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的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探讨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in_sm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论述基于校企合作的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分析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在利益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合作共建培养、企业实践培养、“政府购买”培养、“师徒结对”培养等适合我国国情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
  【关键词】校企合作  职业院校  “双师型”教师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3C-0095-04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教师只有深入到企业,才能真正成长成为一名“双师型”教师。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在我国已开展很多年,但大多数合作只停留协议上,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关于实践模式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还没有形成科学的合作模式,可以成功参考的合作机制过少。因此,如何建立高效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提升我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质量,是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和校企合作的要素
  (一)“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中对“双师型”教师进行了界定和解释,提出“双师型”教师应既具有讲师或讲师以上教师系列职称,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具有本专业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
  2.近5年中有2年(累计)以上在企业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能全面指导学生的专业实习实践活动。
  3.近5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技术研究,其成果被企业运用到生产活动中,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4.近5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校内实践教学实践设计安装工作的课题,使用效果良好,达到省内同等院校先进水平。
  职业教育领域的专家和研究者在教育部提出的行政标准外,也提出关于“双师型”教师的职业院校和学者标准,但基本上是在教育部的标准上进行适当调整,其有以下几个共同點:
  1.达到国家规定的教师标准,且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
  2.不仅能教授理论类课程,而且又能从事技能、实习、实训教学及指导。
  3.具有全面的能力素质,既能从事理论和实践教学,又能进行科学研究和课程开发建设的能力。
  4.具有教师资格证、本专业职称证书、继续教育证书或专业技术技能等级证。
  (二)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的要素。在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模式中应包含职业院校、企业、教师和学生四大要素。这些要素之间既存在内在的关联性,又有外在的关联性,只有将这些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培养体系。职业院校和企业联合对教师进行培训,然后教师再将其知识教授给学生,学生又将所学的知识固化和实践到企业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二、“双师型”教师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双师型”教师企业实践经验普遍不足。一般“双师型”教师均需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实操能力,在教学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就要求“双师型”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还需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方向和行业发展的动向,及时地掌握企业产品的性能、规格和型号变化,更重要的是不断地更新产品生产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但以上标准对于“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太过于模糊,因此职业院校对于“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只能参考行政部门提出的条件,通过各种途径考取本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或评定本专业职称证书,成为获取“双师型”教师认证的主要途径。李梦卿等对东部五省市三类“双师型”教师比例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双证”或“双职称”已成为“双师型”教师的主力军,而拥有在一线企业实习或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较少,具体参考表1。
  注:一类“双师型”教师:教师职称+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二类“双师型”教师:教师职称+中级以上非教师系列职称;三类“双师型”教师:教师职称+两年以企业实践经验。
  (二)已有的政策与制度还很不完善。经多年的发展,我国关于“双师型”教师政策已经很多,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一是关于“双师型”教师的定义和标准。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均制定了很多关于“双师型”教师界定和标准的文件,但表现为多样化、不统一。二是“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途径。主要途径为:考取资格证书、申请第二职称、企业实习实践、专业培训、引进和聘请。三是关于未来发展目标。比如“到2020年,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例达到80%”。四是关于“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比如“要将企业经历和实践锻炼作为专任教师评聘和任用的基本要求,新进教师一般应具有2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五是鼓励企业和学校共同培养。比如“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企业有责任接受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
  通过以上制度和文件发现,现有的文件大多数停留在“双师型”教师的表象,对细节和执行性的问题探讨得还不够深入,缺乏可操作性。
