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音乐与演唱的研究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na_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淮南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摘要】作为贝多芬晚期创作的作品,《致远方的爱人》为音乐史上第一部声乐套曲,对人类音乐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这种认识,本文从主题内涵、音乐旋律等方面对套曲音乐展开了分析,然后从德语翻译和情感把握的角度对套曲的演唱进行了研究,从而更好的进行该部声乐套曲的解读和学习。
  【关键词】贝多芬;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音乐;演唱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作为人类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贝多芬的音乐拥有鲜明的主题特征,无论是在音乐曲式结构、诗词韵律还是演唱处理方面,都能体现出作曲家杰出的音乐才华。《致远方的爱人》是贝多芬创作的声乐套曲,也是德国音乐历史上第一部“声乐套曲”,为后续音乐套曲的创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因此,应加强对贝多芬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的音乐与演唱研究,从而更好的进行乐曲的创作和表演。
  一、作者与作品简介
  贝多芬是著名的德国作曲家,出生于1770年,在欧洲音乐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被人们称之为“乐圣”。贝多芬的家庭拥有浓厚的音乐氛围,为其从事音乐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贝多芬的祖父曾经担任宫廷乐队队长,父亲为合唱队的歌手,贝多芬从小进行小提琴和钢琴的学习,在12岁就可以轻松完成这两种乐器的演奏。在管风琴师聂费的影响下,贝多芬接触到了巴赫父子的一些作品。而经过莫扎特、海顿等作曲家的指导,贝多芬在1775年完成了首次公演,成为了著名的钢琴演奏家。在贝多芬的一生中,饱受耳疾、失恋等种种痛苦的折磨,使其音乐一直具有“快乐和痛苦”、“光明与黑暗”的矛盾性[1]。在这样的动力下,贝多芬完成了一系列世界闻名的钢琴奏鸣曲、交响曲和协奏曲的创作。
  在贝多芬创作的早期,作品主要是对爱情和自然的歌颂,体现了更多快乐和希望的情感,歌曲演唱则侧重独唱和合唱,包含《五月之歌》、《自由人》等。在贝多芬作曲的成熟阶段,其创作的作品主要进行爱情和爱国主义情感的歌颂,包含《战士的告别》和《迷娘》等,大多具有浪漫的音樂风格。《致远方的爱人》是贝多芬在晚期阶段创作的声乐套曲,歌词来自贝多芬的学生阿洛伊斯·耶泰莱斯,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恋人的情感。贝多芬在创作这部套曲时,共完成了六首歌曲的创作,依次为《我独自坐在上坡上眺望》、《那里群山苍茫》、《小鸟带我一起飞翔》、《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五月春回大地》和《请接受这些歌》。在这些歌曲中,能够传达出贝多芬的音乐激情和内心温情,不同于贝多芬创作的其他充满英雄主义情感的作品[2]。在这些歌曲之间,能够完成自然的过渡,音乐之间没有停歇,演唱时要一气完成,形成了独特的音乐结构。
  二、贝多芬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的音乐研究
