友,造福相亲的经历深得人心,口口相传。2010年,香港泉州台商投资区同乡总会成立,一致推举其为首届会长。至今,带领同仁在家乡建设中不辞辛苦,尽心尽力为乡民谋求福祉。生活中的他,宽容大度,行走在庙堂与草莽之间,朋友无数,有达官显贵,有草根平民。在他心中,没有身份,只有真诚。王万材先生是让人尊敬的长者,仁者心,真性情。  【王万材先生,香港泉州台商
期刊
“父亲身上最大的标誌,就是爱国!”  杨庆新先生 这位与新中国同年出生的归国华侨,身上有着与父亲一样浓浓的爱国情怀,最难能可贵、使人感动的是,他的这种情怀又被儿女们一脈传承,形成了一家三代爱国的模范家庭。在未来,这种爱国情怀仍会代代相传,在不同的时代里奏响不同的爱国之曲!除此之外,游泳也是杨庆新先生一生中最值得骄傲的事,他将自己的游泳兴趣坚持到如今,在过去的数十年游泳生涯中成绩斐然,在内地、香港乃
期刊
李蓬转女士是一位端庄谦逊、相夫教子之女性典范。她有如一座山,端庄大方;似一湾水,柔情绵绵;像一本书,满腔智慧。年幼时历经战火磨难,经失父之痛后更加坚强;曾倾心教育事业二十二载,育得桃李天下;与丈夫伦林堃先生相濡以沫,风雨共渡;如今,她拜师求艺,以一片美好的心境,执一支画笔,感受着山水鱼鸟之美,经营着悠闲、幸福的退休生活,静度美好岁月。  天地有主 人间有情  我和丈夫林堃于1964年认识,大家相处
期刊
是一位富有承担和爱心的印尼华侨。从印尼到内地,从内地到香港,他几经辗转,历尽沧桑,唯独不变的是内心那种对校友们的情谊。二十多年来,他谨记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集美校主陈嘉庚先生的“嘉庚”精神及“诚以待人、毅以处世”之校训,与校友们众志成城,创办香港集美侨校同学会,为团结七百校友,尽最大的努力做贡献!  【林益恭先生,印尼华侨,1963年回国,曾就读集美华侨学生补习学校,1972年来港,任香港日华旅行社
期刊
是香港交通安全队创建人之一,担任多项社会工作,义务服务长达五十多年,被授予“终身贡献奖”。他慈眉善目,乐於服务,尽力尽心,“做服务,最重要的是真心。而且,帮助人会觉得很快乐,这种快乐是用钱买不到的。人快乐了,心情自然舒畅,身体健康、长寿。”今年,他已九十多岁,但退而不休,不改对服务的忠心与热情,以一颗满满的爱心,服务香港社会,奉献自我。  【陈锦钊先生,太平绅士、香港交通安全队创建人之一兼名誉总监
期刊
叶平南先生:是香港著名的电器名牌——“豊叶牌”的创立者、豊叶电器製造厂有限公司的掌舵者,亦是一位懂得如何“借力”的智者,更是一位懂得如何“承上启下”的一代成功创业家。他善於整合周边资源,转化为自己的力量,在业内以小搏大;他以无穷的战略,仅用九千元的原始资本起家,从一个小作坊式工厂,打造了行业内的龙头企业;他以跨越性的谋略精心筹划,抢佔先机,部署未来,望与第二代接班人“无缝对接”。诚可谓是:勇者善战
期刊
冯福堂先生是一位走在艺术时尚前沿的人,是创造“美”的人。从编织工艺品到水晶、石材工艺品等,他一直与艺术为伍,引领时尚潮流。曾经,他创办的“励棠工艺”是香港最大型编织工艺品的先驱製造商之一。他们的产品带给人的是一种愉悦的心情和优雅、纯粹和不凡的感受,增添了人们不同的气质和神韵。那些被称为时尚的东西,可以奢华,可以简约,可以标新立異,也可以延续经典,而这一切,在他的眼里,统称为“美”,因为美,而让他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