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在798摸着石头过河的幸福生活

来源 :风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u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伯特用了4年的时间参与并见证了798从一个破旧的工厂变成北京最艺术最时尚的地区,乃至在世界上成为北京一个新地标的全过程,因此有媒体称罗伯特是798的“推手”。
  
  798所在地最早是718联合厂,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4号院,是上个世纪50年代数得着的重点大型国有企业,由苏联援建,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工程师负责设计施工。现在798只是对这个区域一个约定俗成的简称,它的正式名称是大山子艺术区。
  在这个联合工厂的鼎盛时期,全厂区有好几个食堂,2万多名职工手里的饭票可以通用,工厂周边家属院的孩子们也都在各个食堂间跑来跑去的。“那时候食堂的饭特别好,大白花卷一笸箩一笸箩的,腾腾的冒热气。”酒仙桥的居民充满幸福地回忆着。
  


  美国人罗伯特在798的“现代书店艺术书屋”就开在当年的一个食堂里——回民食堂。
  现在如果去798的人凑巧肚子饿得慌,那么在这个前食堂所在地仍然能找到好吃的。罗伯特在书店里咖啡厅的旁边又新开了一家西餐厅“艺术书屋美食厨房”,专门从高级馆子挖来了厨师,供应“北京最棒的汉堡”(罗伯特语),还有沙拉通心粉三明治什么的。罗伯特说,在国外的书店一般都有咖啡厅,来他这里的人也爱看书的时候喝个咖啡,喝着喝着经常问有什么可吃的吗?“既然市场有这个需求”,罗伯特的中国话很溜,“我就势就开了这家餐厅。”
  
  一不留神 成了“推手”
  
  在798建立这个书店、咖啡和餐厅三位一体的实体,罗伯特用了4年的时间。这4年,罗伯特参与并见证了798从一个破旧的工厂变成北京最艺术最时尚的地区,乃至在世界上成为北京一个新地标的全过程,因此有媒体称罗伯特是798的“推手”。
  2002年初,还在办着艺术网站的罗伯特想开一家艺术书店。一次采访中央美院雕塑系的老师,发现了798。那时798地广人稀,虽然辉煌过后有些凋敝,颓败,但是由于优良的设计和施工,798有非常好的房子和配套设施,更何况离家近,特别是离太太上班的雀巢公司更近,加之租金又低廉,正适合他的需要。没几天他的“现代书店艺术书屋”就在798正式开张了,这就是798的第一家。
  那个时候他书店里的会计正好是装置艺术家苍鑫的妻子向小丽,向小丽几乎每天都带各色人等来书店看书,然后再到院子里看房子。看过房子的人都对798得天独厚的条件赞不绝口,“有点像纽约的SOHO”,海归派如是说。苍鑫两口子就热心地替朋友们找地方,和物业办交涉处理各种问题,完全成了免费的房屋中介。而罗伯特则热心将各式老外介绍来798参观入住。他们介绍来的人里有著名的黄锐、徐勇等,这些著名的艺术家又带来其他著名艺术人和团体。就这样,滚雪球般,三个多月的时间,空旷的厂房就被艺术家们租满了。
  艺术家是一群最善于折腾出新花样的人,在各式各样的活动和展览中,798扬名立万,成了气候。许多国际大公司看上了这块地方,开始把一些推广活动安排在这里,798逐渐自发形成了一种文化产业。
  不过与此同时,艺术家们也被798折腾得不善。那几年798是拆是留,一直困扰着入住的艺术家们,以至于不得不形成提案拿到北京市人大会议上去讨论。也就是在这种来回的折腾中,798名气越来越大,终于走向了世界,竟然成了除长城、故宫之外北京的第三张名片。以至有人称:来北京去了长城、故宫而没有去大山子艺术区,就算是没有去过北京,就算是不了解中国。
  
  如今的798很创意
  
  


