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英雄主义

来源 :大学·思政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jian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心灵的成长
  1866年1月29日,罗曼·罗兰出生于法国小镇克拉姆西的一个公证人家庭。由于女仆的一时疏忽,未满两岁的罗兰险些丧命,从此患上了支气管疾病。呼吸困难、对死亡的恐惧、母亲“惴惴不安的爱护”,将他禁锢在了狭小的天地中。在童年的回忆里,他将这样的处境称为“鼠笼”。身体脆弱,灵魂却充满热情的“小囚徒”只能观察着家门前的运河、头顶的太空,憧憬着自由,他的思想迅速地成长起来。
  在母亲的熏陶下,罗曼·罗兰养成了对音乐的爱好,他钻研着各国的古典音乐作品,尤其痴迷于德国音乐,在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音乐中得到心灵的滋养。《约翰·克利斯朵夫》第一卷《黎明》中所描述的主人公最初接触音乐的感受,很难说不是作者的切身体会。
  莎士比亚是他的另一个偶像,他如饥似渴地阅读着莎士比亚的戏剧,文学的种子自此埋下。这颗种子未来将在托尔斯泰等更多伟大人物的滋养下,逐渐成长为参天大树。
  在罗曼·罗兰15岁时,父母决定放弃故乡的一切,陪同他前往巴黎就读中学。父母为他做出的牺牲与生活环境的巨大改变,都让他感到极度苦闷。他渴望着温暖、关怀、出人头地。这一段“暗无天日”的青年时期,同样出现在他笔下的克利斯朵夫身上。
  1886年,罗兰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主要修读历史和地理,度过了一段勤奋苦读的时光,为此后的治学、创作打下了基础。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的罗兰,曾鼓起勇气给远在俄罗斯的托尔斯泰写了一封信,向对方请教生活与艺术的问题。托尔斯泰在回信中写道:“只有那种将人类团结起来的艺术才有价值,也只有那些能够为自己的信仰做出牺牲的艺术家才能称为艺术家……只有热爱人性的人,才有希望创造出有价值的东西。”
  自此,对突破命运的英雄人物的崇敬,对生活永恒的热爱,对“人”的艺术的追求,成了罗曼·罗兰一生的志趣。
  二、“约翰·克利斯朵夫”的诞生


  从第一道灵光的闪现到全书付梓,《约翰·克利斯朵夫》共历经20余年之久。
  1890年,在罗马留学的过程中,“约翰·克利斯朵夫”一闪而过,第一次出现在了罗兰的脑海。彼时他结识了德国作家兼翻译家玛尔维达·冯·梅森堡。这位具有自由精神的女性是瓦格纳、尼采等众多艺术家、思想家的好友,常常向罗兰讲述他们悲剧性的战斗故事。这些英雄人物悲惨的遭遇和高尚的品格,融合为“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最初形象。
  回国后,罗兰在巴黎任教。1892年,他与巴黎名教授勃莱亚之女克洛蒂尔特结婚。千金小姐与穷书生的结合,在当时的社交界传为佳话。婚后,学术界和上流社会的社交圈迅速接纳了他。然而,越与这些人打交道,罗兰就越感失望。在《约翰·克利斯朵夫》第五卷《节场》中,作者借主人公之口,一针见血地指出巴黎生活与流行艺术的庸俗之处:“一切都归结到贫瘠的享乐……滥用思想,滥用感官,而毫无果实……多少的聪明才智,多少的细腻的感觉,都浪费于无用之地,虚耗于下流可耻之事。”
  梦想改变法兰西颓靡风气的罗兰开始投身于社会事务当中。然而,从“德雷福斯案”到人民剧院,再到他为人民大众创作的戏剧,事情的发展最终都與他的理想背道而驰。他的家庭生活也不平顺,1901年,由于夫妻二人在经济与艺术创作方面的不和,罗曼·罗兰与克洛蒂尔特的婚姻破裂了。
  在一次次幻灭中,投射了罗兰的信仰与理想,要向不健全的文明、被腐蚀的思想奋起抗争的“约翰·克利斯朵夫”逐渐有了完整的形象。罗兰离开剧院,放弃教职,在十年孤独的隐居和狂热的工作中,完成了这部长篇巨著。
