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散文的“文化寻根”意识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t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西方文化冲击的中华文明、民族虚无主义和悲观主义滋生的时候,一批有忧患意识和社会良知的作家转向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寻找跨越千年的民族文化之根,“文化寻根”热勃然兴起,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发人深省的、有着厚重传统文化积淀的“文化寻根”小说和诗歌,表现出作者清醒的文化意识和重铸民族之魂的理想。这一思潮在80年代中期的几年内蔚然成风,然而却很快地靡然消散了。值得欣慰和庆贺的是,在“文化寻根”的热度减退之后,散文这一凝重深厚的文体继续高扬起了民族文化的大旗,继续探究悠久的中国历史和文化底蕴,并在90年代形成了一股震撼文坛的创作潮流,从而成为新时期“文化寻根”意向最扎实沉稳的硕果。
  1992年余秋雨《文化苦旅》一书的出版掀开了90年代散文的文化寻根之幕,将散文引领向一个新的创作领域。在这一时期,王充闾、夏坚勇、张承志、刘长春、素素等一批处于不同地域有着不同散文观念和创作理念的作家,不谋而合地写出了有着相似文化底蕴、文学风格和审美风范的优秀作品,成了散文“文化寻根”的杰出代表。他们的文化寻根意识和范围更加开阔和宏大,已不仅仅局限于对地域文化和本土文化的追寻,而是将探索的眼光投向更加广阔更加辽远的中华大地,用行走的脚步、流动的视界去系统审视和梳理悠远厚重的中华文明。
  余秋雨是最早卸下学术包袱,推开封闭书斋,走向广袤大地的散文作家。其“文化苦旅”的足迹遍及中华大地,通过“道士塔”、“莫高窟”、“白莲洞”等充满历史沧桑的物象和“庐山”、“西湖”、“三峡”、“都江堰”等体现着古老文明的名胜,展示了中华悠悠千年的苍凉的北方文化和柔婉的南方文化底蕴,表达了对中华民族兴衰变迁的追怀和感叹,历史的深邃感、沉重感、悲怆感流溢于字里行间。《道士塔》、《莫高窟》、《阳关雪》通过书写大漠苍苍中的历史遗迹和它们无可逆转的悲剧结局,展现了古老沧桑的北方文明的陷落,这里曾经是民族精神和民族骄傲之所在,但是由于不可弥补的历史错误,它们成了废墟和荒原,成了我们为之痛心疾首的坍塌的文明。但即使这样,它们仍然是无法割断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见证和凝结,体现了“历史的景深和民族心理的景深”{1}。《江南小镇》、《白发苏州》、《西湖梦》书写了清新柔婉的江南文化,思考着千百年来中国政治与文化、宗教与哲学、入世与隐逸等影响中国文人心理的民族文化积淀,探寻传统文化之根对文人旷日持久的作用。《文化苦旅》之后,以《山居笔记》为代表的余秋雨散文对中华文化进行了更为广泛更为全面的挖掘,通过位于北方的宁古塔、渤海国、避暑山庄及至南方的黄州赤壁、岳麓书院、海南的“天涯海角”遗址,反思了包括城市文明、农业文明、女性文明、家园文明和商业文明在内的全方位的中华文明和其产生的文化根源,探讨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和“生生不息”的传承性。
  余秋雨对中华文明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审视和思考,探求古老文化之于现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这种文化寻根意识是系统的全面的普泛的,是具有整体的形而上意义的。与之不同,王充闾、夏坚勇、刘长春则执著于对传统文化底蕴中儒释道精神的开掘和继承。王充闾在对自然山水、名胜古迹和历史遗址的书写中融入了对民族精神尤其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思考。“凡是我们特别向往的名城胜迹,总是古代文化积淀深厚,文人墨客留下较多屐痕、墨痕的所在。……虽然是在观赏现实的景、接触现代的事,却又是徜徉于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长廊。”{2}在一个个充满历史感和沧桑感的史迹中思考,达到与传统的相遇,寻找民族文化之根源。庄子思想是作者最为推崇的传统文化资源,纵贯他散文的也是旷达超脱的道家思想。《寂寞濠梁》通过苦苦寻觅庄子发出“濠梁间想”遗迹的历程,系统地阐释了庄子思想和其魅力之所在,表达了对悠然忘我情怀和幽静孤寂心境的渴求。《桐江波上一丝风》中作者通过隐士严光在隐逸中获得与天地自然同在的超脱和陶醉感,表达了对在庄子思想感召下产生的隐逸文化的赞赏。在《青山魂》中,作者认为李白忘我的“醉饮”就是拥抱生命、热爱生命、充分享受生命的表现,是个体生命意识的彻底解放和真正觉醒的代表,李白的精神风貌及其诗文的内涵,是中国文化精神的结晶。
