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科疾病院内感染原因分析与护理措施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uguo_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院内呼吸道疾病的常见感染原因,寻求相应的护理措施,以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发生的呼吸道疾病院内感染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年龄大、病程长、抗生素用药起点高、疗程长、环境卫生差等已成为呼吸科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控制抗生素使用,保持良好的医疗环境卫生,加强护理管理,才能较好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 呼吸;院内感染;护理
   医院感染率是评价医疗机构医疗护理质量和病人安全的一项重要指标。院内感染目前已成为医院管理中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患者在医院住院治疗的过程中,因环境、治疗和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造成院内感染的病例不在少数,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呼吸道感染。本研究针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发生院内感染呼吸道疾病的病例142例作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病例资料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患者中发生院内呼吸科感染的病例。
  1.2 病例分类
   在本研究中的142例患者中,男87例(61.28%),女45例(38.72%);其中60岁以上107例,60岁以下35例,分别占病例总数的75.35%和24.65%。
  2 院内感染原因分析
   导致呼吸科疾病院内感染的原因很多,患者自身抵抗力降低,免疫功能低下,使病原菌更容易侵入机体,引起感染。本研究显示老年患者因抵抗力非常低下,尤其易感。此外,院内感染还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2.1 引起呼吸科疾病院内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及耐药性
   通过对142例患者的痰培养结果可以明确的了解引发院内感染的主要微生物群。院内感染以革兰阴性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MRSA为主,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以上菌属均出现多重耐药。结论 院内感染率与住院时间,病情,接受医疗性操作,广谱抗生素的使用有关。加强多重耐药菌病人的管理,规范化护理,可降低院内感染率。本研究中,我们共分离出致病菌株121株,引起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分布(见表1)。
  针对不同的病原菌感染,治疗过程中应选择不同种类的抗生素,这就需要通过药敏试验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表2)列出了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由表2可知),引发呼吸科疾病院内感染的病原菌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部分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极强。
  2.2 抗生素的应用
   有研究表明,抗生素用药时间长,起点高,更换频繁,或是两种以上抗生素联合用药会导致患者体内菌群失调,更容易产生院内感染[1]。在治疗过程中,不能仅凭临床经验使用抗生素,还应根据痰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适合患者的抗生素。
  2.3 环境卫生
   有报道显示,病区空气质量和患者呼吸科疾病院内感染比例有显著相关性[2]。病区空气不流通,给病原菌的传播和交叉感染创造了条件。秋冬季节为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高发时期,而此时空气中病原菌含量比其他季节有明显升高,说明了疾病发生与空气质量密切相关。医务人员应重视病区的消毒和通风,以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
  2.4 病人自身因素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多为老年人并伴有其他系统疾病,病情重,病程较长,常伴有气体交换障碍及大量肺泡炎症渗出。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应用抗生素或使用激素等治疗,导致病人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抗病能力差,并发医院感染的概率明显高于正常人[3]在肺部疾病中,尤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因长期患病,体质下降、肺功能不全、咳嗽无力、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加上长期抗菌药物的应用,致使体内菌群失调,易发生多种病原菌感染。而呼吸道病理改变,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4]。
  3 呼吸道疾病院内感染的护理体会
   呼吸道疾病院内感染很大程度上与护理条件有关。在过去的两年中,我们针对呼吸科疾病院内感染病例,不断总结护理经验,现将主要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3.1 注重基础护理
   协助病人进行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勤换床上用品;对长期卧床的病人要加强基础护理,保持气道通畅及皮肤清洁,防止压疮和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协助翻身拍背及时咳出痰液,对于病情严重患者、年老体弱的患者以及儿童,应严格限制探视和陪护,避免外来细菌的感染。
  3.2 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
  3.2.1 保持病室空气清新,每日上、下午各开窗半小时,但应避免对流风,以免诱发或加重病情;对危重病人,气管切开的病人,每天按时用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
  3.2.2 注重床单元、物品与地面的清洁消毒,地面和病床应湿式清扫,用后均需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元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3.2.3 重视电话的清洁和消毒,医院电话机可能通过医务人员或患者的手而污染,造成病原菌的传播与扩散,通过电话机而发生的接触性感染很难得到有效的控制,据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直接或间接由手传播的这一途径比经空气传播更具危险性[5]。电话机应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2次。
  3.3 合理用药
   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痰培养结果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尽量减少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和多种抗生素联合应用,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疾病发展和转归情况,根据病情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3.4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
   医务人员的手是院内感染最主要的传播媒介,经手接触传播病原微生物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途径之一。据统计[6],由医护人员洗手不彻底导致细菌传播而造成感染的占医院感染的占 30%。因此我们规定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前、后均要按六步洗手法彻底清洗双手或手消毒。加强宣传教育,认识洗手不仅仅是为了保护自身,更重要的预防医院感染、保护病人,避免交叉感染[7]。
  3.5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
   让护理人员认识到健康宣教对患者的重要性,从而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能主动对患者进行基本医学知识的宣教,从而达到患者提高自身无菌意识,避免错误接触等原因造成的医院感染[8]。同时,还应加强对患者家属或陪护的沟通,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具体的、合理的建议。这样既能改善患者与护理人员的关系,又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几率。
   3.6 加强患者营养支持
   特别重视对病人平衡膳食指导与合理营养,改善因营养不良引起的负氮平衡,提高自身防御机制。
  3.7 加强医务人员、护工和陪护人员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培训,严格落实各项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3.8 实施标准预防
   对所有患者实施标准预防;对确定或高度疑是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措施,预防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4 结论
   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从而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同时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呼吸科疾病院内感染是医务人员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需要对医院加强管理从而尽快降低其对患者危害的问题。我们应加强护士整体素质,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根据其发生的原因,结合适当的医疗和护理措施,控制该病发生率,为患者减轻不必要的痛苦,使其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李善华,涂明利,刘为舜,等.呼吸科疾病院内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郧阳医学院学报,2009,28( 3) :295 -296.
