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交通肇事案中的自首问题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yue_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基本案例及法院判决
  
  2009年5月7日晚,杭州人胡斌驾驶经非法改装的三菱轿车,与同伴驾车在市区内高速飙车,在超速驶过人行横道时,将行人谭卓撞得弹起又落下,致使谭卓的头部先撞上车前挡风玻璃,再跌至地面。事发后,胡斌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和122交通事故报警电话。谭卓因颅脑严重损伤经送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交警部门认定胡斌对事故负全部责任。
  杭州市西湖区人民审理后法院认为,被告人胡斌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被告人胡斌肇事后及时报警并在现场等候,该行为属于履行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义务,且刑法已将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规定为加重处罚情节,依法不应当将肇事后报警并在现场等候的行为重复评价为自动投案,故不能认定被告人胡斌有自首情节。被告人胡斌案发后虽未逃避法律追究,其亲属也能积极赔偿被害人家属的经济损失。但胡斌无视交通法规,案发时驾驶非法改装的车辆在城市主要道路上嚴重超速行驶,沿途时而与同伴相互追赶,在住宅密集区域的人行横道上肇事并致人死亡,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犯罪情节严重,应从重处罚。法院据此决定以交通肇事罪判处被告人胡斌有期徒刑三年。
  
  二、法院认定胡斌的行为不是自首的理由明显不当
  
  (一)法院认定胡斌肇事后报警并在现场等候的行为不是自首的理据并不充分。西湖区人民法院认为不是自首的理由之一是胡斌的行为属于履行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义务,已经按道路交通安全法进行评价,就不能按照刑法进行评价,这个理由是没有说服力的。让我们来看看相关的法律规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本条从立法上强制性的规定车辆驾驶人在发生事故后,要积极抢救受伤人员,并及时报警,使交警迅速前来处理事故,确保受伤的人员能够尽可能更快的得到救治,更好的避免出现伤员死亡的严重后果。但是,本条并没有规定说,履行了本条义务的车辆驾驶人,就不能被认定为自首。也就是说,在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不能重复评价的前提下,同一个行为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已经评价为被履行完毕应当履行的义务,在适用刑法时仍然应当按照刑法的规定内容进行评价。
  西湖区人民法院认为不是自首的理由之二是说,刑法将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规定为加重处罚情节,言下之意是说如果没有履行肇事后及时报警并在现场等候的义务,那就要按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进行加重处罚,正因为胡斌已履行肇事后及时报警并在现场等候的义务才没有加重处罚。法院的这个理由是很牵强的,完全忽略了在肇事后一般有打电话报警并在现场等候处理、未报警仅消极地呆在现场等候处理、逃逸的三种情况。从社会效果而言,未报警仅消极地呆在现场等候处理,肇事者的行为无疑更不利于交警迅速出警处理、抢救伤员、避免造成更多损失,也表明肇事者在肇事后对抢救伤员、避免造成更大损失是抱着消极的主观心理。可见,报警与否,所体现出来的主观心理是不一样,在实践中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当然也是不一样,特别在是伤员急需救治的情况下完全不一样,有时肇事者积极报警后医疗人员早几分钟赶到现场对伤员展开救治,意味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得到救治。因此,法院的第二个理由也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甚至是明确地对肇事者说,只要不逃逸,报警与否的后果都是一样的,这显然是有违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精神。
  (二)违背了刑法规定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我国刑法第四条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该条规定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其含义是指任何人没有地位、职务、出身等因素的区别,在法律适用上人人平等,任何人不能享有特权,但也不能任意剥夺该享有的权利。本案中,法院认定胡斌的行为不是自首,无形中剥夺了胡斌适用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的权利。《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犯罪事实。”这是刑法规定的一个法定量刑情节。犯罪后自首的,可以从轻处罚。从刑法的规定来看,自首作为一个法定量刑情节,对刑法规定的所有犯罪都应当普遍适用。胡斌在肇事后,主动打122电话报警,还打了120急救电话帮死者求救,并在现场等候交警处理,这表明其行为符合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的自首要件,同时其肇事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法院根据刑法对其定罪量刑时,也应根据刑法的基本原则对其适用自首的相关规定,认定其为自首。法院一方面适用刑法对其定罪量刑,另一方面却否认刑法关于自首的规定对其不能适用,明显是违背了刑法规定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
  