  在贝多芬的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中,虽然六首歌曲拥有相同的主题,但同时也拥有各自的形象特点。此外,六首歌曲的旋律节奏虽然可以实现自然过渡,但同时也拥有各自的特色。因此在研究《致远方的爱人》这部作品时,要分别对六首歌曲的主题和旋律节奏进行研究。
  (一)第一曲的分析
  在《致远方的爱人》中,第一首歌曲拥有五节分节歌,各节音乐之间在情绪上呈现出层层递进的关系,到了第五节歌曲时则表达出了高涨的情绪。在歌曲的第四节,作者运用了抑制手法,以突显第五节的激动情绪。在尾奏中,又逐渐减弱乐曲如泣如诉的情绪,从而实现与第二曲的衔接。实际上,这种手法也被运用在钢琴奏鸣曲和交响乐中,是贝多芬颇具特色的一种音乐情绪表达手法。作为整部套曲的核心,这首歌曲主题材料的选用也为后续歌曲旋律发展奠定了基础。从组成上来看,歌曲拥有小六度大跳下行、八度音阶下行、音阶级进上行小三度、颤音化音型等材料。利用同音反复进行调式属音的处理,作曲家开启了乐曲的旋律,传递了一种压抑的情绪[3]。而随着音阶级上行和小六度下行大跳,则完成了安详情绪的传递,体现了作者情绪的矛盾性。在后续几句中,作曲家采用了颤音化音型等材料,展现了作者的无奈之情。
  (二)第二曲的分析
  《致远方的爱人》的第二曲拥有三段体结构,分为三个乐段。在歌曲的第一乐段,对音阶上行三度再逆行的材料进行了运用,并采用了旋律模进的手段。而在第二乐段中,同样采取了第一曲中的同音反复结构,并将上一段旋律转到了下属关系调上。这样的旋律创作方式,是作曲家的又一次发明创造。在第三乐段处理上,作曲家通过加速、放缓等四次速度变化回到了第一乐段的速度,以实现与第三首乐曲的衔接。在艺术歌曲创作中,这样的创作方式十分少见。在旋律和节奏方面,乐曲相对简单,仅有纯五度一个音域和同音反复及音阶级进两种音型[4]。采取该种创作手法,不仅使歌曲的紧张度得到了强化,也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反差。
  (三)第三曲的分析
  《致远方的爱人》中第三曲由五节歌构成,拥有活泼的情绪。歌曲全区采用了大量的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完成了虚实融合的图画构建。歌曲的伴奏拥有丰富的织体,整个乐曲显得充满生机。体现了贝多芬对调性对比手法的熟练运用,使其能够利用大致相同的旋律音型完成丰富旋律的创造。在旋律节奏方面,作者在第一节采用了点状的旋律,在第三节采用了线状的旋律,从而形成了强烈对比。在歌曲速度上,相较于前两首歌曲,该首歌曲拥有更强的动力性,歌词旋律跨度为八度,拥有较大的旋律线起伏,因此增强了音乐的张力。
  (四)第四曲的分析
  在套曲《致远方的爱人》中,前三首歌曲对节奏、速度和调性等因素进行了完美的阻值。而第四曲由颤音链和音阶式旋律构成,不同于之前歌曲的欢快,这首乐曲在快乐中掺杂了痛苦,给人营造了超凡脱俗的意境。作曲家采用了单声部变化的方式进行复调性织体的处理,在强拍和弱拍上分别使用了四份音符和百分音符的颤音链。在歌曲的第八九小节,作曲家通过钢琴伴奏对音阶式旋律进行了强化。这样的结构形成了颤音链的环舞[5]。通过采用音阶式的进行方法,实现节奏切分和语感强化。此外,通过采用分解八度、波音型和音阶型织体,使旋律更富变化性。   (五)第五曲的分析
  《致远方的爱人》中第五曲由三节歌构成,第一节拥有二部曲式结构,A乐段开始的音阶为八度音阶下行,伴有弱拍同音反复。在后续乐句中,又加入了级进音阶和颤音化音型,进行缠绵情感的表达。承接上一乐段,B乐段在六度大跳接音阶开始下行,最终以分解和弦式方式进行节奏传达。在旋律和节奏上,第五曲对颤音链进行了弱化处理,采用了固定的节奏型,使歌曲的情感表达更加连贯。
  (六)第六曲的分析
  《致远方的爱人》中第六曲拥有三部曲式结构,在歌曲最后拥有一个尾声,重新表达了第一曲的主题,实现了与前几首歌曲的完美衔接。歌曲中,拥有较大的情绪起伏变化,在第十七小节进行了渐慢处理,在第二十六小节进行了慢板处理,以达到充分展现诗词内涵的目的[6]。在尾声处理方面,贝多芬体现了热烈的情感,传递了在痛苦中进行情感表白的情绪,完成了歌曲高潮的创造。在旋律和节奏方面,歌曲在六度大跳中进行了一些音阶式的引入,在分解和弦中进行了经过音的引入,使歌剧更富旋律性。通过钢琴伴奏,使歌曲的律动性得到了增强。