  与王充闾对道家文化的偏爱不同,夏坚勇在《湮没的辉煌》里侧重于对儒家文化的坚守和执著。“我写的很沉重,因为我从具象化的断壁颓垣中看到的往往是一个历史大时代,特别是这一历史大时代中文化精神的涌动和流变……抚摸着古老民族胴体上的伤痕,我常常震颤不已,对文明的惋叹,对生命的珍爱,对自然山水中理性精神的探求,汇聚成一种冷冽的忧患意识,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历史感悟吧。”{3}这种忧患意识就是跨越千年的儒家积极入世、兼济苍生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根蒂。作者欣赏《东林悲风》中被残酷迫害却坚守着文化信仰的东林党人,因为他们有着为国为民的道义和良知,体现着中国知识分子积极入世、高标独立的人格力量。正是知识分子坚守着儒家的这种精神,使得他们虽然身躯柔弱,却能够用自己喷涌的热血和强悍的生命去祭奠那生生不息、怆然傲岸的民族精神。刘长春的《天台山笔记——与远年灵魂的对话》以作为我国儒道释“三教合一”文化代表的天台山为核心,描写了与天台山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文人和历史故事,记录了他们与天台山的对话,呼唤着这些远年的灵魂。“世俗的‘天台山文化’尊承儒家文化传统,而秀美的山水则滋育了佛教的‘天台宗’与道教的‘丹道南宗’,儒道释互相交汇合流,在天台山区域产生了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文化精神与文化人格,在这个氛围浓郁的文化之邦得到了良好的发育,许多文化精英作为精神与人格的独立者而昂然挺立于世。”{4}这里曾经抚平李白心灵的紊乱和不安,使他恢复清新飘逸、超脱豁达;这里曾经承载了寒山子的原始野性和望空谩骂的狂放不羁;这里曾经生活过一生不仕却忧国忧民的诗人戴复古;这里曾经养育了有着铮铮铁骨,代表民族希望和脊梁的一代鸿儒方孝儒……天台山滋生和传承了复杂的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栖息着中国文人的精神和骨气,这种民族精神和文化根底历历再现于刘长春的散文世界里,也是今天“台州市的硬气与迂”的精神源头。
  苍茫的东北文化和原始的西部文化是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知识分子永远不能舍弃的心理情愫。素素选择了她的故土——辽阔的大东北,在亲身寻觅和行走的历程中探求东北文化,用女性的笔书写了“雄性”的东北。在《独语东北》中,素素展现了东北的名胜古迹:辽西的牛河梁遗址、牡丹江边的龙泉府遗址、阿什河畔的金上京会宁府、大兴安岭嘎仙洞、深山老林的座山雕老巢、长白山天池,也描写了有着血泪和耻辱的瑷珲、大连、沈阳、旅顺口等城市,同时还写到了东北的风俗:二人转、秋千架、火炕、冰雕、放山、关东烟……这些东北的山川风物、民俗历史和古迹遗址串起了悠长的东北文化,展现了包括红山文化、渤海文化、人参文化、土匪文化在内的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东北文化。如果说素素对于东北文化的展现是一种故土情结的体现,那么张承志描写西部文化的散文则是对精神家园的寻觅。张承志怀着朝圣和殉道的精神走向西部,他的西海固、大草原、戈壁和黄土高原无不是他哲合忍耶信仰的外化和体现。即使是他的脚步走出了大西北,来到南国的江南小镇,他仍然时时不忘“我”是北方的儿子,仍然执著地要尽早回到北方回到“额吉”(母亲)那里。张承志对于西部文化的坚守来源于心中根深蒂固的宗教寻根意识,是作为回族对伊斯兰教信仰的文化寻根。这种宗教意识是在广袤苍凉的西部土壤滋生的,是西部文化的典型代表和象征。