  现在去798,每日都能见到有中外游客慕名前来。游客能在这里发现有趣的小店,出售许多特别的服装饰品和各种小物件,游客们还可以去艺术家的工作室随意参观(如果碰巧开放的话)。而且那里几乎每天各个画廊都有各类展览,够看一阵子的,还有非常先锋的音乐场所。艺术区内随处可见咖啡厅和时尚餐厅,游荡累了,坐下喝杯咖啡,挺时髦。不过国内游客经常会小心地讨论:“这些艺术家靠什么活着呢?这些东西谁买呢?” 除了游客,还经常有各国政要如西班牙国王卡洛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德国总理施罗德、奥地利总理许塞尔等,及各类名人和社会贤达来这里参观,他们有时会买几件艺术品。
  2003年,北京首度入选美国《新闻周刊》年度十二大世界城市,原因之一就是798艺术区的存在和发展,证明了北京作为世界大都会的能力和潜力。“现在好了,”罗伯特说,“不仅不拆,北京市和朝阳区还非常重视要大力建设,这里不仅只是个时尚区域,这里要成为创意产业的核心区了。”
  罗伯特的书店里,有着世界最新最顶尖的艺术书籍,每天来看书买书的人络绎不绝。罗伯特还曾经在中国美术馆附近开了另一家艺术书店,“但是,”罗伯特说,“我们计算过,每一个人翻一次书对书的损耗是5块钱,在美术馆那里可能会进来1000个人只有5个人买书。在这里,可能只来100个人,但也有5个人买书。所以,我就把那边的书店关了。”罗伯特说,艺术家是处在创意产业的核心人物,他们的灵感和创作像水波一样,一圈一圈的扩展,影响着广告界、影视界、时装界。他希望他书店里的书能够给艺术家提供一些灵感,他将为此感到十分自豪和欣慰,“这也是我开这个书店的目的,不仅仅只是为赚钱。”同时他了解,中国人素来有收藏图书的传统,这一传统对他书店的生意也很有帮助。他特别强调,第一版有艺术家签名的图书,“非常有收藏价值”。
  
  二十六年 歪打正着
  
  1980年,罗伯特在美国幻想着将来要做一个大富翁。那时他学会了西班牙语,他想要将生意做到南美洲和中国,这样他就可以在世界上有一个大三角的生意网络。为了这个目的,他学习汉语,结下了和中国的缘分。1986年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和南京大学联合办了一个中美文化交流项目,罗伯特有机会到南京学习经济法,从此真正开始了他的中国生活。
  从小在父亲的熏陶下有很高艺术修养的罗伯特非常喜爱中国的传统艺术,他收藏了几乎所有金陵画派重要人物如亚明、宋文治、陈大羽等人的作品,还曾是亚明家里的常客。提到傅抱石,他说,他只有傅小石和傅二石的作品。最令他难过的一件事是,1986年时在南京的友谊商店见到一幅傅抱石的画,当时售价5000元,他觉得有点贵,没有买,“这真是让我遗憾终身!”从那个时候,罗伯特也开始注意到中国的当代艺术作品,他从很早就开始收藏刘小东、方力钧等这些著名人物的作品。现在这些收藏是罗伯特的宝贵财富,歪打正着,罗伯特想不做富翁都难了。
  