  三、普通交通肇事罪应当成立自首
  
  (一)认定自首情节符合刑法的罪行法定原则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我国刑法的第一个基本原则是罪行法定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这就是法律中的罪刑法定原则。根据罪刑法定原则,是否犯罪,犯何种罪,刑法中都应该明文规定,刑法中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另外此罪与彼罪的区分也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同时,像自首、立功等法定从轻或减轻情节也必须以法律的明文规定作为唯一依据。所以,主动投案加上如实供述犯罪事实是成立自首的必要充分条件,即只要符合主动投案并且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就应当认定为自首。同时,《刑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了刑法总则的效力即适用于其他有刑罚规定的法律。自首情节属于刑法总则部分的内容,其效力自然应适用于所有刑法分则规定的内容。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是刑法的第二个基本原则,是指刑法规范在根据其内容应当得到适用的所有场合,都予以严格适用。刑法第4条明文规定了该原则,其具体要求是:对刑法所保护的合法权益予以平等的保护;对于实施犯罪的任何人,都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认定犯罪;对于任何犯罪人,都必须根据其犯罪事实与法律规定量刑;对于被判处刑罚的任何人,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执行刑罚。自首是刑法规定的重要制度,适用于所有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犯罪,只要符合自首的构成要件,就应当认定其为自首,如此才符合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二)不认定为自首情节显然违背立法的本意和宗旨。《刑法》规定的自首,是对所有的犯罪人从轻或减轻处罚的规定。交通肇事罪虽是交通肇事行为结果,但前者不一定是后者的必然。在交通肇事中,不一定全部都可以构成犯罪,有些后果不严重的可以按一般交通事故处理。对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交通事故肇事者,不能适用刑法来定罪量刑,只应受《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应尽法定义务的约束,这种义务并非《刑法》上规定的自首情节,对此,不认定为自首是恰当的。当然,这种法定义务是对全部交通事故而言,只要出现了交通事故,首先要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肇事者就有向公安机关报告以便及时得到处理的义务,这也是一种社会公德的体现。对不构成犯罪的交通肇事者,在事发后逃逸,拒不履行告知义务时,应按行政处罚程序予以处罚,并不适用刑法的规定。肇事者的行为符合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后,自动适用刑法规范来调整,此时就应当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刑,对肇事者适用刑法理论和刑法的规定,此时就不再存在《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规定的法定义务,只存在自首情节,也只有自首情节,才是法定的从轻情节。因此,《道路交通安全法》所规定的法定义务,不能代替《刑法》上的自首规定。虽然《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0条规定了车辆驾驶人的一些义务,但这些义务并不能否定在肇事者构成交通肇事罪后对其适用包括自首在内的刑法规范。
  (三)履行《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义务和成立自首并不排斥
  如果甲发生交通事故后,履行《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所有义务,同时,主动让自己处在公安机关的控制之中,也如实交代了事故经过;如果该事故造成了严重后果且经过审查,甲构成交通肇事罪,笔者认为,甲前期履行《道路交通安全法》所规定的义务的行为就应当自动升格转化为刑法上的自首情节,况且从未有法律法规明确禁止交通肇事可以成立自首。从自首制度设立的目的来看,其价值在于鼓励犯罪嫌疑人主动归案,悔过自新,尽可能降低司法成本,提高破案效率。由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偶然性、难以预见性及发生场合的复杂性,对该类犯罪的侦查取证造成了很大困难,将交通肇事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主要罪行的行为人予以从轻、减轻处罚,有利于鼓励更多的人在肇事后自首,从而降低司法成本、提高办案效率,符合自首制度设立的目的,当然这也有利于在发生交通事故后,接到报警的交警、医疗人员及相关部位的人员迅速奔赴现场及时抢救伤员、挽回经济损失、避免更大的危害后果。
  综上所述,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报案,并不能否定交通肇事罪中也可以存在自首,对在肇事后主动报案、能够如实供述自己主要罪行的交通肇事行为人,应当认定为自首,对其予以从轻、减轻处罚,是贯彻罪责刑相适应、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刑罚适用原则的要求,有利于降低司法成本,提高司法效率,符合设立自首制度的目的,同时也符合“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原则。
其他文献
无论是在简单共同犯罪中(即各共犯人均参与实行具体犯罪构成要件之行为的犯罪,如在共同抢劫犯罪中,有人实施暴力行为,有人实施劫财行为,这就是简单共同犯罪的适例),还是在复杂共同犯罪中(即各共犯人之间存在组织、教唆、实行、帮助等分工的犯罪),一般应当根据各共犯人在犯意形成和实行共同犯罪中所起作用的大小,区分出主从犯,以便准确界定各共犯人所应承担的刑事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区分主从犯的基础是共同犯罪行为
期刊
