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哲学里,学生最难理解的就是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而矛盾观里尤其难理解的就是“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一、运用最浅显的事例,解释最深奥的道理
毛泽东的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最浅显的语言表达最深奥的道理。我们能否学学毛泽东的风格,用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学生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事例来分析深奥的哲学道理呢?
面对这一难点,我进行了如下设计:
矛盾观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是矛盾又具有特殊性。矛盾特殊性的三种情形是什么?学生迅速答出了三点,我趁势发问,第三种情形就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其特殊性,那么我们首先想想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会有什么特殊性呢?
我画出两个大圆圈,第一个大圆圈表示一个家庭(孩子小的时候),里面包含四个小圈分别表示家庭内部的各种矛盾,即父子间、母子间、夫妻间、婆媳间的矛盾,其中婆媳矛盾的圆圈较大;第二个大圆圈表示这个家庭里孩子长大成人后,婆媳矛盾画成了小圆圈,父子矛盾画成了大圆圈。然后我让学生看书,并让学生结合教材知识分析:这个家庭里各种不同矛盾有什么特殊性?它们之间有没有关系?
学生阅读教材,在小组探究的基础上认识到,对于第一个大圆圈,婆媳矛盾是主要矛盾,其他矛盾则是次要矛盾,因为婆媳矛盾在整个家庭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家庭关系的发展,婆媳关系处理得好则夫妻关系和睦,父子关系、母子关系融洽,否则家庭就可能面临破裂的危险。至此,学生很快理清了主次矛盾的含义和它们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
如何理解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呢?学生们将两个大圆圈的变化进行比较后发现:随着孩子长大,婆媳关系也过了磨合期,矛盾不似从前那么尖锐了。而由于孩子的不断长大,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不愿听从父亲生硬的教导,于是父子关系变得紧张起来,发展成为这个家庭的主要矛盾。这就形象地说明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二、将事例贯穿到底,将道理条分缕析
对一个好的情境探究,如果教师只是“蜻蜓点水”式的一笔带过,似乎有“浪费资源”之嫌,若是就这一事例继续深究下去,那么学生就会保持浓厚的兴趣,面对这个“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尝试“跳一跳”,或许就能“摘到桃”。
我引导学生思考矛盾特殊性的另外一点: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又有些什么特殊性呢?我将原先家庭矛盾中的其中之一——婆媳矛盾提出来,画下了两个圆圈,第一个圆圈代表媳妇刚过门时的婆媳矛盾,其中,婆婆占据主导地位(即占据面积较大),第二个圆圈代表“媳妇熬成婆”时的婆媳矛盾,其中,媳妇占据主导地位(即媳妇占据的面积较大)。
我要求学生在阅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探究分析:这个矛盾的两个方面有什么特殊性?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我们从中获得什么启示?
学生解释道:媳妇刚过门时,婆媳矛盾中,婆婆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她在矛盾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此时由婆婆“当家”;当“媳妇熬成婆”时,媳妇在矛盾中起着主导作用,媳妇“当家”了。这就说明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而且矛盾的这两个方面相互依赖(即矛盾的同一性),又相互排斥(即矛盾的斗争性),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可见,认识某一矛盾时,我们要抓“主流”,当然也不能忽视“支流”,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三、立足于学生的个人生活,着眼于更广阔的生活空间
《生活与哲学》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贴近生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但是,这里所说的生活实际不能仅仅理解为学生的个人生活,它当然也包括学生生活于其中的人类社会和物质世界,包括现实的和历史的,中国的和外国的,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等丰富内容。所以,立足于学生的“小生活”,从浅显的事例中懂得深刻的哲理,再运用哲理思考更大范围的生活事例,用哲理指导学生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这正是唯物辩证法中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更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运用最浅显的事例,解释最深奥的道理
毛泽东的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最浅显的语言表达最深奥的道理。我们能否学学毛泽东的风格,用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学生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事例来分析深奥的哲学道理呢?
面对这一难点,我进行了如下设计:
矛盾观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是矛盾又具有特殊性。矛盾特殊性的三种情形是什么?学生迅速答出了三点,我趁势发问,第三种情形就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其特殊性,那么我们首先想想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会有什么特殊性呢?
我画出两个大圆圈,第一个大圆圈表示一个家庭(孩子小的时候),里面包含四个小圈分别表示家庭内部的各种矛盾,即父子间、母子间、夫妻间、婆媳间的矛盾,其中婆媳矛盾的圆圈较大;第二个大圆圈表示这个家庭里孩子长大成人后,婆媳矛盾画成了小圆圈,父子矛盾画成了大圆圈。然后我让学生看书,并让学生结合教材知识分析:这个家庭里各种不同矛盾有什么特殊性?它们之间有没有关系?
学生阅读教材,在小组探究的基础上认识到,对于第一个大圆圈,婆媳矛盾是主要矛盾,其他矛盾则是次要矛盾,因为婆媳矛盾在整个家庭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家庭关系的发展,婆媳关系处理得好则夫妻关系和睦,父子关系、母子关系融洽,否则家庭就可能面临破裂的危险。至此,学生很快理清了主次矛盾的含义和它们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
如何理解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呢?学生们将两个大圆圈的变化进行比较后发现:随着孩子长大,婆媳关系也过了磨合期,矛盾不似从前那么尖锐了。而由于孩子的不断长大,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不愿听从父亲生硬的教导,于是父子关系变得紧张起来,发展成为这个家庭的主要矛盾。这就形象地说明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二、将事例贯穿到底,将道理条分缕析
对一个好的情境探究,如果教师只是“蜻蜓点水”式的一笔带过,似乎有“浪费资源”之嫌,若是就这一事例继续深究下去,那么学生就会保持浓厚的兴趣,面对这个“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尝试“跳一跳”,或许就能“摘到桃”。
我引导学生思考矛盾特殊性的另外一点: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又有些什么特殊性呢?我将原先家庭矛盾中的其中之一——婆媳矛盾提出来,画下了两个圆圈,第一个圆圈代表媳妇刚过门时的婆媳矛盾,其中,婆婆占据主导地位(即占据面积较大),第二个圆圈代表“媳妇熬成婆”时的婆媳矛盾,其中,媳妇占据主导地位(即媳妇占据的面积较大)。
我要求学生在阅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探究分析:这个矛盾的两个方面有什么特殊性?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我们从中获得什么启示?
学生解释道:媳妇刚过门时,婆媳矛盾中,婆婆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她在矛盾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此时由婆婆“当家”;当“媳妇熬成婆”时,媳妇在矛盾中起着主导作用,媳妇“当家”了。这就说明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而且矛盾的这两个方面相互依赖(即矛盾的同一性),又相互排斥(即矛盾的斗争性),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可见,认识某一矛盾时,我们要抓“主流”,当然也不能忽视“支流”,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三、立足于学生的个人生活,着眼于更广阔的生活空间
《生活与哲学》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贴近生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但是,这里所说的生活实际不能仅仅理解为学生的个人生活,它当然也包括学生生活于其中的人类社会和物质世界,包括现实的和历史的,中国的和外国的,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等丰富内容。所以,立足于学生的“小生活”,从浅显的事例中懂得深刻的哲理,再运用哲理思考更大范围的生活事例,用哲理指导学生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这正是唯物辩证法中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更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题中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