  (三)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目前,涉及“双师型”教师的政策和文件由于发文机构的原因,一般只对教育部门和学校提出具体要求,而对企业只能停留在“倡导”和“鼓励”的层面,没有实际的约束力。由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短期收益很少,因此企业对于参与“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积极性较低。同时,我国法律并未强制企业必须参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或者制定对参与的企业进行奖励或激励的措施,企业即便是响应政府的倡导,参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也仅仅是作为一种企业宣传,合作只停留在表层上。因此,我国应制定校企合作的专门法律、法规和政策,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并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一定政策优惠,从而推动校企合作培养职教师资健康持续地发展。   (四)“双师型”教师生涯发展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政府、职业院校应该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教师本人也应该做好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学校要制定相关的“双师型”教师管理、考核和培养制度,要求每一位“双师型”教师每年都要脱产接受继续教育,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多变的企业实践模式到企业或生产一线进行学习和实践。教师也应该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不能只把取得“双师型”教师资格作为终点,不去关心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产业升级、产品更新、技术进步、工艺改进。因此,学校每年要组织“双师型”教师的考核,对于不达标的教师给予警告,甚至取消其“双师型”教师相关的待遇。
  三、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模式
  关于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模式很多,我们可以根据学校的自身特点选择适合本校的培养模式。本文将其归纳为四大类八种具体培养模式。
  (一)合作共建培养模式。合作共建培养模式是指学校和企业共同合作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该模式又可以分为“课程合作”模式、“科研合作”模式和“专业共建”模式三种。
  1.“课程合作”模式。“课程合作”模式是基于企业人才需求的一种校企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将部分或全部培训课程导入学校的专业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为企业培养一流的技能人才。汽车企业和职业学校的合作比较倾向于此类合作,如上海通用(ASEP)项目、丰田(T-TEP)项目和斯必克(SPX)项目。该模式主要分三个层次:一是将企业培训课程导入到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帮助学校提高相关专业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缩短教学与企业需求之间的距离;二是合作开展“订单式”专业教学,为企业定向培养企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三是共建培训中心,共同开发培训课程,除了为企业培养所需的技能人才外,同时还承担企业员工各类专业技能提升培训。此类“课程合作”对学校的专业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为达到课程要求,企业必须制定相应的教师培养计划和方案,以确保学校选派的教师胜任其岗位。
  这种模式以“合作课程”为载体,借助企业的培训资源,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教学的同时也可以很好地提升学校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企业也可以通过该合作模式获取熟悉企业生产流程的技能人才,同时企业的售后服务理念得以传播与延伸,是一种长期“双赢”的合作模式。
  2.“科研合作”模式。“科研合作”模式是指学校借助企业平台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开发的课题项目,对学校的技术转化起到很好的作用,从而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通过科研合作不仅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工艺改良,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而且也为参与科研的教师提供成长平台,提升其“双师”素质。
  不管是横向课题还是纵向课题,目的均是对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不仅解决企业技术问题,而且能为企业创造巨大的利益。通过企业平台,教师能在真实企业生产环境中进行研究,了解企业真实需求,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遇到的技术问题,从而提升自身的科研和实践能力。
  3.“专业共建”模式。“专业共建”模式是指在学校和企业共建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自我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开放式培养模式。该模式包括若干子项目,每个子项目都为教师提供学习、实践和锻炼的平台。比如,学校和企业共建的专业性产教基地,是实践教学和生产相结合的场所,教学的过程也是生产的过程,学生实践练习的过程也是产品加工的过程。“专业共建”模式的教学团队主要由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安排的教师联合组成,在教学过程中,他们优势互补,相互学习。
  在“专业共建”模式中,教师不仅可以利用企业的资源提升自己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还可以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下指导学生实践,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职业性”。
  (二)企业实践培养模式。企业实践培养模式主要是指在企业进行的“双师型”师资培养模式。它可以细分为访问工程师、顶岗实践和考察调研等三种模式。
  1.“访问工程师”模式。“访问工程师”培养模式是借鉴高校的“访问学者”制度,职业院校选派优秀教师到企业进行长时间的实践锻炼,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该模式在江苏省已试行多年,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江苏省教育厅于2008年发布了《关于实施高职高专院校访问工程师项目的通知》,文件對组织开展高职高专院校实施访问工程师项目提出了相关要求。该模式的实施形式主要包含以下内容:一是培训的对象主要为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专任教师,以及从事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的科研人员;二是培训时间一般为3~6个月;三是培训的目的是让教师可以深入一线进行实践锻炼,了解行业最新的技术和发展动向,参与技术攻关和合作研发;四是管理模式为导师负责制;五是导师条件为高级工程师或技术造诣较深的人员等。
  “访问工程师”培养模式层次相对较高,主要面对学校的优秀教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师资培养模式。但这种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访问单位的落实、指导教师的遴选、培养过程的监督、经费的来源以及成果的考核等,落实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还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和教师四方积极协调解决。
  2.“顶岗实践”模式。“顶岗实践”培养模式是指教师安排到企业里面,作为企业的临时员工在真实的岗位上工作。对于高层次的“顶岗实践”我们也称为“挂职锻炼”,主要是针对企业的一些中高层岗位,如“技术总管”和“部门副经理”等。“顶岗实践”并不是教师简单的企业参观考察或见习,而是需要到企业某个具体的岗位上进行真实的工作,目的就是促进教师跟踪生产服务一线技术的发展,真正提升教师实践和教学能力。由于“顶岗实践”所提供的岗位环境真实、复杂、体验强,所以成为专业教师提升个人实践能力,构建自身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但由于该模式需要教师长时间的脱产到企业顶岗实践,给学校的教学安排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另外,现阶段对于顶岗实践的监督管理机制还不健全,工作量的计算方法和绩效考核办法标准还不完善,导致了“顶岗实践”质量难以保证。   3.“考察调研”模式。“考察调研”培养模式是指学校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中进行短期考察,目的是了解企业的生产状况、工艺流程和岗位特征,学习生产运行操作、设备维护检修和故障诊断排除等技巧,该模式是职业院校最常用的一种培训教师方法。在考察调研的过程中,还会开展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以提高考察的效果。教师在考察调研前要详细地制定考察方案和计划,考察调研结束后需要及时做出总结和提交考察报告。