监所检察是国家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法律监督职能,是刑事诉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新的形势同样对监所检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作好新时期的监所检察工作,最根本的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深化对监所检察工作特点和规律的认识,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监所检察工作的各个方面,努力创造符合党和人民要求、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监所检察工作发展规律的业绩。 
期刊
证人证言是指证人就自己所知道的案件情况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证人证言一般是口头陈述,以证人证言笔录加以固定;经办案人员同意由证人亲笔书写的书面证词,也是证人证言。  证人证言的形成,一般经过三个阶段。首先是感受阶段,即证人以他的感觉器官感受案件事实及与案件事实有关联的其他事物。受生理、心理、生活经验等主观因素和案件所处客观环境的影响,证人感受案件事实的深浅程度不同,导致证人知道案件客观情况存在
期刊
自1978年检察机关恢复建制以来的30年时间里,检察机关自侦工作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步规范完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在大力提倡树立科学发展观,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等重大决策的指引下,检察机关把“严格执行法律,维护公平正义”作为执法理念,把自侦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取得了显着成绩。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涌现,检察机关
期刊
人民检察院聘任制法警,是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工作中重要的辅助力量。近年来,费县人民检察院大力加强司法警察队伍正规化、专业化建设,充分发挥司法警察在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的作用,在警力不足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勇于实践,认真推行改革司法警察聘任制度,先后从武警部队退伍和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人员中,招聘聘任制司法警察6名,平均年龄23岁,成为费县人民检
期刊
近年来,隆化县检察院紧紧围绕中央关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路线、方针和政策,因时因事制宜,把上级院的要求部署与县域自然状况及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把发挥检察职能与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需要相结合,把检察机关自身的“小发展”溶入到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大发展”之中,与时俱进,探索出“农资维权站”、“文艺大篷车”、“法律服务站”等服务“三农”工作模式,实践中收到了双赢并举、同步发展的良好社会效果
期刊
为加快农村的经济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的强农惠农政策。但在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的过程中,仍存在较多不利因素,尤其是侵害农民利益﹑危害农业生产﹑影响农村稳定的犯罪问题比较突出。据统计,2005年以来,我院侦查监督部门共办理侵害农民利益的犯罪案件221件263人,分别占同期办案总数的44.9%和55.7%。侵害农民利益犯罪案件的发生,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影响了农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
期刊
摘 要: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职务犯罪案件逮捕权上移决定是在众多争议声中做出的,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对职务犯罪案件逮捕权归属争议观点的辨析出发,分析职务犯罪案件逮捕权上移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从而能够对职务犯罪案件逮捕权上移的程序及相关内容的完善提出合理建议,为我国职务犯罪案件逮捕权上移的执行及今后的完善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职务犯罪侦查;逮捕权上移;制度完善    2009年5月,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深
期刊
摘 要:中国传统的法学本科教学模式仍以教师单方面的知识讲解为主,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不利于培养现代化应用型法律人才。因此,传统法学教育必须结合社会现实进行改革,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的法学教育是摆脱目前困境的最佳选择。在这种背景下,引进专题讨论课的模式,改变教学方法,克服传统教学的缺点,突出应用性,以达到课堂互动、培养具有敏捷的应变能力和口头表述能力的法学
期刊
摘 要:合同诈骗犯罪是现代市场经济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罪名,本文从合同诈骗罪的客观方面分析入手,通过对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的界定,揭示合同诈骗罪在司法实践中所呈现的各种形态,以期对司法实践中正确认定合同诈骗罪有所裨益。  关键词:合同诈骗;客观方面;合同纠纷;民事欺诈;界限    一、合同诈骗罪在客观方面的表现    我国刑法第224条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