  [2]刘惠萱,朱玲,张浩军,等.呼吸系统医院感染 173 例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 8) :631 -632.
  [3]周泽云.呼吸重症监护室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措施[J].重庆医学,2010,39(9):1168-1169.
   [4]朱鹰.慢性阻塞性肺病继发医院感染157例分析[J].青岛医药杂志,2007,37(1):31-32.
  [5]张国荣,汤娟萍.医院药剂人员手污染状况调查及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07,12(4):140-141.
  [6]宋秀玲,刘莉,邓慧萍,等.普通病区医务人员手清洁消毒方法的监测与探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 8) : 932.
  [7]孙立新,刘翠青,刘素哲. 医务人员洗手效果的监测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 7) : 958-959.
  [8] 张明,张华.以患者为中心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 378-379.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讨影响三林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的高危因素,为乳腺癌的病因研究及优化出可行的、适合社区的低成本高效率的乳腺癌筛查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三林社区2008年至2010年确诊的女性乳腺癌患者87例作为病例组,乳腺癌普查后筛选的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统一问卷调查表采集乳腺癌相关危险因素资料,然后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流产史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的并发症及处理对策。方法:49例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锁骨远端骨折25例,肩锁关节脱位24例,均采用AO锁骨钩钢板内固定,观察术后肩关节功能,分析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肩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为89.8%,明显高于术前的18.37%,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肩锁关节脱位组患侧肩锁间隙和喙锁间隙与健侧比较,差别
期刊
【摘 要】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部炎症,婴幼儿发病率也较高。以刺激性咳嗽为突出表现,咯出粘稠痰;常有发热。年长儿可伴有咽痛、胸闷、胸痛等症状,肺部体征不明显,少数闻及干湿啰音。婴幼儿起病急,呼吸困难、喘憋和双肺哮鸣音较突出。部分患儿出现全身多系统的临床表现[1]。   【关键词】 小儿;支原体肺炎;护理;经验  1 症状  1.1 发热畏寒   患儿常感身体发冷。一般在37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分析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1月到2009年1月入院治疗的108例AS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实施依那西普治疗,对照组则实施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进行为期12周的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的身体情况进行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评估:BASDAI、脊柱痛、夜间痛;实验室炎性指标:红细胞沉降率( ESR);骨骼和肌肉系统活动度评估:扩胸度、指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不同的营养支持对新生儿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将66例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母乳+肠外营养(PN)组33例,婴儿配方奶+肠外营养(PN)组33例,母乳或婴儿配方奶鼻饲+肠外营养(PN),连续治疗>10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指标, 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母乳+肠外营养(PN)组与婴儿配方奶+肠外营养(PN)组比较,两组
期刊
【摘 要】 目的:总结分析眼外伤患者护理经验,探讨主要的护理要点。方法:结合我院收治的100例眼外伤患者的病例资料,从不同的护理环节总结眼外伤的系统护理流程,包括心理护理、教育护理、化学性损伤的护理、机械性损伤的护理、并发症的护理、生活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所有患者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均康复出院。结论:眼外伤的合理护理能够融洽医患关系,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关键词】 眼外伤;护理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住院的重型肝炎患者均行2 次以上血浆置换治疗, 每次置换同型新鲜血浆2000~3000 。结果:8例患者通过支持治疗,7例存活 其中6例肝功能基本正常 ,1例自动退院,1例死亡。结论:在治疗的同时进行健康宣教与心理护理, 严密观察病情,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为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提供了安全有效的保障。   重型肝炎属于危重疾病具
期刊
【摘 要】 目的:回顾分析子宫切除术中心理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将2008年6月至2011年2月我院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58例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80例和常规护理组78例,对两组手术后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后排气时间、发热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组心理护理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心理护理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骨科病人术后尿潴留的原因与护理。方法:选择240例骨科术后患者,对其中发生尿潴留的42例进行相关因素的分析,总结引起尿潴留的原因,并根据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结论:心理放松法、诱导排尿法、穴位治疗法、通便排尿法、新斯的明肌注射等均可透导排尿,解除尿潴留减少泌尿系感染的机会。   【关键词】 术后尿潴尿;护理对策   尿潴留是尿液潴留在膀胱不能排出,是骨科病人术后常见的并
期刊
【摘 要】 分析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早期气道管理的临床护理,采取有效护理对策,在损伤早期及时正确处置、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 脊髓损伤;早期;气道管理   急性创伤性脊髓损伤是指各种外力作用于脊柱所造成的脊髓压迫或断裂,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损伤,往往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截瘫,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因此,在损伤早期及时正确处置、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尤为重
期刊