  “1994年我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买了一幅刘小东的画,大概是4万元人民币左右。”罗伯特讲述他和刘小东认识的故事,“1995年公司派我来北京工作,我就直接到美院去找刘小东。那时他们的家刚搬,还是空的。我去了之后,他和喻红在厨房里忙着做饭,就在外面放他们演的电影《冬春的日子》让我先看着。电影一开始是他们两人做爱的镜头,使我大为震惊并且有些尴尬。中国人已经这么开放了,真没想到。后来我知道这是著名先锋导演王小帅的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还得了奖的。”就这样,罗伯特通过收藏和中国许多重量级的当代艺术家成了朋友。
  罗伯特喜欢南京,他说他还会讲南京话,“搞什么搞”,还真有点南京味,令人忍俊不禁。在南京他认识了现在的太太。提起太太,罗伯特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我太太绝对是个美女。那会没有什么时装发布,否则我太太一定是名模。她个子高,苗条,漂亮有才华。”说到这他狡黠一笑,“亏得那时不让早恋,为我保留了她,否则早没我的份了。”
  现在他们一家四口生活在北京已经十年,罗伯特也早已爱上了北京。“北京包容大度,这就是国际大都市的气派,”他说,“如果没有空气污染,没有交通堵塞,那北京就是天堂。”他还说两个孩子都已经成了北京人,如果早上想赖床,孩子会说:“让我再眯一会儿吧。”学这话时,罗伯特又有了北京口音了。
  罗伯特说父亲在临终前对他说:人一生有三个最重要的事情:一是要有一双舒服的鞋子,二是有一个好老婆,三就是要有一个精神的寄托。他认为,他的生活中这三件都已具备。他总结说:“1980年开始学习汉语,想来中国做买卖发财,26年后却在北京开了一家书店。没有成为大富翁,但有自己喜爱的工作,还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人生真不可思议。”
  问他用一个什么样的词来形容他的生活,他想了想说“touching the stone,摸着石头过河吧。”这话和某个伟人所说不谋而合。
其他文献
浓眉大眼,无懈可击的外貌。这是胡歌留在我脑海中的第一印象,亦会是永久烙印。当然,在此次采访后,再谈起胡歌时,他的标签上或可加上“成熟、淡定、勇敢、可爱”等等。但,仍坦言,这个拥有天使般面容,帅气得犹如日本漫画中男主角一样的男子,给人留下的最精彩瞬间依然是其完美的外表。禁不住要问:怎么可以长成这样?  很多女人会说:男人要那么好看干什么?重要的是心中有才,肚中有墨。上述话也常常出自丑男之口。你信吗?
期刊
两个人的黑白游戏,沉默后,你用那粒彩色的棋子打破僵局。
期刊
办公室有如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大家在同一个食物链中努力地进行生存游戏:有人安分守己明哲保身,力保不过不失;有人野心勃勃积极进取,但又过于锋芒毕露;有人只懂得溜须拍马,却也能够赢得领导欢心;有人勤奋实干却不懂表现,成绩无奈被上级所忽略……尽管每个人各有各自不同的状态,但是在一团和气的表象之下,就算是最不起眼的那个人,也无法抵御升职加薪的诱惑。  只是,空缺的职位永远只有那么几个,加薪的幅度也有高低之
期刊
孙莉以感恩的心贴近幸福    第一次在《我想我是海》的MV里看见孙莉的时候我还是黄磊的粉丝,那时候宿舍里迷恋这个温润男子的姐妹不少,他一遍遍地吟哦;我想我是海,平静的深海不是谁都明白……该才子坐在轮椅里,黑发飞扬神情悠长穿白衣的清秀护士妹妹在镜头里时时掠过两个人的眼睛里都有一丝含蓄却又炽烈的情绪电得宿舍里的姑娘们一个个神魂颠倒,情难自己。  后来过了不知多久,一个死忠派蕾丝(黄磊粉丝……)悲愤地向
期刊
1966年,才几个月大的王小帅被父母带着参加了支援三线建设的大军一一他们的工厂被全锅端了。他们一家人和很多家庭一起,离开了上海,这个当时中国生活条件最好的大城市,一路向西,来到了“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大后方贵州。  贵州的天总是阴阴的,好像永远在下雨,冬天就更加湿冷凄凉。没有“大白兔”,没有淮海路,只有对上海生活的回忆和模仿。在他们的厂区和学校里,大人们全体顽固地坚持说上海话,藉此
期刊
又见春夏,模特们在秀场上传达着关于“度假”的讯息。人们的生存方式是无季节的——女性的美,可以来自任何地方,在大都会纽约生活,到巴黎享受晚宴,或是在法国南部的游艇上度周末……      夺目双眸    从上季的奢华眼妆一路演变,本季强调的是全新的、黑线条的冷静眼妆。这是一种大都市的彩妆态度:绝对吸引的现代酷感眼妆,而非嬉皮风或古典主义。    point  杏眼分明,睫毛浓密,压缩过的眼线营造出一种
期刊
Adam Jones,A.F.Vandevorst,  Anne Valerie Hash,  Lutz,  Felipe Oliveira Baptista,  Sharon Wauchob.    他们曾来自不同国度,“前卫与新锐”是他们得以立足巴黎的注册商标,现在齐聚上海时装周,顶尖新锐六人的不同观点,为今日中国前卫女子提供自己的穿衣新概念。      用色彩说出力量    A.F.Vand
期刊
2006年劲吹的“焕肤”,2007年依然是最火的美容名词,“焕肤”这一概念超越了医学范畴,频频出现在化妆新品中,倡导了一种依靠医学进步、科技更新来延缓皮肤衰老,修复紧致肌肤的保养新革命。随着越来越多化妆品品牌焕肤新品的发布,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只花少少的钱,,就能享受焕肤的奇妙过程了。      明星偏爱的医学换肤    提到换肤,你可能马上反应出“果酸”、“微晶”、“激光”等名词,浮现出“旧皮肤一层
期刊
青春是女人一生中最大的业障。  豆蔻正茂时大多数女人不知青春有度一味玩乐和享受。等到某天醒来对着镜子发现自己细纹上脸皮松肉弛青春正在悄然褪去才开始发了疯地往回追,最后难免被人冠以“老脸装嫩”。  其实女人追青春就如同商场打折扣时时有、常常在不过最好停留在不咸不淡不温不火的7、8折绝不要出现离谱的1、2折之类大掉身价的伎俩也尽量别打出全场9折的荒唐招牌。  为什么?  大概7折的货色最能让人看对眼已
期刊
好似阳光透过玻璃时的心情,柔和的风,清新的空气……  正当闲雅而自在的出行,享受 一段完美旅行。自然而温暖的色彩,飘逸的棉麻和雪纺时装是这个季节的宠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