  罗曼·罗兰在《致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朋友们》中写道:“我像法国许许多多人一样,在与我的道德观对立的社会中备受压抑;我要自由呼吸,要对不健全的文明,以及被一些伪劣的精英分子所腐蚀的思想奋起抗争……为此,我需要一个心明眼亮的英雄,他该具有相当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有权说话,具有相当大的嗓门让别人听见他的话。”“我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并不是写给文人们看的……但愿他直接接触到那些生活在文学之外的孤寂的灵魂和真诚的心”。
  1912年,《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最后一卷《复旦》正式刊行,小说出版后大获成功。同年,瑞士作家保尔·赛佩尔出版了关于罗曼·罗兰的第一本详尽的传记;1913年,该小说于1913年获法兰西学士院文学奖奖金;1915年,罗曼·罗兰凭借《约翰·克利斯朵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三、终点与启程
  在《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结尾,作者讲述了圣者克利斯朵夫的传说。善良的摆渡人克利斯朵夫扛着一个孩子渡河,然而他越往前走,肩上的孩子变得越沉。他的脊骨屈曲了,岸上的人也嘲弄着他。他几乎要坚持不住了,却还是竭尽全力继续前行。在逆流中走了整整一夜后,快要倒下的克利斯朵夫终于迎着曙光到达了彼岸。在这一刻,约翰·克利斯朵夫终于与圣者克利斯朵夫合二为一,勤恳地走完了生命的历程。
  圣者克利斯朵夫的艰难跋涉,是约翰·克利斯朵夫一生奋斗的写照,同时也是罗曼·罗兰及与他同时代的奋斗者上下求索、不屈斗争的全过程。他后来写道:“我写下了正在消失的一代人的悲剧,我不想隐瞒这一代人的善与恶,隐瞒他们的痛苦与盲目的高傲,以及他们与痛苦的艰辛斗争。”
  克利斯朵夫在临终幻觉中所背负的那个孩子,则代表着未来的希望。年轻的一代会在上一代努力的基础上继续前行,正如罗曼·罗兰向下一代的年轻人宣告的那样:“超越我们,走到时代的最前列吧。你们应当比我们更伟大、更幸福!”《约翰·克利斯朵夫》正是罗曼·罗兰为“各国的受苦、奋斗,而必战胜的自由灵魂”所谱写的宏伟战歌。
其他文献
作家档案冰心(1900—1999),诗人、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  出生地:福建长乐  代表作:诗集《繁星》《春水》,散文《平绥沿线旅行记》, 译作《吉檀迦利》等  主要作品  冰心的创作异常丰富和多样,其诗歌温柔空灵,散文寓意深邃,小说清新隽永,儿童文学作品则真诚有趣……冰心在写作母爱、童心、大自然的同时,常常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融合在一起,既催人奋进,又予人深思。如今,这位“世纪老人”虽已远
期刊
按照多年的经验,5月份必定有一个节日特别热闹——不,我说的不是劳动节,而是母亲节。每年在5月的第二个周日来临之际,总能感觉空气里的温情浓度直线飙升,但似乎有些人的亲情也就仅止于展示给别人看了。  在我上学的时候,母亲节可能会被语文老师要求写作文,甚至有一年学校还组织了母亲节演讲比赛……现在回想起来,当年写过的作文、做过的演讲,自然是真情实感的,但难免还是会套路化,会更多地关注“母亲为我做了什么”“
期刊
摘 要:本文以贵州民族大学非通用语种——老挝语专业课程“老挝概论”作为教学改革的主要对象,探索非通用语种专业课程如何进行思政改革。这既是新文科背景下,非通用语种思政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该专业建设的创新举措。  关键词:课程思政;老挝概论;思政教改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8-0143-03  一、课程背景  2019年,贵州省教育厅出台
期刊