  (三)“政府购买”培养模式。“政府购买”培养模式是指政府负责提供资格培训费用,由政府或学校组织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培训。教育部、财政部职业院校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项目是该模式的典型代表。教育部、财政部于2011年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国家支持2万名职业学校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提高年青教师的理论和专业技能水平。企业实践期限一般为6个月,培养方式采用“师带徒”模式,通过现场观摩、交流研讨、专题讲解和技能训练等形式,学习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以及产业发展的趋势,熟悉企业文件规范、操作规范、岗位设置、岗位职责以及用人标准,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和新方法如何在专业生产中的应用,通过在企业的实践改进实践教学。
  由于这种模式由政府出资购买,学校和企业的积极性都很高,因此计划更为周密,执行更为有力,大大提高了培训效果和教学质量。这种模式比较适合青年教师和初级“双师型”教师进行培养,重点是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
  (四)“师徒结对”培养模式。“师徒结对”培养模式就是一种一对一的培养方式,也是我们常说的“导师制”培养方式。在“师徒结对”培养模式中,“师”需要经过严格的挑选,其知识、能力、经验以及人格都必须优秀,能够真正地起到师父的作用。“师徒结对”培养模式采用“一对一”的指导方式,在时间上相对灵活,可以由“师”和“徒”自行商议,但对学习的内容和时间有基本的要求。因此,一个“徒弟”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联系一位或多位企业“师父”,“师父”也可以同时带一名或多名“徒弟”。学习的方式可以是连续或者间断的,学习的方法可以采取交流研讨或者是现场指导。
  由此可见,“师徒结对”培养模式灵活方便,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其他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弊端。但是“师徒结对”培养模式对于导师的选任和考核难度较大,学校和企业还应加强合作,共同制定选拔导师的制度和程序,组建导师信息平台,建立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的考核制度,提高“师徒结对”效率,不断地促进“师徒结对”培养模式发展。
  对于以上四大类八种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模式,本文从政府参与、企业参与、学校参与、教师能力和机制建设五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各自的优劣势,以供参考,具体见表2。
  从表2可以得出,四大类八种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模式各有优势,当地政府、学校和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与需求,选择适合于自身条件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
  在国家大力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校企合作广泛开展的背景下,我国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虽然逐步地成熟和完善,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未来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理解和培养模式上还会发生变化,因此我们还要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模式,在能力上,要更加強调教师的双重职业能力;在经验上,更加强调应具有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工作经历。在“双师型”教师的来源上,强调多重渠道,特别是企业的来源渠道;在类型上,则更加关注教学实际的需要,使专业教师有侧重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梦卿,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比较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2]李梦卿,张碧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制度的回顾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2)
  [3]翟建,姜春华.高职院校“访问工程师”制度的建设[J].机械职业教育,2012(8)
  [4]李名梁,吴书瑶.职业教育院校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及发展策略[J].理论与现代化,2013(1)
  [5]谢勇旗.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机制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3
  【基金项目】北海职业学院院级重点教改课题“校企深度融合背景下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2017YJZ09)
  【作者简介】何月霓(1983— ),女,四川广元人,硕士,北海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
  (责编 卢 雯)
其他文献
针对人体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将其简化为七杆机构,并将人体行走模式划分为单脚支撑模式和双脚支撑模式,然后运用牛顿-欧拉方法分别对两种行走模式进行动力学建模,研究表明,牛顿
Based on the 4 times daily 0.75°×0.75°ERA-Interim data,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cipitation and a transverse shear line(TSL)over Qinghai-Tibet
目的探究长治市2009—201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死亡原因。方法对长治市2009—201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2009—2015年长治市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理论在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封冲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
保定市深入实施'高层次专家人才政治引领和服务项目',通过强化组织保障、坚持政治引领、完善管理服务三项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全市高层次专家人才的联系和交流,引导高
本文论述利用学生经验迁移发现和提出问题,利用知识间的联系有效沟通问题,通过练习的拓展延伸进一步升级问题,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经历知识再发现的过程,获得思维的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从人民中走出来的刘少奇,其一生真正昭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博大与无私.“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顾行而忘利,守节而仗义,对内俯仰无愧
简要介绍了失效研究领域的相关名词、概念和内容.对失效对象、失效现象和失效环境等与失效有关的5大类、16项、共52种失效信息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指出了通过这些信息来建立诊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成熟、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由于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等无可比拟的优势,得到了快速迅猛的发展,但其器械术后清洗却困扰着大家。
本文论述在小学低年级美术教学中,可以借助添画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物体本身进行添画或进行发散性添画、综合想象添画、装饰添画。巧用教材中的添画,培养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