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的套路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ne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卖药广告抖包袱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湖广和云贵地区出现了可怕的疟疾,而特效药奎宁丸当时还未普遍使用。边远地区的百姓多乞求仙婆施法驱邪或请巫医制符水喝来治病,因此死亡率甚高。广州名医梁培基以他特有的眼光,大胆地推出了一种自制的治疟疾药物,疗效显著。为了让老百姓尽快了解并接受这一新生事物,梁培基动了不少脑筋。
  当时,在广西、贵州、云南的一些地方出现了一批行迹特殊的人,他们专在闹市醒目位置的墙上书写“梁培基”三个大字。过了半个月,这群人又在“梁培基”三个字的下面写上“发冷”两个字,惹得大家众说纷纭,甚至有人认为此乃仇家对“梁培基”的攻击行为。“梁培基发冷”五个字在通衢要道的墙上保留了月余后,这群人又在“发冷”二字下面加了一个“九”字,变成了“梁培基发冷九”。粤语“九”与“狗”同音,故见者初则忍俊不禁,继而捧腹大笑,此事一时成为各地市民茶余饭后的谈资。又过了一个多月,这群人突然在“九”字中间加了一点,变成了“丸”字。至此,包袱抖完了,人们才明白原來是“梁培基发冷丸”,正是梁培基研制的治疟疾良药。这样一来,人们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药。
  《夜半歌声》“吓死人”
  20世纪30年代,上海滩号称“制片大王”的张善琨投拍了电影《夜半歌声》。为了给这部电影造势,张善琨亲自上阵,给《夜半歌声》策划了一则广告。
  当时,上海新世界与国际饭店中间挂了一张足有8层楼高的《夜半歌声》大海报。画面是根据电影情节设计的,上面画着剧中人物宋丹萍手拉着李晓霞,两人四目圆睁,惊恐万分,似有所见。而在广告的最下角,画着一个鸡皮鹤发的老妇,手举烛台,弯腰驼背。最吓人的就是那支蜡烛。
  原来,广告的最下角时间长了被风吹裂,一有风吹便微微抖动。一天晚上,北风一刮,画面上的那支蜡烛便飘忽不定,好像烛火忽明忽暗;那老妇也跟着前仰后合,好像突然变成了活人,要从画面上走下来似的。恰巧在这时,一名妇女带着孩子从此经过,忽见此等怪状,吓得昏倒在地。第二天,上海的娱乐版头条就是:《〈夜半歌声〉真恐怖,广告吓死人》。经此一事,《夜半歌声》在上海顿时火了起来,张善琨赚得盆满钵满。
其他文献
虽然指纹识别技术在近代刑事司法领域的应用只有一百来年时间,但早在1927年,德国学者海因德尔就在其著作《世界指纹史》中做出重要论断:中国是全世界最早发明并使用指纹识别技术的国家。第一位采用指纹识别技术的人,则是中国唐代学者贾公彦。  其实,把唐代作为中国指纹识别技术的起点,还是有些“小看”古代中国人的智慧了—中国人开始应用指纹识别技术远比唐代早得多。  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上,
期刊
春天樱花季尾声的时候,我去了一趟京都。为了方便,我订了离水族馆很近的一间民宿。这里的店生意大都相当冷清。路过一家咖啡馆,门口有一只会发光的鸭子,里面只有两三只小猫,让人非常担心那里会不会倒闭。倒是有一家拉面馆非常有趣:总共也就一个吧台加上一张大桌子,但似乎总是人影绰绰、客似云来的样子。路过了几次,终于有一个晚上我们一家人进去了。  店的名字叫“拳拉面”。菜单的内容与店面大小很相称,总共4种还是5种
期刊
法国作家司汤达出生于一个资产阶级家庭。13岁时,他考入格勒诺布尔中心学校。为了方便学习,父亲帮他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套公寓,并打算雇一个保姆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当时司汤达还是个未成年人,家人不在身邊,因此保姆的选择非常重要,既要做事细致、认真,人品也要可靠。可是,如何在短时间内了解保姆的真实情况呢?这让父亲有些发愁。  这天,司汤达对新来的保姆说:“我刚搬进来,担心房间不够卫生,所以请你把屋子彻底收拾一