  三、贝多芬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的演唱研究
  在《致遠方的爱人》演唱方面,想要较好的完成乐曲的处理,还要掌握歌唱语言,并加强对歌曲的情感处理。贝多芬作为德国作曲家,创作的声乐套曲采用的也是德语的艺术歌词,所以还要从德语翻译角度进行演唱研究,以便更加精准的掌握歌曲语言。此外,套曲的创作是从男生角度进行乐曲设计的,所以对男生来讲演唱难度不高[7]。作为女生演唱,还要加强对歌曲情感的分析和处理,以确保歌曲情感能够得到较好的体现。
  (一)从德文翻译角度分析套曲演唱
  从语系来讲,德语属于日耳曼语系,带有德意志民族的显著特点,语言逻辑性较强,比较精准和有序。对于中国歌曲演唱者来讲,首先还要熟读歌词,掌握德语发音和咬字,熟悉其中的韵律。只有体会到德语歌词的抑扬顿挫之感,才能做好气息的控制,一气呵成的完成歌曲的演唱。值得注意的是,德语的发音需要将元音咬住,并且利用气息清楚的唱出辅音。比如在演唱第一曲时,前奏中拥有四分音符和弦,所以还要从弱拍上开始演唱。通过将德文歌词翻译成中文可以发现,贝多芬将所有利用中文语汇读出的重音词放在重音拍子上。例如,在翻译“Auf dem Hügel sitz ich sp?hend”时,可以将其翻译为“在……山上坐 我眺望”。所有的重音词都在3/4的强拍上,能够实现情感的完整表达。因此在对歌词进行翻译时,可以借助这种规律抓住乐曲的韵律,并使乐句的完整性得到保持。在歌曲演唱方面,尽管有一些小节不符合这一规律,但是多数乐曲都可以将歌词与乐曲较好的融合在一起。对于演唱者来讲,应做到熟悉歌词,从而抑扬顿挫的完成歌词的朗诵[8]。在此基础上,演唱者可以结合乐曲强弱拍进行演唱,进而更好的控制音乐速度、力度和节奏等要素。
  (二)从情感把握角度分析套曲演唱
  要想使歌曲的演唱更加动听,演唱者除了加强对歌词的理解,还要进行自身气息和情绪的添加。在歌曲演唱中,演唱者可以将自己带入思念的场景,以体会歌曲的情感。每个乐曲传递的情感会随着乐曲伴奏的变化而改变,所以演奏者还要进行准确把握。因此在实际演唱时,每小节的第一个音都应该弱化,从而逐渐完成情绪的积累。与此同时,演唱者还要加强气息控制,做到以气带声。套曲中,第一曲拥有平稳的情绪,演唱者应做到气息平稳,并唱准每个音,以体现自然的思念情感。在进入第二曲后,乐曲对恋人一起的愉快时光进行了描述,伴奏也开始变得活泼,演唱者要从容的进行声音处理,增加一些俏皮的情绪。在演唱后续几首乐曲时,要对无奈之情和期盼之情进行表现。在这一过程中,乐曲的情绪得到了逐渐推动,演唱者还要保证演唱的连贯性,并做到声音的收放自如。在这一阶段,乐曲中的情绪波动较多,演唱者还要根据节奏变化进行声音调整。在表达与恋人在一起的期望时,还应将共鸣腔打开,从而使声音更具力度,更好的完成情感抒发[9]。在乐曲演唱的最后一段,贝多芬对多个力度符号进行了运用,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还应沉浸在不断变化的情绪中,不能每完成一段演唱就有所放松。演唱者要对歌曲情感进行细细体味,更好的完成情感表达。
  四、结论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致远方的爱人》的音乐形式是贝多芬创作的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为德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无论是在主题内容上还是旋律、节奏上,套曲中的各部乐曲都形成了相互联系,完成了人类心理情感的渗入探索。作为一首德国声乐作品,想要较好的完成《致远方的爱人》的演唱,演唱者还要掌握一定的德语翻译理论和知识,加强对乐曲情感的把握,更好完成乐曲内容的演绎。
  参考文献
  [1]赵壮.对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OP.98)钢琴伴奏的分析[D].济南:山东大学,2015.