  如上所述,20世纪90年代散文所体现的这种深刻的文化寻根意识,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梳理和探索。散文作家们以真实和痛彻的感悟去触摸那些已渐渐被人淡忘和冷落的中华文化,挖掘民族文化的底蕴并且反思它们之于现实的重要性和价值,体现出深深的文化忧患意识,将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文化寻根”弘扬光大并开拓创新。无论是余秋雨对于深厚的北方文化或是柔婉的江南文化的反思,王充闾、夏坚勇、刘长春对中国传统儒释道文化的开掘,还是素素、张承志对于东北和西部文化的展现,都体现了这些散文作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痛苦思考和执著恪守,立足于现实,反观历史,苍茫的文化感溢于笔端。他们已不满足于对民族文化静态的关照和开掘,而是将视野放在一个纵深的历史情境之中思考,因而他们都走出了书斋,走向有着文化积淀的历史遗址和名胜古迹,用行走的脚步、开放的视角和阔达的心灵设身处地地去领悟和体会悠远的中华历史和文化,在文学的天地里开辟出了真正属于自己内心的心灵净土和精神家园。
  90年代散文的文化寻根意识不是偶然的和孤立的,而是一种必然的文学现象。从写作主体看,90年代初随着林非等散文理论家对“散文诗化”、“形散神不散”的反驳和贾平凹“大散文”理论的提出,以及90年代的“文化热”、“人文精神大讨论”,使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转向散文创作,散文创作开始走向平民化、开放化、多元化,其表现对象也日益扩大化。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和浓厚的人文精神积淀,大大丰富了这一时期散文创作的素材选择和价值提取,越来越多地进入到散文创作者的写作视野。作家借助对历史和文化的反思和追问,融叙述、议论、抒情为一体,文学、美学、哲学、史学为一炉,自由穿梭于文化与自我、历史与现实之间,淘洗历史文化的隐蔽含义,剔择文化的人性迷雾,提供给读者新的认知方式和审美感受。从写作受众看,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行,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和竞争加剧,心理负担日趋加重,新的价值观念、道德伦理、行为标准使变革期的人们陷入浮躁。90年代散文中这种文化寻根,透过富有意境和蕴涵的自然山水、历史故事和遗物古迹等来探究中国文化的底蕴,赋予文化以现代意义,使人们得到精神的寄托和宣泄、心灵的轻松和安慰、知识的补充和校正,符合和满足了广大读者的审美要求和文学期望,成为90年代散文留给读者的重要和美好的文学记忆。■
  
  
  注释
  {1}余秋雨《文化苦旅》[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1:14
  {2}王充闾《沧桑无语》[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292
  {3}夏坚勇《湮没的辉煌》[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3
  {4}刘长春《天台山笔记——与远年灵魂的对话》[M],北京:人民学出版社,1999:291
其他文献
许多学生常抱怨作文难,对作文存在着畏难情绪。在实际的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过于关注教给学生写作的“知识”、“技巧”,这些固然重要,然而事实上对学生的写作已经帮助不大。这是因为:第一,汉语是学生的母语,而母语的纯熟运用是可以习得的,他们每天都处在母语的包围、浸润之中,时时刻刻在学习语言表达的技巧。第二,高中学生经过十五六年的成长学习,已经拥有了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相当数量的知识储备,而且他们的思维能力
期刊
“秋天在哪里?秋天在哪里?秋天在那丰收的农家里。那里有稻谷,那里有瓜果,还有那背着背篓的农家女……”远处传来二⑴班嘹亮的课前唱,同事们正在猜测这是哪来的流行歌曲,只有我一人倍感亲切:一切都缘于何其芳的《秋天》。是《秋天》这一课堂教学实践给学生带来了歌声,也给诗歌教学带来了无穷的魅力。    一、吟诵秋天    导入课题后,师生共同归纳朗读的四大要点:①划分节奏(停顿、语速);②标出重音(理解词义)
期刊