期刊
28岁才成为模特  1952年,伊莎贝拉·罗西里尼出生于意大利的罗马,她的母亲是手捧3座奥斯卡小金人的好莱坞女星英格丽·褒曼。自古红颜多磨难,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伊莎贝拉明明是个星二代,生活却非常苦涩。先天脊柱畸形使她从6岁起就接受了无数次残酷的手术:从背后开刀,锯掉突出的骨头,缝合伤口,愈合后再重复这一步骤,直到她的形体恢复正常。  对伊莎贝拉来说,能活下来就很幸运了。恢复健康后,她剪去了一头长发,
期刊
中国人最坚韧,擅长化悲为乐。明朝的时候,杭州人把清明节过成了郊游节,人们妆饰一新出门踏青,扫完墓就地野餐。重阳节亦是如此。按《易经》之说,九为阳数,九月九日,是阳气极盛时。三月三踏春,九月九踏秋,秋收时祭天祭祖,佩茱萸、饮菊花酒求寿。曹丕認为“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是希望长寿的意思。不过,南朝梁吴均的《续齐谐记》里另有一种解释。  汝南桓景跟着方士费长房—就
期刊
一条兴竹路,仿佛隔开了两个时空:一边是川流不息的渝澳大道,一边是藏身于民居天台的传承千年的非遗技艺漆器髹(注:髹[xiū],把漆涂在器物上)饰作坊。71岁的程天德在这里和漆器打了40多年的交道。  重庆漆器历史悠久,工艺复杂精细,以研磨彩绘、金银粉分光罩漆、彩色蛋壳镶嵌等髹饰技艺著称。2008年,重庆漆器髹饰技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走进江北区兴竹路风清苑小区,不到2
期刊
房子是要人住的。一段时间不住人,猛一进去,就会有股涩涩的馊味扑过来,进门须得捂住鼻子。但人住进去后,只需一个礼拜的时间,馊味就跑得无影无踪了。  老家的许多东西也是这样。比如灶头的两只铁锅,平时一直铮亮铮亮的,为什么?因为铁锅天天烧着饭菜。如果几天不用,铁锅就会生锈,锅面会不平,锅底会生出锅屑,手指一抹,墨黑。  灶具之外,家里的劳动工具也是这样。  父亲挑担用的扁担是木头做的,不会生出锈斑来。但
期刊
刘兆吉是中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曾担任西南联合大學教育系主任等职,其代表作《西南采风录》影响非常广泛。有趣的是,这本书里的一些内容竟然是当时刘兆吉用药品换来的。  1935年,刘兆吉考入南开大学哲学教育系。两年后,他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湘黔滇步行团。从小到大,刘兆吉都非常喜欢歌谣的创作和收集。当时,为了采集流传在民间的歌谣,刘兆吉每天都比其他同学晚回到宿营地,为此常常把自己搞得饥肠辘辘。为了不至于一整天
期刊
17岁在上海加入长兄创办的中国首家电影公司,23岁在新加坡共创邵氏兄弟电影公司,70岁被英国女王封为爵士,104岁退休……全球历史上首位活过百岁的上市公司CEO邵逸夫的一生,写下了太多传奇。然而,这位传奇老人的百岁人生历程里最令人惊叹和羡慕的,恐怕还是他和他的“方小姐”方逸华无惧世俗压力,在一起相守62年的传奇经历。  1952年:和那位从上海来的“方小姐”相逢恨晚  方逸华不是邵逸夫的结发之妻。
期刊
火折子是中国古代民间常用的引火器具。虽说好多人把火折子称为古代的火柴,但火折子与火柴还不太一样。最像火柴的,应该是比火折子晚些时候出现的一种引火器具“火寸条”。宋《清异录》记载:宋初有人把松木条浸泡在硫黄里,做成一种可以引火的木条,一接触摩擦就会剧烈燃烧。这种木条当时被称为“引光奴”,后来则叫“火寸条”,到明代又被叫作“发烛”。以燃烧方式说,火寸条才最像火柴。  這种古代的“火柴”火力有限,而且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