  [2]杨柳.沧海桑田,我心永久——贝多芬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的音乐分析[J].音乐创作,2014(03):178-179.
  [3]陈进.贝多芬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0(02):10-16.
  [4]彭鑫.贝多芬及其声乐套曲《致远方的恋人》初探[D].青岛:青岛大学,2013.
  [5]牟一娜,宋长青.学习德语艺术歌曲音乐风格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J].艺海,2013(10):65-66.
  [6]聂普荣.德语声乐作品的风格与教学刍议[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2(02):127-131.
  [7]姜涛.浅析贝多芬音乐创作的风格特点及意义[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02):134-136.
  [8]陈娟娟.贝多芬音乐精神探索与启示[J].教育观察(上旬刊),2015(06):89-90.
  [9]张添骄.浅谈贝多芬音乐在《永远的爱人》中的运用[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4(03):128-129.
  [10]麦淑贤.音乐理论文献翻译的“跨文化”想像[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01):41-47.
其他文献
2009年7月7日,北京市教委举行了中小学数字校园实验工作的启动仪式。伴随着北京基础教育步入“后网络时代”,北京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将如何深入开展?如何在现有的高端平台上
文章对近年来国内外针对建筑材料传湿问题的研究,进行了综合性的概述。
为进一步切实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发挥国家级媒体和少先队组织在推动树立正确价值导向和思想意识方面的优势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广大青少年儿童,由中国网络
数字叙事(Digital Storytelling,简称DST)这种新兴的叙事表达方式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和教师的注意。中小学教师看似平淡的工作与生活,其实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宝贵的积累。教师需要有一种工具来最大可能地帮助他们记录这些成长情境,并能在一定的范围内予以展示与分享。DST恰能解决这一问题。DST帮助中小学教师利用常态课教学资源(课件、录像)记录与反思个人或团体专业成长,帮助教师之间传
结合秦皇岛有线电视宽带多媒体综合信息网络建设的实践,介绍河北广电网络集团秦皇岛燕山有限公司基于HFC+EPON+LAN的有线电视宽带接入网设计方式,提出"三网融合"形势下有线电视接
《克隆技术》作为科学教材中的一课,该以何种方式教授,又该让学生对克隆技术认识到何种程度,一直是我苦苦思索的问题。从小学到高中,科学教材都有《克隆技术》一课,小学的这节课绝不能上成中学生物课。它应当充满趣味性,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于是,我决定采用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自主探究的“授之以渔”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前分组探究,在课上根据不同专题进行展示。    一、以学生为本,改“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  
本文对灰土垫层法处理地基的原理、范围及特点进行了综述,并结合工程实例从检测的角度分析目前灰土垫层施工存在的灰土比例不足的缺陷和危害,并提出补足措施,对工程实际具有
页岩气纳米孔道流动是表征页岩气大规模数值模拟的基础。目前,纳米级别孔道内页岩气体相传输和表面扩散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组分甲烷。实际页岩气藏往往含有一系列气体杂质,忽
2012年7月,天柏CA智能卡以良好的综合排名分数,再次中标青岛有线,为其提供高清及标清系列机顶盒的智能卡。随着三网融合工作的日益深入,青岛市正在努力推动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
本文结合某一工程实例,简要介绍其工程概况,并确定该工程的防烟设计方案,详细叙述了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设计过程,并具体分析了其系统设置原则及应注意问题。本文采用的工程实例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