众所周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那么,诗歌就是最精妙的语言艺术。诗歌用最凝练的词语传达人们的真挚感情。因此,诗歌是语言的精华,智慧的结晶,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魅力。那么怎样进行诗歌的教学呢?古人所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都是有效的教学方法。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抓住意象来鉴赏诗词已成为共识。那么作文教学中的诗歌教学该如何进行呢?下面就谈谈我的认识。  一、积累意象
期刊
刘震云的《一地鸡毛》没有宏伟的题材,没有曲折的情节,更没有华丽的词藻,它向读者展示的就是一个家庭的生活,这种生活平庸、琐碎,甚至还有些许卑微。而正是这样一种生活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人生,感受到了社会体制。  文中的小林以及他老婆“两人都是大学生,谁也不是没有事业心,大家都奋斗过,有过一番宏伟的理想。单位的处长局长,社会上的大大小小机关,都不在眼里……”可是他们结婚后,“哪里会想到几年之后,他们也跟
期刊
郑愁予的《错误》是一首流传甚广的小诗,深得读者喜爱。不仅因为“短幅中藏无数曲折”(李清照语),含蓄而余意不尽,更因为它主旨蕴藉、深刻,诵读常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诗一开始就描述女子的情态:“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以音响的延伸暗示季节的漫长、等候的漫长。莲花的开落在日复一日——时间在流淌,无声的,悠远的,女子美丽的容颜也在悄悄远逝。接着,又揭示女子的心态:“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是小小的
期刊
《陌上桑》是汉乐府叙事诗中的代表作之一。它的艺术成就在于塑造了一个具有内在美和外在美的成功的人物形象——罗敷。诗中通过叙述一个太守挑逗一个采桑女子而遭严词拒绝的故事,深刻地揭露了上层统治者荒淫无耻的恶劣品质,热情地赞美了罗敷的美丽、坚贞和聪明,成功塑造了一个内外兼修的人物形象。  全诗共分三节,首节写罗敷形貌的美。“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在东升旭日的阳光照耀下,盛装艳服的采桑女——罗敷出场了:
期刊
一江春水向东流,命世才人居上游。  末路降王非不幸,两篇绝调足千秋。  这是当代著名书法大家启功先生论李煜词的绝句,对于两篇绝调的说法,见仁见智。从李煜词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来看,《虞美人》当为其中一绝调。  《虞美人》是一首感怀故国、悲愤愁苦至极的作品,是以作者的血泪生涯换来的愁绪与思绪谱写成的生命之歌。  “春花秋月何时了”,开篇就向人们摆出了两种寻常人都能感受到的美好景物,花开烂漫,花香醉人,花
期刊
清道光十九年,龚自珍因触犯时忌,辞官南归故里。是年,他写了315首七言绝句,总称《乙亥杂诗》,其中第125首这样写到: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这样的心曲:要使中国具有蓬勃的生气,必须依仗疾风惊雷的涤荡和震撼。清皇朝统治下死气沉沉的局面是令人痛心的,奉劝天公重新振作抖擞精神,打破常规,任用贤才。  这首诗气势磅礴,笔力千钧,表达了诗
期刊
写文章不一定总要端起架子/表情达意不一定“字正腔圆”/我的内心不一定绝对隐私/我的生活不一定一片暗淡/议论文不一定总是爱迪生、爱因斯坦/记叙文不一定都是做好事、讲奉献/抒情散文不一定都是“啊,我爱你,大自然!”/议中适当抒情是点睛之笔/为议而议、无病呻吟往往适得其反/记叙文就是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可激越也可平淡/散文则重在感悟重在体验——写作本来就是多种多样,小说,诗歌或者寓言/多种文体结合,求
期刊
以精巧的构思、含蓄的意韵、华美的辞藻登上唐诗抒情艺术新高峰的李商隐,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专事爱情诗创作的诗人,但由于其诗句含蓄、多义的特点,尤其是一些表现缠绵爱情,倾吐相思苦痛的作品,历来被评论家称为诗谜,千余年来注家辈出,诸说纷呈、莫衷一是。高中阶段所选李商隐的诗作主要是三首,即《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和《锦瑟》,这三首都是属于李商隐“无题”诗的范畴,它们在内容和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