关于我的祖父,我在许多短文里,已经写过不少了。但还有许多小事、趣事,是常常挂在我的心上。我和他真正熟悉起来,还是在我十一岁那年回到故乡福州那时起,我差不多整天在他身边转悠!我记得他闲时常到城外南台去访友,这条路要过一座大桥,一定很远,但他从来不坐轿子。他还说他一路走着,常常遇见坐轿子的晚辈,他们总是赶紧下轿,向他致敬。因此他远远看见迎面走来的轿子,总是转过头去,装作看街旁店里的东西,免得人家下轿。
期刊
文学理想:“爱的哲学”  “爱的哲学”是冰心文学书写的灵魂,是渗透于其作品的文学精神。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是冰心的至理名言,也是她终其一生信守的信念。在作品中,她以对人类进行“爱”的启蒙,让芸芸众生在纷乱世事中获得一片宁静为己任,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平凡之人的高远理想和追求。  冰心的作品大都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题材,大多涉及对母亲、对儿童、对兄弟、对家乡故国的爱。以冰心的生活经历来看,这些素材和经验,本
期刊
01  1919年8月的《晨报》上,一篇名为《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的文章赫然刊出,署名“女学生谢婉莹”。此时正逢当局逮捕“五四”运动中的进步学生,而这篇小稿既态度鲜明地针砭时弊,又极为罕见地出自女性之手,一时间激起千层浪。没过多久,另一篇署名“冰心女士”的小说《两个家庭》亦在《晨报》上连载问世,个中描绘的故事同样被人们津津乐道。  没错。“谢婉莹”与“冰心”,这两个名字同属于一位19岁的女学生。那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如何将信息化融入高校思政课中,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正在探索的教学课题。本文依托课题研究提出的高职院校思政课信息化“三二一”教学模式,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课程为例,把思政课教学活动与信息化融合作为研究的内容,在对该校思政课信息化教学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找到一条适合高职院校进行思政课教学信息化“三二一”的
期刊
一、重视自我,追求自由生命  《约翰·克利斯朵夫》展现了主人公奋斗的一生,其中对自由生命的向往与追求一直贯穿于他坎坷的一生。  自由生命的重要特征在于发现自我,实现人格独立。克利斯朵夫的独立人格早在他7岁时就有了充分的体现。因为自小就拥有极高的音乐天赋,在祖父和父亲的极力攀附下,克利斯朵夫得以为贵族们进行表演。演出相当成功,全场掌声不断。这时,父亲让克利斯朵夫向台下飞吻,并向权贵所在的包厢致意。这
期刊
罗曼·罗兰被誉为“时代精神的代言人”“世界的良心”“和平主义教皇”,他的人道主义情怀和批判现实主义精神自然也体现在作品之中,《约翰·克利斯朵夫》便是其中的代表。  《约翰·克利斯朵夫》体现出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小说是以当时法国资产阶极社会各种腐朽黑暗现象的对立面的姿态出现的。它暴露了巴黎资产阶级腐朽的生活方式,抨击了资产阶级的尔虞我诈,人情如纸的没落,揭露了五光十色的异域风光掩盖下的文艺界之伪
期刊
“孩子王”老舍  1933年冬,老舍初到冰心家做客,不过一盏茶的工夫,竟与其三岁的儿子打成一片。冰心搬到重庆歌乐山后,早前搬过去的老舍“抬腿就去”,每次还未进门,便能听到他爽朗的笑声:“泡了好茶没有?客人来了。”孩子们一见他来了,便一窝蜂地围上去,要他讲故事、说笑话,老舍总是笑嘻嘻地和他们说个没完。冰心夫妻俩连话都插不上,只好跟他说以后等娃儿们上了学再来。老舍可忍不住,依旧专挑孩子在家的时间来,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